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文章整理自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解说词 昆曲六百年纪录片

历史像一堆灰烬

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

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

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

去触摸那个余温……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借助镜头我们可以尽享正在发生的世界,但我们能否知道在数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我们能否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来自中国的一种传统戏曲昆曲出人意料的全票当选,从2001年开始,沉寂已久的昆曲,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昆曲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赋予了它穿越时间的力量,昆曲,又沉淀着我们怎样的民族审美文化?在追溯昆曲的历史时,我们首先想到了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苏州。

六百多年前,昆曲就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地区,并因此而得名。明朝中后期,苏州是中国东南首屈一指的大都会,这里交通发达,商旅往来频繁,其繁华程度超过了当时的两个都城:北京和南京。那时听昆曲唱昆曲是中国人最时尚最风靡的生活方式,每到中秋,当一年一度的虎丘山曲会举行的时候,整个苏州城都会陷入狂欢的海洋。虎丘山曲会不过是明清年间昆曲流行的一个缩影。这迤逦悠扬的曲声由苏州这片温婉的水土孕育并随着大运河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根据清代康熙年间的记载,山西、贵州、银川等交通闭塞的地区都曾出现过昆班艺人的踪迹,曾经,昆曲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戏剧。

昆山市千灯镇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曾经走出过两位姓顾的名人,一位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另一位则是昆曲鼻祖顾坚,顾坚生活在元末明初,那个时候南戏在今天的华东、华南一带广为流行,每到一个地方都被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唱腔。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有四种,分别是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昆山腔就是昆曲的前身。

明清两朝,中国总共出了204位状元,其中有34位是苏州人,无论是苏州的园林还是诞生在园林中的昆曲都被深深地刻上了文人的烙印。昆山腔到后来能发展成昆曲,它那种优雅的品格,和它的原生地的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昆山腔形成后不久,一些民间的音乐家就应邀来到园林的主人家,担当曲师,他们陪同主人和他们的宾客在园林中吟诗、作画、度曲。昆山腔的音乐主要以宋词的音乐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江南的民歌小调。几十年后一次重大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这一地方声腔的命运。

明代的太仓南码头是当时全国最为繁忙的内陆码头之一,一个叫魏良辅的戏曲音乐家经常在这一代搜集来自天南地北的曲调,在他的宅院里每天都有很多音乐名家出入,他们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了南北曲的优点,还增加了筝、阮以及提琴等新乐器。传说魏良辅和朋友们整整用了十年的时间,最终研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腔,时称水磨调,使昆山腔发展成了一种更为细腻的唱腔。最初的昆山腔都是用吴语来演唱,但是见多识广的魏良辅知道尽管吴语有着诸多的发音优点,但如果坚持用吴语来演唱,势必会影响昆山腔在全国的流行,所以他大胆地放弃了仅仅依赖吴语演唱昆山腔的传统,而是采用更为广泛的中州韵来演唱。中州韵以北方语音为基础,当时的北曲采用的就是中州韵。

新的昆山腔很快就得到了认可,那些临水的花厅水阁就是文人雅士们度曲的地方,昆曲水磨调已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那些早已逝去的唐宋风情,一种久违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悟终于又被明代的士大夫们在这一唱三叹的水磨调中找到了。园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一一化入曲中,由此导演出许多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难怪苏州人常说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而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使新唱腔在南方诸腔并起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这并没有立刻改变昆山腔止行于吴中的局面,因为魏良辅只是擅长清唱,对于戏场、编剧所知有限,要想使昆山腔的艺术风格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急需一份量身定做的文学家底,昆曲水磨调在盼望着文学的介入。

1550年,汤显祖出生时,明朝已经走过了一百八十二年的漫长历程,开始由兴盛转向没落,然而在文学和艺术上却产生了世俗精神的繁荣,昆曲的兴盛几乎达到顶峰。1598年,49岁的汤显祖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去官职,之后他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将脑海中那个挥之不去的梦写成了《牡丹亭》。

《牡丹亭》的推出在当时的戏剧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的文人雅士们几乎人手一册,早晚诵读,被称为天下第一本好戏。1598年开始,上承《西厢》下启《红楼》的《牡丹亭》以其唯美典雅的演绎手法,冲破藩篱的自由思想,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

《牡丹亭》诞生了四百多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清代的戏剧家洪昇,历时十年完成了剧本《长生殿》,与汤显祖创作《牡丹亭》不同,洪昇生活的时代,涌现了大量的曲谱,职业昆班也兴盛起来,唱词,曲律和舞台表演相互融合,使得传奇的创作更加成熟。洪昇生于南曲繁盛的杭州,又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他对中原的雅音和南国的方言都很熟悉,他认为大雅的意境是可以用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的。《长生殿》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其曲词的典雅清丽是后来的一般剧目远远无法比较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此雅致的唱词,竟然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1699年,又一部剧本问世,这也是传奇创作历史上最后一页的辉煌了,《桃花扇》,讲述了一个复社文人与一位秦淮歌妓的爱情故事,但在这份爱情的背后,却是一个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毁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止于何地。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一起被世人并称为“南洪北孔”的孔尚任。《桃花扇》中有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这些人在世时左右着国家命运,离世后又被载入史册,然而孔尚任用尽全力讴歌的是一位在秦淮河畔吟唱歌曲的歌妓李香君,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和忠贞令很多大人物黯然失色。

……

昆曲,那是一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也是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和昆曲一起被遗忘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



《昆曲》——文章整理自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解说词 昆曲六百年纪录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0243.html

更多阅读

纪录片《西藏一年》 藏地一年纪录片

《西藏一年》这个纪录片曾被一些中国年轻的网民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过,就像他们下载美国很多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还有志愿者主动翻译出了中文字幕。●《西藏一年》为何得到不同立场各方的认可?●《西藏一年》是怎样拍摄出来的?●《西

《三十年人生,十三年设计》- 满满一碗鸡血汤 运满满

继续更新《三十年人生,十三年设计》 - 满满一碗鸡血汤token胡依林 · 11 天前为什么选择北上广?如果我留在家乡,可能我现在是个坐办公室看报纸的小职员?网吧的小老板?街头游荡的烂仔?作为一个没有家庭背景的初中毕业辍学生,在小城市里并不

声明:《《昆曲》——文章整理自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解说词 昆曲六百年纪录片》为网友来往不逢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