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绾君心* 长发绾君心洛未倾](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70025t01749c0c84e1172c00.jpg)
长发绾君心……第一次知道这句是在甄嬛传里面,当女主被废去所有封号和位份,逐出棠梨宫,退居京郊的甘露寺带发修行时,她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字时,就用借用“长发绾君心”里的“绾”字,希望她女儿“长发绾君心,做不到的事,但愿帝姬能够做到。她这个无用母亲的一切不要再发生在她身上了”……突然很想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在那个环境下,才华横溢的女主脱口而出的想追求的境界?曾经首乐府诗有这么一句:“宿夕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一个古代女子娇俏可人向情郎发嗲的场景跃然纸上,爱意随着丝丝秀发荡漾,遇上这样的女子,怎不叫人怜惜?“善藏青丝,早结白头。”常常看到古人以青丝寄托情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本是不该轻易剪损的,而以此物来表情谊更可见其真切。
唐代才子欧阳詹在太原旅行时与一个歌妓相爱,临别时约定归来娶她,后来欧阳詹在京城只任些普通小官,因经济拮据一直未能如期践约。歌妓相思成疾,剪下自己的发髻并附诗一首寄给情郎,诗曰:“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时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之后郁郁而终。欧阳詹接到信后,睹物思人,不饮不食于十日后自绝而亡,演绎了一曲生死绝恋,叫人唏嘘不已。于人海中,与千万人擦肩而过才遇见那个牵手的人,本以为立下了誓约就可相守白头,哪料得到造化如此弄人,令人间多少痴情儿女恩爱空掷、相思成灰!
当年老色衰的卫子夫含冤自尽的时候,汉武帝可曾记得她那头光可鉴人的秀发?当身处冷宫的甄后被下旨缢死的时候,魏文帝可曾想起她那日日更新的灵蛇髻?而在那起震惊清廷的头发公案中,在宫中安分守己三十余年的那拉皇后只因进忠言被拒,悲愤至极,自铰长发便触怒了乾隆,从此被收回皇后金册,打入冷宫。死后不但未能进入裕陵随葬,甚至连自己的墓穴都没有,棺椁只能寄放在别的后妃墓中,连享祭也被无情剥夺。乾隆这位风流多情的帝王,难道就不曾忆起夫妻间恩爱的点点滴滴,要对曾经的枕边人如此决绝?很多时候身处富贵帝王家恐怕还不如在平凡民间生活来得自在舒心,虽是平淡琐碎,倒也清深意厚。
唐代女子晁采曾赠诗给心上人:“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那么直白、那么热烈,至真至美,令人动容。长发绾君心,幸勿相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