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天水网》:一块石头的归属2014.5.22

秦州区平南镇与天水镇交界的铁堂峡峡谷,因十天高速建设中翻出来了一块布满特殊纹理的石头,而引起了天水镇与平南镇两地群众的对于石头归属和保护权的争夺战,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步。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呢,为什么会引得两地大动干戈,争执不休呢?记者前往该处一探究竟。

一块石头的归属

(天天天水网记者王晓华) 铁堂峡位于秦州区平南和天水两镇之间,是发源于齐寿山的西汉水的第一道峡谷,不仅是秦州通往四川的古道,也是军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让铁堂峡出名的有两位名人,一位是武将,即三国名将姜维;一位是诗人,即唐代诗圣杜甫!两位均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的明星。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他们的战史和诗篇仍然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5月初,在铁堂峡的一处河道内,记者见到了这块石头。石头远看就像一个小山包,青灰色的石面,大概有一人多高,两米多宽,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走近一看,却见石头上有犹如成百箭簇射进后留下的痕迹,痕迹都约有一寸来深。

这块石头被发现后,因这样特殊的痕迹,平南镇的群众认为这就是飞将军李广留下的射虎石。4月24日,他们没有通知任何有关单位,就动用大型吊机,准备将这块石头吊起搬运到附近的李广庙中。就在平南镇群众准备搬用这块石头的时候,被闻讯而来的天水镇群众挡了下来。天水镇的群众认为,这根本就不是李广射虎石,而是一直流传的姜维躲箭石。大家为此争执不休,闹得沸沸扬扬。


无论是西汉时的李广,还是三国时的姜维,他们虽然时代相差两三百年,但都是天水人。据两面镇上的老人证实,他们年轻时见到的躲箭石或者说射虎石,原来只露出地面一米高,是个刀刃的形状。后面不知什么原因,石头不见了。直到在建设十天高速工程中翻出来,被细心的群众发现,这块石头才得以重现江湖,也才引起了两边群众的争夺。

由于各有历史典故和传说作支撑,双方群众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着事情有可能越闹越大,天水镇和平南镇政府积极出面协调。

秦州区平南镇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经过协商,他们决定暂时不动这个石头,租用吊车产生的6000元费用由平南镇政府和天水镇政府承担。

天水镇于镇长说,他们镇政府的态度就是不能脱离铁堂峡和古战场遗址,为了更进一步地保护躲箭石,准备建设一个平台把它保护起来。

在政府的极力劝说和协调下,群众初步接受了原地不动的意见。但是在4月26日,事情又起了新的变化。由于石头处于河道内,可能会遭受雨水冲刷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双方群众都急切想着把这块石头保护起来。但对于石头该在哪里保护,双方群众再次出现了争执。

石头所在的河道处于平南镇和天水镇交界处,天水镇群众准备将这块奇石从河沟里吊起来,立在离原址很近的天水镇地界一侧保护起来。但是平南镇群众想把石头搬到附近的李广庙保护起来。

天水镇天水村党支部书记安治祥说,这块石头从老祖宗留下来的,传说也比较多,既然这个石头争议大,大家协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迹妥善保管好。

那么这块石头到底是什么来由?记者对此了进行探访。据一位当地村民讲,躲箭石原是一块形状呈三棱锥体的褐色巨石(人称“一粒荞”),高约五六米。其面对小天水(天水镇,西南侧)和平南镇(东北侧)的两壁上,箭痕密布,尤以小天水一侧最多、最密。十几年前,曾在门里沟采石的人说,他们曾在躲箭石底部及周围挖到锈迹斑驳的箭头、箭柄等遗物。

我市曾经写过《铁堂峡》一书、对铁堂峡历史颇有研究的白尚礼老师介绍说,躲箭石以前一直位于铁堂峡谷中段的门里沟口河滩处,旁边便是姜维堡。此石相传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当年曾遭到魏兵包围,用来躲避乱箭的挡石。据说,躲箭石原是一块很大的巨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个外地商人在铁堂峡贩卖“水锈蚀”,看好这块石头的观赏价值,偷偷雇人将其上半部运走,制作成“假山”之类的风景石,其后便不知踪迹。人们现在看到的躲箭石已经是遭到破坏后的底座,高约1.5米,宽约2米,孤零零的矗立在门里沟口的河滩上。

解放前后,这块赋予历史传奇色彩的石头,一直存放在门里沟沟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修建徐礼公路的破坏,门里沟当做天然的石料厂,躲箭石在炸山取石时遭到湮埋,一度曾下落不明。2010年左右,当地人在门里沟里取石挖沙时,躲箭石又“重见天日”挖掘出来,并被当地好心人加以清理保护后,特意安置在沟口河滩处的一块开阔场地中央。这几年,可能因为河水冲刷又被埋了起来。

听了记者讲述两地群众抢夺石头的事情后,白尚礼老师说,从历史渊源以及后来挖出的箭镞等物来看,铁堂峡确实是古战场遗址,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年,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九进中原,曾在天水关智收姜维。随后,姜维奉命镇守天水关时,曾在铁堂峡安营扎寨,防守这道“军事要塞”,并在铁堂峡谷与曹魏大军,发生过一些战事,等等。从这些来看,这块石头应该是“躲箭石”。

记者认为,既然大家都认同这块石头是古老的东西,那就不管是什么,把这块石头保护起来。大家好好商量,就在附近选一个既最能体现它特殊文化价值,又能被双方接受的地方保护起来,当做一个人文景观,旁边立个碑,撰写上此石的来龙去脉,我想,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5月19日,记者从天水镇党委高书记处获悉,天水镇政府已经在发现石头的河坝边上修建了一个台子,准备把石头吊上去保护起来,然而平南镇的一些村民还是在阻挠,不让动。高书记说,不管这是什么文物,它都是咱们天水的文物古迹,应该尽快地将它保护起来,现在,汛期马上就要到来,石头搁置在河道里非常不安全。希望一些村民不要固执己见,从大局着想。


《天天天水网》:一块石头的归属(2014.5.22)

《一块石头引发的争议》电子版:http://www.tsrb.com.cn/gd3/2014-05/22/content_1089440.ht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5895.html

更多阅读

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 张德明

感谢张老师精彩的序和鼓励!序邓小川诗集《微风如你》:穿过黑夜的火车(序一)张德明迷醉于石椅上的梦境一阵断然的鸣笛划开寂静的夜空一列火车开进了黑夜猫舔舐流血的伤口秃鹫,断翅忍着巨痛奔跑,一列火车驶进了我们的睡眠梦里有

《夺命田野》:一个年代的音符

《夺命田野》:一个年代的音符看这部电影,纯粹是田野俩个字吸引了我,说起来实在有点是无稽之谈。但人就是那么复杂,有些模糊的印象里也许是早年的生活烙在心里,时间可以让自己对某些文字也产生了敏感。因为网络

《千钧一刻》:喂秃鹫的人 | 剧好看 好看的电视剧

今年初,《深圳晚报》姚贝娜的报道让媒体又收获了一个“秃鹫”的外号。当然对姚案中的媒介伦理问题,这种形容方式还有失偏颇;不过在刺猬君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千钧一刻》中,媒体们却是不折不扣的嗜血秃鹫。by 苏天翱摄于2001年的

声明:《《天天天水网》:一块石头的归属2014.5.22》为网友放空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