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

9月25日下午,约好友玄野兄,至本市华臣影城,观看了刚刚上映的《辛亥革命》,深觉有失所望,在此颇有话说,因想法过于零碎,特分条叙述之。

一.又是一部“流水账”电影。这几年来,中国的历史题材电影,往往有态度,却没功夫。好多电影拍摄得态度很认真,但首先是剧本功夫先天不足,其次是导演功夫后天不足,致使电影很难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以及今天的《辛亥革命》,都属于此类,看来颇有记流水账之感,历史人物匆匆忙忙露一下脸,历史事件也潦潦草草带一笔,似乎什么都提到了,又似乎什么也没说清楚,看起来都主次不分,线索不明,情节干巴缺水,就好比文章中的记叙文,与堪称艺术的散文、诗歌还有些距离。以前看过张黎导演的电视剧《走向共和》,甚觉满意,满以为这段历史拍成电影,艺术性会远大于电视剧,没想到这次却感到了失望,甚至觉得拍得还不如电视剧。

二.历史背景处理过简,让影片有“缺头”之感。辛亥革命作为一个历史大题材,100分钟的片长实在是显得太为局促。或许是限于篇幅,《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交代得十分草率,用几张黑白照片配几段红色字幕,就算交代过去了。辛亥革命为什么会爆发?有着怎样的必然性?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首要问题,对这段历史的艺术诠释就是不完整的。革命的选择,是在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破产、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改良破产的情况下,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个选择和出路。而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海战的惨败,君主立宪改良破产的标志,是戊戌六君子的杀头。窃以为,要将《辛亥革命》拍成一部史诗性的巨作,这两个历史事件无论用怎样的手法表现,都是不能越过的。在这方面,金舸执导的《百年情书》处理地就更好一些,一开始就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噩耗传来民情悲愤的情景,用简洁的镜头就把历史背景生动地交代了。

三.表现面狭窄,缺乏磅礴大气的历史感。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所应该达到的效果,首先要让观众有强烈的历史感,要让观众觉得看电影时是在看一个大时代艺术化的还原,而不是看几个人悲欢离合的话剧。而《辛亥革命》恰恰就缺乏了历史感,影片把表现重点放在了孙文、黄兴、林觉民、徐宗汉、袁世凯寥寥几个人物身上,且不说要去表现那个时代各阶层,但就是辛亥革命同盟会的其他重要人物,也都着墨太过吝啬,例如宋教仁,仅仅在孙中山回国那一幕里,被孙中山喊了一声“遁初”了事。当然,我们也不能太难为导演,毕竟资金有限,这部电影不是“国家项目”。其实,当代要是下得了功夫,大气一点的历史电影还是能够拍出来的,例如当年的《大决战》,由于是江总特别关注,亲自题写片名,所以不惜投资,下得功夫也深,不但篇幅大,而且作品大气磅礴,真正展示了当时社会各基层在历史大背景下林林总总的面貌,其历史感至今没有哪部同类作品能够超越。其实,拍历史电影要拍出历史感,与写历史小说要写出历史感,有些技巧是相通的。记得历史小说《金瓯缺》有一幕描写,在一场大战中有一个年轻而英勇地的小兵出场,然后作者交代这个小兵就是岳飞,几句话让小说立刻洋溢着真实的历史感觉。拍电影时,这些技巧何妨借用呢。

四.演员选择不当,表演趋平面化。在影片重点表现的几个人物中,以成龙饰演黄兴,无论从形象上还是气质上,都让人缺乏认同。形象上自不必说,成龙那张狭长多皱、满带狡黠的脸,与相貌堂堂、一脸英雄气的黄兴实在是毫无相似之处;而黄兴本人是文武双全之人,不但任侠好武,而且还中过秀才,精于文章翰墨,文采非同一般。而电影中成龙饰演的黄兴,似乎是仅仅表现了他好勇敢的一个侧面而已,其儒雅深沉难寻踪迹。而赵文瑄饰演的孙中山,形象上有似,但总是一副双眉紧缩、忧心忡忡的样子,表现实在不够立体。从孙中山一生的言行事迹看来,他极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窃以为赵文瑄所塑造的孙文,远没有内地的马少骅饰演的时而乐呵呵、时而一脸严肃的孙中山复杂、生动、立体。孙淳无论在形象上还是气质上都接近于观众心中的袁世凯,在《走向共和》中的表演曾让观众折服,可是在电影辛亥革命中,却把袁世凯的举手投足表现地过于急躁、轻浮,例如在得知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时,竟然失控到摔花瓶,大骂“谁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在逼迫清廷退位后,竟然在宫墙之内,扔掉了拐棍,舞蹈着走了;在即将担任大总统时,竟然坐在了桌子上,而且屁股还压在了一个盘子上。这些细节,用来表演年轻时代的袁世凯或许合适,表演辛亥革命后的袁世凯,实在是有些不当,毕竟那时候的袁世凯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暮年,事业也达到了巅峰,时人称其为“沉机默运”,一代枭雄岂能如此没有自控之力?而在电影上,没做出榜样的袁世凯却还要责备他的儿子没耐性。

五.台词过于平凡,有失做作。一部电影的台词,对一部电影的成败十分关键,可以直接影响这部影片的“档次”。而《辛亥革命》的台词,通篇平淡无奇,基本属于“下一句说什么,在观众意料之中”的水平,没有一句惊人之语,也很少有几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勉强找一句还不算错的台词,也就只有袁世凯为隆裕太后讲述法国大革命中“断头台”的故事时,小皇帝溥仪说的那句“这么快就完了”,还算可以咀嚼一下。而林觉民就义时说的话,则太过做作,诸如“张鸣岐,你为什么坐在黑暗里?”“你老了,我还年轻”,“大清要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之类,做戏的成分太大,如同话剧之台词,听来十分之不自然。据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考证,林觉民被执时,是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共同审讯:“张、李且命解去镣扣,延坐堂上,给以纸笔,林挥笔洋洋数千言,每书一纸,张、李即取阅。林写未竟,稍为停顿,状似呕吐,李准亲持唾盂近前,并奉以烟茶。供毕,又在法堂上演说,说到时局沉痛处,捶胸顿足,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始能使国家富强。林烈士被系数日,弃市之时,俯仰自若,从容就义。”若径直按照史实来拍摄,不要画蛇添足写些臆测的话,对烈士的表现或许更为真实、更为动人吧。

评电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

六.情节选材未当,做无必要之虚构。既然是拍辛亥革命,那么不能不拍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尤其是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给了足够多的篇幅,可作为辛亥革命标志性胜利的武昌起义,交代得却比较潦草,尤其是第一枪的打响,来龙去脉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一闪就过去了,而实际上10月9日—10日在湖北新军中所发生的事,本身就颇具故事性,着墨如此之少,实在让人可惜。此是其一。作为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对黄兴与徐宗汉的爱情戏份,占的篇幅太多,而其所能表现的东西又太少,显得这段爱情戏的设置,有为票房设戏之嫌疑,此其二。孙中山在得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的确是决定从美国回国,而且的确是折道英法回国,但在英法究竟做了什么,恐怕完全没有电影中表现地这么潇洒从容。据学者的研究(张振鹍《孙中山研究论文集》之《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法国》),孙中山在英法两国,从未受到官方的正式接待,而且孙文折道英法,第一目标是为即将建立的新政府筹款,因此在法国会见了东方汇理银行经理西蒙,而且一无所获。影片中却将“保路运动”的中的四国银行与孙中山安排在同一个宴会上,为孙中山虚设了一个尽情表现的舞台,其潇洒从容大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势,这未免有些夸张。而影片中孙中山折道英法的目的,是说服四国银行不要借款给清政府,以免清政府移作军费,而且影片字幕显示他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效果,四国银行暂缓借款。实际上四国银行团早就借款给了清政府,就是因为他们的借款,清政府才得以宣布铁路国有,引起了保路运动,那都是武昌起义之前的事情了,如此牵强赴会地扯在一起,实在是有些离谱。而且还虚构了一个清廷驻法大使唐维雍(查阅史料未见此人),更虚构了一个大使的女儿唐曼柔,而且成为孙中山的红颜知己。尽管虚构的唐维雍在影片中出于大义放过了孙中山,而且还在清廷未亡之前就殉了清廷,其女则出于孝道殉了其父,故事尽管悲情,却失去了历史的严肃性,已经沦落到与“三分实七分虚”的庸俗历史电视剧一个水平了。这是影片的最大败笔。编剧如此安排,大概是想为孙中山辩护,因为至今仍然有人认为孙中山没有参加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不应该轮到他做临时大总统,实际上这是不值一驳的。孙中山尽管没有参加武昌起义,但他却是革命的先行者,是革命的灵魂,在当时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而且是他将分散的反清组织统一成为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纲领,而且一直为革命奔波海内外,为起义筹集资金,让他回国担任大总统,是最好的选择,革命的领袖,未必就一定是战场上的上将军,毛总上过几次战场呢?编剧的安排,实在是显得有些多虑了。此其三。其他如黄兴徒手擒获刺客、满清遗老单身匹马杀进总统府等情节,一样也都是不值得推敲的。

影片中有一段倒是让我印象颇深,觉得耳目为之一新,那就是影片序幕中秋瑾就义的那一段,在围观的绍兴群众中,有一个怀抱孩子的少妇,向着即将被斩首的秋瑾女士露出了怯然地一笑,而他怀中的婴儿,正在酣畅忘情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这一段表现,大胆突破了鲁迅对“看客”的定论性的描写,为革命的成功、国民的觉醒增添了些许希望的亮色,颇耐人琢磨寻味一番。

当然,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片尾叠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浮雕上的红色字幕。此外,电影海报有一款,飞扬的铁血十八星旗,被奇妙地换做了飞扬的红旗,值得一乐!

几百人的影厅,在这周末时间竟然只坐了寥寥十几个人,其中颇有几个白发苍苍者。票房的冷清,折射了当下市井民众,对辛亥革命这个历史题材的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即使电影里有很多明星出场。辛亥年,这个中国历史的折点,社会发展的里程碑,这个对于中国的昨天、今天乃至未来都产生深渊影响的年份,不知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在那里孤独地纪念。

2011年9月27日于来照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0769.html

更多阅读

被凯迪拉克微电影《一触即发》深深的震撼到了 凯迪拉克elr

凯迪拉克 微电影“一触即发”够震撼今天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微电影,短短的90秒把90分钟的电影精髓都诠释出来!通过此片,才知道,原来微电影可以这么震撼。1、配乐够震撼看凯迪拉克《一触即发》这部微电影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电影中的背景

《风暴》中的“意外”纠葛影评 风暴影评豆瓣

《风暴》中的“意外”纠葛文/韦步峰 少小同学的吕明哲(刘德华饰)和陶成邦(林家栋饰),无疑是袁锦麟导演,安乐影片、映艺娱乐、银都机构等公司2013年12月12日联合出品的电影《风暴》中的两大对立主角。带队的

难忘的记忆——老电影《海魂》 难忘的记忆作文600字

  (2009-11-28 14:08:36)海 魂上世纪5、60年代,新中国的影视舞台上集中出现了一批海军题材的电影,这些带着清新的大海气息,洋洒着海洋气势和韵律的光影作品,几乎部部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中国电影宝库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时期

声明:《评电影《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为网友年糕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