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贤人的礼物
教学目标
1、体味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安排情节结构以及提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2、学习小说巧妙的情节、悬念设置,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3、感受主人公在生活的艰辛无奈中仍追求真挚美好的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味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安排情节结构以及提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2、难点:当金钱与真情、真情与法律产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导入新课 | 1、《圣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耶稣降生时,三个贤人从东方来到伯利恒送给他礼物,他们赠给耶稣黄金代表高贵,乳香象征圣洁,没药预示耶稣将为世人赎罪而死。从此以后,西方在圣诞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因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从本文最后一段来看,“贤人”指的是什么类型的人?“礼物”又是怎样的礼物? | 学生精读课文最后一段,明确本课中的“贤人”指“聪明人”,“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 |
整体感知 | 1、通读《贤人的礼物》全文,复述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 1、学生阅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可要求语言简洁能抓住要点:女主人公黛拉在圣诞节前忍痛割爱卖掉长发为丈夫杰姆买回白金表链,与此同时,杰姆却卖了心爱的祖传金表为妻子买了她向往已久的发梳,两人珍贵的礼物都成了无用的东西。 |
分析感悟 品味细节 | 1、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巧妙安排情节? 2、“欧·亨利式结尾”有怎样的特点及作用? | 1、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预设:比如“一块八毛七分”,在文章开头不厌其烦地交代这笔钱节省所留,而且“数了三遍”,在后文黛拉卖掉头发后自言自语的自我安慰中也提到“我还能怎么办——一块八毛七叫我买得成什么?”因此,生活的拮据一开始就为小说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同样对信箱上那张写着“詹姆士.迪林厄姆.扬先生”的卡片的描写也暗示了男主人没钱买礼物,只好将金表卖掉换来一套梳子。 又如:吉姆回家进门看到剪掉的黛拉时的那种“奇特的表情”和举动,“死死地盯住”黛拉看,这种神情和状态给读者一个悬念,吉姆没有“发怒”,没有“惊恐”,没有赞成,没有“恐惧”,那么这种捉摸不透的表情到底竟未着什么呢?正是这样一种设计,当谜底揭开时,使结尾既出人意料同时又合乎情理。 2、“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及作用,让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发展过程,进行讨论、概括。 特点: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作用:情理之中,合乎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可信,使读者接受作者的意图;意料之外,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给读者阅读的冲击力,深化主题。 |
再读课文,分析形象 | “贤人”是“聪明人”吗?作者进行了哪些描写来塑造这两位“聪明人”的形象? | 学生思考、讨论并朗读。 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主要集中黛拉身上,指导学生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细节描写,体会其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
再次读课文,把握主题 | 1、从文中找到作者对“聪明人”的定义。 2、这两个聪明人是如何牺牲自己最宝贵的财富的? 3、文中“最宝贵的财富”指什么?描写它们对提示文章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 1、学生默读、思考并回答。 “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各自的最宝贵的财富”的人。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从文中不难找到,关键抓住黛拉的神态和心理。 3、学生朗读、思考并讨论。 预设:文中“最宝贵的财富”指吉姆的“金表”和黛拉的“头发”。文章对它们进行了夸张性的描写,比如黛拉的“头发”可以让一切珠宝和饰物相形见绌,“披散开来,摇曳生姿,闪闪发亮,像一道棕色的瀑布”,然后愈是“引以为荣”,就是愈是显出黛拉是为着对方着想,是为对方作出自我牺牲来成全对方的光荣与梦想。可是,生活有时很无奈,两件有价值的财富换来了两件没有使用价值的圣诞礼物,然后两人的爱情价值从错位的礼物里获得增值与升华。 |
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 总结: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揭示本文的写作意图:用真心去爱别人,并尊重他人的爱,你在付出爱的同时同样能收获到真爱。 1、《贤人的礼物》充分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氛围,语言俏皮,幽默风趣,请从文中找出几处典型的句子加以分析。 2、以吉姆为第一人称,通过想象来描写他为黛拉买礼物的情景。 |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