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作文者得语文”,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且不说科举时代,考生写就一手好文章就可以登科取士,就现在的高考而言,一篇作文占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考生稍有闪失即会前功尽弃,遗恨考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可不慎!2015高考的硝烟早已远去,但前辈们的精彩作文依然值得后辈们学习、观摩,为此,我们精选了2015年那些备受阅卷组推崇的、不可错过的最牛高考作文,以飨大家。
2015,不可错过的最牛高考作文
NO.1 最牛看点:说理深刻
我辈能腾飞
河南考生
亲爱的小陈姐姐:
你好!
看到你这样勇敢地担起对爸爸的生命安全负责的责任,勇敢地对他人的不良乃至违法行为发出正义的警告,我要为你点赞,为我们这一代敢于肩负责任、敢于发出正义之声的行为骄傲。
你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自己父亲的行为看似不通情理,却是出于对父亲的关爱,出于维护社会良好风气的正义感。这让全社会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感,看到我辈正欲振翅高飞的矫健身姿。
我辈能腾飞,因为我们拥有正义与责任的翅膀。面对歹徒的锋刀,我辈并无退意与恐惧,而是挺身而出;看见烈日下身有残疾的乞讨者,“最美”大学生为其撑起一片阴凉儿;老人摔倒在地,明知有被讹诈的风险,我辈中仍有人毫不犹豫地将老人扶起……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辈中不乏心怀强烈责任感之人,他们铁肩担道义,扶起中华美德之树,争做民族崛起之栋梁。
我辈能腾飞,即使遭受质疑,我们依然心中有光,坚守信仰。但丁曾说,不要在意别人的话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决不因暴风而倾斜。面对外界的质疑,我们决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心、忘却自己的坚守。你看民主斗士曼德拉,身处逆境却仍坚守本心,乐观积极;你看鲁迅先生,面对黑暗的时代,敢于用手中的笔刺破民族沉沦的黑幕。我们勇于、善于向前辈们学习,皆因我们心中有和他们一样的道德与信仰。
我辈能腾飞,但也不可被一时的名利迷失心智。灯塔被重重迷雾遮蔽而不得寻时,装备再精良的船只也会失去前行的方向。所以,即使在我们的努力与成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时,我们也不能迷失方向,而要把握方向,更加努力地前行。“超级课程表”的创始人90后CEO余佳文带着他的“兄弟盟”取得了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三轮风投,获得了同龄人不可企及的成功。余佳文虽然年少,但他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余佳文的目标与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我辈有立足社会的资本,更认得清飞翔的方向。
即使找不到大海,也不要停止称颂不老泉的歌声;即使风雪掩埋了道路,也请珍爱走过的路程;即使所有的坚守与追求都只是徒劳,也依然要勇敢、要坚持——因为责任的重担在我们的肩上,我辈应腾飞!
此致
敬礼!
明华
阅卷者说
此文颇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韵味,语言大气磅礴,文辞精彩犀利。作者在文章开篇为小陈“敢于肩负责任、敢于发出正义之声的行为骄傲”,并以此为由头,拓展延伸,发出了“我辈能腾飞”的呼喊。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我辈能腾飞”的理由:拥有正义感与责任感、坚守信仰、清楚飞翔的方向。此外,作者在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从现实生活中的扶危济困、爱心无限的事例,到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从但丁的名言到90后余佳文的成功创业,完成了从同龄人到名人再到同龄人的回环,逻辑严密。文章结尾以排比句收束,运用假设论证的方式,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呼应开头,结构严谨。
NO.2 最牛看点:情感细腻
我是地上泉,来报地下恩
湖北考生
多少次,我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受着鲜花与掌声,却未见台下那一隅里绽开的笑颜;多少次,我在这大千世界里左冲右撞,却不见你默默为我收拾行囊的辛劳;多少次,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那样纵情奔跑,却不见你孤身注视我的宠爱。
我的母亲,你便如地下的泉水一般,默默付出,哺育我成长;而我,犹如地上的喷泉一般,茁壮成长,引人注目。
我无情地略去你毫无怨言的付出,而你一次次地奉献着自己,带着笑,无怨亦无悔。
我的背,直了,硬了;你的背,弯了,驼了。我的眼,明了,亮了;你的眼,昏了,花了。我的发,密了,黑了;你的发,白了,疏了。
而如我一般,该是以怎样的骄傲,如一道长虹划过天际,光芒四射;而如你一般,该是以怎样的隐忍,不发一言退去周身光华,默默为我付出。
人们只见我在主席台上高声演讲,博得一片赞叹,却不见你夜夜陪我诵读,陪我熬夜;人们只见我满分的试卷,却不见你夜夜送我一杯牛奶的辛劳;人们只见我曼妙的舞步、优雅的回旋,却不见你次次陪我上课,扶起伤痕累累的我,给我捶背,给我揉肩。
我可敬的母亲哟!
不知从何时起,我竟同我所鄙夷的人一样,骄傲得不可一世,全然忽视了你的辛勤哺育,为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没有你,哪来我?没有你的点滴恩情,哪有我骄傲的恣意喷涌?
请放心,我会载着你的殷殷期盼上路,实现你未完成的梦想。你无法涌出地面去看星星的眨眼、月亮的笑脸,那么就让我做你的眼,带你去欣赏静谧的夜晚;你无法汇成溪流,奔向远方,那么就让我来闯荡,带着你的期望去领略这世界的美妙,再流入地下,回到你的身旁。我要把所有的趣事都告诉你,我要把所有的感动都与你分享,再以我早已丰满的身躯,还你漂亮的喷涌。
女儿可以牵起你的手,带你过马路,识标语。
女儿可以为你涂上漂亮的口红,做漂亮的指甲,实现你想变年轻美丽的梦想。
女儿可以带你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去坐一辆辆列车驶向远方。
当你疲了,女儿可以做你坚实的后盾,望着你微笑。
母亲,你的恩情太过深厚,而女儿只能用一杯水的行动去回报你如大海般的恩情。
感谢你十七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一直默默地陪伴我成长,充盈我,哺育我。我会载着你的期望上路,正如今日在考场上一般,为你争光。
阅卷者说
文章感情细腻真挚,令人感动。作者将自己的成就比作喷涌而出的喷泉,将母亲的爱比作地下的泉水,这种比喻贴切自然,能令人产生强烈共鸣。除了感情真挚外,文章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我”的光鲜与母亲的辛劳对比,“我”的成长与母亲的老去对比,在比对中写自己成长的感受,抒写自己的心声,表达对母亲的敬意。文章后半部分写到自己对母亲的回报,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整篇文章弥漫着浓郁的情思,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温柔的心弦。
NO.3 最牛看点:视角独特
逃离“智慧”的周庄
江苏考生
这是一张双景点门票,景点是周庄、千灯,周庄与千灯相隔不远。
远远便看见大红的“周庄欢迎你”张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片天地,死死地咬着你的眼,让你躲不掉。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步入周庄。这是一场肉与肉的摩擦、决杀,裹挟着汗味与浓郁的咖啡香味,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业化的市镇气息扼住我的喉,让我噤了声。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智慧”。在这里,即使是一棵树也可成为靠拍照牟利之人的招财工具;即使是转角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遗余力地将它开发成咖啡馆;宣传手段自是不必多说……
游船驶过一座桥,我怔了怔,是陈逸飞画中的双桥!只是,我看到的是,桥上的游人压得它不堪重负;我听到的是,那苟延残喘中带着低低的呜咽声……
岁月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个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满布的手映入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哭得比三毛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会再来了”。
这样的“智慧”让我有些反胃。千灯与周庄相隔不远,千灯与周庄相差甚远。
与“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灯就显得有些驽钝。商业气息尚未染指这座古镇,明清时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语。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流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诚然,千灯在周庄面前,显得那样矮。但,在千灯,你能感受到水纹处千灯肺部的呼吸;在千灯,时间就像一只摇橹的小船,咿咿呀呀,你还未曾留意,它已穿过水域,到那边去了……
直到延福寺的钟声响起,我才觉天色已晚。
碎碎的历史尘埃含着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镇的智慧,千灯的智慧,于此,悄然散发……
我愿逃离,逃离“智慧”的周庄。
阅卷者说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出其不意,视角独特,令人眼前一亮。许多考生都在讴歌智慧,本文作者却写要逃离“智慧”的周庄。通过将充满商业气息的周庄和恬淡自然的千灯进行对比,作者点明自己欣赏的是千灯的智慧。与周庄想方设法赚取游客钱财的智慧不同,千灯的智慧是“不争”,可见作者立意独特。除此之外,本文语言清新生动,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融入到词句中,“张牙舞爪”“咬”“躲”等词十分传神,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NO.4 最牛看点:语言亮丽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
湖南考生
总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叶茂的大树想去远方,热情洋溢的人想让人生熠熠生辉。
唯独忘却自我力量。
大树从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达远方,曾几何时,我们也曾依靠他人挥霍青春。
我们总寻求寄托,摒弃独立;总沉迷念想,忽视行动;总着眼外界,无睹内在。
理想的寻求与达成,终究回归对自我的思索与发掘,对自我的革新与创造。
无数人败给了外力。
对己身不满,然后是满腹的牢骚与怨天尤人,最终归于平静;对社会持异,改造世界的理想最终又被悄无声息地否决,再回到对暴力残害生命的默许,对性别不公现象的熟视无睹……
大多数人知道自身力量微乎其微,却未能在梦想面前付诸行动。
然,正如大树冲破阻隔,凭己之力去往远方,芸芸众生间,亦有不懈追梦、无愧于心的人,付出了汗水和努力,赢得了鲜花和掌声,达到了心之所向。
听伊迪丝唱《玫瑰人生》,仿佛能感受到她像玫瑰一样绚丽的人生,她穿过了废旧的巴黎老巷,逃过了父亲的谩骂,避开了曼哈顿的繁华,皆因在音乐中觅得了梦想的真谛。
读柴静的《看见》,她说:“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面对纷繁的乱象与缺失关照的弱势群体,她将自己作为发力的来源,将镜头深入新闻后方,深入寥廓苍穹,终于寻获心之所向。
看《美丽心灵》,数学家与精神分裂症不可思议地激烈碰撞。但约翰·纳什未曾屈从于现实,凭借对数学的热爱,他与精神分裂症搏斗了近30年,他以无可匹敌的顽强与坚忍战胜了所有质疑。
漫漫岁月,从个人到群体,从滔滔黄河之水到遥远深蓝的爱琴海之岸,浮于表层成为人性弱点。当点到即止化为惯常思维,自我改变与自我追寻便显得稀缺,弥足珍贵。
去追,如霍金以病残之躯写成《时间简史》,如简·奥斯汀以细腻温和之笔抨击封建势力。
如大树,为了实现自我念想,它的种子已在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如平凡又伟大的个人,柴静、约翰·纳什为梦想所贡献的努力,亦成为人类的宝藏。
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束缚,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阅卷者说
这是一篇情理交融的议论性散文,通读全文,读者会被考生的才气、灵气、文气和大气征服。整体来看,本文开篇抓住材料的内核,由物及人,反观现实生活,谈自我力量的重要性;然后列举一系列新颖别致的论据,用语凝练,饱含深情,彰显了考生构句成段的娴熟功底。具体来看,作者在行文中援引伊迪丝、柴静、约翰·纳什的例子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加以升华。结尾处引用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再次强化中心论点,收束有力。文章论证方式灵活自由,综合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加上精美的语言,使本文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说理性。
NO.5最牛看点:分析透彻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浙江考生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海子的放荡不羁……作品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曾言“文章宁复见为人”,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有时会背离作者的人品,即作品格调高雅,作者人品卑劣,这又作何解释呢?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人品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为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抹不去的光辉。就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心文”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不入流的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赞美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又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呢?
两种文章混杂在作者的人生里,人们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作品是用来赏的。我们阅读作品,便是在欣赏,欣赏名言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人品,但这人品也只作欣赏之用,若将其作为作者人品的定论,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人品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真正的品格。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作品更直接的存在。记得一位猎人曾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刻地剖析他的精神世界,将他的作品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而无害的。即使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进而做出客观的评价。伪善者在史料面前是站不住脚的,虚假的功名骗得了一时,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作品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人品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阅卷者说
从文章标题就可看出,本文作者定然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果不其然,本文最大的优点便是分析透彻、思想深刻。具体来看,作者在开篇便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要判断作品是否真实地呈现作者的人品需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这个观点客观而又公允。然后,作者提出了“用文”一词,认为有些文章有某种实际用途,为了达到获取功名的目的,手不能够真实地写心了,所以要真正地认识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只有考之以史,才能更深刻地剖析作者的精神世界。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两个层次逐步递进,显示了作者思维的严谨。
小编有话说:
看了这么多好作文,有没有受到启发呢?
2015高考,全景观察,真卷详解,2016备考方略,想知道更多?
《2015满分作文全景报告》满足你,了解2015,指导2016,不能更专业!
————————————————————————————
扫一扫,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