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熊市周期表 股市牛市和熊市时间表

牛市 两次经济[谷底的间距],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平均大概在五、六年行进中的波段行情。 一个完整的牛市,平均长度是三年零九个月;牛头、牛尾,指数单日常会出现大于3%的暴涨暴跌,人一生中平均能遇上四至五次大牛市。当股市中那些价位低、本质不佳的小股票也开始攀升时,大约一个月后行情会大幅回调。 牛市中,波段行情的顺序是:(1)板块轮动(2)全面涨升(3)落后股补涨。
牛市中: 第一、由于牛市是先由板块轮动来带动全面涨升的,因此进出的策略是:先“全面买进”,然后“分批卖出”,这与熊市的操作顺序是相反的;
第二、当看到亏损累累的落后股也纷纷出现鸡犬升天的补涨,穿上你的外套,是离开的时候了;
牛市进入下半场的征兆:指数暴起暴落的频率增加,或是连续出现两次以上时间都超过一个月的中期拉回整理。 紧接着出现以下四大现象:(1)板块之间加快轮动——大盘缺乏具指标意义之龙头类股;(2)个股上演“一日行情”——投机气氛浓,大家越做越短;(3)赚了指数,赔了股价——出现大牛带不动小牛的状况;(4)开始与国际股市密切联动。
当看到指数连续两三天暴跌,而跌幅在4%-5%之上时,同时成交量并未明显缩减,可能牛要变熊。

熊市 行情一波大跌后,略有起色,要有10天至一个月的观察期,在此期间观察好股票,用等量资金进行换股操作。(1)先将股市下跌以来,手中表现最差的股票卖掉;(2)卖掉之后最好要冷静个一两周,不要操之过急左手买右手卖,观察心中理想对象的表现,是否由于大盘,哪个最好;(3)如果大市依然阴晴不定,必须发挥“停、看、听”的耐心。新手套高档,老手套摸底;(4)当新的标的股出现“大盘大跌它小跌,大盘小跌它不跌,大盘小涨它大涨”。其中任一情况只要连续出现两次,便可立即进场执行换股操作的动作。
牛市、熊市周期表 股市牛市和熊市时间表
熊市降临的征兆:(1)指数有高档下跌25%-30%;(2)行情在接着的3个月之内总是欲振乏力;(3)技术分析图跟着出现“月线连三黑”的线形。熊市持续两年零十个月。迷你熊在六个月内。



牛市和熊市的三个不同时期
牛市多红色星期一、二,周四、五调整;熊市多黑色星期一。牛股不下十日线,熊股围绕年线转。

牛市第一期

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中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部分投资者对中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中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选择优质股买入。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盲目抛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入市,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人们人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

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中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中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于超过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同时,炒股热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军。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中场就会出现转折。

熊市第一期

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未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因此,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活,大跌就可能出现。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回调。其实,这是股市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

这一阶段,股票市场、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大多,想要买进的人反而困难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加剧股价急速下跌。在允订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入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中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入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一般来说,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中短,大约只占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过每个熊市的具体时间都不尽相同,因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差异会有较人的区别。

回顾1993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转熊,再由熊转牛的周期性过程。

规律一:从历史看,沪市的整体市盈率总是在20倍至60倍波动。

也就是说,不管指数如何涨跌,整体市盈率总是呈现区间波动的态势,指数会呈现波浪式上升不断创新高的趋势,市盈率则不会。当市盈率回到20倍的时候,股市见底,一轮牛市即将展开;而市盈率到了60倍,特别是冲到60倍之上,股市见顶,调整即将开始。

  1992年,上证指数在1400点时,市盈率曾经到过破天荒的100倍,当时,上海股市只有10来只股票,盈利一般,这是特殊时期的市盈率,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100倍市盈率显然太高,然后我们看到股市就调整了,跌幅远比现在要大,1995年上证指数跌至500点一线的时候,市盈率也回到低点———20倍,这个市盈率意味着股市见底,跌不下去了。

  果然,1996年新一轮牛市开始,1997、1998年回升到1500点一线,但此时,市盈率又到了60倍(没有超过),市场调整,市盈率也回到40倍。然后,1999年发生“5·19”行情,这轮牛市创出新高,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市盈率也突破60倍,70倍左右,这个市盈率基本是个高点,很难继续上涨了,意味着调整要开始了。

  2001年7月开始的调整,我们知道是持续4年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一路跌到1000点,此时,我们看到市盈率回到了20倍,见底的信号十分明确。然后,2006年开始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到了2007年9、10月份的时候,上海股市的市盈率突破了60倍,当年11月份出现了暴跌,接着是反弹,之后次年1月的再次下跌。因此,当整体市盈率超过60倍的时候,一定要绷紧风险这根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9592.html

更多阅读

WTO、ECFA、CEPA三者是什么和对比分析 cepa补充协议十

WTO: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

声明:《牛市、熊市周期表 股市牛市和熊市时间表》为网友爱你不论悲与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