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antibacterialpeptides,ABP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杀寄生虫、抗肿瘤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内。国际文献中趋向于称为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peptides,AMPs)或者“肽抗生素”(peptideantibiotics)。
抗菌肽是宿主天然防御的重要参与者,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其产生比IgM快100多倍,因此也被称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1]。单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2,3],而多细胞生物体产生的抗菌肽是先天性免疫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抵抗外来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5]。
抗菌肽因其具有抗菌谱广、不受传统抗生素耐药突变株影响、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与传统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中和内毒素等特性,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蛋白质构型与功能的关系、作用机理、应用基因工程克隆与表达抗菌肽基因、改造合成抗菌肽基因以及动植物的转抗菌肽基因工程等[6]。由于抗菌肽具有天然抗菌性,作用迅速,选择性强,而且很少有耐药性的发生,因此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绿色抗菌剂和免疫调节剂。
1抗菌肽的分布、种类和理化特性
抗菌肽最早是在1972年由瑞典的科学家Boman等[7]在果蝇中发现,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抗菌肽是由Steiner等[8]从惜古比天蚕蛹中通过注射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诱导分离出来,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目前已知的抗菌肽有1200多种,已从生物界包括细菌、真菌、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甲壳类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植物体中都发现了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主要由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的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等产生[9]。而每个有机体内都含有多种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如在牛体内就发现了包括defensin、BMAP、indolicidin、bactenecin以及其它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片段在内的38种抗菌肽[10]。每个生物体具有如此之多的抗菌肽类物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10]:(1)每种抗菌肽的抗菌谱是有限的,生物体需要产生多种不同抗菌肽来抑制或者杀灭病原微生物;(2)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可以相互配合起到协同作用;(3)不同的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的抗菌肽类物质。
抗菌肽的种类繁多,因而其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根据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特征可分为4类:(1)α-螺旋型抗菌肽,分子内有α-螺旋结构,如非洲爪蟾的皮肤分泌出的magainins[11];(2)β-折叠型抗菌肽,此类分子具有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硫键,如防御素(defensin)、proterins和tachyplesins家族抗菌肽;(3)线性结构的抗菌肽,这种抗菌肽缺少典型的二级结构,多以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为主要成分,如从牛的嗜中性细胞里分离出的indolicidin[12];(4)环状结构的抗菌肽,该种肽具有高度可变性结构,通常在C端有一个二硫键,如来自刺肩蝽的thanatin,在第11和第18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一个二硫键,由于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又称为死亡素[13]。而按其来源又可分为:(1)昆虫抗菌肽,现已发现170多种昆虫抗菌肽。昆虫的免疫防御体系中没有抗体、补体的参与,主要是由一系列抗菌肽发挥作用,多数抗菌肽是由脂肪体合成后释放入血淋巴中,也有少数是在特定区域表达,此外昆虫还能根据不同的病原菌而产生不同的抗菌肽[14]。(2)植物抗菌肽,主要存在于叶子、种子、胚和子叶中,富含半胱氨酸且都形成分子内二硫键[14]。Thionins是最早从植物中分离的抗菌肽。(3)哺乳动物抗菌肽,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皮肤和黏膜的上皮细胞中。哺乳动物抗菌肽主要分为defensins和cathelicidins两大类。前者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ys),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而后者均含有保守的cathelin区域(猪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其中研究最多的防御素类抗菌肽,已从脊椎动物中发现了100多种,分为α-defensins、β-defensins和θ-defensins三大类。(4)两栖动物抗菌肽,主要存在于皮肤的粒腺、胃黏膜和小肠细胞中,其氨基酸序列几乎无同源性,分为α-螺旋结构和环状结构两种。(5)细菌抗菌肽,如短杆菌肽、杆菌肽、多黏菌素肽和乳酸链球菌肽等[15],细菌素是最常见的一类细菌抗菌肽,能够特异性杀死竞争菌而对宿主本身无害[16]。(6)病毒抗菌肽,HIV-1包膜蛋白胞质尾部是发现最早的病毒抗菌肽,所有的病毒抗菌肽都富含精氨酸而不含赖氨酸。
虽然不同种类抗菌肽的氨基酸组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构上差别也很大,长度上更是千差万别,但是几乎所有的抗菌肽在本质上都具有一些共性[17]:由12-50个氨基酸组成,其N-末端富含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等阳离子型氨基酸,C-末端富含丙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等非极性氨基酸,中间部分富含脯氨酸,通常带有2-7个正电荷,等电点大于7[10,18],据统计在所发现的抗菌肽中有近为700种为阳离子型抗菌肽,而以天然阳离子抗菌肽作为模版进行人工合成的模拟肽也有数千种[19]。此外有些天然抗菌肽的C-末端往往是酰胺化的,这可能与抗菌肽的广谱抗菌活性有关[20]。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很高,许多抗菌肽在100℃加热10min还能保持一定活性,对较低或较高的pH值都有较强的抗性,部分抗菌肽还有抵抗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能力[21,22,23]。
2抗菌肽的构效关系
2.1细胞膜的结构与组成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抗菌肽主要是与细胞膜结合引起膜破损而发挥作用,膜的组成对抗菌肽的活性和选择性毒性有很大影响。不同内源性阳离子抗菌肽在细胞膜上形成孔的能力差别较大,这主要与抗菌肽的浓度和环境pH值有关。只有当抗菌肽的浓度足够时才能形成离子通道,当pH值为中性时抗菌肽和细胞膜的结合能力最强,且pH值是影响抗菌肽溶解脂粒能力的决定因素,此外介质的离子强度和温度也可影响孔的形成。由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膜的磷脂种类和电荷的不同,因此抗菌肽对其亲和力也不同。真核生物细胞膜中由于存在蛋白质和固醇类物质,膜的流动性低于原核生物,使抗菌肽对其具有选择性毒性。脂质膜实验证明,降低膜的脂多糖含量可减轻抗菌肽对膜的破坏,有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对磷脂的修饰而对抗菌肽产生耐药性[24]。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外层含有由糖脂和糖蛋白组成的糖复合物,而抗菌肽与糖复合物结合后不易释放,从而无法进攻细胞膜,这也是抗菌肽具选择性毒性的原因之一。以上这些都说明细胞膜的组分、磷脂的带电性质、脂肪酸链长度均可影响抗菌肽的活性。
2.2特殊残基和两亲结构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特殊残基可以是第二位的Trp、C端的酰胺化和中间的Products,如果它们被替代将直接影响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如DongGunLee等发现Pro用Leu取代,结果使抗菌肽P18的抗菌活性下降了2倍。对于抗菌肽来说其功能主要取决于二级结构,即抗菌肽分子内部形成的两亲结构(阳离子氨基酸末端的亲水端和疏水端),两亲结构的破坏与螺旋的丧失会引起大多数抗菌肽活性的丧失,有研究表明改变α-螺旋的螺旋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抗菌肽的活性,用螺旋倾向高的氨基酸残基代替螺旋倾向低的氨基酸残基会使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反之则下降[25]。
2.3电荷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Park等[26]的研究发现,抗菌肽所带的正电荷数不但影响其二级结构和亲水性,还影响抗菌肽的三级结构和在水溶液及细胞膜上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有研究表明,将正电荷引入抗菌肽会增加其抗菌活性,而将负电荷引入会降低抗菌活性,当抗菌肽的电荷小于+5时,抗菌活性随正电荷数增加而增加,而当电荷大于+7时,增加正电荷对抗菌肽的活性影响不大[27]。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抗菌肽必须具备两亲结构和正电荷才能发挥其活性作用[28]。另外不改变抗菌肽分子中电荷数而仅改变Arg、Lys在分子中的位置时,抗菌活性也会受到影响,推测可能是电荷对肽单体或多聚体具有潜在影响,包括螺旋结构的稳定化和去稳定化作用。
2.4疏水基团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疏水作用对抗菌肽插入细胞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肽链中Leu、Ile、Val数量而影响抗菌肽的活性。研究发现,增加抗菌肽分子的疏水性,可增加抗菌活力和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毒性,这是由于疏水基团在抗菌肽插入细胞膜的过程中起的关键作用。另外,由于疏水基团的存在,肽链在溶液中可以通过疏水作用形成多聚体,增加了对真核细胞膜的亲和力及形成具有两亲性质α-螺旋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抗菌肽的抗菌活性的稳定性[29]。
2.5端残基和肽链长度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DongGunLee等研究端残基和肽链长度对抗菌活性的影响时发现抗菌肽的抗菌活性随端残基的切除成倍性降低。肽链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影响抗菌肽的活性,抗菌肽要实现插入细菌脂膜并形成横跨膜的通道,理论上至少应有18个氨基酸残基,但“毡毯”模型认为抗菌肽通过和膜结合后改变其稳定性从而引起细胞死亡,不必形成跨膜通道,这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肽链长度也可能不是影响抗菌肽活性的主要因素[30]。
2.6氨基酸构象对抗菌肽活性的影响
在已发现的抗菌肽中,氨基酸组成大多是L型,少数为D型氨基酸。Hong等曾报道用D型氨基酸取代原有的L型氨基酸能够提高抗菌肽的稳定性,且抗菌活性没有受到影响,但是K.Abiraj等做了同样的实验而结果截然相反,用D型氨基酸取代L型氨基酸的Bactenecin7几乎失去了原有的抗细菌活性,但却明显提高了抗真菌活性[25]。
3抗菌肽的作用特点
3.1广谱性
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囊膜病毒、寄生虫和肿瘤细胞等均具抑制作用[31],如蜂毒肽和杀菌肽不但对寄生虫和耐抗生素微生物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而且可抑制HIV-1病毒的增殖。
3.2生物学活性稳定
抗菌肽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较稳定,其中研究较为明显的是其热稳定性。马卫明等研究发现猪小肠抗菌肽在40-80℃条件下加热处理30min后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32]。盛长忠等[33]发现从家蝇幼虫中提取的抗菌肽在低于60℃处理5min后其抗菌活性几乎不受影响。
3.3选择性毒性
抗菌肽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引起结构的改变而发挥作用。由于正常哺乳类动物细胞、肿瘤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细胞膜组成和结构不同,抗菌肽对这些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也不一样,即具有选择性毒性[34]。根据选择性毒性的不同,抗菌肽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哺乳动物细胞和微生物都有作用的抗菌肽,如LL-37、paradaxin和蜂毒肽等;二是对细菌有强杀灭作用而对哺乳类动物细胞和真菌不起作用的抗菌肽,如杀菌肽、制皮菌素等;三是对真菌起作用而对哺乳类动物细胞无毒性的抗菌肽,如植物防御素、果蝇菌素等。此外,抗菌肽能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人体细胞无害。
3.4快速杀菌能力
抗菌肽具有快速应答与杀灭微生物的能力,生物体受感染30min后感染部位的抗菌肽浓度会明显提高[34]。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都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实验观察到NP-1和NP-2均可在几分钟之内以相当低的剂量浓度杀灭真菌C.Albicans。体外试验表明大多数抗菌肽在5-10倍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内,5min即可杀死99.7%的微生物。在4倍最小抑菌浓度条件下,抗菌肽比庆大霉素杀灭E.coliUB1005的速度要快得多[35]。
3.5高效性
抗菌肽通常在极低的浓度时就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研究发现爪蟾种类的特异性抗菌肽-蛙皮肽在极低浓度时就能够杀死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真菌及原生动物[36]。体外防御素大多数以10µg/ml-l00µg/ml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嗜血流感杆菌和真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37,38]。防御素在体内中性粒细胞中的浓度达到mg/ml级时,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另外抗菌肽的抑菌作用还与肽及微生物的种类、菌体浓度有关,在不同浓度下抗菌肽的作用机理不同,在最小抑菌浓度时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被部分抑制,当达到10倍最小抑菌浓度时,生物体的细胞膜被破坏、DNA和蛋白质的合成被抑制。
3.6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抗菌肽的杀菌活性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如PH、离子强度。pH值的变化不但影响抗菌肽的活性,还可能影响其二级结构或者两亲性和构象等,猪小肠抗菌肽在pH6.5-7.5时抗菌活性最强,在偏酸性和偏碱性的环境中抗菌活性降低[32]。在低盐浓度下,抗菌肽具有最佳的抗菌活性,但在生理盐浓度(l00mMNaCl)下抗菌肽抗菌活性降低,这是因为在生理盐浓度下,钙和镁离子对防御素活性可产生拮抗作用[39]。另外有研究发现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有协同效应,如马盖宁Ⅱ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40]。
4抗菌肽的直接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4.1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抗菌肽的抗菌作用的研究主要来自体外抗菌实验,它可以有效的杀灭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而不同结构的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有很大的差异,通常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的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灭或抑制比对革兰氏阳性菌更有效[41,42],而富含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抗菌肽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杀伤效果更好[43]。
Christensen等[44]研究认为,在质膜与水相界面上,抗菌肽与带负电荷的细菌外膜表面首先通过静电相吸而靠近,然后抗菌肽中和细菌外膜的负电荷,在作用区域细菌表面被破坏或者抗菌肽占据了与细菌表面脂多糖相结合的二价阳离子位点从而破坏了细菌外膜,抗菌肽分子的疏水端插入质膜中,两亲性α-螺旋也插入质膜中,多个抗菌肽分子共同作用形成了离子通道。但是Clague等[45]则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蛋白质凝集失活,细胞膜变性形成离子通道,从而改变膜的通透性,进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Robert等[9]则认为抗菌肽穿透细菌外膜后可能通过四种方式杀死细菌:一是抗菌肽在有效浓度环境中细菌可被抗菌肽溶解,有研究发现猪cecropinP1就是通过裂解细菌而达到杀菌目的[46];二是抗菌肽作用于细菌DNA,如PR-39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和DNA的合成而达到杀菌目的[46];三是形成离子通道,导致胞浆膜完整性破坏,胞内大量K+和内容物外流;四是“地毯”式模型(carpetmodel),ShaiY等[47]在模拟膜系统与肽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当肽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诱发膜的变化,提出“地毯”式模型,即肽通过与膜脂相互作用来破坏膜屏障而不是形成离子通道。
4.2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抗菌肽如defensins、melittin和indolicidin等都具有抗病毒活性[48,49],能够杀灭一些囊膜病毒,如HIV、疱疹病毒。目前已证明抗菌肽可以以3种不同的机制起到抗病毒的作用[50]。第一种是通过直接与病毒粒子结合而起作用;第二种是抑制病毒的繁殖;第三种是模仿病毒的侵染过程而起作用。研究发现抗菌肽中和病毒的程度与其浓度及分子内二硫键的完整性有关,另外还受接种时间、pH、温度以及培养液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4.3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
目前发现的抗真菌肽有天蚕素、果蝇抗菌肽、线肽素和贻贝素等。抗菌肽的抗真菌活性机制与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完全不同,Lee等[51]研究发现用杂合肽CAME处理真菌孢子原生质体,不但细胞壁遭到永久性损伤,而且细胞膜也被破坏,无法保持正常的细胞形态,由此推断是抗菌肽对细胞质膜起作用,在膜上形成孔洞而达到杀菌目的。
4.4抗寄生虫作用及其机制
抗菌肽可以有效地杀灭人类及动物寄生虫病,如疟原虫、莱什曼原虫等。DiazAchirica等[52]研究发现微小浓度的杂合肽CA(1-8)M(1-18)就能导致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死亡。抗菌肽对原虫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是多种机制的联合作用,根据对原虫的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膜攻击性机制和胞内杀伤机制。
4.5肿瘤细胞作用及其机制
离体实验表明,纯化的抗菌肽能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对抗肿瘤坏死因子的U9TR细胞系及抗NK细胞毒因子的YAC-1和U937细胞系具有杀伤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使癌细胞膜上形成孔洞,内容物外泄,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嵴脱落,核染色体DNA断裂,并抑制染色体DNA的合成,同时也使细胞骨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5抗菌肽的免疫调节作用
5.1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抗菌肽在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哺乳动物抗菌肽在体内是通过刺激机体先天免疫系统来清除病原体的[53]。
研究发现,小鼠抗菌肽功能性的损伤可以增强气管对感染的敏感性。CRAMP是小鼠唯一的cathelicidin类抗菌肽,Nizet等[54]报道,小鼠CRAMP基因被敲除后对A族链球菌(GAS)敏感性大大增强,在皮下接种一定剂量菌后即出现严重坏死性溃疡,而对照小鼠仅出现轻微反应。在半乳糖胺敏感型小鼠中,抗菌肽可阻止LPS介导的细胞因子TNF的诱导作用,从而防止引起内毒素血症及死亡。抗菌肽在炎症过程中的可诱导表达说明了它们与炎性应答直接相关,这些实验为抗菌肽在宿主防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外,人和兔抗菌肽还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参与组织的修复。人、兔和豚鼠的α-抗菌肽与人的β-抗菌肽-2(hBD-2)一样,可以激活肥大细胞性并使其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及前列腺素D2(PGD2)[55]。另外,抗菌肽还可激活经典的补体途径,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而改变炎症应答[56]。由此可见,抗菌肽的生物活性都与机体天然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在动物先天免疫中(尤其在粘膜和上皮)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们可能还参与控制自然菌的平衡[57]。另外Fehlbaum等[58]体外实验发现必需氨基酸中的异亮氨酸及其类似物能诱导牛上皮细胞β-抗菌肽的表达,揭示了用新的方法调节先天免疫成为可能。
5.2调节特异性免疫
抗菌肽不但是先天性免疫的效应分子,还是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成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抗菌肽可以激活、征集免疫细胞,从而在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59]。
最先发现抗菌肽参与获得性免疫源于对HNP1和HNP2的研究,HNP1和HNP2具有趋化人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特性。α-抗菌肽可以选择性地趋化静息状态下CD4/CD45RA+和CD8+T细胞,hBD2则能趋化CD45RO+记忆T细胞[60]。Yang等的研究证实了抗菌肽可以有效的与MIP-3α竞争性结合CCR6,从而趋化诱导幼稚树突状细胞和记忆T细胞聚集到微生物入侵皮肤和粘膜的部位,进而分别导致初始免疫应答和记忆免疫应答的发生,有效地促进获得性免疫应答。Tani[61]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经人α-抗菌肽刺激后能增殖并增加细胞因子产物,而体内处理则引起IgG抗体免疫应答能力增强。人α-抗菌肽在约10-10M浓度对单核细胞、未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有趋化性,而β-抗菌肽则是通过与特异性的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相互作用招募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T淋巴细胞到达有微生物入侵的皮肤和粘膜部位[62]。YangYurong[63]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鸡肠道内的β-抗菌肽能促进脂多糖刺激的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脾脏、法氏囊中IgG、IgM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也能增加盲肠扁桃体中IgA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提高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并且能够提高血清中抗IBDV抗体的水平。众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在获得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6抗菌肽的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6.1药物开发
由于长期广泛采用传统抗生素治疗感染,造成了许多耐药菌株的出现,因此一种全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已经成为众多医药学家、微生物学家等的主攻目标,而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及全新抗菌机制的抗菌肽在这方面就具有明显的优势。抗菌肽优于传统抗生素主要在于作用方式的不同:传统抗生素作用涉及到与细菌细胞膜或胞内特异的受体结合,因受体类型有限,细菌容易通过变异产生耐药性;而抗菌肽的作用不涉及特定的受体,因此可以很快杀灭微生物而不产生抗性。因此抗菌肽作为新一代绿色抗菌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人员已通过多种方法在动物或人体对不同种类的抗菌肽进行了前期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评价,已有多种利用动物模型研究抗菌肽应用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利用不同种类抗菌肽治疗肺炎、败血性休克、口腔黏膜、腹膜炎和内毒素血症等疾病的模型[64,65,66]。从青蛙皮肤分离提取的抗菌肽magainins是最早作为药物开发的抗菌肽之一,已应用于治疗人皮肤感染的临床试验[67]。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的抗菌肽还有细菌素、源于蛙马盖宁的MSI-78及源于猪Protegrin的IB-367等。WellingMM等[68]报道,利用放射性标记抗菌肽可以确定体内炎症发生部位同时还可以区分是细菌性炎症还是无菌性炎症。
6.2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抗菌肽对与食品有关的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迅速,研究表明抗菌肽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且不会给人体带来毒副作用,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替代传统化学性防腐剂的新型食品防腐剂[69]。细菌素作为食品防腐剂已在很多国家得到广泛使用,且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为血液防腐添加剂。
6.3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抗菌肽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抗菌肽因其具有抗真菌和细菌的作用而不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将抗菌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培育作物抗病新品种的有效途径[70]。如Xing[71]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ndolicidin基因导入烟草中发现可提高其对软腐病和青枯病的抵抗能力,Carvalho[72]等将植物源抗菌肽LTPs导入豇豆中获得了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植株。
(2)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表明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效果稳定、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属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致细菌耐药性的一类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因而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是目前饲料工业上的一个新的研发方向。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制剂可促进小鸡的生长和减少排泄物氮含量[73],对肉鸡也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74];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制剂2mL/kg能有效提高肉鸭生产性能,尤其是小鸭阶段(1-2周龄)效果显著,其机理是促进肉鸭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贮存,使肉鸭的产肉率提高,腹脂率、内脏器官比重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抗菌肽会使机体在蛋白质合成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减少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从而促进生长[75,76]。
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特异性抗菌肽添加剂或通过日粮因素调控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而达到畜产品无抗生素值得进一步研究,而将抗菌肽基因直接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组产生抗病原菌感染的转基因动物新品种也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
6.4存在的问题
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获得,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还需要一步的完善理论,改造已有抗菌肽的同时设计新型抗菌肽分子以提高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有关抗菌肽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较少,其应用于临床所产生的毒性、稳定性、免疫原性、应用方法和制剂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6.5临床使用效果
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在效果方面不够理想,与溶菌酶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努力攻克。有关抗菌肽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较少,其应用于临床所产生的毒性、稳定性、免疫原性、应用方法和制剂等问题都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