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与范增 张良与范增的智慧

谈到《鸿门宴》的人物形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项羽和刘邦两大主帅,项羽骁勇善战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刘邦胆小懦弱却城府极深、知人善任,以致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鸿门宴》中塑造的成功人物远不止这两个,我们不要忘记了在两大阵营对立中出谋划策的关键人物——范增和张良,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场“鸿门宴”。总体而言,范增和张良都是两大阵营的智囊人物,同样谋算能力很强的顾问式人才,由于机遇的不同,命运也截然相反。范增深谋远虑,凡事都事先做好应对之策,却识人不清,犯了严重的错误,终招致失败的结局;相反的,张良足智多谋,临危不乱,善于察言观色,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亦为自己赢得美名。下面我就文本具体谈谈范增与张良这两大谋士之间的差异。

张良与范增 张良与范增的智慧

一、对所事君主的了解程度上的差异

范增曾跟随项羽的季父项梁,为其出谋划策,史书上曾有记载“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项梁死后,范增便顺理成章的跟从项羽征战天下,在随项羽征战的过程中,范增理所应当的了解项羽这个人有勇无谋、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既然知道这些弱点,那么在实际作战中就可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范增一早便看出好酒色的刘邦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便极力怂恿项羽“急击勿失”,两人合力设下“鸿门宴”,借宴请之名,行刺杀刘邦之实。范增知道这场宴会的重要性,但是他对项羽太过自信,没有料到项羽会改变初衷。项羽在项伯的劝说及刘邦刻意表现出来的谦卑下改变了杀他的想法,甚至诚意留他赴宴。范增在宴会上洞悉这一切后没有及时向项羽说明,纵使范增“数目项王,所举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依旧只是“默然不应”。可见,范增虽被项羽成为“亚父”,而且并肩作战多年,彼此之间的了解和默契仍然是不够的。

反观张良对刘邦的了解,让我们深深信服。张良自投靠刘邦后,被任命为被任命厩将,留在身边当谋僚。刘邦重武将,不喜欢谈经论道的书生,张良便向他不断谈论《太公兵法》,渐渐得到信任。他知道刘邦不像项羽那样骁勇善战,但是他善于权术、志向高远、知人善任,非池中之物。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情,连夜进入刘邦的军营,把鸿门宴这一绝密的军事情报告诉了张良,让他赶紧逃。张良不仅没走,反而告诉了刘邦。刘邦非常害怕,因为此时的项羽要打败他简直易如反掌。张良临危不乱、从容淡定,分析道:“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败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好久,答:“当然不能,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深知,此时项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向刘邦引荐项伯。劝谏刘邦用设酒款待、举杯敬酒、为他祝寿、缔结婚姻等手法笼络了项伯,为次日鸿门宴的虎口脱险埋好了伏笔。

二、宴会上用人的差异

“鸿门宴”上,范增等人准备严重不充分,深知连埋伏也没有安排,而且操之过急,临时找了一个不能担当大任的项庄来完成刺杀任务,结果刺杀失败。首先在安排上,考虑不周全,既然知道宴会的重要性,那就应该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例如:假如项羽改变刺杀刘邦的主意,那么改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补救;刺杀失败了,又该采取怎样的计策进行下一轮的伏击;在沿途设下怎样的埋伏……这些都是应该在考虑之中的事情,然而范增却没有多加思考。其次在刺杀人员的安排上也是有问题的。范增深知“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却派了平庸的项庄担此重任,项庄没有杀人的胆量,几次攻击都不能成功刺杀刘邦,不知变通,丧失大好时机。同时范增只派了项庄这么一个杀手,失败后,没有人继续完成任务,最后刘邦成功逃脱。假如范增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委派几个有勇有谋的武士去刺杀,那么结局则会完全不同。

再看,张良这边,做了三大准备,考虑相对周全,连善后问题都想到了。张良在评估过项、刘二人的实力之后,明白单靠武力硬碰硬是绝对赢不了项羽的,所以只能采取自保的策略。他主动联系项伯,为刘邦、项伯牵线搭桥,项伯才能“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言:“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这是其一。其二,张良考虑到范增的老谋深算,特意带去了樊哙等百于骑精干人才,以防万一。在发现杀机后,立即召来樊哙,帮助刘邦逃去。其三,张良留谢,处理善后事宜,收拾尴尬局面,不卑不亢。

三、自己对待君主态度上的差异

范增在鸿门宴上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盲目自信,把一切设计好,让项羽照着他的意思去完成,当形势发生改变时,不能虚心和项羽等人商量,而是自己自作主张的安排项庄刺杀刘邦,最后项庄失败,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座位“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而张良只能“西向侍”,可见范增态度的嚣张。范增沉稳不足,而且粗暴易怒,对于这一点项羽不能理解,更加不能接受,鸿门宴上失败后,只知道一味责怪项羽,不知道自我反省渐渐失去项羽的信任,最后在陈平反间计下,挑起了项羽和范增的矛盾,项羽彻底不信任范增,落得他愤然出走。

相反地,张良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就显得游刃有余了。他心中谨记着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曾逾越。在为刘邦出谋划策时,总是时时、处处与刘邦商量,不妄作决定,谦虚谨慎。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在帮助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张良借口自己体弱多病,逐渐从官场中脱身,激流勇退,张良也被刘邦赞赏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封为留侯。

四、在劝谏上的差异

在劝谏这一点上,范增的表现远远不如张良。范增在很多时候不是对项羽进行劝谏,而是为他安排好一切,让项羽照着他所设计的蓝图去做事。项羽进入关中前后是他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项羽在政治上一次次的犯重大错误,如:坑降卒、屠咸阳、烧宫室、放弃关中、杀掉提建议的人等,暴露了项羽残暴,以及以杀人为快的狭隘的复仇思想。项羽的所作所为,“增皆亲见之”,但可惜的是,“未尝闻一言”,从未听到范增一句劝谏的话。在鸿门宴如此重要的宴会上,项羽改变心意,不想刺杀刘邦时,他也没有及时进行劝谏。最终使项羽在违背历史的方向、背离人民的要求上,越走越远,以致最后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西楚霸王的神话就此破灭。

张良在刘邦集团中的作用,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作用外,还能在关键时刻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对刘邦因势利导,加以谏正。如劝刘邦就封汉王,并烧毁栈道,以迷惑项羽;鸿沟划界后,劝刘邦引兵追击项羽;垓下决战前,劝刘邦封韩信、彭越为王,征其兵会垓下等,对刘邦的胜利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刘邦的一些错误,他能及时发现,及时劝谏,使刘邦得以及时改正。如:谏阻刘邦不要迷恋秦宫室的豪华,以致刘邦进入关中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劝其还军霸上;劝刘邦定都关中等,既表现了张良进步的历史观和远见卓识,还表现了他敢于谏诤的勇气。这些对刘邦改正错误,取得最后胜利有决定性的影响。

纵观全局,我们看到,范增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色于张良,但是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则在于范增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而张良却能做到知己知彼,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范增、张良二人可说辅世奇才,乱世中必以兵治之,方定乾坤,但两雄相争,必损大将,既生瑜,何生亮,两者始终是不能并存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8011.html

更多阅读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 南宋灭亡

南宋与晚清灭亡的惊人相似——对《南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一文所作的按语张宏良历史的相似性往往让人恐怖,看南宋灭亡史与看晚清史几乎分不清楚谁是南宋谁是晚清,在此仅仅指出几点相同之处供大家参考。一是南宋与晚清在经

转载 张爱萍与赵紫阳的恩怨 张爱萍和江的关系

原文地址:张爱萍与赵紫阳的恩怨作者:野草张爱萍之子张胜:父亲与赵紫阳、杨成武等人的分歧与冲突张爱萍将军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生记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

张浚家族与浙江衢州的缘分 浙江衢州旅游

张浚家族与浙江衢州的缘分1、绍兴五年(1135)秋日,张浚与岳飞镇压了杨幺起义后,准备信心满怀地北伐时,途经龙游招庆寺,岳飞作《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绍兴四年(1134)九月,伪齐与金军渡淮南犯。十一月,张浚再次被起用为知枢密院事。绍兴五年(1

声明:《张良与范增 张良与范增的智慧》为网友胸有大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