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求职信≈情书
第二章:上镜直通车
第三章:导演于酱
第四章:哆啦A梦酱
第五章:老婆大人
第六章:当天下午
第七章:未来在此刻改变
第八章:感谢藤子老师
第九章:小帽子达人和小胖子达人
第十章:火星兄弟马丁
第十一章:两位大内高手
第十二章:大侠雷鸣
第十三章:两位犯规裁判
第十四章:最帅的雀圣李响
第十五章:大脑缺氧症状描述
第十六章:石头老师的人格魅力
第十七章:有梦想的美女
第十八章:未来慢慢来
第二章:上镜直通车
《职来职往》面试通知 您好,这里是《职来职往》。很高兴通知您参加《职来职往》的面试。请您下载邮件里的报名表附件进行填写并打印。面试时,请您携带以下资料: 1. 填写并打印的报名表一份; 2. 洗印的7寸生活照一张;(要求:近期生活照,照片真实,无任何修改) 3.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 毕业证复印件(在校生需有学生证复印件)。 面试时间: 2月13日周一,13:00—15:00 面试地址:北京市□□路□□桥东,□□大厦□□楼□□室,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栏目组(□□酒店东侧,□□酒店办公区,一层农业银行右手方向直行到头,请乘坐三个并排的电梯到□□楼) 交通方式:乘坐地铁□□号线至□□站D口出;步行200米至公交车站,乘坐□□路至□□桥南,或运通□□至□□桥北;过天桥,即可见□□酒店。 联系电话:010-□□□□□□□□ 备注: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我们工作中难以克服地会有重复通知的情况。如果您已经参加过《职来职往》面试(含现场报名),为节省您的时间和精力避免您多次奔走,请您按要求等候复试通知即可。 《职来职往》栏目组 |
表2
我在2月9号收到职来职往的通知,
要我2月13日去北京参加面试,
面试信写得很清楚,
我就按里面要求的准备好了资料,
等着那一天的来到,呵呵。
不过出了个小插曲,
2月10号节目组给我打了电话,
可我正在忙别的事情,没听到电话铃响,
中午忽然发现手机上一个未接来电,
北京的号码,不是我熟悉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查,
在百度输入陌生来电,就会有一些信息,
垃圾号码的话就会有网友在哪里骂,
输入一看,这个号码是职来职往的报名热线,
是不是面试时间有所变化,还是……
我赶紧回电话,可惜这个电话只有小秘书功能,
只能给节目组留言,不能直接通话,
而且直到13日早上也在没来过。
虽然有一点疑惑,不过既然节目组没有再打过来,
就说明那个电话可能是为了确认我收没收到通知,
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给选手的建议】
1, 收到面试通知书之后,要调整心态。
2, 要知道只有20分之一的面试者进入复试。
3, 遇到小问题不要慌,车道上前必有路的。
公元2012年2月13日早9点,
我踏上了前往职来职往的旅途。
天津到北京现在太方便了,
我小的时候80年代那会儿,
去北京要座两小时的绿皮火车,有时候还是站票,
小朋友的时间感觉好像和成年人完全不同步,
那时候,两小时对我来说好像特别漫长,
足够疯跑疯玩、胡吃海塞一通,
外加饱饱睡上一觉,
以至于到了今天,我回顾35岁的人生,
感觉前12年仿佛有前世那么漫长,
而最近的10来年,却只是转眼一瞬之间……
候车时买的参考消息还没全看完,
动车已经到了北京南站,时间是10点半。
从南站到节目组没有地铁直达,
倒也不错,很久没坐北京的公交了,
最近来北京都是下了火车直接上地铁,
北京在我印象中都快成隧道系统了。
呵呵,天津到北京35分钟,
北京南站到坐落在东四环的剧组办公室,
却花了一个半小时,在附近的快餐店吃完饭,
我按照面试信里的攻略提前15分钟到达目的地。
人已经很多了,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办公区,
沿着不宽的楼道走到底就是职来职往节目组,
左手墙上是一个大型灯箱,写着企业名称,
橙红色的一片,显得很暖和,
右边放了一溜折叠椅,有10多张的样子,
现在坐满了来面试的朋友,只有2张空位了。
面试者形形色色,有大三大四的学生,
有上了几年班的年轻朋友,
也有我这样的奔四人员,
有喜欢交流说个不停的,也有随声附和几句的,
还有像我这样一言不发者,
不过一言不发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像我这样的潜水型,在哪里听别人说,
从中搜集有用情报,同时思考自己的对策,
另一种人则是过于紧张,
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有一个小女生给我的印象比较深,
她成为了那天的中心人物,
一直在给大家传授她对职来职往节目多了解,
职来职往的面试流程是怎样的……
先初试,在复试……
再联系导演拍VCR,最后上镜……
职来职往现场录像什么时间,在哪里……
她的朋友报名职来职往的情况……
职来职往面试通过率,上镜率……
呵呵,真的特别感谢这位职来职往粉丝,
让我了解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但不知道这位朋友后来又没有上镜,
因为粉丝上职来职往的目的往往不是求职,
很容易过多表达对节目的好感,
而不能展示自己的求职愿望和上镜卖点,
有可能会被无法通过初试。
另外中间还来了几位参加复试的朋友,
和一位已经复试完成,
来和导演商量VCR拍摄的朋友,
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目送他们,
进入节目组的大办公室,
坐在等候区的一个深棕色沙发里……
剧组的编导都很忙碌,
但是对应试者态度很不错,
有问必答,总是笑眯眯的,搞得气氛很平和,
能够让大家减少些紧张的情绪。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初试开始了,
面试间在与忙乱的办公区比较隔离的房间里,
编导念名字,面试者进去。
第一位进去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兄弟,
和当天的好几位报名者一样,想做策划工作,
说白了,是奔着杨石头老师去的,
可见企业家的人格魅力是多么重要呀!
这位兄弟进去10多分钟吧,
出来显得有些没底,
一般这类面试打头阵的压力都很大,
面试官刚进入工作状态,
面试者刚进入紧张状态,
的确容易出现打不开局面的问题,
面试的朋友只能祈祷一下,
自己不要第一个进小黑屋啦。
这哥们出来以后,大家问他什么情况,
他说,嗐,没什么,就是问了问名字,
让后就让自我介绍,我还以为他们得问点问题,
问什么我回答什么多好,
让我自己随便说,弄得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给选手的建议】
1, 职来职往是一个真人秀节目。
2, 初试的面试官是节目编导。
3, 他们不是HR,对你的职业技能不感兴趣。
4, 他们要考察的是你的卖点,以及表达能力。
我一听哥们说的就明白了,
这不是一般的面试,
你不要把以往面试的经验套到这次初试上,
一般的面试,你会和企业的HR讨论,
更多的是业务、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
除了特殊岗位,表达能力也不是HR考察的重点。
但是这是一个真人秀的面试,
编导不了解也不关心你的工作能力,
他们关心的是你在节目中将展现什么独特点,
以及你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表达出你的独特点。
于是我开始仔细构思我的自我介绍,
打腹稿是任何沟通方式最有效的技巧之一,
尤其是预约性质的沟通方式,
你一定要事先准备一下自己想说什,
怎么说,以及对方如果说了什么,
你如何回答,这样的话比较容易避免误解,
提高沟通的成功率。
又有几位朋友进了小黑屋,
并且安然无恙的出来了,
编导念道了我的名字,
心跳加快了5、6下,
我站起来也走进了小黑屋。
房间里面不大,中间一张长方形会议桌,
宽度几乎和屋子宽度相同,
两侧分别有几排办公椅,其中一些损坏严重。
两位帅哥一位美女并排坐在椅子少的一侧,
于是,进了门我就要在另外一侧的众多位置中,
找一个自己的位置,
我一闪念觉得这是不是心理测试的一部分,
并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我这个人一贯不喜欢自己跑到任何中心位置,
总觉得做事做人不要过于高调,
开会的时候习惯性的溜边坐,
如果你的实力足够成为关注中心,
那么无论你坐在多么偏僻的位置,
一旦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这个位置就会变成中心位置。
不过今天我不能溜边,那样的话,
离三位编导的距离不同,
交流起来就会特别别扭,
所以我选择了坐在中间那位编导对面的位置,
尽管这要搬开几把挡住去路的椅子。
【给选手的建议】
1, 在没说话前,要和面试官有一个眼神的交流。
2, 要判断一下他们谁是意见领袖。
3, 要初步判断谁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4, 多和意见领袖交流,并争取更多支持者。
5, 不要漠视其他任何一个人。
这个我也是有深刻教训的,
好多年前,一次面试,
我的能力受到在场一位人事经理的极度认可,
但是我没有和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中年男人交流,
后来才知道,那是企业的老板,
中国人的坏毛病就是面子至上,
就算我的能力再强,人事经理再认可,
没有给老板面子也是白搭,
尤其现在,你往往真的看不出面试官里,
会不会哪位美女,哪个90后小帅哥就是老板,
所以,一定要和所有人都尽量良性互动,
这是个基本礼貌,也是面试成功的必备技能。
我坐下之后,几位编导仔细地看了一会我的求职资料,
我在这个时间仔细的观察了一下,
也和他们交换了眼神和微笑,
这三位编导都是20-30岁的样子,
典型的不是HR,而是搞电视的,
其中中间的这位显然是今天的主考官,
但是他和另外两位交流中,并没有明显的官腔,
所以这几位应该平时关系不错,
今天他们任何一位的意见,都会决定我的进程。
这进一步坚定了我按照腹稿来自我介绍的打算。
我相信他们能够接受一个有创新能力,
并且能获得一定社会认可的求职者。
在他们核对了我的姓名,并让我自我介绍之后,
我就讲了自己的经历。
我大学读的是航海,
但是97年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
这让我毕业后没有选择本专业,
而是去了一个更能发挥我想象力的行业,
广告业,从文案做起,逐渐学了很多知识技能,
掌握了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
一干就是十多年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我发现产品设计更能发挥我的特长,
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一些产品设计和工业造型设计,
并且我的这些设计还获得了一些社会认可,
比如数项专利授权,几个工业设计小奖项,
我的产品构思还在微型计算机杂志上发表,
2011年还被东风集团授予电动车设计专家选择奖,
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车展,
我的求职资料中,就有几张这个电动车的照片,
几位编导可以参考一下……
这样的介绍,突出了我的独特点,
再加上实际案例的支持,因此效果非常不错,
我的表达因为成竹在胸,也很有说服力,
因此几位编导都觉得很感兴趣,
我又和他们聊了聊那个电动车构思的独特之处,
面试的气氛消失了,变成一种摆龙门的阵势,
我觉得有戏了,我应该可以进入复试的。
聊了半天,
我们忽然意识到后面还有求职者排大队,
主考官和另外两位编导交流了一下,
其中一位编导拿着我的求职信出去了,
剩下我们三个人继续聊,
问题变成了,
你写过科幻小说,都是什么题材的?
我说什么题材都有。
那你相信外星人吗?
我说,外星人是肯定有的,宇宙那么大,
只不过现在我们是不是接触过外星人还没定论
……
好像和面试完全无关了,呵呵。
不一会哪位编导回来了,
他告诉我,
你通过初试了,并且不需要参加复试,
考虑到你是从天津过来的,
我们今天就安排你见导演,
商量拍摄VCR的事情,
你跟我到大办公室等导演吧。
一会经过其他面试者的时候,
不要透露,免得影响他们的情绪。
这真让我很吃惊,真的没想到能直接上镜。
我赶忙表达了我的谢意,
感谢他们几位的支持和周到,
为了让我少从天津跑过来一趟,
今天就安排和导演见面。
这几位编导真的人很不错,热情亲切,
和我提到过的白胖小兄弟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两位帅哥后来没机会再见到,
但是那位美女在现场拍摄那天恰好负责我们那组,
又没少给人家添麻烦,呵呵,后面再详细说。
总之,想去参加职来职往的朋友,
节目组的编导很不错,你们不用紧张。
我跟着编导,穿过还在外面等待的其他面试者,
大家看着我直接从小黑屋出来,
进入大办公室坐到那个深棕色沙发上,
肯定感觉莫名奇妙,
这也是我决定今天把这些事情写下来的原因之一,

希望看到我这些文字的朋友,
能有所借鉴,来职来职往实现你们的梦想。
沙发里面有两位是来参加复试的,
他们也有些纳闷,
为什么我会直接从初试“候车区”
直接进入见导演的环节,而他们还要参加复试,
原因看到这里应该清楚了,
我比较好的找到了职来职往会关注的自身特点,
这就是能够直接上镜的最主要原因。
以前其他能上镜的,
甚至能够求职成功的朋友们也是如此,
找到你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无论是特殊能力、特殊经历,
还是超强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
职来职往一定会向你敞开大门的!
皮沙发上坐了一会儿,编导来找我,
实在抱歉,负责拍您VCR的导演今天有事,
您明天再过来一趟好吗?
我说,没关系,天津北京也不远,我明天来吧。
于是,在公元2012年2月14日,
情人节那天,我即将见到这位,
后来让我又耐又恨的大导演“于ちゃ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