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际均中将新版《军事战略思维》读后感
2012年6月的一天,我与曹老(原志愿军老战士曹家麟)如约来到了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中将的家里。
李际均副院长,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任毛泽东、彭德怀赞誉的“万岁军”——38军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等要职;还任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兼职教授,是我军高级将领、著名的军事专家。
当选为中共第12、13、14届中央委员,88年授予中将军衔。
人们丝毫看不出李将军已经78岁高龄,身体健壮、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说话极有条理。他是“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万里行”系列活动组委会的名誉主任。听了我们活动进展情况的汇报后,他有针对性的、言简意赅的做了指示,从而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掌握了方法。
“从少年到白头,保卫祖国就成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起点和归宿。”他是这样定位自己的人生的。通过这次交谈,我深深地感到:李际均中将是我军真正的军中才子。
我还有幸得到李际均将军的赠书——2012年5月才出版的——新版《军事战略思维》。这些天,只要有点时间就拿来研读,受益匪浅。有些章节,尤其令我久久地思索、回味。
书中开篇第一章的第一段就引用了19世纪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战略思维是总揽全局的带有认识论方法论的思考。”强调“掌握科学的战略思维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是‘起自学术,终及国家’的大问题。”
由此,我想到:我们办事情要思考,就要掌握思维方法、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拿来现成的概念或通用的公式去套用,只有经过自己缜密的思维过程,才可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树立一个观念,才能指导我们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做好我们自己、乃至国家的事情。
第九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启示》(此文曾刊载于《中国军事科学》2000年第4期),由于和我们当前要举行的活动有关,是我格外认真学习、并需真正理解的的一个章节。
“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它所激发的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军队在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及其统帅的17国军队(以美国为首的16国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加上南韩军队)的殊死较量中,显示了高超的战争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战争的结局是:朝鲜战争从“三八”开始,在“三八”线结束。抗美援朝战争从鸭绿江边开始,在“三八”线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打回了“三八线”。中国人赢得了胜利和尊严,美国当局及其侵略军的到了一个万里投荒、无功而返的结局和关于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不可轻侮的记忆。”
“正义战争是一座大熔炉,它攸关国家兴亡,锻铸民族之魂,考验一个国家的生存能力,更能显现在危难时刻,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胆识、睿智和魄力。抗美援朝战争给后人留下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和丰富的军事遗产。”
“从维护世界和平,从打出国威军威、确立中国人民的自信与自尊,从创造有利的国际地缘安全环境,以利国家长远建设和增强国防的角度看,不论怎么评价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功绩都不过分。”
“朝鲜战争是异常激烈的。在朝鲜半岛狭小的战场上,双方投入了兵力最高达300多万人,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所有现代化兵器,包括细菌武器在内。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飞机轰炸密度、战场兵力兵器密度和伤亡比例,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而我军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陆军装备也相当落后,参战初期基本是考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而且是过去缴获的各种陈旧武器混用。但是我军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和考验的人民军队。他们英勇善战,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高度现代化的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以其惨烈、艰苦而载入史册。美国在朝鲜战争遭受挫败后,对这场战争几乎沉默了几十年。但从2000年到2003年,美国连续举办纪念朝鲜战争的各种活动,标榜是:“向朝鲜战争老兵及其家人表明,一个知恩图报的国家记住他们50年前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而这个时候,在我们国内却出现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论调。难道我们不更应该记住为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争得生存权、发展权而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历史功绩吗?有人公正的评价说:100年里第一次为我们中国人抹去那黑色屈辱胎记的,是那些藐视一切敌人、勇往直前的志愿军将士。中国今天能这样站立着,是因为当年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甘岭站立着。我们今天每时每刻都在感受他们为中国和人民争得的尊严。”
李将军满怀深情地写到:“6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有一些仍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我们只能遥望南天说:战友啊,魂兮归来!”
为了铭记为世界和平、共和国安宁而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们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马上要进行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万里行”,就是要在明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而做的准备工作。欢迎有志愿军情结、有兴趣的朋友参加,一起做这件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的事情,一起纪念60年前,为了我们的今天而牺牲自己明天的那些英烈吧!
第十一章《强边固防,经略海洋》,是李际均将军于五年前,在2007年“第二届镇海论坛——海防与爱国主义”研讨会上做的专题报告。他说:“我国自古以来既是陆地国家又是海洋国家,必须从陆海复合型的地缘环境来认识和筹划国家安全问题。陆地是中华民族的第一生存空间,海洋是未来重要发展空间。”
他大声疾呼:“中国陆地丧失已基本定型,海洋领土和权益不可再失。”
他当时分析道:“……来自陆上的大规模入侵威胁基本消除了,……但是,来自海上的威胁则大大增加了。一是要对付美日军事同盟日益严重的威胁;二是针对邻国侵占我国东海、南海,并制造争端,必须保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三是制止台湾的分裂活动,准备对付外来干涉;四是保护我国对外开放海外贸易通道和能源交通线的安全。”“本个世纪以来,霸权主义一直营造从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地区——南中国海——菲律宾——澳大利亚的‘岛屿锁链’,现在又在拉拢印度,与北约东扩实行东西对进。其新的‘亚洲蓝图’,意在围堵中国。美日军事同盟的根本意图是限制我海上力量活动,阻挠我国实现统一,并扼住我出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
他还说:“由于百年来帝国主义入侵的后遗症,造成我国实际控制的战略边疆长期小于应有的边疆。我国不仅吃了亏,而且形成从北到南,从海到陆皆有争议的局面,对我国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和困难。”强调:“当今世界已进入‘海洋时代’,海洋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他呼吁:“……为了维护属于中国自己的主权,必须有强大的海空军做后盾。对于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决不可以让步。准备好应对冲突才能避免冲突。”
他的文中最后说:“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永恒主题,是衡量大是大非的重要标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第一人格。”说的何等的好呀!
灵验的预言,由缜密的思维做基础。应该说,李际均将军关于国家海洋权益战略形势的分析,他的军事战略思维,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共鸣,显然已经为决策层所重视。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联系到我国近来频繁的海空军训练、航空母舰“辽宁号”的成功试航、歼15舰载机的成功着舰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倍受鼓舞。
“中国复兴之路的基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铺就的。正是他们用血泪洗涤才是神州容光焕发。比起先驱者们壮丽的人生,我辈是何等的渺小;比起那些伟大的生命,我辈又是多么微末。有人说,一个人的文章就是一张面孔和一方心田,反映其历练、教养、性格与追求。诚然,在严肃的军事理论背后,潜藏着的是文化积淀和情感因素。人总会有不期而至的那一天,闪烁在脑海中的灯火会突然止熄,喧腾在胸中的心潮也会归于沉寂。但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努力追求人生的价值。无论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艰险与平淡,作为人生体验都是财富。当然从挫折和艰险中获得的彻悟更弥足珍贵。一个人保持心灵的纯真要靠理想,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块净土和永不熄灭的光明。经过生活的磨砺,最终会获得认识必然之后的自由,会感受摆脱私欲之后的无所求、也无所惧的轻松,会有“不以盛衰易节”的坚定和不唯书、不唯上、不浮躁、不媚俗的超越自我的思想境界。”
这是一个真正军人的情操,是有着强大内心、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摇的信仰和意志。
这位军中老前辈的语言,没有浮言,没有官话,是多麽的中肯,多麽的朴素,又是多麽的发人深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呀!
在这里,我摘录了李将军书中大量极具思辨的语言,和朋友一起感受和学习: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思维?什么是人格的力量?什么是赤诚的爱国之心?
我为李将军渊博的知识、崇高的境界所折服;为我军有这样德才兼备的高级将领而自豪。有他们在,有他们的思维和精神在延续,我们面前就没有对手,我们军队就无往而不胜,我们的国家就强大,我们的人民就富足。
感谢李际均将军以及他的这本书,带给我的教益、启迪和愉悦。
虔诚祈祷——我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衷心祝愿——我尊敬的李际均将军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