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茶 于丹趣品人生pdf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人只要能做到这些,“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嵇阮”,就算无缘生活在伏羲上皇时的理想时代,至少也可以像嵇康、阮籍那样,啸傲山林,怡情自乐。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茶圣与《茶经》│

  谈到茶的缘起,讲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一部《茶经》,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传诵,为后世评说。

  从历史背景来看,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起伏的乱世,经历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几代更迭。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至衰。从个人的经历看,陆羽身世蹊跷,连自己都说“不知所生”。他三岁被遗弃,“陆羽”之名和“鸿渐”之号,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

  庆幸的是,遭父母遗弃的陆羽被龙盖寺老僧智积收养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无法念经诵佛。那又能做些什么呢?“茶禅一味”,于是,师父教他烧水、煮茶、识字、念书,学会了很多知识,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静静,陆羽在禅茶的熏陶中成长。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外面攘攘红尘难免心存向往。终于有一天,他不告而别,逃出寺外。据说,陆羽走后,师父深感痛心,从此不复饮茶,一来为了怀念陆羽;二来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陆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陆羽参透的禅茶智慧,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

  离开禅寺的陆羽进了戏班子,做了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李齐物。

  陆羽的家乡在现在的湖北天门,唐代时称作竟陵。当时谪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偶遇陆羽,非常欣赏他,?他离开戏班,还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并由此结识了当时的很多名人。

  又过了六年,陆羽认识了被贬官到竟陵的诗人崔国辅,两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处三年。这三年中,陆羽才开始真正名扬文坛,开始专注于茶道,开始了自己最热衷的事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陆羽南逃,到了无锡惠山,乱离红尘,不碍他徐徐开启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闲生活。

  读《茶经》时,我们会发现,陆羽特别注重水的类别。他将全国各地的水分为二十品,足见他静心体味之精深。当他喝到无锡惠山泉水时,对茶的领悟突然被激活了。

  随后,他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诗僧皎然,两人成为至交。

  皎然不仅诗上功夫了得,对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虽年长陆羽十几岁,但两人因茶而引为知音,“缁素结交”四十余年。陆羽写作《茶经》时,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陆羽后来四处游历,到过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最后将自己葬在湖州,选下的墓地恰好与皎然塔遥遥相对。

  陆羽爱茶、爱水,与他早年在龙盖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心里头永远无法放下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父智积。唐代宗时,陆羽写出《茶经》,名动天下,被迎进宫中,成为皇室奉养的名士。

  一次,在宫中品茶聊天时,唐代宗问他: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心愿希望我帮助你完成?

  陆羽说:平生最愧对之人就是我师父,如果能让我与师父再见上一面,此生无憾了。

  于是,代宗就派人请智积和尚到宫里品茶。

  智积委婉地回绝:自从陆羽走后,老僧已不复饮茶了。

  前来延请的官员坚持说:这可是当今圣上请你,还是去一下吧!

  智积万般无奈,只好随行来到宫中,与代宗一起品茶。席间,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师,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积和尚只是礼节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随即就放下来。他对代宗说:不复饮茶,就真的不想再饮了。自陆羽走后,喝什么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陆羽来烹煮。闲谈之间,茶端上来,智积和尚仍是礼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顿时僵住了,瞬间老泪纵横。他对代宗说,陆羽原来就在宫里啊!就这样,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信史所载。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第一章写“茶之源”,说的是茶的由来,对“南方嘉木”追本溯源。第二章写“茶之具”,即制茶的过程需要哪些工具,配备什么样的设备。第三章写“茶之造”,即采茶、造茶的七道工序。第四章写“茶之器”,介绍当时的茶具,共列出全套茶具二十四组。第五章写“茶之煮”,介绍如何辨水,用何种水烹何种茶,将泡茶之水分为上中下三等。第六章写“茶之饮”,介绍如何饮茶、分茶,如何喝出茶的真滋味。第七章最有趣,写“茶之事”,讲古人与茶的缘分,讲茶的典故和寄托。第八章写“茶之出”,讲茶叶的不同产地和品质优劣。第九章讲“茶之略”,与“茶之具”中种种繁复茶具对应,说明茶之本质在草木之间,当人真正回归自然时,冗长繁复的程序都可以省略掉,因为已经心接万古自然了。第十章写“茶之图”,陆羽认为在饮茶的场所,都应悬挂弘扬茶道的画轴,因为饮茶是一种文化仪式,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雅致的环境。

  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唐代中期,禅宗兴起,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而在煮茶、喝茶的过程和形式中,思想慢慢得到感悟,恰好应和了禅宗的这一理念。于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茶禅一味”的说法渐渐风行于世。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沙砾、沙土中,下等之茶则生长在泥土中。“野者上,园者次”,野生的最好,园林种植的次一等。“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山阴下生长的茶最好不要喝,因其总不见阳光,过分阴寒、凝滞,喝了对身体不好。

  喝茶,喝的是日月沐浴之下,山泉滋养之中,一年四季流动的自然之气。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陆羽在《茶经》里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点关联是多么重要。所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说,人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操行,为人节俭,德行高洁,这样的人喝茶,清茶润心,自然就会有默契。

  大家都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些草是会让人中毒的。传说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并用来解百草之毒。古代人很早就知道,茶是清冽的、性寒的,茶可用来去燥,用来败火。

  周作人先生写过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好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记得我自己二十几岁时,完全喝不惯茶,更喜欢浓醇的咖啡。咖啡里有本味的苦,有糖的甜,有奶的香。喝完一杯咖啡,感受那种百味含混的浓沉醇厚,顿觉浑身热气腾腾,陶醉不已。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

  茶,今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等,品类繁多。而旧时人们喝的多是绿茶。

  泡绿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时,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你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一泡绿茶的前世今生都在清泉中被唤醒了。这种写意之美,正是中国人对茶最迷恋之处。

  喝如此清淡之饮显然需要安静。“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一个人跟一盏茶静静地交流,能得其神韵;两三个人喝,颇有意思,能喝出茶趣,能喝出好友间的情投意合;如果七八个人群聚一起喝,就跟施舍茶一样,不过是为了解渴而已。

  可惜今天人们喝茶,往往呼朋唤友,人声喧杂,虽是热闹,却少了份清静,越来越远离茶神、茶趣了。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是一个整体,无法切割开来。也许你只需一盏茶、一壶酒,就能感受到所有的一切。走出国门,我们会发现整个亚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比如日本茶道讲究四个字——和敬清寂,与中国的茶道同脉同宗。

  “和”就是一种中和之美。喝茶时能感觉到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

  “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要有恭敬之心。我们以茶待客时,叫“敬茶”,常用的话是“请用茶”,没有人会把茶杯往客人面前一墩说“喝茶”!这就是恭敬之心。孔子说“仁爱”的第一点就叫“恭则不侮”,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敬茶,其实是敬人,也是敬自己的心。

  “清”指茶叶的清雅。“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一定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能看见茶的魂魄在水中释放。茶的生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霜雾雹露,所以我们喝到的茶,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我很喜欢《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叫做“光而不耀”。一个人的人格,要有内在的光泽,但不能太耀眼。如果你的光芒到了刺眼的地步,不可逼视,这样的生命就太喧嚣了。如今的人们,大多外在锋芒毕露,缺少了内心的澄澈,而茶吸收了天地至清之气,自能洗涤我们内心的凡尘污垢。古人说:“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一辈子,你可以得到些什么呢?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带走的,但是山中一杯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的。一碗清茶入肚,把草木清新之气吸纳进自己的生命之中,让体内的浊气在茶中逐渐消解、宣泄,那些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自然会让我们变得“光而不耀”。

  最后一个字是寂寞的“寂”。如今人们往往害怕寂寞,将寂寞等同于孤单和内心空虚。实际上,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一个人的心没有虚静,就不能懂得万物之变化,就不能看见世界的本真;一个人的心不空,就无法收纳万种境界。

  中国人十分讲究这个“寂”字,认为寂寞之中往往蕴涵着大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讲什么是“道”时有这样的句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寂兮寥兮”,唯其寂寞,并且“独立而不改”,坚守自己的操守品格,“周行而不殆”,即生生不息,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这是万物的根本。这种“寂”不是死寂,而是生机勃勃中一点灵动的清寂。
│烹茶煮茗辨世情│

  很多人醉心于日本茶道,更有一些哲人和艺术家潜心研究它。

  上世纪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术和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常年旅居欧美。1906年,他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他用如此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这种“温柔试探”唯有在茶道之中才能完成,因为它必须是静谧从容的。

  冈仓天心用颇为浪漫的言辞,来形容充满感情的茶。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

  茶道融合了东方道德伦理、宗教思想的精髓。它讲求卫生,要求保持洁净;它不求排场,讲究在简朴中见到自然;它追求平等,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都有自己的品格在其中。

  老百姓家家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以说是“俗中之雅”。喝茶的门槛极低,对人几乎毫不挑剔,只要你热爱它,它就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清心静气。

  有茶这样一个道具,是简约的幸运,寻常的福气。关于人与茶,冈仓天心在书中提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在日本,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抱有一种宁静宽容的态度,别人会称赞他肚子里有茶水;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暴躁,没有生活品位,别人就讥诮说此人肚子里显然没有茶水。

  中国人会用有没有墨水来评论一个人的知识,日本人却用有没有茶水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性。在日本人心目中,品茶这件事与社会民生关联不大,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

在清寂中慢慢品一盏茶,让我们从袅袅茶香中,寻找中国茶道一路走来的历史脉络。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文人雅士们不仅在茶里灌注了自己的生命,也在不断改变着茶的仪式。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有一个很感性的比喻,他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清时的泡茶则是写实的自然主义。

  唐代的茶,做出来的是茶饼,泡茶之前有一套繁复的程序。先要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烤,烤得松软,陆羽说要软得像婴儿的手臂,然后立即趁热放进纸袋里,不让香气四散。冷却下来以后,捣成茶叶末,再用火力强劲、不沾腥膻油腻的木炭来煮。

  煮茶的水以山泉水为最上,其次是江湖水,最差的才是井水。茶是活物,林涧之水也是活物,沥沥山泉一泻而下,奔腾流淌时带上了草木芬芳。湖水稍微宁静一些,但更辽阔,能倒映山川的心事。寻常喝的井水是细小、幽深的,无山泉的涌动,也没有江湖宽广的视野,故陆羽说,烹茶一定要用活水。

  煮水也颇有讲究。初沸小水泡如鱼眼,水还很鲜活,尚未煮老,此时将刚刚烤软捣碎的茶叶放入最好。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波浪般翻滚为三沸,再煮的话水就已经老了。

  唐人喝茶还要加调味品——盐。初沸时加盐加茶叶,刚好在生机勃勃时泡开。第二沸时,水波逐渐大了,要舀出来一勺放置一旁。等到第三次沸腾,水波更大的时候,再将刚舀出来的一勺微凉的水冲回去,避免煮得太熟。

  此时回冲水,茶已在里面沸腾,盐也在其中溶化,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汤花。“明亮像积雪,灿烂若春花”,这样的茶斟在碗中该有多美啊!唐人喝茶、煎茶的意趣就在于此。

  那么,宋人点茶的浪漫主义又体现在何处呢?

  宋人泡茶时,要在小石磨里将茶叶碾成细末,再用沸水在碗里冲,冲起来后用竹制的茶筅点茶,让茶末和水生出泡沫,打出汤花来。点点汤花,如同人生绽放在平凡瞬间的细碎花朵。

  明清煮茶则是将散茶叶放在碗里直接泡开。既无唐人煎茶的程序,又没有宋人点茶的汤花,所以冈仓天心不无遗憾地说,茶很写实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唐人喝茶喜用越州窑的青瓷碗,泛着淡淡的青,如玉似冰。绿茶倒进去,与淡青色的釉彩相辉映,相得益彰。那浅浅的绿色,让人恍然如归草木山林之中。假想一下,如果用的是白瓷碗,茶汤倒进碗里,颜色就被反衬得过于夸张了。

  宋代的点茶讲求汤花,喜欢用厚实的黑瓷碗,黑白相映,是非分明。讲究的是文人情趣,而不是回归自然本真。明代似乎更注重器皿的选择,所推崇的是宣德的白瓷小盏。雪白的薄瓷胎映着茶汤,别有一番美妙。

  喝茶的过程一直都在简化,而茶意却越来越入心了。今人难以像唐人一样细细煎茶,因为我们已没有大把从容的流光岁月了。也许不必迷恋那样繁复的仪式,但要在简单的茶中喝出内心丰富的意趣来。
 │喝出一盏茶的前世今生│

  烹茶品茗,要有一颗古朴之心。许多人喜欢斗茶,比一比谁的茶叶价高,谁的茶具金贵,这些茶外事已不是茶本来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还能坐下来悠闲地喝一泡好茶吗?还能静下心来去辨别茶的前世今生吗?还有那份闲情去体味茶所经历的春风雨露吗?茶与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真正的好水烹出来的茶,有自然的鲜活。这其中的玄妙,我们还能悟得到吗?

  《警世通言》里有一篇小说,题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的是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虽然小说家言,多为杜撰,却可从中看到辨水煮茶的种种意趣。

  苏东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见分歧颇大,但这并不妨碍作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他们引为知音,成为至交。

  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王安石也已到暮年,身体不好,体内痰火郁结。太医给他开了个方子,用阳羡(今江苏宜兴)的茶,以长江瞿塘峡中段的水来煎烹,才能消除痰火。

  王安石心想,苏东坡是蜀地人,有机会去长江三峡,于是便托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说,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家人往来,路过瞿塘峡,请在中游打一瓮水寄来,我能不能延年益寿,就全靠你了。

  苏东坡收到嘱托自然很用心,专程去长江三峡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个盹,醒来时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峡的下峡。苏东坡赶紧从江中取水,无奈中峡已过,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峡之水一瓮,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将苏学士与水瓮请进来,立刻揭封烹水。阳羡茶备在碗里,只等水开。

  水煮沸之后,冲入茶碗,见茶色缓缓泛上来,并非起得很急。王安石就问苏东坡:“你取的是中峡水吗?”

  苏东坡说:“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这显然是下峡水。”

  苏东坡大惊道:“您怎么会知道?”

  王安石说:“瞿塘峡之水,上峡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峡水流缓慢,水性也缓。唯有中峡之水,急水与缓水交相融汇在一起,不急亦不缓。所以,太医嘱咐我,唯有用中峡之水泡茶才最合适。刚才水已煮开,冲在碗里,茶色缓缓而起,便可断定此水定是下峡的了。”

  听完这番话,苏东坡赶紧离席谢罪。

  就算这是一个文学演绎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玩味一番。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喝出这种茶与水的相逢意趣呢?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来治病了,但民间依然有“败火”一说。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热时,也会静静地饮一盏热茶。在他们看来,一杯热茶比冰冻可乐更能解暑。因为热茶能让人毛孔里的燥气、暑意散发开来,烫在嘴里,却清凉在心。

│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人多爱茶,也留下了许多茶诗。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

他从茶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卢仝喝了七碗茶,喝出了七种不同的意境。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一碗喉吻润”,第一碗茶喝进去,嘴巴喉咙都感觉滋润了。想必酣然大睡后口干舌燥,醒来喝上口新茶,自然满口生津,满心滋润。

“两碗破孤闷”,第二碗开始喝出好情致。内心的孤单、烦闷在茶里面都融掉了。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第三碗喝得人头脑兴奋,想吟诗作赋了。搜肠刮肚,发现在茶水的滋润下,腹中舒开五千卷文字。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到第四碗,觉得一生不平之事都已随着轻汗发散了。

五碗喝出了“肌骨清”,六碗喝出了“通仙灵”,简直要进入神仙境界。

最神的要算第七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此已经不敢再喝了,已感觉到腋下习习吹起了清风。“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玉川子是卢仝给自己起的号,此时他的心思已远离混沌世事,开始思念海上蓬莱仙山了。他自问自答,仙境何在?仿佛已生出翅膀,凭借着茶的清气远远飞去。

这首诗被人俗称为《七碗茶》,常为后世文人所引用。苏东坡就屡屡用“七碗茶”做典,譬如“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魏晋时风行炼丹养生,当时的名士达人为了长生不老当神仙,常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丸。此丸富含多种重金属,吃过之后,浑身燥热,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有人因此丢掉性命。所以苏东坡说,要想成仙,何必吃那些危险的药丸呢,直接喝卢仝的七碗茶就可以了。喝茶就能心归太古,如登仙境。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诗中也曾写道:“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喝茶时如有卢仝那样的意境,人就已经可以两腋清风,飞到月亮之上了。

喝出生命的澎湃激扬,喝出人生的梦想追求,是中国古人喝茶的最高境界。

我所解读的所有诗句,转述的相关传说,都权当给大家奉上一杯茶。茶不求贵,只要能真正会意,就能喝出内心的清雅、安闲、洒脱。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清醒之茶:洗尽古今铅华
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同的滋味。

淡味回甘,总比厚味更隽永。每个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点点感悟。白居易写过一首《食后咏茶》,讲他吃饱睡足之后在茶里悟出的人生。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在日影更迭、岁月流转中,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你对时间长短不同的感受。乐观的人总是会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好日子还没有过够呢,这一天就过去了;而一个忧虑的人,会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有没完没了的苦恼,夜不能寐,就会觉得光阴难捱。白居易说,有人因为快乐而觉得岁月苦短,有人因为忧虑而觉得日月漫长,而我只是一个喝茶的人,既没有那么多的乐,也没有那么深的忧。“长短任生涯”,人生只要有茶相伴,我就能够喝出一份坦然,喝出一味自在的光景。

│清醒之茶:洗尽古今铅华│

大家都知道,茶让人清醒,清醒之中能让人读懂岁月铅华中的种种道理。

曾巩说:“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喝下去,人心清了,眼睛也就醒了,人心明了,眼睛也就亮了。因为只有心静之时,才能看透纷纭是非。你能说草木之间的这一点灵物,它不神通吗?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元稹写过一首有趣的诗,叫做《茶》。这首诗从一个字,两字,三字,四字,一路对仗下来,排列成一座美丽的宝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顶上破题,一个“茶”字,接下来说最好的是什么样的茶?是“香叶”,是“嫩芽”。

这样的茶喜欢什么人呢?“慕诗客,爱僧家”,文人爱它,茶禅一味的僧人也喜欢。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用白玉碾子碾茶,碾碎后用红纱织的细罗筛,然后才可以入水。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铫子是今天人们用来煎药的器具,当时就用来煎茶了。茶铫子里嫩嫩的黄蕊泛出青浅的颜色,冲到茶碗里面,泛起明亮的汤花。

这样一杯茶,入夜可邀约明月,醒来时可面对朝霞。昼夜皆有清茶相伴,岂不是人生一幸事?这样一杯茶,洗尽古今,常喝不倦;那一抹香气,醉了人心,醉了静好的岁月。

│欢愉之茶:平淡中的回甘│

不同人喝同样的茶,可以喝出不同的况味。不同时期的人,不同境遇的人,只要用心喝茶,都能酝酿自己的人生故事。

西晋名士左思才华横溢,却因出身微寒,对所处世道始终抱有不平之气。他经常质疑,为什么那些“郁郁涧底松”,会被“离离山上苗”遮蔽住,是因为小草长在高山上,青松生在山涧里。自己就是那生在涧底不如意的青松。

左思也写过豪迈的诗章。“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整理一下衣襟,都要站在千仞高岗之上,就算洗个脚,也要在万里的活水长流里。

这样一个志向豪迈的人,却一生困顿坎坷,真正能聊以自慰的又是什么呢?

左思写过一首《娇女诗》,描绘的是自己的两个小女儿,十分童趣可爱。“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我家有两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小女儿乳名叫纨素,伶牙俐齿,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大女儿字惠芳,长得像画里的人儿一样。“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两个孩子打打闹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树上结的果子,都等不到成熟,就被她们摘了。“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外头刮风下雨,姐妹俩还要出去摘花,做父亲的慈祥宽厚,看着她们进进出出也不责备。

落笔之处,描写孩子喝茶的情景,更为有趣可爱。“止为荼荈剧,吹嘘对鼎”,跑累了,口渴了,回家想喝茶。茶水太烫,孩子等不及,就鼓着腮帮子,趴在茶炉子旁边,一口气一口气地吹。

这一刻的天真烂漫,在左思的妙笔白描之下,尽显居家日子里的那种平淡温馨。

读到这里,也许大家能发现,喝茶一事可大可小。大到茶禅一味,能参悟佛理;大到如白居易看破长短任生涯,超越苦乐一生;小到小情小景,如左思看见两个不解人间忧伤的姊妹,为喝茶而忙前跑后的可爱模样。无论大小,一瞬镌刻下来,都将成为不朽。

喝茶一事,对每个人而言,只要用心,都能在里面品见自己的味道。


于丹趣品人生【茶】 于丹趣品人生pdf
│忧伤之茶:冷暖自知│

喝茶,有时也会喝出忧伤来。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被刘聪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西晋的旧臣名士纷纷渡江而来。“渡江旧臣”在《世说新语》里常常被提及,这些人经历了朝代更迭,心中有所不甘,有失落之志,但又要苟且偷生,所以常常心神恍惚,不知所终。

旧臣南渡,丞相王导在南京旁边的石头城宴请他们。意味深长的是,他摆的不是佳肴美馔,而是清浅的茶宴。

这一泡茶里,百转千回。

以才华过人著称的旧臣任瞻,端茶喝了一口,怅怅地问周围人:“这是茗,还是茶?”

周围人不知所云,心存疑惑地看着他:你到底是想问什么呢?

任瞻仿佛恍然顿悟,连忙说:“错了错了,我想问这茶是凉,还是热?”

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试想一想,冷热能不自知吗?显然心思在茶外。茶喝进腹中,感慨萦回心头。冷热之间,有前朝今世的炎凉,有世事人伦的变幻。


│格调之茶:面对世界的名片│

喝茶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见识一个人的操守。

《晋中兴书》里记载了名士陆纳的一段小故事。陆纳任吴兴太守时,始终保持高旷的人格。当时名动一时的卫将军谢安想登门造访,陆纳并不太以为意,也未做任何准备。

陆纳的侄子陆俶心里暗暗奇怪:谢安何等人物,亲自登门拜访,叔叔怎么不做点儿准备呢?万一来了许多人,给人家吃什么,喝什么呢?于是,陆俶想帮叔叔一个忙,私底下准备了足够十几个人食用的佳肴美馔。

谢安如期到访,陆纳摆上茶宴。席中除了茶,仅有几样果品糕点而已。陆俶见状,赶紧将自己精心安排的佳肴美馔摆上,邀请谢安及随从属下入座。各种珍馐摆满整整一大桌子,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

谢安一行刚离开,陆纳就将陆俶叫过来,责打四十大板。他痛斥侄子说,你既然不能给叔叔增光添彩,为何还要玷污我平生的清誉,秽我素业呢?言外之意是,我一生清正廉洁,茶宴表明的是我的一种态度,何必多此一举,准备那些世俗的美味珍馐呢?

陆俶给叔叔帮了倒忙,只因为他不懂茶里面的会意。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谢安的记载。谢安骨子里也是一个倜傥名士,不落俗套。名士相见,惺惺相惜,一盏清茶也许比满桌珍馐更能通达彼此心中的会意。

茶里到底有什么?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隐藏着一个人的世界观,甚至是人亮给这个世界的名片。

陆纳打出了茶这张素净的名片,受人赞誉,是在他为官从政之时。而南朝齐武帝身后还想用茶表明自己的姿态,更是一绝。他在遗诏中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嘱咐后人不要再杀牲口来祭奠自己,否则自己心中会不安的。如果要祭奠,用什么呢?“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一点饼食、茶饮,即可打发阴间的清闲时日了。

遗诏虽是交代身后事,却也是写给活着的人的警喻,仍然是对当世风尚表明的一种态度。

古人以茶喻高洁,以茶显情趣,茶味虽淡,用意深远。

│力量之茶:临危从容│

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曾写过一个茶艺师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很多讲座中我都提到过。

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个贵族,家里养了一位茶艺师。这位茶艺师泡茶技艺精湛,贵族一天都离不开他泡的茶。

有一天,主人要去京都办事,想带茶艺师一起去。

茶艺师说:“京都那么多浪人,乱糟糟的,我又没有武功,遇到危险怎么办?”

主人说:“那没关系啦,你找一套武士的服装穿上,就没人敢招惹你了。”

于是,茶艺师就穿上武士的服装,还挎了一把长长的佩剑,跟着主人去京都了。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会晤,茶艺师无事可干,便独自一人在池塘边散步。刚走了一会儿,迎面就撞见一个浪人。

这个浪人很嚣张,一见茶艺师穿着武士服,就立刻抽出剑,说:“我们俩来比武吧!”

茶艺师没有办法,就实话实说:“我可不会武功,不过是个泡茶的人。”

浪人越发猖狂起来,说:“你既然不会武功,为什么还穿着武士服呢?岂不是辱没武士的名节吗?那我更有理由杀你了!”

茶艺师想了想说:“这样吧,你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先将主人的事情料理好?四个小时后,我一定回到这里跟你比武。”

浪人见他如此忠心耿耿,就放了他。茶艺师直奔京都最大的武馆,见到大武师,纳头便拜,恳切地说:“求你教我一种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吧。”

大武师很惊讶:“来我这里学武的人都是求生的,还是第一次看到求死的。为什么?”

茶艺师便把刚才的遭遇如实讲述了一遍。

大武师说:“原来你是一个茶艺师啊!能不能先给我泡一杯茶呢?”

说到泡茶,茶艺师有些感伤,心想,这也许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泡茶了。如此一想,反倒变得从容了,心也就静下来了。他让人取来最好的山泉水,用文火一点点煮开,取茶、洗茶、篦茶、滤茶,一丝不苟。茶泡好后,他恭敬地双手捧给大武师。

大武师喝了一口说:“这是我一生中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诉你,你不必死了。”

“你要教给我什么绝招吗?”

“我什么都不教你,只送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

茶艺师不明就里,一边琢磨一边往回走。走到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正在等他。

浪人再次拔出剑来,说:“既然你已经回来了,我们就开始比武吧。”

茶艺师回想了一遍自己泡茶的过程,然后笑着看定对方说:“不着急。”他双手取下帽子,端端正正放在池塘边;又脱下外套,拎起领口袖口,一折一折叠好,压在帽子下面;然后从容不迫地拿出绑带,将袖口裤脚一一扎好;最后紧了紧腰带,整束停当。

整个过程,茶艺师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心中想着自己泡茶时的那份从容,而且还一直带着微笑看着对方。一个早早拔剑的人,被对方这样看着,自然越来越毛,心里越来越没底。

茶艺师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拔出剑来,双手举过头顶,棒喝一声,停在半空中。就在此时,浪人扑通一声跪下了,说:“求你饶命,你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武艺最高强的武士。”

从这位茶艺师身上,我们看见从容的内心,才有真正的勇敢。

在一个躁气过重的时代里,泡茶、喝茶也许是最好的医心良方,因为泡茶、喝茶都急不得。体会着水与茶相逢的过程,心智如同茶香,舒舒展展开启,弥漫开来。就像那位日本茶艺师,以泡茶、品茶之心去面对世事,能获得一份比匹夫之勇更悠远博大的力量。

│柔韧之茶:外化而内不化│

茶味有千般,你能喝出的是哪一种?这与当下的心境有关。今天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多数人旦夕不敢懈怠,从早到晚像一张紧绷绷的满弓。所谓“弦满弓易断”,人也一样,不如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有一位武士,路过一间弓箭坊,看到橱窗里有一张很耀眼的弓,绷得紧紧的,弦上架着一支箭,从木质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的完美之弓。

武士立刻冲进店里,对老板说:“我要买橱窗里的那张弓。”

老板说:“抱歉!橱窗里的那张弓是样品,不卖,能卖的都在墙上挂着呢,你去挑吧!”

武士四周看了一圈,发现墙上的弓都不漂亮,松松垮垮的。他对老板说:“我多付你一些钱,请一定将那张样品弓卖给我!”

老板笑着说:“你知道什么是样品吗?样品不过是摆个漂亮样子,它二十四小时都绷着,看似有力,其实早已没有韧性了。你觉得这样的弓还能使吗?真正能用的弓,都是松弛的。松弛是一种函养的状态,能让弓弦保持着柔韧。”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心也像一张满弦的弓呢?放松总归需要依托于一些仪式,也许喝喝茶,在一泡又一泡缓缓释放的茶香中,心里的弓弦就不知不觉松下来了。

大家可能会说,世事不可预料,如果心变得柔软了,该怎么去担当啊?在我看来,人在成长之中,意志会越来越坚定,而心灵会越来越柔软。意志不坚定,无以穿越千难万险;心灵不柔软,怎么去感知爱和美、慈悲和温暖?若能让意志的坚定与心灵的柔软结合起来,生命就能体会到一种通达的境界,就像慢慢溢出的茶香。

有这样一个比喻:生活就像一锅滚开的沸水,不会因为垂青哪个人,就变成温泉。你进入社会,都会受这一百摄氏度的煎熬。虽然人不能选择水温,但能够选择自己的生命质地,能够选择与水相遇的方式。

让我们做个实验看看。有三锅滚开的沸水,往里面放三样东西。第一个锅里面放一个生鸡蛋,第二个锅里面放一根胡萝卜,第三个锅里面放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让沸水去煎煮。相同的时间之后,掀开盖子看看结果。

第一个锅里的生鸡蛋,原本是流动的、柔软的,煮熟后剥了鸡蛋壳就会发现,蛋清变硬了,剥开蛋清,蛋黄也变硬了。在生活中,有些人被煮成了铁石心肠,不柔软,不慈悲,缺少同情心,容易以偏概全,他们就是被生活给煮硬了。

再看第二个锅里,胡萝卜生的时候鲜鲜亮亮、有款有型,可煮上一段时间,就成了烂糊糊的一摊胡萝卜泥。生活里,同样有这样一些人,善良本分,随遇而安。在单位里听从领导,在家里都为孩子的前途,已经疲惫得忽略了自己心灵的梦想,这就是被生活煮软了的人。

除了变硬和变软,生命还能有第三种形态吗?再看第三口锅里,一把干茶叶,投入沸水之前,形状最难看,分量也最轻,而在沸水的煎熬下,那些干燥的、皱巴巴的叶子,变得滋润、丰美、舒展了。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将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浓香的茶汤。

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与世界相遇的最好方式。

庄子的人生价值观是“外化而内不化”。所谓“外化”,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主动去适应社会的规则,接人待物不违礼俗,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所谓“内不化”,则是说一个人在顺应各种规则的同时,不失生命的执守,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能做到“外化”,就可以与这个世界、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而一个人能做到“内不化”,心灵才会丰富,才有梦想成真的未来。所以,“外化”支撑了我们现实,“内不化”承诺了我们理想。

以庄子的观点来看,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变得坚硬,做到了“内不化”,问题是它外也不化,不能与其他事物融合。胡萝卜倒是做到了“外化”,问题是连心也化了,就失去了自我。只有茶叶做到了“外化而内不化”。

人生如茶,富于建设性的生命,即使跟残酷的世界相遇,煎熬本身也可以变为成全。

│绿茶:凝一点早春的魂魄│

今天大家喝茶,未必一定要知道那么多的典故,也不一定都能在茶中与他人神交。但是,当我们独自品茶,能不能喝出四时流转在茶中的寄托呢?

道家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如果找到某种媒介,彼此才能沟通得更好,关联得更持久。茶或许就是媒介的一种。

春天,大地阳气蒸腾,人们常喝的是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讲究“形美,色翠,香郁,味醇”,即所谓绿茶的“四美”。

绿茶,喝的是它扁扁的紧实的形状,喝的是它清亮透彻的颜色,喝的是它回味无穷、早春自然蒸腾出的芬芳。绿茶是最灵性、最脱俗的茶品。品味绿茶,你仿佛能从一片片舒展开的叶芽中,喝出早春时节带着雨露的阳光。

据陆羽《茶经》所载,采摘绿茶最好的时节是在农历的二至四月份。采茶的日子必须是晴天,最好是茶上露水未干,所以必须起大早,趁阳光未起、露水未干之时及时采摘。雨天所采不好,阳光暴晒所采也不佳。

新茶采下来之后制成茶叶,最重要的环节是杀青,将茶叶中的青气去掉,将水分滤干。杀青的方法有炒青,有烘青,有晒青。锅里炒,日头晒,都是为了让茶变得干燥。

二十几年前,我曾在龙井问茶,真真切切地见识了茶农炒茶的全部过程。那是一个早晨,阳光初升时,沿着九溪十八涧走到尽头,来到一户茶农家。他们家的茶叶刚刚采回来。

那时的龙井尚未有今天这么喧嚣,茶农淳朴好客,安顿我坐下后,泡上满满一碗西湖藕粉,让我在一旁看他们晾茶、炒茶。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嫩绿的茶芽,心中就有一些亲近,有一份爱意。

主人家将新茶筛选干净,倒进烧热的大铁锅里,开始用手翻炒,边抖边压。我吃了一惊,第一次知道茶农居然是用手来炒茶的。

主人家介绍说,这是第一步,用八十度甚至九十度高温的铁锅炒,能将茶叶里的青气断去,用手将茶叶压扁,整理成形,叫做“青锅”。

翻炒一刻钟左右,将茶筛出来,倒进一个大笸箩里,放到太阳底下晒。忙碌完,主人坐下来和我聊天了。

我问主人:不是炒过了吗,为什么还要拿出来晒?回答说:这叫“回潮”。因为炒得太急,外面干了,里面的潮气依然没有挥发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个把小时,去去潮气。

“回潮”之后第三步是“辉锅”,将晾晒过的茶叶倒进锅里再炒上二十分钟。“辉锅”环节要将茶叶真正压实,整出茶叶最后的形状,茶就算炒好了。

嫩嫩绿绿、清清亮亮的茶尖,在一个春风吹拂的清晨,在你的注目之下变成了脆脆干干的茶叶,内心竟生丝丝感动。

以往喝茶时总是挑剔绿茶不禁泡,冲上三四次水就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味道。看过绿茶炒制全过程之后才懂得,如此迅速的轮回意味着什么。

绿茶没有漫长的发酵过程,也无蒸、烘、压制成茶饼的过程,仅仅靠短促的冲泡,将其中的儿茶素、氨基酸、维生素都释放出来。阳光、雨露沁在叶片中,也沁入我们的心脾。

原本以为所有的绿茶都是炒出来的,但在湖北恩施,有一种名茶叫恩施玉露,是今天难得一见用唐代蒸青的方法制出的绿茶。

恩施位处湖北西部,崇山峻岭,沟壑峡谷,常有一根石柱劈空而立的壮阔景观。进入山区,云环雾绕。当地人为了保持茶的氤氲水汽,希望绿茶断青后依然带着滋润的芬芳,遂采取唐代蒸青古法,这样制出来的茶,茶绿、汤绿、叶底绿,想一想都觉得青气扑鼻。

泡绿茶讲究用玻璃杯,看着嫩嫩的茶芽在杯中三起三落,浮沉之后缓缓落下,一叶一叶地终于立稳,如同人心沉浮之后气定神闲,终于安顿。

所以,春夏饮绿茶,清逸入心入肺,祛除体内的燥气,让心归于透彻,这番以自在之物调理生命的道理,真正体会后始觉妙不可言。


│乌龙茶: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具诗情画意的季节。所谓“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人的胸怀之所以浩荡,因为秋天不仅有最浓郁的色彩,有最丰硕的果实,也有最伤感的意味。

悲秋何来?只因它拼尽了全部力气,将姹紫嫣红和硕果累累留给世界之后,一切都将归于萧瑟与寥落。“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多少生灵都在这个时节渐渐凋敝,进入秋收冬藏的内敛状态。

大地阳气始收,秋凉冬寒渐渐逼来。季节变迁,人的身体也需要调节。秋季就是喝乌龙茶的好时节。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因颜色泛青,也称为青茶。它既有绿茶的清冽,也有红茶的醇厚,在发酵与不发酵之间,用心玩味,能喝出其中重重跌宕的芬芳。

这种半发酵茶,主要产于闽北、闽南,以及台湾和广东。闽北以岩茶大红袍最为知名,武夷肉桂也多受人追捧;闽南茶有大家熟知的铁观音和黄金桂(黄旦);广东乌龙茶主要品种为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台湾最好的则是冻顶乌龙(俗称冻顶茶)、文山包种,以及宜兰产的一种口味很重的乌龙茶,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东方美人(又名白毫乌龙、香槟乌龙)。仅仅听这些名字,就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

半发酵的乌龙茶火候最难拿捏,甚至可以说,品乌龙喝的就是细至分毫的火候。制乌龙茶,要经过晒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复杂环节。制成的乌龙茶“青叶镶红边”,即茶叶边儿已发酵,变为酡红色,叶子中间部分依然青青的。一套程序下来,你能喝出来不同茶的风味,不同茶的分寸。

至今依然记得,在台湾佛光山上,目睹星云大师的弟子们泡茶的情形。

那是一段闲暇的日子,适逢秋高气爽的十月间。某一天,几位师父来邀,一起去山上喝茶。于是,一行人从台北出发,坐高铁到中部的花莲,住进月光寺。

随后,师父们提着大桶山泉水,带着小小紫砂壶,以及两三样不同的乌龙茶,沿着木制栈道向上爬,一直走过半山腰。看着师父们背着瓦斯炉,拎着山泉水,我有些于心不忍,便对他们说:“我们一定要走这么远,爬那么高吗?”

师父们说:“山上喝茶味道会不一样。”

我们最后爬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拣一间亭子坐下来,烹水泡茶,满眼风物苍黄老绿,果然是意味无穷。

泡乌龙茶多用紫砂壶,茶的芬芳才能一点一点散发出来。那时,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来,宋代以前泡茶多用大壶,唐代斗茶也用大壶,宋代点茶还是用大壶,而为什么明代以后开始使用紫砂小壶呢?这正是行脚僧人兴起的风尚。

小壶便于携带,游历山水,每到一处皆可烹茶喝茶。茶本来生长在沙土岩石之间,紫砂也是泥土烧制而成。茶在壶中浸泡,还原一段前世的渊源,甚至能感受到茶在紫砂中徐徐苏醒,完全舒展开来。

也是在那时我才真正懂得,那金灿灿的茶汤恰如古人所言:“一片金波谁得似?半入松风,半入丁香味。”喝茶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慢慢喝,一会儿喝出了松风扫过茶芽时留下的余韵,再过一会儿,又会喝出丁香隐隐的芬芳来。


│普洱茶:能喝的古董│

随着季节流转,寒冬一片萧瑟时,最好就喝全发酵茶了,比如熟普洱,比如红茶;红茶中又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江西宁红等等。

今天人们对红茶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一包一包的袋泡立顿红茶。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早在1610年,荷兰商人将武夷山一带的小种红茶带回欧洲。随后,欧洲开始兴起喝下午茶的风气。欧洲人喝红茶时加糖加奶,配以点心,成为贵族生活的一个仪式。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立顿红茶,与真正的中国红茶也已疏离久远了。

而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喝茶未必有固定时间,只要有一份足够的从容,能慢慢感受那种温润如何在寒气中沁暖我们的肺腑。喝陈年熟普洱尤其如此,需要耐心慢慢将它唤醒。

曾经看过泡茶的高手,将紫砂小壶用滚水一点一点地烫开,再往滚烫、干燥的壶腔中,放入八十年的陈年熟普。然后,盖上壶盖,继续用滚水浇在壶身上。壶内是干燥的,滴水不入。这样一直浇着,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老茶在岁月中沉睡得太久,需要慢慢唤醒。

世事烦扰,今天的人们,日子过得大都不太从容。睡到自然醒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可惜工作日的早晨,我们大多是被闹钟惊醒的。惊醒的人,心会轰隆隆跳得很急,怔怔然不很安稳。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一壶滚烫的沸水直接浇在老茶上,一下子惊醒的老茶也会心悸神慌。

用滚水浇在壶身上,用紫砂传导的热度去烘焙它,过十几分钟,轻轻揭开盖子,你会发现,茶上没有一丝水渍,而茶香扑鼻而来。那就是岁月醇厚的味道。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收藏古董,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玩赏字画,那么,我们如何能触摸岁月的痕迹呢?所幸的是,我们还有一泡老茶。一泡老茶的苏醒过程,能让我们自知:茶有不忍惊动时,人也会有一些心事不忍触碰;当我们能从容地喝一壶茶时,也许就能够从容理顺烦杂心事了。

不同的茶各有不同的仪式。喝这样的熟茶,在凋敝萧瑟的冬季,最好焚爇沉香。

一个台湾居士,是一位素素雅雅的女茶人,在给我泡老茶时,随手从身边一个小布袋里掏出来几块磨得圆润的沉香来。她说,那种用化学原料黏合起来的香不够纯粹。她宁愿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燃一盏小小的火炉,上面放着一块薄薄的铁片,用小刀刮下细细的沉香屑,放在铁片上。微火舔着铁片,沉香屑从浅变深,一点一点化为灰烬。青烟袅袅,并不浓烈,若隐若现,在眼前缭绕,伴着唤醒老茶的过程。

紫砂是土,沉香是木,茶香徘徊其间,滋润我们一段草木心情。愿意谦恭等待的人,总能遇得着。

│不如吃茶去│

我常想,茶是我们感受生命的一种仪式。我们烹水泡茶、读茶解茶的过程,到处都是参悟。

擅长泡茶的行脚僧有一种生活方式,就叫“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他们随身都会带着一点茶,到了一个地方愿煮就煮,愿喝就喝,并且在喝茶时常能顿悟一些禅机。

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故事。一位行脚僧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禅?”

禅师反问他:“来过赵州否?”

行脚僧说:“未来过。”

禅师一笑说:“吃茶去。”

又有一个行脚僧来请教什么是禅。赵州禅师还是笑笑说:“来过赵州否?”

行脚僧说:“我曾来过。”

禅师一笑,仍旧回答:“吃茶去。”

寺中的弟子甚为不解,就问师父:“为什么来过赵州的让他吃茶去,没来过赵州的也让他吃茶去?”

赵州禅师对弟子一笑,答案还是“吃茶去”。

“吃茶去”,已成禅宗典故。仅此一句话,胜过万语千言,茶禅一味在此相通。一切都来自于本心,如果不吃这盏茶,怎么能够了解茶的滋味呢?

听别人说绿茶如何清冽,乌龙如何甘醇,熟普洱如何丰厚,不过都还是别人的感受,唯有亲自品尝,才会有自己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感悟。禅宗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本心的投入,让人在茶中品味四时流光的冷暖,品味不同人泡出的芬芳,品味自己茶中舒展的顿悟。

与一盏茶相遇,如同遇见一座山岚的风情,一朵云霞的美丽;如同听见一支歌,翻开一本书,都是一种缘定。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

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同的滋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9972.html

更多阅读

于丹庄子心得文字版 于丹论语谈笑论生死

于丹《庄子》心得之十《大道与自然》(2008-04-2702:35:08)于丹《庄子》心得之九《心态与状态》(2008-04-2702:34:20)于丹《庄子》心得之八《谈笑论生死》(2008-04-2702:33:32)于丹《庄子》心得之七《坚持与顺应》(2008-04-2702:32:4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7《人生之道》 于丹 论语 心得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论语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非常概括的总结,我们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对人生的理解,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

标精:《于丹演讲视频全集》

馆友“旭升”:您好!您的文章“《于丹演讲视频全集》”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1月29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职场/社交”下“营销/口才”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于丹演讲

于丹被轰的深层原因 原创缺失的深层原因

于丹被轰的深层原因林文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的一场昆曲商演上,节目表演进入尾声时,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讲话。当于丹开始说“我先代表大家向各位老师深深地鞠一躬”时,有观众喊出“于丹你下去。”并且得到其他多位观众的呼应,场面极其尴

声明:《于丹趣品人生茶 于丹趣品人生pdf》为网友捕梦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