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一个真实的千年谎言! 3d真实的谎言字谜

胯下之辱,本身是对人的一种莫大耻辱,但是因为韩信,在特定情况下,倒也被赋予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因为韩信向世人撒了个豪迈的谎言。

韩信这个人有志向,不然不会有弃项投刘的举动,他还有本领,不然不会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刘邦也不会有自己带兵打仗不如韩信的感慨,但此时的韩信非彼时的韩信,彼时的韩信不过是乡里一个腰佩宝剑,口放豪言,偶尔蹭个饭,有时还惹人生厌的贫穷小子。因此,在面对“市井无赖”的挑衅时,他只有“不是杀之而亡命,就是受辱而求生”的选择,结果韩信选择了后者,为什么?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我们可以推测几种可能。

胯下之辱,一个真实的千年谎言! 3d真实的谎言字谜

一是韩信没杀过人,而这事来得有点唐突,加之生活贫困,身份低微,自信心不足,因此有心杀之,胆力不足,不得已选择受胯下之辱。

二是韩信能杀之,但担心杀人偿命,那太划不来,不得已选择受胯下之辱。

三是韩信不可能仓皇而逃,但可以装清高不理无赖,选择直接离开,可这会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赖死缠不让走,像《水浒传》中的牛二;另一种情况是无赖比韩信功夫好,韩信根本没能力走;不得已选择受胯下之辱。

四是韩信可能在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觉得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得已选择受胯下之辱。

可能性也许还有很多,但有一条,当时的韩信觉不会想到自己将来真能封王,哪怕他这样想过,但充其量只是一种理想,当然,韩信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要从受胯下之辱开始转变,但为什么后人讲到胯下之辱都夸韩信能屈能伸而没人像当时那样嘲笑韩信呢?这正是韩信的聪明之处,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一定很愤怒,但又很无奈,可能还很后悔,但不管怎样,他没脸在乡里呆下去了,也正是这次离开,赶上项氏叔侄起兵,他才有了挥剑从之的机会,这里需要注意的事,韩信如果不受胯下之辱,不等于他永远不会离开乡里而甘老终身,也不等于他永远没有机会去当兵而大展宏图,只不过历史的巧合决定了韩信的人生就是这样走的罢了。可直到西汉建立封了王,胯下之辱的阴影对韩信来说仍然挥之不去,好在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年的贫穷小子,于时荣归故里时导演了一出好戏。面对吓得要死的那个无赖,不但没杀他,所倒大加奖赏,于是大家都相信,韩信受胯下之辱绝不是胆小怕无赖,也不是没能力杀无赖,而是不忍心杀无赖,等等,于是大家就认为韩信真是个能够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气量高雅的男子汉大丈夫,等等。于是一个原本屈辱的历史就变成了可以与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相媲美的光荣的成功资本,一个埋藏心里多年的石头也随之变成了成就大业的基石,真是一举两得,既可堵人嘴,又能昂已头,这就是一个被政治改编过的历史事实,其色彩自然不同于一般。

所以说,胯下之辱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但其历史意义已不在局限于事件本身,要不受胯下之辱的人不止一个,怎么功成名就偏偏只有韩信一人?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于韩信而言,天时就是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地利就是离开乡里,寻找自己的舞台;人和就是有把刷子,可以大展拳脚;所以胯下之辱对韩信形成地利是起到一定催化作用的,但不是必然,而是偶然,因为没有天时,韩信离开乡里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人和,韩信可能不得不厚着脸皮继续在乡里寄生。总之,只要一个人现在成功了,那么其过去的一切黑点都有可能因现在光芒而变得绚丽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693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邹越,一个时代的骗子 邹越演讲视频

原文地址:邹越,一个时代的骗子作者:祝格亮邹越,一个时代的骗子  祝格亮  邹越上次到了浏阳来演讲,我不认识他,也没有听过他的演讲。身边有些朋友人比较推崇他,我觉得这是一种盲目。  我认真看了他的演讲视频资料,基本处于高声线的状态

诗朗诵,一个时代的抒情 朋友相聚抒情诗朗诵

诗朗诵,一个时代的抒情特邀嘉宾:陆 澄国家金话筒奖主持人、资深朗诵专家采访主持:张克文 本刊主编张克文:这次徐汇区“大地在歌唱”诗歌朗诵赛给我们印象很深刻,一是它对年青一代的感染力非常强,二是它是党的主流价值极好的传播载体。

声明:《胯下之辱,一个真实的千年谎言! 3d真实的谎言字谜》为网友谎言学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