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吃面,我可在行!一是因为我土生土长在西安,西安又是以面食为主;二来我有一个擅长做面食的妈妈,就算一周每天吃面,也能做到不重复,比如刀削面、扯面、拉面、拨鱼、手擀面、棋花面、揪片、猫耳朵、柳叶面、麻食、搓面等等。对了,我妈妈是山西人。尤其妈妈将粗粮细作,那可是绝活。用白面粉裹上玉米面或高粱面做的棋花面,白面中间夹着黄色的玉米面或者红色的高粱面,真可谓秀色可餐。从来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往大说北方气候干旱四季分明适合种植小麦,出产什么才是吃什么的根本,所以人们尽可能就本地的出产发挥创造性来进行加工,也自然形成饮食习惯。往小说我在娘胎里就养成吃面的嗜好。结婚成家的时候,舅舅专门为我做了一把不锈钢材质的削面刀,至今仍然是我家厨房里最喜欢和重要的工具之一,刀削面、揪片、猫耳朵早已是我家饭桌上的传统的食谱。无论开心与否,一碗面总能让我找到最美最适合自己的旋律。
北方人对南方的面食从来不屑一顾,就我这个级别的吃面拥趸者,却对广州的竹升面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找到正宗手工做的竹升面,老公在网上翻阅大量有关信息,带着所有资料我们三次驱车广州,凭借喜好,凭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尊重、对传统工艺的推崇,按图索骥不厌其烦一家一家的探访,一家一家品尝。尽管家家面店都高挂着正宗广州竹升面的招牌,可是进店一看,一台压面机让我们大失所望。尽管次次失败而归,可是一旦有机会去广州,我们还是会热情高涨地找寻手工竹升面馆。我们即不是媒体又不是商家,往往因为拍照、咨询遭到店家的反感和恶语中伤也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又一次次激励我们必须找到正宗的手工竹升面。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家深藏在小巷子里的手工竹升面终于被我们找到!当我们看到摆放在操作间那根长长的竹竿时,真的有些激动、感慨和兴奋。由于广州的老街道在改造翻修,GPS所指向的道路常常会出现误差,我们几乎在这条街的外围开车转了近2个小时,有些气恼但更多了一份执着和坚持。
小时候跟着妈妈学做面食,她教导我和面要做到“三光”,即手光、面光和盆光。广州人做竹升面,完全不同于北方人用手和面,而全部由大茅竹秆代劳。如果要给竹升面下一个定义,我想应该这样描述:用“竹升”(大竹竿,广州人也叫“大碌竹”)压打出来的面条和云吞皮一类的面食。和面的师傅需要骑在竹升上,一上一下地用力弹跳,让大竹竿不停地碾压面团,压薄了,摺叠再压,直到变薄如纸后才能切面。看起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很讲究,一般需要用“竹升”压打1.5-2小时才算够劲儿。据说一根上好的竹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以选用长度1.8m~2m,直径10cm的厚芯竹竿为最佳。选用的竹升太大,压打出来的面食会太硬身,不柔软,太细面条没弹性。当然在整个制作面的过程中,最考究的还要数师傅的打面力度。
(以上照片全部在华力强面家拍摄)。在此感谢老板、工作人员和师傅的宽容和配合。
话说那天费劲周折终于在广州江南西紫丹大街找到这家华力强面家,店面不大,没有装饰,品种简单,仅有全蛋竹升面、半蛋竹升面和鲜虾云吞。我们大概10点多进到店里,已经有许多客人在吃面,基本上都是广州本地人。我急切地走到厨房间门口,通过一个不大的窗户,透过热气腾腾的水蒸气,一眼就看到那根长长的被磨得光溜溜的大竹升!这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手工竹升面。惊喜慌乱中赶紧点了一碗全蛋竹升面和一碗云吞面,此时方才感到有些饥肠辘辘,原打算在面店吃早餐,谁知道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吃到嘴里的面真的滑滑的、脆脆的,有嚼头,汤底更是鲜美可口,与北方面条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用机器制作的竹升面,还是有天壤之别,质的飞跃。据说用机器生产竹升面,一个人每天大概可以作出300斤左右,但如完全使用手工制作,一个人每天只能作出30斤左右。一份用心用时间做的竹升面,自然得到食客诚意的认同,因此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敬仰,而我们为此屡屡探访,也就有了实际的意义。当我小心翼翼地向工作人员提出拍照的请求时,他们爽快地答应,没有一丝不情愿,让我心中顿生感激。脑子里冒出这样一句原本形容找对象的词儿:对的时间找对的人。恐怕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店才会有这样的风范,彰显老广州人的风骨。这样的感慨是我通过寻找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更是因为这家面店值得这样评价。
华力强面家的竹升面”是第三代传人之一的关月华经营的。其父关就今年78岁,从事“竹升面”制作有61年历史,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要做全广州最好的竹升面。我阅读过采访关就老人的一份报道,在此选用老人的一段自述:我家制作的全蛋面,用鸭蛋和面,绝不加一滴水,其面条爽滑韧性好,蛋味香浓。另一种是半蛋面,用鸭蛋与一定比例的水调配和面,面条爽滑可口,口感细腻。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云吞皮厚簿均匀,云吞皮性好,不易烂皮裂口。面条搭配的汤也很关键,选用猪骨、大地鱼、虾籽及祖传的秘制材料熬制3小时以上才够火候。由于用足了材料,这种汤底能与制作鲍鱼的汤底相媲美。关就师傅很强调用虾籽增加鲜香味,如用虾壳做汤底,则会有“燥热”反应。煮“竹升”面的工序要求也高,煮面时火要猛,水要开,而且开得均匀。水质清,即煮即食,配备适量的自制优质猪油拌面,味道更香更浓。我不知道广州还有多少家真正意义上的手工制作竹升面,但是这家面店让我对竹升面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或许品尝过武汉热干面、陕西哨子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上海阳春面、兰州拉面、河南给面、新疆拉条子等等,有机会来广州,一定要吃手工做的竹升面,位于广州江南西紫丹大街的华强面店(走进紫丹大街200米处就可看到,菜紫丹菜市场旁边。)理当首选。
我们花费一年的时间寻找手工竹升面,其实是对至今仍然不为金钱所动、保持和坚持传统工艺制作者的崇高敬意和欣赏。由于他们的坚持和勇气,让那些有价值的传统饮食工艺得以传承,这是对社会、子孙后辈的一种责任。让我们为他们鼓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