周末,带上我家小子,又一次来到蔡阿水羊肉店。最早,该店外观就象小小的苏州羊肉店,一间门面,卖羊肉外加面。后来,经过扩大改建再改建,几经易址,现已成为无锡本土最有名的羊肉店之一。现今,梅村街上仍有二家蔡阿水羊肉店,老店据说都是老厨师在经营,但因为装修、地理位置等关系,生意没新店好。新店位于梅里古都改建后的美食街,古色古香的外形、内堂,服务员古朴的穿戴,看着似乎有一流酒店的范儿了。
美食街上的蔡阿水羊肉新店
入口处的流动欢迎牌。呵呵,还有人在办酒席。
吧台
外卖羊肉处。别小看了这一个地方,在这吃了羊肉的,大都人手提一盒带回家。一个包装下去,就是200大洋。在内切羊肉的,老板和老板的弟媳,手上都切出茧来。俺没敢靠得太近,第一条,羊肉是75元一斤。
大厅的顶
小厅的灯,内罩配着福字,古朴雅致。
餐具上,都刻着“蔡阿水”三个字。
全羊宴闪亮登场。以前都是一大盆一份,现在这一小份,不如以前实沉,但看着漂亮,这么多也够吃了。
看了一下全貌,少了羊眼睛。
左:羊鞭,右:羊腰
羊脚
黄瓜,这是给我这不吃羊肉的人准备滴
左:羊舌头,中:羊心,右:羊肚
羊膏
左:羊耳朵,右:羊睾
白切羊肉
羊肝
南瓜,也是我的,但我不太喜欢
冷盆吃得差不多,热腾腾的羊血汤来了,配着一大把的大蒜叶,很香。这个羊肉味很浓郁。
孜然羊棒骨,很香
大蒜炒羊肉。我们开玩笑,样子漂亮,但量太少。
生抽河虾
手抓羊排(强烈推荐)
不吃羊肉的菜还有:鸡汁笋干。笋干很嫩,汤很鲜
清蒸白鱼(加盐和花椒爆腌过的,蒸得很到味)
炒青菜(冬天的青菜总是惹人爱)
炒牛肉
其实我写这篇羊肉的外食记,不太恰当,因为我是不吃羊肉的。但我家小子是羊肉的忠实爱恋者,所以我虽然不吃,但我经常捂着鼻子,在外等他吃羊肉,或在家戴着手套,切着羊肉给他做。我们今天去的羊肉店,在梅村,现在又叫梅里古都,自从看到芹菜姐拍的照片,勾起了我深深的思念。因为,梅村,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我在那渡过了小学和中学时代,那儿有我许多的欢乐和眼泪。借此,写写我熟悉的梅村吧。
蔡阿水羊肉店,最早的老店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店面很小,类似现在的遍地开花的苏州羊肉店,我最怕闻羊肉的膻味,路过,总会皱着眉捂着鼻,快速地走过,走过一大段,我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我爸爸喜欢吃羊肉,每年冬天总是吃个够,有一次,带了羊肉回来给我吃,我知道羊肉是好东西,闻着没膻味,就吃了一口,结果到嗓子里还是吐了出来,从此,我再也没尝试过吃羊肉。
以前,梅村,在无锡县的乡镇中出名,一是因为有泰伯庙,第二也是最主要的,是有上海在无锡的试销店,在那儿,可以买到上海的商品,现在这都不稀奇了,不出门,世界各地的东西可以送上来。可在七、八十年代,那是何等的方便哈,所以,许多要结婚的新人,买东西不上无锡城,会来梅村的试销商店。
相传,西周时,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周太王喜欢小儿子,想把王位传给季历,泰伯知道此事后,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刚到梅村时,这儿还是荆蛮之地,未开化,所以至今梅村有许多地名,以“荆”、“蛮”命名,象荆心、荆同、万(音同“蛮”)荣等。泰伯死后,在伯渎河畔,人们建庙纪念其让位,是为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
相传年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所以每年的初九庙会是梅村最热闹的日子,梅村的居民都在这一天宴客,也是无锡乡镇中的第一个庙会。不过,现在买东西方便了,如今的庙会变了质,用不好听的话形容:假冒伪劣产品产销会,真正的好东西很少。所以初九我很少去,那时,人山人海,看得见的几步路都要走好久。
泰伯庙象所有的古建筑一样,经历了兴衰。位置又在原梅村中学的对面,荒废以后,泰伯庙成了梅村学生住宿的地方。大概是80年代开始重建泰伯庙,学生搬出了泰伯庙,那儿清静,我们经常去泰伯庙,美其名曰复习功课,其实是玩,看着泰伯的塑像重新修建,庙里的一草一木开始得到保护,到上高中时,泰伯庙就要收费了。从此,去得也少了。
现看看如今的梅里古都吧,变化太大,随手拍了几张,不是我记忆中的梅村了,有些不能接受。
伯渎河边的重新修建的仿古建筑,最后那黄色的建筑就是泰伯庙新址
美食街上热闹的店铺泰伯庙的大门。这个牌坊是旧的,原先是在中学里面的。
俺没进去,在门口看了看,里面一切,都是旧物,下次再去瞧瞧。
旁边新建的香火房
九层香炉直插云霄
庙前的古石桥上居然长得一棵树
新建的广场上的牌坊
到处都用古体刻着泰伯遗风,至德,礼,让
如今,悠闲钓鱼的人们
工作以后,我们全家搬离了梅村,那时,离市区有13公里的路,乡镇还不太繁荣,所以去梅村的次数屈指可数,没想到如今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