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rgMR1000数字录音机 数字录音机采访机



这是网友发给我把玩的小玩具——日本Korg MR1000数字录音机。

这是个体积不大、但做成台式机式样的便携式数字录音机。厂家称之为Professional MobileRecorder。它既可以用电池供电(8节5号电池,有点夸张),也可以用12V稳压电压。当然,对发烧友来说,恐怕更主要的是利用它的播放功能,把它当成一台小型的台式音源(硬盘播放器)。

从下图和CD碟的尺寸对比,可以想像出它的大小。



我找不到8节电池,觉得太麻烦,于是用原配的稳压电源。这是一个中国制造、打着Korg牌子的开关电源。



看看MR1000的屁股,是蛮强大的,不仅有话筒输入、线路输入,还有XLR平衡输出、RCA非平衡输出,并且设有一个usb口,可以方便地把音轨拷贝进出。我接入电脑看了看,内置硬盘有30多G的容量。



鉴于这个小台机看上去很强大,象模象样,我干脆把它接上正在煲机中的谷津HA3耳放,直接“双煲”了。当然,只能用rca信号线。图中的耳机是HifimanHE400(当然实际试了多副耳机)。



应该说Korg MR1000的那个6.3毫米耳机输出,还是有一定驱动能力的,对付HifimanHE400、森海HD650等,都“Listenable”。不过,直推之下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最直观的是两个——第一、低频凝聚力不大好,听上去不结实有些偏肥。当然这是大多数播放器耳机口直推的通病了;第二、声音偏直白。到底Korg是个专业背景的厂家,到底MR1000是一台名副其实的professionalrecorder,它不会管发烧友是否觉得它重播的声音是否“好听”,所以风格上是偏向直白类型的。耳机口直推的情况下,这点尤其明显。不过,直白归直白,不难听出机器的声音素质是很好的,特别是声音的规模感、细节、细腻度、厚度、动态,都有良好的表现。这种所谓“良好素质”,其实听普通的流行歌曲不容易反映出来,甚至反映不出来(事实上这种专业声的机器播放流行歌曲往往不太好听),但听一些古典交响、录制良好的爵士乐重奏,就不难判断。

接上谷津HA3后,最大的显著变化是,低频部分的听感,有本质的提高——低频收紧、凝聚、同时依然保持柔和与松弛。
KorgMR1000数字录音机 数字录音机采访机

此外,中高频也更为饱满和柔和,直推时稍显骨感和直白的线条,在HA3下变得丰润和好听了不少。这里就显示出专业器材和hi-fi器材的一个设计上的差异——专业器材,或者说专业上使用的产品,比如这台KorgMR1000“专业数字录音机”,是不考虑什么好听不好听的,只要把声音做得干净、清晰,就完成任务。甚至有些专业器材,是清晰直白到难听的(以很多人的口味),也没人管,照样可以是个合格的专业机器。民用欣赏型的hi-fi器材,如谷津HA3,则还要考虑重放音乐时尽量给听者一个“好听”的感受,要考虑音乐重放的欣赏性。有一个“声音设计”的成分在里面。换言之,象谷津HA3这样的hi-fi耳放,出这样的声音,是设计师的意图、要求,而且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工作,达到了预先对声音的设计要求。

我在这里不是想推荐谷津HA3耳放去搭配KorgMR1000,但通过这样的搭配试听和对比,可以察觉到MR1000作为一个小型的台式音源,还是具有良好素质的,完全可以作为音源,去组建一个比较小型的耳机系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拿它主要直推,那么建议是选择一些声音本身比较结实、特别是低频量感不多、凝聚性比较好的耳机,比如Grado系的耳机就不错,低频比较结实,不容易量感“满溢”,同时中频比较饱满,不容易骨感。声音太“监听”和“骨感”的耳机,用MR1000去直推,我是不喜欢的。低频容易肥、容易过量的耳机,更要当心。

这个日本制造(机器底部写着Made inJapan)的小型专业数字录音机,我查了查新品的价格要人民币八千多元(代购价格),可不便宜。对于不玩录音、只拿它重播的发烧友来说,是否值呢?我会再多听几天,特别是利用它背后的平衡输出,把它作为一个小型台式音源,接入喇叭系统听听。据我自己的经验,一个音源,不管是台式、小型台式还是随身播放器,在接入素质良好的喇叭系统时,能比较全面地表现出它作为音源的素质。

如图,把Korg MR1000的平衡模拟输出,用一对GAIA的平衡线,接入BladeliusThor放大器,后面驱动Marten Duke喇叭。近3万的放大器、5万的喇叭。绝对对得起这台小机器了。


简单说的话,MR1000在喇叭系统上体现出它作为一台专业机的应有素质水平。声音非常干净、清晰、有层次、动态也很好,欣赏大动态大对比的交响曲,效果很过瘾。我可以说,用来听大动态对比的音乐,比如交响、电影音乐,不管是SonyD50还是hifiman801那些,都无法和它相比。虽然MR1000作为便携机的肯定偏大了,但在小型台机里,这确实是很棒的素质。

MR1000毕竟是一台专业机,它的声底是比较直白的,由于对清晰度和层次感的讲究(专业机本色),它的声音也不属于“厚声”,结像清晰但稍有些偏“锐”,声音干脆利落但稍欠黏滞感;假如是那些喜欢宽厚、醇厚、丰润、有回味的发烧友,需要谨慎考虑,或者在后端上用味道机、味道箱来搭配。

我自己的感受是,假如是欣赏流行音乐、特别是录音本身偏薄偏亮的流行音乐、摇滚、爵士乐等,MR1000有可能在耐听度上有一些问题。我听的都是录制良好的流行人声,没有录音本身的缺陷问题,但听上半个小时后还是会觉得有一点问题——声音稍觉乏味了一些。寻其究竟,我觉得还是因为MR1000的声音干净直白有余,而宽厚、柔和、丰润稍缺。这样的风格,听录制良好的古典,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最多就是“小提琴音色不够好听”等小问题罢了,如果是古典大编制,还挺能发挥其优势的,但主要听流行的话,就觉得毕竟还是有些乏味甚至偏生硬了一点。用某些发烧友喜欢的描述词汇来说,它的“层次过渡”或者说“明暗对比过度”偏硬和楞了一点,不够圆滑。

借用摄影上的类比,很多色友会很容易理解,卡片机的明暗层次对比都会楞一些、生硬一些,而高档单反的明暗对比和过度都会更柔和圆滑一些。这个区别,会造成高档单反的效果更自然、更柔和、更接近真实,而卡片机的拍摄效果就显得生硬和楞一些。其实这个现象也可以挪用到声音上,解释高档hi-fi器材的声音为什么主观上会觉得“好听”——高档器材的声音对比过度,也是柔和、圆滑的,这样主观听起来声音的起伏会显得自然、悦耳,而有些偏直白的专业机,清晰度、动态幅度都没有问题,但就是声音的起伏过度没有那么圆滑、柔和,而显得生硬和楞一些,这样主观上就会觉得有些乏味和直白。MR1000作为一台专业机的素质很好,清晰度优秀、动态没有压缩,但和优秀的hi-fi器材相比,觉得在悦耳度上还是有一些差距,原因就如我前面的分析。

自从SonyD50开始,国内的一些发烧友就发觉一些专业厂家的数字录音机,往往可以作为硬盘播放机来使用,取得不错的效果。这台Korg是标准的专业厂家背景,虽然价格不菲,但它确实可以作为小型台式音源使用,比起电脑+解码器的方案,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上的听感,算是提供给部分烧友作为参考。

(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0204.html

更多阅读

步步高点读机T500使用指南 - 学习机使用指南 - live01数字生活网

步步高点读机T500使用指南格式化操作操作方法:关机状态下,插上外接电源或usb下载线(一端连接电脑usb接口),同时按住“智能辅导”、“复读/词典”键再按“开/关”键,当显示屏显示“正在格式化……”字样即可松手,可根据提示进行格式化(一旦

转载 刘西拉和陈陈:用音乐解读事业与爱情的科学家夫妇

原文地址:刘西拉和陈陈:用音乐解读事业与爱情的科学家夫妇作者:蒙令华刘西拉和陈陈:用音乐解读事业与爱情的科学家夫妇本刊记者 蒙令华采访刘西拉教授已有数月了,今天心怀歉疚重新打开采访机,却发觉刘教授的声息不曾随时间淡去。刘西拉

4轨便携式数字录音机—ZOOMH4N zoom录音机官网

ZOOM一直以高品质低价格的效果器着称于世,最近ZOOM推出了以SD储存卡为保存介质的录音机“HandyRecorder”H4N。它不仅可以保持24bit/96kHz的高保真录音效果,还可以进行和CD同样音质的16bit/44.1kHz的4轨录音。它的内部不仅带有校音器,

声明:《KorgMR1000数字录音机 数字录音机采访机》为网友嗜酒詩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