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悟2 基层工作感悟

产品与用户需求的成功匹配,为产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种过于理论性的话,在实际情况中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产品生存的基础在于用户需求,我们会抓住用户的某一个需求,然后依此来规划并设计一款产品。用户需求体现在他想买一个电视,一件衣服,细化到某一个物品,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细的环节。当然前提也是这个需求能通过技术手段满足。一般来讲,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来满足通常都会更便捷,实现的成本也会更低,但也不排除其中会出现一些风险,例如非常普遍的盗号现象。产品人员去设计一款产品,大致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用户在生活中的不便利,希望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另一个则是用户在生活中本身是没有需求的,或者说这种需求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讲都不是很高,产品人员设想如果开发出一款产品后,会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从成功概率来讲,当然是前者更高一些。互联网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分享,用户之间的无报酬行为,而产品在这其中扮演着平台的作用。所以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产品很难面向用户收费(中国尤为严重)。惯用的商业模式是产品供免费使用,然后通过积攒用户量来带动广告收入,因此也只有产品的用户量达到足够的量级后,才有盈利的可能性。我们不能讲盈利的收入与用户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却可以笼统的说产品的成功率与用户量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归根到底,隐藏在其中的是产品的市场需求必须足够大。

用户选择产品的出发点在于用户动机,拿用户找菜馆的这个需求为例,用户的基本需求是寻找吃饭的地方。有些用户是从身边朋友那里听说了一家很不错的饭店,所以自己就想到网上看看这家饭店的评价如何。这个时候他的需求就是那家饭店的客户评价,满足需求的目标产品是大众点评,而其他因素例如价格或距离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也常常发生在外出旅游的人们身上,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周围的饭店不熟悉,需要到网站上看看周边饭店的评价如何,便于做出选择。有些人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临时决定请朋友吃饭,而且时间比较急,只是想在附近找一家吃饭的地方,这时候直接拿出百度地图来看看附近有什么吃的就非常方便,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出差人群的身上,出于商务合作的需求。还有一些人,他们毫无目标,想吃饭但又不知道吃什么,这时候拿出食神摇摇这样的应用,让应用推荐一个商家给他,然后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就去了。产品规划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用户应用场景,说白了就是用户要在什么时候使用你产品的什么功能或查看什么内容,这其中会涉及到角色、时间、地点等因素。虽然我前面所说的几款应用之间的功能会有比较大的重叠,但是这几款应用还是会有各自的受众,也可能是受众相同但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动机下选择了不同的产品。同一需求,满足的方式各有差异,我在上一篇博文中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当两个产品的功能或内容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点的时候,用户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关键在于初始动机的差异,当然还可能跟用户习惯有关。提起用户习惯,这涉及到产品出现早晚的问题,当产品出现的早的时候很容易先吸引一部分用户,而这也算是提高产品竞争门槛的一个手段。用户动机,应该算是用户选择产品的源点,从源点切入,然后再提供应有的功能进而满足,缩短用户实现目标的路径,这也是产品设计的思路。

上文说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时下,行业内在倡导一种极致简单的产品理念,把需求定位的更准一些,把核心功能做到极致,但可悲的是当大家发现自己的产品简单后,盈利空间也会相应变小。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肯定是希望面向的受众越多越好,这样市场才足够广阔,但结果是产品的结构势必也会越来越复杂。不过毕竟功能有强弱之分,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页面的布局上来讲,重要的功能明显程度肯定会更高一些,在不砍掉功能的前提下,产品结构中会把那些使用频率低的功能隐藏的深一点,这种做法背后的基于的考虑是当用户需要某项功能的时候找到即可。用户选择一个产品是因为其核心功能,除了核心功能以外产品还有辅助功能等额外功能。尽管产品的功能很多,但用户使用的可能也就那么几个,有些产品在空间维度上把功能划分为了平级,但这也只是产品功能还比较少的情况下,功能多了这种设计方式肯定就不适用了。究其产品复杂与否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关键还是在于需求把握的是否准确,这种需求的商业价值能否够支撑公司的发展。而且产品设计师要明白一个道理,人是多变的动物,每个人都不有不同点,产品永远都切不准用户所有的需求点。所以我们只能寻找许多用户都拥有的一个需求点,这样才能确保产品有足够多的受众。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触,有些产品使用后感觉挺好,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方便多了。产品人员由于个人好奇心或职业需要可能会去尝试一些新的产品,但这多半是工作需要而非自身的需求。一段时间体验之后,失去了工作的意义,自然也就回归到了一个用户的角度,这时候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不会去用这个产品,如果没人提醒的话甚至都会把它忘记。如果说一个产品面向的受众不是自己的话,倒也可以理解,例如医药网站主要面向医学工作者,而自己却不是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但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是属于产品面向的受众的。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好,当我们越来越难寻找用户的强需的时候,去创造一些能让生活更美好的产品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只有当用户感受到产品确实非常便利时,给自己的生活确实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时,他才会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工作中产品人员总是要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用户,一个是产品设计师。作为用户我们自身也会有需求,作为产品设计师我们就是要设计出好的产品来满足用户。这个时候,产品人员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用户,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产品的功能点。需求落实为产品时,需要把用户的需求细分成每个功能点,然后把各个功能点连接成自始至终的一条线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也许作为产品设计师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很棒,但是作为用户,却感觉没有使用的必要,必须得承认,互联网的确带给了人们很多的益处,但是从时间上来说感受到这种益处的时间互联网产品并不如实物那样快捷,效果那么明显,而且互联网产品的益处很多都是精神上的,所以说在用户愿意为使用产品付出成本的层面上互联网产品不如实物。

挖掘用户需求要追溯到用户心理。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身边的朋友可能会因一时冲动而做一些事情。产品只会成为人们情感化表达的载体,但是情感的产生需要很重要的铺垫,这种情感的产生往往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用户使用一款产品只是因自己的一时兴起,瞬间的情绪感受的话,成功的概率必然很低,一来是产品所抓住的用户那种情感的产生的频次特别低,第二很多隐私心比较重的用户也不愿意在互联网上表达出来,即便有相应的情感产生也不愿寄托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人们主观因素上的顾虑和每个人的个性使然。产品对于用户情感化的需求越深,用户接受的门槛就越高。

人是不确定的动物,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或许你会说,产品可以做精准推荐,但是精准推荐要基于两个很重要的基础第一数据量要足够大,第二你的公司要有好的技术实力。即便第二条满足了,但是要想实现第二条真的是不容易,数据的积累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数据的获取需要的成本也不会低。精准推荐是很多产品的愿景,但必须是一步一步开始。产品在无法实现精准推荐之前,用户的体验效果难免会不理想,产品还需要保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你失去了数据源,即精准推荐的基础。

产品的成功跟方向有关,但是产品不可因为过分花哨而忘记了用户需求。拿网址导航这款产品来说,说到底网址导航就是方便人们进入一些他们常用的网站,一键到达,省去搜索的麻烦。刚开始最简单的网址导航,就是汇聚一些流量最大的网站,慢慢的会根据用户的点击次数和访问记录等数据,将用户最常用的网站放在最明显的位置,根据各网站流量指标的因素对导航站网址的位置做更改,也会让用户自己去设置。网址导航产品最大的优势还是互联网入口的价值。我看到有的网址导航为了避开竞争,走差异化道路,将网址导航的界面做的很酷,将各类网站分的很细,还需要用户在导航站中不断的去切换页面。酷的产品确实很棒,但如果是单纯为了形式上的酷,而造成了很差的易用性,就得不偿失了。用户进网址导航,是方便进入他的目标网站,而不是来找网站的,所以不要让用户有过多的操作,延长了用户进入目标网站的路径,导航站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随着发展,产品势必会越来越复杂,但这种复杂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千万不要让用户在操作层面上感到复杂。有些产品的使用门槛之所以会比较高,就因为它需要用户做的东西太多,例如上传内容、填很多的表单等,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产品就不应该有类似这样的功能,还是说要尽量通过一些方式降低用户的操作成本。

我们常讲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用户体验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细节层面,两个产品相比,只有用户体验的差距足够大才能够体现出来,而且还跟用户的使用频率有关,使用频率越高感受用户体验就越明显。用户体验是产品之间深层次的竞争,当产品资源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靠着用户体验很难拉开差距,拿新闻网站来说,用户上新闻网站最主要的目的是看新闻,所以这个时候谁家新闻更权威、更新的速度更快就成了用户选择谁家的必要因素。即便用户体验再好,内容上更新不及时,有大的缺陷,也是很难赢得用户的。虽说是互联网产品,但是对某些产品来说用户体验不仅仅停留在网站的界面操作上,还体现在线下的售后服务上,最明显的代表就是电商网站了,在价格平等的情况下,用户选择京东的理由在于它快捷的送货速度。情人节,男友给女友送巧克力,即便快书包网站的体验并不好,用户依然选择快书包的原因就在于他1小时内配送速度,因为用户对巧克力的需要很急迫。所以说用户体验的比拼也是分层次的,究竟该在哪方面拼用户体验跟产品的特性和提供的服务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的产品面向的领域已经有了领头羊或先行者,而你的产品又没有很大的创新,只能靠用户体验取胜的话。这种境遇下,一定要寻找那些用户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产品去超越。最近经常会用到的产品就是美图看看,其实Windows系统中本身就有图片查看器了,但是美图看看之所以还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优秀的用户体验,还有一些功能上的优势,例如打开的图片格式更多等,以此来赢得用户。

产品有其定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把用户划分成不同的人群,而定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界定产品的受众人群。同样的产品面对不同的人群,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也许你的产品在面向某一个人群时是失败的,但是当你把产品其中的几个小的功能点一改或者是改一下表现形势,在另一个用户群中就会大获成功。每一个用户群体都有自己特性,你如果把一款网络游戏宣传给企业家群体,成功的概率可能就会小很多,虽然他们有钱,但是他们没时间,而且可能还没兴趣,但瞄向学生群体用户量就会高很多。我们不能否认一个用户群不是自己的用户,只能说这个用户群中的目标用户占比例很少。

产品固然有其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需要推敲,而价值的爆发点在什么时候这都需要产品自身的努力包括推广、宣传等。这要提到的一点就是产品的宣传,宣传可以理解为是产品的单向推动,希望用户能够接受产品、使用产品,用一些方式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意识,但是用户能否接受就要看他们自己了。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大多都是熬出来的,这种熬的背后是对用户意识的培养和产品方向的摸索,也许产品刚出来的几年并没有多少用户,但是经过几年后培养了一批种子用户后,产品的用户数量会随之越来越多,逐渐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用户的培养,其中参杂着人们的从众心理和彼此之间的推荐以及所获取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回报等,因此产品不同推广的方式也会不同。

最后,吐槽一下刚刚更新的新浪微博V5版本,新版本刚上线,引来了大家的一片吐槽,包括一些行业人士都持批评的态度。大家最不满之处在于,版面内容增多,广告幅度加大。但其实我想微博的产品经理肯定也不是吃干饭的,对于大家所说的这些他们肯定也都明白,但之所以还要这么做,多半还是迫于商业压力,产品始终都是要盈利的。在用户需求和商业化两者之间,其实很难完美的平衡,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偏商业化一些,当然这会引起用户的反感,所以要监测反感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户的行为变化,根据用户反馈来决定是否调整。就微博而言,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虽然我关注的一些人也有骂微博的,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减少微博的使用频率。产品能够吸引用户是因其给用户带来的回报,也许你的产品在界面的操作和功能上另用户反感,并且了推送了一些用户不想要的内容,但假如用户所想要的回报没有丢失,他们还是会留下的。举微博的例子来说,明星们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是宣传自己的形象,即便微博的一些新增功能令他们反感,但只要宣传的效果依然保持,他们就应该不会放弃微博。无论是用户选择产品还是放弃产品都有很多理由,每个人的理由也可能有所不同,产品的改版可能会让用户失去某项理由,但只要用户选择的最重要的理由还在,用户放弃产品的概率就会很小,但是活跃度有可能会降低。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没想到写了产品的很多方面,但对各方面的论述并不够细致,其中的很多道理我相信产品同行们都懂得,只是我把它写出来了而已。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我写了好几篇关于用户需求的文章,写这篇文章算是这段时间内的一个总结吧。

网上标题为《一个产品人的自白,如何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亦是该篇文章!

在微信上关注马虎眼(微信账号:mahuyan),第一时间收听来自马虎眼的文章

工作感悟(2) 基层工作感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0557.html

更多阅读

基层工作经验是什么 两年基层工作经验造假

基层工作经验是什么——简介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要求考生拥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职位越来越多,基层工作经验也越来越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什么样的工作经验算是基层工作经验,是不是毕业两年或者两年以上就算是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基层工

工作感悟:关于激励工作的句子

工作感悟:关于激励工作的句子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是在为自己工作,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为自己的成长而工作。当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时,处理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的实力变得强大,不断地充实自己,用实力证明自己。端正工作态度,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

在企业工作一年多的几点感悟 工作一年多没签合同

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一边教学问,一边做学问,拿到硕士后辞职来香港读博士。之后有幸被联科集团收留,脱离教育科研领域,在企业界从基层做起。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不少,也印证了一些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某些看法。我个人觉得,一切才刚起步,不

在中国银行工作近一年的感悟转自应届生BBS 应届生offer只给一年

校园招聘进银行快一年了,感悟颇多,与大家分享。由于银行这几年招的人很多,因此绝大多数人是要被分到网点的,我也就是这么被分到网点了,没有什么讲的。说实话,能呆部室绝对是部室好,因为任务少,奖金高,而网点的奖金都是靠网点员工一点点干出来

声明:《工作感悟2 基层工作感悟》为网友活出高姿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