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的内容!!!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节奏划分  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介绍

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黄河颂》作者光未然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1913年11月1日生,卒于2002年。

光未然生前事迹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  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被迫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  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  1945年10月,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写了大量的文学、艺术评论。这些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的文艺现象发表意见,先后就历史剧、神话剧中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问题,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撰文论述,同时对新诗创作问题积极探讨,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创作繁荣。 1984年12月30日,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做了题为《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会议主旨报告。著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光未然出版的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30余首,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等。光未然的诗激情澎湃,气势雄伟,善于以华美的形象包蕴艰难突进的大时代的激流。  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1月28日16时15分逝世。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谱曲人

背景资料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1969年问世数年后,《解放日报》美术编辑洪广文需要借调人手绘画宣传画作。1972年,年仅26岁的陈逸飞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随即与夏葆元、王永强、张定钊、秦大虎、严国基奉调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画的设计。创作室位于汉口路309号的旧《申报》大楼三楼。  钢琴协奏曲共成4个部分,这组画也分为4幅。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和王永强画第三乐章《黄河愤》;秦大虎和张定钊画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其中《保卫黄河》原本是画毛泽东与林彪在一起,后来林彪变节,需要重画。  在四幅作品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最为外界熟悉。它的初稿是水粉稿,除了画一位红军外,身边还有一位披著羊皮的农民,但陈逸飞认为一个人站在山岭,会令画面更简洁有力,在第二稿剔走农民角色。这做法当时引起美术界争议,认为这做法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为了按自己的想法绘出该画,陈逸飞为此要跟各领导打招呼、通关系。  陈逸飞为了画士兵手握步枪的样子,还找来了一张苏联油画的印刷品,内容是列宁检阅军队,一排排战士手握步枪,陈逸飞为了研究这张模糊不清的印刷品,把作品看了整整一个上午。  直至5年后,1977年举办的全军美术展首次展出该作品,其感染力和绘画技巧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1980年代,陈逸飞决定出国,登机前一晚,突然决定要将数幅画搬走,尤其是《黄河颂》。由于《黄河颂》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陈逸飞要叫一班小兄弟帮手搬运,但画作实在太大,要用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才可以载走,不料在拐弯时,《黄河颂》的画布裂开了。据说后来的修复工作是由陈逸飞胞弟陈逸鸣负责的。  1997年元旦陈逸飞在《新民晚报》曾撰写《既英雄又浪漫》一文说:“《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着羊肚子头巾,扛着头,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到画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鲜艳的小花,还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  1996年,该画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以128.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中国最昂贵的油画之一。2007年5月13日该画在嘉德公司拍卖会上再次拍卖,嘉德公司估价为2000万元。

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开篇明确“歌颂黄河”的主题,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最后尾声部分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本文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的精神与不屈地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  ★ 1. 理解诗歌的内容。  ★ 2. 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设计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答案:《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答案: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答案: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4.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5.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三、研讨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歌词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词语积累  正音:  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浊流(zhuó) 哺育(bǔ) 九曲连环(qū)  词义:  澎湃:激流澎湃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哺育:①喂养;②比喻培养教育。  狂澜:凶猛的波浪,比喻局势的险恶。

有关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7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8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9 大江东去,浪沙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10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1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1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14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15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16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二首 【唐】杜甫  17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黄河二首 【唐】杜甫  18黄河摇溶天上来,玉楼影近中天台。——河阳诗 【唐】李商隐  19 左右分京阙,黄河与宅连。——陕城即事 【唐】姚合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  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  一夜狂风到海边。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 柳中庸《征人怨》)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风》)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 杜甫《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不见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洗不清。

有关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有关成语

  砥柱中流、中流砥柱、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

现代诗歌 堆雪

  我眼中咆哮而去的白天和黑夜  我胸中汹涌而来的绿草和黄金  我炎帝的龙袍黄帝的内经  我泥沙俱下的泪水和表情  我奔流不止的青春光阴  我万马齐喑的血脉呼吸  当我手执铜壶烫暖一河热泪  谁是你醉而不归的舟子  压抑怦然心动的胸口  我展望斟满雷声的北斗  黄河 一千张日记被你揭走  一千张日记就是一千帆背影  一千帆背影 你是卷土重来的怒吼  我的情感铺张浪费的草纸  我的命运柳暗花明的大道  我的一声不吭被旱烟呛出泪水的父亲  我的唠唠叨叨被灶火熏黑额头的母亲  我的辣椒放多了的兰州牛肉面  我的盐巴放重了的陕西羊肉泡  当我牵着牲口赶着鸟群 消失在你黄昏喧哗的入口  当我拖儿带女抚老携幼在你的沿途生息漫游  当我头顶火盆跪拜你博大精深的源头  当我用回忆掀开你阴云密布的眉睫  黄河 我渴望风暴后大地的丰收  我的黑发白发三千丈的黄河  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河  我的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黄河  我的轻舟以过万重山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照片带不走我的容颜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歌声却带不走我的情感的黄河  海水日升 淹不住我心中的落日  江河日下 埋不掉我眼里的红尘  我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河  我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河  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河  我的不见大海心不死的河  我的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河  我的跌跌绊绊风风火火的河  我的不见不散一个也不能少的河啊  当石头化做泡沫  当骨头化做浪波  当高粱倒下一片鲜血  当眼泪塑成一穗青稞  当我双脚都沾满了泥水手里攥着一把苦活  黄河 你是我累了时想唱的那首歌  一道道鞭影驱赶着装满火焰和泪水的马车  一首首民歌开满杏花打湿的村落  豪饮北风 伫立在你的河东河西河南河北  黄河 我是你看着长大的山脉  我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百家姓  我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千字文  我的洋溢着神州药味的本草纲目  我的泛滥着华夏光辉的二十四史  我的睁着眼失眠的红楼梦  我的流着泪微笑的长恨歌  我的风风雨雨生生死死的船工号子  我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万家灯火  我的汹涌澎湃酣畅淋漓的心血  我的叮叮当当铿铿锵锵的骨骼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艳了你水做的峰峦涛筑的山坡  天上星星一点点 一点就点燃你九曲十八弯的脉搏  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黄河啊  当我头顶烈日脚踏寒霜哼起那支儿歌  您 就是我以梦为马的中国

黄河资料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第一名长江,第二名黄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第一名尼罗河6600千米,第二名亚马孙河6400千米,第三名长江6300千米,第四名密西西比河6262千米,第五名黄河5464千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5.7%;中游河段总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内汇入较大支流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下游河段总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3.5%。由于黄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约束在大堤内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  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由于黄河下游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结冰,从而形成凌汛。凌汛易于导致冰坝堵塞,造成堤防决溢,威胁也很严重。  下游河段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目前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间,黄河输送至河口地区的泥沙平均约为10亿吨/年,每年平均净造陆地25至30平方公里。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黄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同题辞赋作品:  黄河颂    西出青藏,东入渤海。浩浩荡荡,扑奔而来。炎黄龙族渊薮,华夏混沌初开。滚滚黄沙,淘尽千古风流;汹汹波涛,涤净百年尘埃。数不尽英雄辈出,看不完壮丽姿态。歧山烟云去,渭水岚风蔼,雁门将军行,鸡泽英魂在。轻觑西江,睥眄北海。榆关闲度,梓里徘徊。壶口倾盆而下,激荡壮烈情怀。  曾几何时,始皇慨叹,筑就长城做好汉;汉武挥鞭,马踏戈壁出秦关;孟德把盏,纵论天下试比看;世民笑谈,骠骑虎贲入长安。曾几何时,易水潇潇,壮士一去不复返;前途漫漫,直驱西域度劫难;昭君出塞,泪撒京都别河岸;苏武牧羊,怀南凄切大漠汗。滔滔前进,九曲一回肠;涌涌奔腾,挥手十八弯。穿峡跃坡,倜傥高原。沓至虎啸,奔去龙卷。  逶逶迤迤,遒宕龙颜;迤迤逦逦,上游潋滟。托克托县之上,清澄不染;灌溉区域之间,膏土腴田。出河口,下河南,龙子聚,黄土堑,裹金壤,挟泥泛。一路威势,壶口瀑布冲云天;三番湍急,惹怒狂龙脸色变。于是桃花峪里黄龙现,河底开始地上悬。葇蔓青草,结缕爬满;悠闲黄花,堤畔开遍。黄河末段天籁处,诗赋书画葳墨翰。尔其取法自然,以随波而疏流;人工改造,供生息以仑奂。鹦鹉芳洲,四处可见;皇家御苑,八方璀璨。  山东布衣金学孟于2006年12月3日午后注释:数不尽英雄辈出,看不完壮丽姿态:“倍”,是指成倍出现,不是“辈”之误。  黄河典故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黄河有关的掌故是很多的,都与黄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关。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在每年入黄河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出圣人是很难的喽。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鲤鱼跳龙门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九曲黄河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河套

  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河套"。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河的灌溉渠。  公益广告词  1..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2..让黄河母亲与华夏儿女同在!  3..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4..别让黄河母亲断肠!  5..保护黄河,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

黄河颂的内容!!!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6513.html

更多阅读

法学论文发表的写作步骤及方法 法学论文写作 pdf

法学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法学论文发表的写作步骤及方法:1、立论要客观,具有独创性论文的观点要来自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

浅谈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指导策略 浅谈朗读教学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指导策略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各方面有效的指导,注重读写结合,感想集中,联系实际,思路创新以及读后沟通和写后交流,指导学生从读到写,从写到说,从说到写,从写到读,形成一个读后感的写作循环,将读书和写作有效结合,逐步提高

林嗣环《口技》的写作背景 口技林嗣环翻译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撰的《虞初新志》一书中林嗣环写的《秋声诗自序》一文。《虞初新志》编选的多是江浙一带文人学士的文章。福建人林嗣环也被选入其中,是因为《口技》是他流落杭州客居时所作,时间应在清顺治年末与康熙年初之间,

声明:《黄河颂的内容!!! 黄河颂的写作背景》为网友朕略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