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东塍中学
丁启阵
我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东塍中学念了四年书,糊里糊涂、马马虎虎地接受了初中和高中的文化教育。一直以来,我只知道,这所乡镇中学,在我进入那里念书之前已经存在,在我毕业离开那里之后,还在继续。至于何人、哪年创办的,闻所未闻。
几天前,在东塍中学教书并且肩负校史编写任务的校友周才双兄跟我联系,嘱我为校史作序,发来一些关于母校的材料,我这才知道,原来母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十年前。
时维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日寇大举进犯我中华国土。临海城区、海门一带屡遭日机轰炸,各中学被迫迁至仙居及本县西乡,继续教学;而东乡籍的很多学生,只能失学在家。
本乡前贤,1923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曾经担任过北伐军东路军总司令部军法官的绚珠村人李瑾侯先生(1898—1991),不忍目睹家乡子弟无学可上。毅然返乡,邀请本地贤达周至柔(1910—1973,曾经担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屈映光(1883—1973,曾任台湾“国大”代表,“总统府”国策顾问)等人,共商创办“东塍战时补习中学”事宜。报浙江教育厅批准、备案后,李瑾侯先生亲自担任校长。校址设于今天东塍镇上街村屈家宗祠中,校训为“礼义廉耻”。“东塍战时补习中学”,自1939年11月创办之后,一直延续至抗战结束的1945年,七年间共招收八届学生,共300多人,其中毕业于该校的有280余人。
当然,从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师队伍等方面的一脉相承上说,今天的东塍中学,创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69年9月。四十年来,校址几经迁徙,规模不断扩大。创办时期只有4个初中班,如今达到了54个初中班,已经成为临海市规模最大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东塍中学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1985、1989年分别被评为“先进乡镇中学”,1991年被评为台州地区“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1993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学校”,1995年被评为“台州市先进学校”,1999年被台州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花园式单位”。学生在各级各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的,多达400余人次。1993至2008年,连续15年,中考升入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中学)人数均居全市乡镇中学首位。无论是校园规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队伍、教学水准,东塍中学都已经今非昔比。
周才双兄把东塍中学的历史追溯至1939年创办、1945年停办的“东塍战时补习中学”,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两者都是东塍镇独一无二的“最高学府”,层次相埒,门第相当;把国民党时期的学校跟共产党时期的学校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六十年前,东塍籍人士,追随国民党蒋介石赴台湾者甚众,其中不乏高层官员。文化一统,血脉相连;狭窄海峡,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当然,为了有所区别,我建议:仿照人们习惯了“旧中国”“新中国”的说法,1939年创办的“东塍战时补习中学”不妨称为“旧东塍中学”,1969年创办的“东塍中学”可以称为“新东塍中学”。作为“新东塍中学”早期的学生,瞻前顾后,我觉得把这两所学校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挺不错的主意。新东塍中学拥有众多的师生、漂亮的校园,固然值得自豪;旧东塍中学于炮火纷飞的国难时期创办并开展教学,枪炮声中传出琅琅读书声,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倘若能够把旧东塍中学创办者和师生们的精神传承下来,对于新东塍中学今后的发展,无疑会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2009-9-3
旧东塍中学大门
新东塍中学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