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于是在一千年后,辛弃疾写下了这首《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19岁继位为江东之主。陈寿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其兄孙策评论‘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吾不如卿。’孙权开疆不行,却能守住江山,治理江山。创业难,守业更难,孙权在战争纷繁的三国时代,一直韬光养晦,能屈能伸,承接其父兄基业,开三足鼎立之势。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抉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清人严遂的这首诗是描写李存勖的事迹的,李存勖(公元885年至926年),是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十一岁时晋见避难于南山的唐昭宗。唐昭宗在称赞李存勖出众相貌的同时,勉励他说:“你将来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记住要为唐室尽忠效力。”唐昭宗还对他的左右说:“此子可亚其父。”李存勖“亚子”的小名由此而来。只是唐昭宗不曾想到,被他预言可亚于其父的李存勖所建立的功业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李存勖二十四岁继承王位,即戴孝出征,疾驰六日到达三垂冈,借助大雾,挥师前进,直捣梁军“夹寨”。大破梁军,斩首万余级,俘获将领数百。后梁皇帝朱温,得此消息,即惧且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其父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县)打败了朱全忠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公元913年,晋军攻破号称拥甲三十万的幽州,用白绢捆缚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高奏凯歌回到晋阳,献俘于家庙。处斩了僭称燕国皇帝的刘守光后,又将刘仁恭押至代州,在李克用墓前处斩。四年后,还是在幽州,李存勖率领以步兵为主力的十万晋军,精心准备,以寡敌众,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骑兵。此后,李存勖又亲率骑兵在定州再次大败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至此,李存勖已完成李克用的两大遗愿。
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十月二日,李存勖亲率精兵从杨刘渡过黄河,与已经深入敌境的后唐军在郓州会师。紧接着,后唐军队以李克用的义子绰号“李横冲”的李嗣源率领的轻骑兵为前锋,绕过后梁为阻止后唐军队进攻而掘开黄河堤坝形成的黄泛区,昼夜兼程,于十月九日直捣敌巢,灭亡后梁,回师救援不及的后梁主力随即归降。后唐军队奇袭大梁,全程六百余里,途中攻破中都、曹州,历时九天,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长途奔袭、速战速胜的经典战例。李存勖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朱有贞的首级献于太庙,完成了父亲李克用的全部遗愿。
1964年,71岁的毛泽东与”接班人”刘少奇分歧越来越深,心爱的长子毛岸英也在十几年前的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当他读《五代史庄宗记》,想到当年读《随园诗话》时的那首《三垂冈》:“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不禁大发感慨,想到自己的接班人与自己背道而驰,想到年轻的儿子英年早逝,一时老泪纵横,凝注毫端,挥洒纸上,书成堪称“神品”的《三垂冈》。毛主席的灯前纵有万千老泪,可帐下奇儿已不在。痛彻心扉!
一个孝子,一员勇将(李存勖经常只带领少量卫士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侦察敌情,虽然几次遇险但却秉性难改),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多才多艺的李存勖还酷爱戏曲,会利用军歌来鼓舞士气,晋军的军歌多是由他亲自谱写)、杰出的军事家。仿佛另一个李世民又要横空出世啦,我在怀疑历史了,这样一个英雄,应该会结束乱世啊,为什么还要再经历三代呢?历史马上给了我答案,夺得天下的他便与从前判若两人,宠信宦官伶人,乱于朝政,疏远群臣。搞得众叛亲离,在一次兵变中中流矢而亡,时年四十二。叱咤风云、智勇兼备的乱世英雄在攻灭后梁后不过三年时间,转眼就成为众叛亲离、置身无所的独夫民贼,身死族灭,虎父龙子四十余年建立的赫赫功业转眼之间化为过眼烟云,不禁令人扼腕叹息。令我崇拜的英雄形象转瞬在我眼前坍塌。
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历史不会因为你一时的松懈就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