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初冬夜饮》审美赏析 赤壁杜牧赏析

杜牧《初冬夜饮》审美赏析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在会昌二年时,四十岁的诗人因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于是,诗人在睦州写下这首诗。全诗如下: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首句是起句,写道:“淮阳多病偶求欢。”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客居在淮阳这个地方,愁思积郁却无法排遣以至于常常生病,只能借酒浇愁,寻找短暂的欢乐。“淮阳”指西汉汲黯(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汲黯因为性情刚直而且敢言,屡次进谏,几次外放。汲黯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却能大治。据《汉书·汲黯传》记载,汲黯拜为淮阳太守时,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也就是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而死于淮阳。诗人杜牧借此与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其中,“偶求欢”的“欢”指代酒。“偶”也许就是偶尔,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寻求饮酒消愁。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欢”暗点诗题中的“饮”字,同时,也强调了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而借酒消愁的苦闷。

第二句承上而来,写道:“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诗人在他乡做客的失意情怀。意思是说,天寒岁暮,在灯下一个人自斟自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在诗人笔下,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形象跃然而出。其中一个“霜”字用得很妙,不但描绘了凄凉的环境,而且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即客居他乡的人。这里,不但表现了自己身为客子,而且也表现了自己乡思之切。“侵霜”不但表明环境的清冷,也更表现出了他乡做客心之凄凉之苦。可以说,“客袖侵霜”深层地表现了诗人多年来的游宦生涯中所饱含的辛酸与无奈!

第三句转入写景。写道:“砌下梨花一堆雪。”如果按照起承转合来说,这一句还真的“转”了。意思是说,放下酒杯走出去,凭栏而立,但见眼前脚下堆起的积雪像是树树梨花般。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反而“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了。于是,诗人停杯凭栏,见到的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景语即情语。在这里,我们看似诗人在写景色,实则抒情。可以说,情因景生,寓情于景。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这茫茫夜雪,感触自然颇多。

于是,诗人最后一合,写道:“明年谁此凭栏杆?”意思是说,明年又是谁将站在这里看这景色?“凭栏杆”.亦作“凭阑”,即.靠着栏杆。“凭”是倚靠的意思。“栏”是高楼的栏杆。在古代诗词中,凭栏的人一般都是有心事,或者表示忧愁、独自沉思,或者表示思念故国、故乡、亲人等。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语气,不但表明了漂泊的困苦、思念的情思仕途不遇,而且如明胡震亨所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增强了抒情效果。

杜牧《初冬夜饮》审美赏析 赤壁杜牧赏析
  在艺术上,首先,典故的运用,增强诗歌的内蕴。其次,措辞委婉,引发读者想象。第三,叙述描写与抒情结合,提高了审美意义。第四,前后照应,情感绵绵不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5540.html

更多阅读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 杜牧秋夕赏析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

韦庄《菩萨蛮其二》审美赏析 韦庄共写了几首菩萨蛮

韦庄《菩萨蛮其二》审美赏析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广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后黄巢攻占长安,韦庄在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

声明:《杜牧《初冬夜饮》审美赏析 赤壁杜牧赏析》为网友毙命爵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