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和“三大作风”
毛主席在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党的作风时,曾在多个场合,讲到过“实事求是”,讲到过“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讲到过“艰苦奋斗”、讲到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等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特别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讲到“三大作风”时,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联系“延安整风”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实践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又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他还说“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实事求是”同“三大作风”和“艰苦奋斗”等是个怎样的关系?值得探讨。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性的最高表现。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1)如实反映情况,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即平常所说,一是一、二是二,黑是黑、白是白、有几分成绩就说几分成绩,有几分缺点、错误就说几分缺点、错误,不夸大、不缩小、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坚持唯物论、坚持辩证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就必然要求坚持“一分为二”,既不“肯定一切”又不“否定一切”。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同时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懂得或学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学会运用党的相关理论观点、方针政策等)去解决实际问题。
(2)实事求是的第二层意思即毛主席说的,“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实际情况,“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就是说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的过程其实同时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离开或舎弃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就不可能有毛主席所要求的实事求是和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客观规律存在于客观实践之中。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社会的实践。而实践(社会的实践)是群众的实践。人类在极端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中,犹如瞎子摸象,人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因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种种限制、制约和局限,在实践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偏差和失误,认识也难免会有这样或哪样的错误或局限性,因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疑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否则,何以体现他“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大公无私”、“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呢?!。一个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社会实践而又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的领导者,不管他打什么旗、吹什么“号”、怎样自我标榜,他决不可能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更谈不上是什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大公无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不是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人,不可能有“实事求是”,也不可能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实事求是也包括着要求和实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或办法创新等在内。实事求是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理论创新乃是“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或产物。
“实事求是”的过程同时又是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过程。没有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就不可能是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也不可能有“实事求是”。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还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过程同时又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与时俱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即是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归根到底,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国家、民族与社会的主体。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切紧紧地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人民面前所展示的形象。它嬴得了人心(民心)。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坦途。遵循毛主席的上述教诲中国共产党定能永葆青春、永不变色!
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是真理。背离毛泽东思想则将可能受到历史的惩罚!
(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