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陈诚、何应钦同为国民党的军政要人,都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却分属不同的派系,何应钦是最早跟随蒋介石的人,超然于CC系、政学系、复兴社之间,在蒋介石的权力圈内部推搡挤压中,游刃有余。陈诚分属浙江集团、黄埔系,亦与蒋经国的“太子派”结盟,是老蒋的嫡系心腹。这两个有份量的人,却处不到一块,从相识不久就开始明争暗斗,一斗就是17年!
何应钦与蒋介石的“四同”关系
蒋介石与何应钦(左一)
1915年,25岁的何应钦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受同乡、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之邀到黔军任职。第二年,王司令将自己的妹妹王文湘下嫁何应钦。何应钦从此平步青云,最后官至总司令参谋长。无奈好景不长,1920年王文华被政敌刺死,何应钦亦受牵连。
1924年,正当何应钦望尽漫漫天涯路,不知何归何处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时任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教导二团团长王柏龄邀请他到黄埔任战术教官。
来到黄埔,何应钦的机会来了,这个机会还是因为王柏龄。王柏龄慵懒多欲,经常离校到广州城里吃花酒,还染上了鸦片之瘾,学校里经常是神龙不见首尾,令蒋校长很头痛!
何应钦介与王柏龄全然不同,为人正直本份,严谨细致、干练精明、工作勤勉,很快进了蒋校长视野,而且何应钦与蒋校长早年有着“四同”的经历,他们同年到日本求学,同年考进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振武学校,同年归国,同在陈其美手下做事。渐渐地,蒋校长生出由何应钦取代王柏龄之心,于是将王柏龄份内的一些事情转交何应钦,何做是井井有条,蒋校长很满意。何应钦很快就被提拨为少将总教官,地位一跃升至顾祝同、刘峙、钱大均之上。
经过两次东征后,广东统一。蒋校长更加倚重何应钦,将黄埔教导一、二团扩编为2个师成立第一军,自任第一军军长,何应钦任第一师师长。北伐后,蒋任总司令,何应钦升任第一军军长。
(何应钦与夫人王文湘)
他们本是最亲密的战友,可是蒋校长最信赖的何应钦,却在两个关键时候没有站在蒋介石身旁。
1927年秋天,蒋介石被新桂系逼宫,无奈而叹:“既然如此,我蒋某人还是走开好了!”
白崇禧立即接过话:“为顾全大局计,总司令离开一下也好!”
听罢,蒋介石倒吸一口凉气,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个为自己说话的人,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何应钦,何应钦亦默不作声。蒋介石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在亲密战友心中的位置。
1936年底“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军政部长何应钦竭力主张武力讨伐张杨。这一次,让蒋介石明白,何应钦置自己的生死而不顾!
曾经携手共进的亲密战友,正越走越远。
挑灯夜读《三民主义》受校长赏识
在省立师范就读时的陈诚(右二)
陈诚出生在浙江青田,那个地方还出了两个名人,一位是明代国师刘伯温,另一位是“民 国七君子”章乃器。
1923年,25岁的陈诚随同保定军学校的教官邓演达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年夏天黄埔军校成立时,陈诚任上尉特别官佐。
有了黄埔教育长邓演达这颗大树倚靠,陈诚很快升任黄埔二期炮兵队区队长。陈诚是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不仅潜心读书,工作更是尽心尽职!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一日,陈诚随邓演达外出访友归来,已过深夜,了无睡意,便挑灯夜读。这天,正好是蒋校长查夜,在一片夜色中,那处灯光特别分明。蒋校长心生好奇,推门而入,只见灯下,一青年军官正襟危坐读着孙总理的《三民主义》。校长心中涌起一股温热之情,亲热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陈诚抬头一看,见是校长,立刻起身立正,行礼大声回答:“报告校长,上尉炮兵队区队长陈诚。”
“孙总理倡导的‘三民主义’是什么?”
“你记得在本校开学典礼时,总理对全体师生的训词?”
……
一连串的问题,陈诚回答得一字不差。临别时,蒋校长满意地拍了拍陈诚的肩头:“好的,好的,诗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你要加倍努力!”
第二天清晨,早操完毕,蒋校长当众宣布:“上尉炮兵队区队长陈诚,发奋刻苦,精神可嘉,特别提升为少校炮兵队长。”
也许人们会说,陈诚这“夜读受赏”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老鼠,走狗屎运罢了!
可第二年的“三炮之响”升迁,却真是少校炮兵队长的实力!
1925年初,蒋介石东征陈炯明。陈诚的炮兵连在攻淡水、战棉湖时开炮及时,弹着精准,非常及时地配合了地面部队的攻坚战。
在棉湖一战中,何应钦第一团以千余人之力,力挡陈炯明两万之敌,形势危急。亲自督战的蒋校长看到步步逼进的陈炯明部队,心里那个急啊:“都快火烧着眉毛了,炮兵怎么连个动静也没有?”他与苏联顾问鲍罗廷驱车急驰至炮兵连,冲着陈诚大吼大叫:“娘希匹,你们的炮都哑了?你这个炮兵连长也不想想办法,把炮架起来打啊!”
陈诚闻令而行,不顾右臂受伤,亲自上炮台向敌人的指挥所连开三炮,发发命中。看到如此战果,全连炮兵信心倍增,连连开炮,陈炯明部队被炮轰得七零八落,四处逃窜。
棉湖一战,“三炮之响”令陈诚威名远扬,蒋校长又晋升他为中校炮兵科长。
要想仕途顺利,得有贵人相助。在黄埔,有个叫严重的教官,学问渊博,操守严谨,深受黄埔上下尊重,严重是邓演达的保定同学,有了这层关系,陈诚的仕途更加顺利了。北伐前夕,严重出任国民革命军预备第一师师长,陈诚即任第一师第三团团长,最后严重还举荐陈诚接任了第一师长的位置。
校长相上了陈诚这个女婿
(陈诚的夫人谭祥)
孙总理去世后,蒋介石与民国党元老谭延闿关系甚好,因为老谭同志不仅说服宋子文同意了蒋宋婚事,最后还做了宋美龄的干哥哥。蒋宋成亲后,老谭常带着女儿谭祥,到蒋的私邸串门。谭祥才貌双全,小嘴甜人,在美国读的还是宋美龄曾读过的大学,乖巧的谭祥很讨蒋宋欢心,俩人便认她作干女儿。
老谭去世时,郑重嘱托蒋介石为谭祥在军中寻一个才识卓越、前途无量的女婿。
当时蒋介石相中了两个青年的同乡:胡宗南、陈诚。最后,老蒋舍胡宗南而选陈诚。原因是胡宗南为黄埔一期学生,是“天子门生”,对自己忠贞不渝。可陈诚之前的靠山是邓演达,在“宁汉对峙”时,邓演达背叛了自己投奔汪精卫,虽然陈诚有才,讲信义,自己也非常赏识,怎奈心里有了这个疙瘩,总是放心不下,于是让陈诚娶干女儿,从此让他死心踏地跟随自己。
陈诚对蒋宋为自己作媒已是受宠如惊,见过落落大方、高贵典雅的谭祥后,心仪不已,只想早日拜堂成亲。陈诚虽个子不高,却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令谭祥一见钟情。
谭祥就是陈诚的贵人,自从与谭祥结婚后,他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在见陈诚之前,谭祥问干妈宋美龄:“陈诚现任何职?”宋答是军长,其实,当时陈诚只是一个师长。生性仔细的谭祥又问:“是哪一军的?”蒋介石一旁补充道:“第18军!”谭祥笑了笑,算是默许了这门亲事。不久,蒋介石即以陈诚在中原大战中战功卓著,晋升为第18军军长。
陈诚与谭祥结合,令陈诚与蒋介石之间在同乡、黄埔关系,又多了一层的翁婿关系。之后,陈诚果真对老蒋死心踏地,据陈诚的儿子陈履安回忆:“每次,父亲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只要蒋介石作了决定,陈诚总是默默执行。”令蒋介石十分赞赏,渐渐视陈诚视为心腹。
陈诚与何应钦之间的恩怨
(何应钦与美国人)
1927年夏天,北伐军与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在龙潭激战,正巧陈诚胃病发作,痛疼不已。可他深知龙潭一役重要,毅然带病上战场,坐在轿子上指挥21师作战。期间,因为形势紧张,他数次从轿中跌落。龙潭大胜后,论功行赏,有人向何应钦告发陈诚坐轿子打仗。何应钦不作调查,就以“军人坐轿指挥作战斗,成何体统”为由,撤去陈诚21师师长之职。
陈诚带病作战,几乎丢了性命,还被撤了职,气得卧床不起。后来,在蒋介石亲自过问下,陈诚才恢复原职。不久,蒋介石下野,何应钦毫不客气地再次撤掉陈诚师长之职。让何应钦想不到的是,仅仅4个月,蒋介石卷土重来,快得就象出了趟长差。重新掌权后,蒋介石任命陈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警卫司令,不仅如此,蒋介石还解掉了何应钦第一路军总司令之职。
看到何应钦落此下场,陈诚得意地宣称:“我是与领袖共进退的人,不象有人,落井下石。”何应钦听了,气得七窍生烟。
自此,他们结相互杠上了,一杠就是17年。
1930年5月,中原大战时,刘峙的侄子刘天泽在陈诚手下任团长,阵地被冯玉祥部队冲垮而后退,陈诚要枪毙刘团长。何应钦受托为刘天泽求情,陈诚声言:“莫说是刘峙的侄子,就是何部长的亲生儿子,我也照样枪毙!”
你不待见我,我也不会让你好看!
1933年国民党第四次对共产党“围剿”中,陈诚的率领中路军惨遭失败。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电告老蒋:“辞修骄横,目中无人,不听劝阻,惨遭失败,其责非浅,望委座撤销他全职,改编十八军。”何应钦终于逮着一个报仇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在一旁帮腔,大骂陈诚是饭桶。四面受压,老蒋无奈之下,降了陈诚一级,并记大过处分。
陈何之争,老蒋竟是渔翁
(陈诚与毛泽东)
1943年,国民党军中高级将领,尤其是黄埔系的将校,要求改组军政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理由是:军政部不能顺应抗战形势,对军需物资,一味刁难,克扣。同时军政部长何应钦的权力也太大了,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时的何应钦不仅担任军政部长,又兼参谋总长,还是运输编制局局长。
老蒋也意识到,何应钦的权力真的太大了!
1944年,国民党军内部要求何应钦交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军政部长不更换,就不足以振奋军心”的口号。蒋意识到,是该向何应钦下手了,可找不到任何借口,何况老何与自己征战多年,如果自己硬来不仅会伤了和气,也显示领袖不才。
那就找个人和他斗斗吧,分分老何的权!老蒋选定了陈诚与老何过招。
(何应钦画作)
陈诚与何应钦之间的矛盾,蒋介石心里面清楚着,却不去调节,这正是他的驭人之术。何应钦吃亏时,老蒋就给他一些补偿;当陈诚受委曲时,蒋介石又给陈一点甜头。老蒋的权术是扶弱抑强,防人做大,纵使你有一身本领,也不得不仰委员长之鼻息,离他不得。
在老蒋的排兵布阵下,陈诚与何应钦这两颗棋子都走进了棋盘。
当时,陈诚部队第五十四军军长陈烈病死,陈诚即调自己的亲信、第十八军军长黄维继任。不久,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到来,五十四军划归关司令指挥。关麟征原来是陈诚的部下,后来与陈诚不和,转投何应钦门下,成了何的心腹。关麟征接管五十四军后,想为何老大报仇,吞下五十四军。先在军中鼓动反对军长黄维,又在军官中制造不和,意在分化五十四军。
黄维性格刚烈,因为军政部克扣军粮,士兵吃不饱饭,就不顾军政部粮食限量的规定,擅自决定每人每天提高2两的定量。又因为米中沙粒多,多霉蛀,就将劣质米装成小袋寄到了军政部投诉。
关麟征随即向何部长进言:“黄维仗陈诚之势,不把军政部放在眼里,此举不过是‘项庄舞剑’。”何应钦决定向黄维开刀,杀杀陈诚的威风,立马派出“钦差大臣”到五十四军查账。
黄军长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你们查出我有中饱入囊,就立即把我绑送军政部。如果查不出来,决不能这么轻易走人!”黄军长还给军政部发了一封措辞强硬的电报,惹得何应钦火冒三丈:“陈诚你也欺人太甚了!”于是狠狠地向蒋介石告了一状,要以“破坏军需独立”撤了黄维军长之职。蒋介石还真给了老何一个面子,一纸调令把黄维调任他处。
谁也不知道,这是委员长的高招,要惹两大军中要人斗一斗!
黄军长走后,关麟征立即请调亲信张耀明接任五十四军军长,同时还调了几个师长到五十四军,意在分化五十四军。
任远征军司令长官的陈诚回到昆明后,得知自己的部属受如此“待遇”,急调嫡系十八军的副军长罗广文任五十四军军长。没想到,陈诚被何应钦抓了把柄,罗广文不是黄埔生为由不能担此重任,陈诚急中生智,推荐了黄埔二期,陆大十一期,正宗“土木系”的方天任五十四军军长。这回,委员长同意了陈诚的意见!
陈诚(右二)与同僚们
得到委员长的支持,陈诚开始恃无忌惮,要旧恨新仇一起算,处处与何应钦作对,没有人想到,这正是委员长想要的。
陈诚以军政部贪污腐败之名,在公开场合宣称:“现在是前方吃紧,后方吃尽;前方有啥吃啥,后方吃啥有啥。”并指控兵役署长程泽润贪污舞弊。结果是程署长被委员长下令枪毙!
面对黄埔将领们的纷纷指责和陈诚的步步逼进,何应钦装聋作哑,“以静制动”!
老何想不到的是,委员长这么快就找自己“喝茶”了:“敬之兄(何应钦字敬之),听说你近来身体不太好,可要注意休息啊!”
老何回答道:“谢谢委员长关心,我会注意的!”
老蒋看老何装蒜,直截了当:“敬之,军政部的事务是不是太累了,我看,你就别干了,好好养养身体,也好帮我搞搞军队!”
看到委员长亮了底,老何无奈地说:“我一定会按委员长的意见去办。”
想想自己做了14年军政部长,就此被逼离开,心大骂:“陈诚你算什么东西,当年我当军长时,你不就一个小团长,现在竟爬到老子头上撒尿了!你等着瞧!”
好糊涂的老何,不知道陈诚不过是一颗棋子,真正和自己过招却是委员长!
在老蒋任陈诚为军政部长后,老何仍按兵不动,天天赖在军政部,就是不走人!
老蒋这回真的火了,先把兵役署撤销,另设兵役部,还将军政部的军粮划归粮食部管,后方勤务部的车船运输,也划给了军统局。
军政部已经支离破碎!
老何无奈地接受了委员长手写的委任状:任命何应钦为中国陆军总司令。从1930到1944年,他的军政部长生涯宣告结束!
(何应钦在日本受降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