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国学易经的一个爱好者,传统风水的研究者,抱著仰古贤之志,对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所预言的:“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浓厚的兴趣,从四川出发,经西昌,攀枝花,进入云南,经南华,到玉溪,去曲靖,回昆明;又从昆明出发,经功山,八岔峭,见打马坎之山川,足显山之奇秀,到毛家村水库至会泽,方显水山之秀美真灵。经昭通,过大关,达水富,至宜宾,处处让人留恋。

真美啊!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真情尽聚于斯,天地的鬼斧神功——一路络绎不绝。南唐国师何令通所著《灵城精义》云:“山川有真情性,气势为先”,什么地方可见?到这里就能真正领悟。这气势,是南龙有出北方圣贤龙的气度。
郭璞《葬经》又称《葬书》,可引无数英雄折腰,其精华“地贵平夷”,在昭通尽能领悦。《葬书》有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点在会泽,特别是毛家村水库更能体现。《葬书》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当你去到打马坎时,这话你就明白了。“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枯燥者,宜深。故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这话也不好理解,但只要一到昭通就会明白的。“地势原脉,山势以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工,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为万金。经曰:行止气蓄,化生万物。”昆明的气侯为什么这么宜人,我觉得其周围的山川如此。贵如千乘,其富一定是万金!“为土地也,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而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这话就到水富也能充分体现。
“土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齐,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莺,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又云:“天光发新,朝海拱辰,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四势端明,五害不侵。”这些在云南都能找到,这也许是古人传说中的王气吧!我想刘伯温所言,其意在此。我也去过多少地方,感触颇多,真不虚此行矣。
风水一词,来源于晋代郭璞的《葬书》,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当今社会上对风水的认识的确存在偏见,其实风水不是迷信,而是古代建筑与环境的一门科学。云南才是感受风水而不留遗憾的好地方,也是学习《葬书》的好教材。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没有到达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