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两爬堂 河南曲剧陈三两爬堂

在古朴苍凉的锣鼓声中,一个女人戚戚哀哀地上场了。多少故事也都是这么开场的。可偏偏这个陈三两呵,枉你在富春院作妓女这些年,我原以为一般女人怎能做的了妓女这一行当,而又在此行当中混出名了的,毕竟是看破了些世态。可你较真儿,冤枉虽然却是冤枉,然而,比比曾经爹娘的惨死、毅然的卖身、不堪受辱去卖文章来,这点儿官衙挨板子的冤枉又叫什么冤枉!下层人活的是个平安,又有几个是不冤枉的。

一出戏就是一篇神话。四五个人物,有限的小舞台,演尽了做人的艾怨。烟花妓女陈三两被卖给了一个老头,她抵死不依,说非要保自己的清白家声,可笑!我原想,故事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一个知州和一个妓女在对簿公堂,下场如何可想而知。这陈三两读了一些迂腐之书在肚子里,便大胆怒骂公堂,招致来挨板子也是活该。

然而,它毕竟不是述说陈三两的肝胆;公堂之上,不是非要争得你一个做官的清白。民者,再有胆,至多跟了别人去造反,结果仍旧为民;官者,再清白不过是量力而知足。作为道理不用讲谁都明白。可是,民间的冤枉到了公堂之上,自然成了水中的豆芽菜,膨胀的力量拦也拦不住。那陈三两唱道:“小小毛锥细且尖,赃官握执神鬼惊。一笔下去比山重,庶民们无辜断终生。左写一撇不成字,右写一捺人字成。尊声老爷抬头看,人到了难处最伤情。”
陈三两爬堂 河南曲剧陈三两爬堂

我们姑且认为妓女也是有妓女的难处的,不问便罢,一问故事便来了。原来她当年偶动恻隐之心,捡一弟弟陈奎,青楼设馆,诲人供读,赴考得中,尚有牵挂,以为自己的苦命总算熬到了头,即便自己名声不好,嫁不得皇亲国戚,总能讨一门好亲事,了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谁承想被卖给了一老头,别说老头,就是英俊少年,这时的陈三两——假设我们替她设身处地的思考一番——总得问问对方的家世名声!

这些难处可不能总问,问着问着自己也就绕进去了。州官越听越不安,那陈三两说当年她父亲得中文举,全家赴燕京候补,不想文凭被刘瑾转卖他人,爹娘屈死在报恩寺,“事出万般无可奈,我头插草标卖自身。有一位客官把我买,他言说也是临清人。身价银卖了二百两,一百两纹银葬双亲。兄弟寄养报恩寺,交给那方丈一百银。姐弟洒泪分别后,跟随那客官起了身。只说跟他回原郡,不料想他把我卖娼门。”

州官听了,扼腕跌足,这不正是自己的家世吗?眼前哀怨的妓女不也正是自己的姐姐吗?于是开始了州官的苦苦认亲。这陈三两满肚子的怨气,正千回百转,积郁在胸,无处遣散,这一听说贪赃卖法、刑法伺候的州官竟然是自己分别了十二载的弟弟,眼睛一闭,撕心裂肺的唱:“我的大老爷——”,一个“爷”字唱出了河北梆子的激越与苍凉。情与感、声与色结合的天衣无缝,让人听得断肠心酸、心潮澎湃、潸然落泪。

这一问一答,竟然蕴含了如此巨大的情感落差,故事已经有些意思了。故事如何收尾也算是一个看点,陈三两的怨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岂肯轻轻松松饶了这个弟弟?满腹含冤的陈三两本也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自己当年的将自己都卖了的牺牲落得如此下场,虽然做弟弟的不知道是姐姐光临公堂了,可想想当年自己爹娘皆因为贪赃才屈死报恩寺,总会有一些教训在里头,然而丝毫没有,可见本性难移呵!再想想自己培养大的陈奎,得中风光之后,也未必还记得他这个青楼的姐姐!

观众的情绪大概也调动到了高潮。谁人没点怨气?就是这点怨气没有陈三两堂皇,难免也勾引的膨胀起来。怨气原本就来的无缘无故,可这怨气既然被勾引上来了,却如何来消解呢?你不可能让老百姓看戏像读鲁迅小说一样,自始至终忍受着灵魂的折磨与拷问,希望与绝望相克相生,以期引起改革与疗救的注意。中国的民间自有一种消解的风平浪静的结局,你可以说他是圆满,可他并不简单。

正在不可开交之处,陈奎上场了。和恩姐陈三两重逢,先是一跪。这陈三两本来已经开始不抱希望了,自己的亲弟弟都如此,况且陈奎?如今见到自己苦苦培养大的弟弟尚认自己这个姐姐,自然欢天喜地。这一跪,大概就是为官者向为民者的一跪,纵使你为民的有天大的怨气,先就消解了一大半,剩下的也就好说好商量。那乐声自是典雅堂皇,一派欢天喜地,中国的戏剧,除了《窦娥冤》、《杜十娘》,结局都有这些乐声!

姐弟先是叙离别之情,叙着叙着,委屈油然的来了,“问兄弟带来银多少,将银两借与我几封。送给这位大老爷用,也免的你姐姐再受刑!”陈奎哪知道这是她弟弟呀,拉下去四十大板。可是终不免也知道了,陈三两说:“当年分别在燕京。我为他长街把身卖,我为他更姓又改名。我为他受尽人间苦,我为他毁誉败门风。当初谆谆教导他,莫将名节看太轻。如今他把高官做,贪赃卖法辱门庭。”这一段唱犹如京剧里的垛板,却又比它有力,自幼于民间生长,自有民间的乡土味。

三四个人演完了这么一则故事。结局自是圆满,观众们该是满腹叹息着回家休息了,怨气有还是有的,不平也并不会因为一场戏就感动的绝灭。州官大概不会吸取什么教训,因为他们公务繁忙,哪里抽得出空去听他们咿咿呀呀的唱,陈奎似的大人物自然常能秉公断事,却无缘于我们民间。老百姓只好空幻的想一场,将怨气膨胀一番,消解殆尽,故事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也没有现代故事的严密逻辑,然后再去过自己风平浪静的幸福日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6004.html

更多阅读

河南曲剧《卷席筒》 海连池主演 曲剧卷席筒海连池唱

曲剧《卷席筒》2011-09-10 08:12:36|分类: 河南越调曲剧 |字号订阅曲剧《卷席筒》员外曹林的续弦赵氏带着儿子苍娃来到曹家后,将曹林前妻之子曹宝山及其妻儿赶至下院,过着贫寒生活。适逢大比之年,曹宝山欲进京赴试,手中缺少盘缠,找其父求

声明:《陈三两爬堂 河南曲剧陈三两爬堂》为网友放下所有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