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思
有个修道的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失落的文明——局外人看儒家的格物》探讨格物致知。原文引用如下:
出处: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做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做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杨学思语 文明失落倒是未必,理解格物的意思要研究儒教,“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样就明白儒家格物的真实意思了,儒是要和上天沟通的,沟通的方式为“存诚”,后来儒家提倡天人感应是有来源的。
那么“诚”是什么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由此可以推断格物就是要达到天道的境界,故格物就是“造道”,“造道”就是大学的止于至善,“造道”就是和上天相感应,体悟天道以立人道。董仲舒就已经在《春秋繁露》给出答案了,所以儒家修行就在于理顺物我的关系,使其产生感应。方法可以看《儒门修证法要》,非不知也,懒得说罢了。我们认为是封建迷信加以批判,或由于讨厌这个人,后世明儒甘泉先生也提出答案,但是和他同时的王阳明名气太大,从宗教角度解释的机会再次被错过。
王阳明是从修养的角度解释,有的是从文化的角度解释,有的是从理学的角度强调有典有则,各种解释都有其意义与价值,因为它们自成体系,预设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文化的活力,争议造成了儒家文化的多元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发明创造,这种创新的思想永远比所谓的答案更有意义,给中华文明送去了能够有自己思想的人才,明朝考试以朱熹的为标准答案反而使读书人头脑被禁锢,反而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