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创作于1959年,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的插曲。这首歌曲被誉为“东方的小夜曲”,发表于1959年第十期《歌曲》杂志,并被录制成唱片。1985年,《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教材,并使用至今。
这首歌曲由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词作家张加毅作词,著名作曲家田歌编曲。歌曲以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采用吟诵式的音调,通过自然而富有特色的装饰音、下滑音以及平稳的低音区转而上扬的旋律,抒发了军垦士兵在宁静的草原之夜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草原之夜》是一首迄今为止也难以被超越的歌颂中国式爱情的经典歌曲,它与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题音乐《化蝶》一起被西方音乐界称为东方音乐在爱情歌曲领域的里程碑。
1959年,这首歌曲的曲作者田歌随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摄制组去新疆伊犁地区体验生活。一天夜里,田歌和词作者张加毅一起散步时,听到一位开垦可克达拉草原的哈萨克族青年在月光下弹琴唱歌,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田歌和张加毅听后颇受启发,因而创作了《草原之夜》这首歌曲。
作为纪录片《绿色的原野》的插曲(为描写某一特殊的故事情节、场景或人物所创作的音乐),《草原之夜》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的精彩演唱下,不胫而走,传唱至今。
2004年9月3日,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张加毅在北京逝世。生前他留下遗愿,要将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可克达拉草原。作为他的生前好友和《草原之夜》的首唱,李双江不仅参加了骨灰安放仪式,并题词“草原之夜一代绝唱”来深切缅怀这位留给世人无限遐思的艺术家。
后来,在由张加毅的次子张海潮担任导演的“草原之夜——张加毅词作音乐演唱会”上,李双江再度将《草原之夜》演唱,引起全场沸腾。当时,台上台下、场内场外同唱《草原之夜》,歌声中人们仿佛又一次走进了风景迷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大草原……
草原上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为歌曲中的“我”创造了一个抒发情感的大舞台。歌曲第一段具有一种寂寞、凄凉之感,“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歌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寂寞中透着渴望,凄凉中含着祈盼。而第二段则有一种激动兴奋之意,“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激动中不无祝愿,兴奋中更有憧憬。歌曲采用两段词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草原在建设前后的变化,表达了“我”对未来的乐观以及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情感。
曲调采用E宫调(民族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之一),四二拍。前8小节的“引子”(乐曲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明确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情绪等意义,起到提示乐曲内容与引导主题出现的作用)及曲调中间,多次使用了装饰音,以模仿“冬不拉”的音响效果,也有模仿古典吉他的弹拨之意。
歌曲采用单乐段结构,前两个乐句都用两小节间奏加以补充,使歌声与琴声交织在一起。整乐段结束后,用一个衬字“来”和“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重复进行,以作为12小节的尾声结束全曲,使得歌声悠扬婉转,余音袅袅。
这首歌不仅是年轻人互表心声的钟爱之选,更是众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欣赏时,要把自己置于画面之中,仿佛自己就是歌中期望姑娘出现的男主人公,身临其境,才能够体味到浪漫的遐想和韵味。
草原之夜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耶~~~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哎~~~~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耶~~~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来来来~~~~~~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