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是个颇为时髦的概念。据说,现京、沪、穗等大城市的丁克家庭比例已超过10%,深圳丁克家庭的比例甚至高达30%,丁克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我们年轻时候,那时谁要是想做丁克(那时还没这个词),将会承受来自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人们不是认为你生理有毛病,就是得说你脑子有毛病。动物的交配和育仔是种群延续的需要,而人类是高级动物,具有思想,养儿有了“高层次”的意义。外国人的想法咱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说法是:“养儿防老”,在加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子孙满堂成了幸福的象征。到了我们年轻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改做了“养儿防修”和“只生一个好”。现在养儿既不是为防老——老人一般都有养老金,在经济上没必要。另外也指不上,不挎嚓你就不错了——也不是为防修,纯粹是尽社会的义务。
所尽的义务第一是经济上的。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将一个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没有大几十万是拿不下来的,如果再算上婚姻的费用那就是天文数字了。仅就这一经济上的压力就够父母们奋斗多半辈子的了。
第二是精神和精力上的。这点不必多说,凡是养过孩子人们都有深刻的体会。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和牵挂那是无限的。尤其现在,家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轨道从孩子一落地就几乎整个围着孩子转,在孩子考入大学之前家长们几乎就没了自我,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到了我们孩子们的这代人,自小就以自己为中心惯了,因此很多的人就不愿意为孩子牺牲自我,选择了丁克。
丁克与否是个人的选择自由,只要小俩儿口能统一,没分歧就好,他人不必也不应干预。在这点上,做老人真应想开点儿。人家生,您精力够,就帮着照看、照看。人家不生,就抓紧时间享受自己的“最美夕阳红”。这也叫:“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