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 水葫芦的防治方法

水葫芦

(2011-04-1321:29:47)转载▼
分类: 新闻大事件

水葫芦 -简介

水葫芦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读音:niè)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水葫芦 -植物特点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使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水葫芦 -分布

水葫芦,多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水葫芦

1901年,被引入中国,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优美的中文名字“凤眼莲”。它美丽但却绝不娇贵,不但在盆栽的花钵里,在遗弃或扩散到野外时也同样长势旺盛。粮食缺乏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葫芦的茁壮生长是引人注目的,这种南美植物的强壮生命力促成了它的再一次被推广,这一次是作为猪禽饲料。与此同时,它拥有了通俗易记并流传更广的名字——水葫芦。

放眼世界,水葫芦已经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至少62个国家。

水葫芦 -形态特征

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须根发达,靠根毛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多年浮水草本。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花两性,雄蕊6枚,雄蕊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

水葫芦 -习性

凤眼莲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50cm,一般可长到20cm~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cm~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

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穗约5~10朵花。喜高温湿润的气候。一般25-35℃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9℃以上则抑制生长。7-10℃处于休眠状态;10℃以上开始萌芽,但深秋季节偶到霜冻后,很快枯萎。耐碱性,pH值为9时仍生长正常。抗病力亦强。极耐肥,好群生。但在多风浪的水面上,则生长不良。花期长,自夏至秋开花不绝。

研究水葫芦的文献显示,除了被垃圾渗滤污水毒害致死的个别报道外,水葫芦几乎在任何污水中都生长良好、繁殖旺盛。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富集各种污染物质:从生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稀土元素,到农田汇入的农药污染物,水葫芦几乎是来者不拒,一一吸纳。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水质净化者,除了一个缺点:它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但是并不负责将所有污染物降解掉。毒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了地点。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现在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凤眼莲(据统计,珠江水系凤眼莲每十年数目增长十倍!)。

水葫芦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 

水葫芦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分株或播种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1.分株繁殖在春季进行,将横生的匍匐茎割成几段或带根切离几个腋芽,投入水中即可自然成活。此种繁殖极易进行,繁殖系数也较高。
2.播种繁殖凤眼莲种子发芽力较差,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繁殖,一般不常用。
凤眼莲栽培:本种耐寒性较差,喜欢温暖向阳及富含有机物质的静水或流速缓慢的动水,水温要求在20℃左右。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繁殖力旺盛,单株一年内可覆盖十几平方米水面。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适生温度为15-30℃,低于10℃便会停止生长。通常浅水栽植或盆栽。因本种耐寒性差,故霜降之前应予保护,转入冷室水中养护,来年投入池中。盆栽植株应使根系稍扎入土中,并在生长长期定量补给有机肥料,供给充足光照,可使其生长强健,开花多而大。

水葫芦 -危害

滇池的水葫芦

虽说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

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20世纪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观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

福建媒体报道了2007年中国的第一次水葫芦暴发,自闽江上游来袭的水葫芦覆盖水口大坝整个库区,面积近2400亩。随后,水葫芦这个名字不断出现在各地报纸上,成为今年上半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植物:

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三峡库区周围,其中宜昌黄柏河的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道;5月中旬,四川南充市滑滩河水葫芦堵塞河道3公里;6月初,重庆花溪河水葫芦封锁4公里;同期,位于嘉陵江上的华能四川青居水电站遭到大量水葫芦入侵;7月初,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暴发水葫芦,富春江水库亦未能幸免;同期,上海金山、松江两地水葫芦大规模暴发,仅金山区每天打捞至少550吨;8月中旬,安徽省安庆市莲湖水葫芦侵占近千亩水面;9月初,湖南捞刀河水葫芦暴发,厚达3米,打捞者可在其上行走,而之前浏阳河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面绵延数公里……

2007年9月6日,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直管的海塘物业管理公司在钱塘江面发现了水葫芦,为及时清理水面,该公司已派出6只打捞船,80多名保洁员日夜不停打捞。截至9日,已打捞350吨。据悉,水葫芦生长速度很快,能在短期内把整个水面遮掩住,消耗大量溶解氧,逼得水生物无法生存,特别是在秋季,它的根叶会迅速腐烂,不仅堵塞水上交通,还会污染水源。

水葫芦 -园林用途

常是园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除此之外,凤眼莲还具有很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

水葫芦 -栽培管理

栽培法

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湿的零散地或空闲的沼泽地,在6、7月间,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要预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蘖繁殖。移栽后适当管理,保持土层湿润,加强光照,确保通风。如果想花期延长,可进行塑料棚保温,中午通风一、二小时。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营养液培养。摘除老叶,留4~5片嫩叶及花穗,既能延长花期,又可移至案头等地观赏。

病虫害防治

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管理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其各种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

水葫芦 -用途

水葫芦

治污:作用水葫芦能治污水:水葫芦的吸污能力在所有的水草中,被认为是最强的。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对As敏感,当水中含As(砷)0.06ppm,经2小时叶片即出现伤害症状,可用来监测水中是否有As(砷)存在;凤眼莲还可用来净化水体中的Zn(锌)、As(砷)、Hg(汞)、Cd(镉)、Pb(铅)等有毒物质。它的自然含Zn(锌)量较高,达115ppm左右。利用含10ppmZnSO4废水栽培,38天后体内含Zn(锌)量高达280ppm。

在水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的20纪80—90年代,污水中依然长势良好的水葫芦引发的是人们的惊喜,人们在赞叹之余,给出了它的最后一个被推广的理由:净化水质。

1992年,冈山大学的研究者专门出版了《水葫芦拯救地球》一书,力赞其净化水质及空气、还可削减温室气体,并以水葫芦为原料开发出了面包、饼干、包子、面条等各种食品,甚至还有名为“紫美人”的畅销白酒。

巧做家具:一种新型的环保家具在上海悄然面世。用经过特殊加工的水葫芦编制成的各种家具及装饰品,不仅成本低于藤制和木制家具,而且不含甲醛,价格也不贵。经过处理后的水葫芦家具还能将室内多种有害气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饲养獭兔:上海青浦区将水葫芦加工成草粉饲料饲养獭兔,并把兔粪和水葫芦的压滤液作为沼气发生源使用。结果该工程一年可收集水葫芦12万吨,饲养獭兔25万只。

制成胶黏剂:武汉一生物公司利用水葫芦制成无毒的生物胶黏剂,广泛用于复合地板中。这项专利技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功能饮料:水葫芦的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此外,湖北一家公司已生产出首批17万瓶水葫芦功能饮料,并销售一空。

造纸:水葫芦是很好的造纸原料。20世纪80年代,印度海得拉巴地区研究所就开始用水葫芦的叶片生产出写字纸、广告纸和卡片纸等。

因为凤眼莲具有较轻的水质净化作用,故此可以植于水质较差的河流及水池中作净化材料。也可作水族箱或室内水池的装饰材料。[1]

水葫芦 -作用价值

因为凤眼莲具有较轻的水质净化作用,故此可以植于水质较差的河流及水池中作净化材料。也可作水族箱或室内水池的装饰材料。
凤眼莲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茎叶可作饲料。
雨久花科多年生飘浮植物。须根发达,悬垂水中;叶丛生在缩短茎的基部;叶柄中下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气囊。原生巴西等地,我国闽、粤地区池塘水面极为常见,现长江、黄河流域已引种。凤眼莲是一种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对As敏感,当水中含As(砷)0.06ppm,经2小时叶片即出现伤害症状,可用来监测水中是否有As(砷)存在;凤眼莲还可用来净化水体中的Zn(锌)、As(砷)、Hg(汞)、Cd(镉)、Pb(铅)等有毒物质。它的自然含Zn(锌)量较高,达115ppm左右。利用含10ppmZnSO4废水栽培,38天后体内含Zn(锌)量高达280ppm。

水葫芦 -危害情况

水葫芦
水葫芦 水葫芦的防治方法

入侵状况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目前,中国有这种水葫芦184万吨,其中,为了防止水葫芦的危害加强,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捕捉出了60多万吨。

入侵最严重的地区,最早被报道的有滇池,其它还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视报道了水浮莲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浮莲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水浮莲的疯长和水电发展饱和、大坝过多、水体流动缓慢、水体富营养化、COD含量严重超标有关。[2]

水葫芦 -治理措施

化学防除

水葫芦科学工作者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在化学防除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比较四种除草剂(克芜踪、草甘磷,苄嘧磺隆和恶草灵)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克芜踪效果最显著,其次为草甘磷,苄嘧磺隆和恶草灵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并不能起到致死作用。另外,克芜踪对专食水葫芦的天敌——水葫芦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草甘磷对其成虫、卵和幼虫均无直接影响。41%BIOPORCE水剂防除水葫芦药效迅速,效果较好,持效期也较长,未见对水生动物有不良影响。

生物防除

生物防除水葫芦从60年代初期,在水葫芦原产地南美乌拉圭进行天敌调查开始(Silveira-Guido,1971)。1967年英联邦生防所在南美北部和西印度地区开始调查研究,1968年美国农业部在阿根廷实验室也开始了水葫芦的生防研究工作。1978年澳大利亚在巴西及其邻近国家进行该项研究。在乌拉圭、特立尼达、阿根廷、美国佛罗里达以及南美其它国家和印度共发现70多种取食水葫芦的节肢动物,在巴西还发现3种取食水葫芦的节肢动物,以及3种螨类Amblyseius glorius,A.pederosus (EL- Banhawy,1979)和Flechtmanniaeichhorniae 。另外,也有取食、危害水葫芦的两种无脊椎动物和海牛、草鱼及真菌的报道。在天敌的选择过程中,昆虫及螨类由于体型小、易于培养和研究而被特别重视。目前,生物防治中用得最多的生物是水葫芦象甲。在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捣割地,维持一定的数量,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在“大养特养”的口号下,水葫芦曾一度被作为一种高产的水生饲料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推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葫芦开始在我国南方许多河道泛滥成灾。在脱离原产地天敌控制的状况下,水萌芦疯狂繁殖,破坏了当地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但是水葫芦的引进给我们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谨慎的对待外来物种的引进。因此,迄今为止,象甲还仍然在我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水葫芦象甲安全性实验和对水葫芦控制实验表明对水葫芦有很强的专一性,对水葫芦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利用象甲和农达综合治理

在综合治理的策略上,可在河道的一侧留存水葫芦,以使象甲种群保存,而另一侧喷施除草剂可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直接在有象甲的水葫芦上喷施除草剂农达既可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又可保留一定种群数量的象甲,但农达用量要适宜。选择既可有效抑制水葫芦植株生长和种群繁殖,又在短期内难以杀灭植株的药量,是维系象甲种群存在的关键。利用这种方法只要使用正常用量的l/10农达制剂,就可获得十分显著的控制效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过量应用农达而带来的环境及成本问题。

利用河蟹控制

当4月~5月份水温达到15 ℃时,水葫芦将开始繁殖。这时利用河蟹对水葫芦新根、新茎的喜食性,在水葫芦较多的池塘投放一定量的扣蟹或大眼幼体,能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又可提高蟹的产量和成活率。

人工打捞

人工打捞是一种原始的方法,但很奏效。关键是打捞时间的确定,在水葫芦开始繁殖前,或在施用农药见效后打捞,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人工打捞与化学防除结合起来,当用除草剂使水葫芦枯萎时,再对其进行打捞,效果十分明显。

综合利用

目前采用的一些防除水葫芦的方法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化学防除虽然效果比较确实,但大范围的使用费用也比较昂贵,而且最重要是在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环境和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当今,实行这一方案更应谨慎。生物防除已经在一些地区(尤其在国外)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那只是国外的情况。正如紫茎泽兰在中美州的墨西哥能跟其他物种和谐的生存,不会疯狂的生长,但是它一到了别的生态环境(如zh国的云南)中便表现出强烈的生态入侵,很快成为当地的优势种群给当地的其他物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前车之鉴,正如水葫芦被引进到我国一样,我们必须谨慎的对待水葫芦象甲。因此,这一方案在我国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做大量的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只有保证其安全性,最好在投放水葫芦象甲的同时我们也同时掌握了一种能控制其生长的方法。无可否认,水葫芦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可划分一定的区段,把水葫芦赶入这区段(水葫芦在河道的两旁)既发挥了净化水质的功用,对维持河道生态、消除或减少水的污染都有积极的意义,又可为河道增添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如果是这样,必须配备专门维护河道的工作人员,专职的维护河道水葫芦的生长态势,经常对超出界限生长的水葫芦给予打捞。虽然由于水葫芦的干物质较少而近年来被淘汰继续用作畜禽饲料,但是在那些水葫芦已成为灾难的地区,把水葫芦用做饲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此外,由于水葫芦发酵后可产生沼气,还可利用水葫芦来产沼气以缓解我国目前能源的短缺。[3][4]

水葫芦 -理应正名

1,水葫芦被不明事理的人们误认为重要的外来入侵污染物,实际上水葫芦是人类的良朋益友,以科学的方法趋利避害,可以达到清除污染,发展牧业,有机肥料业,有机果蔬业,绿色天然气业,等等行业,解决当今世界高企的油粮价格难题,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因为水系里增加了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大量化肥,水质营养丰富,适合水葫芦生长,所以水葫芦的面积不断发展扩大。这本来是大好事,可以清楚水系里的营养物质。可是由于人们没有全面了解这个问题,而是简单地采取打捞清除的办法。这样把能够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水葫芦排除了,但是生活污水和化肥仍然源源不断地进入水系,经过一段时间,营养物大量积累的结果,必然是水葫芦更大规模的复活!

3,为了合理利用水葫芦的优点,应该趋利避害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各地水体中营养物质经常补充的情况,确定各该地区利用水葫芦事业的规模,按每天打捞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速度,把水葫芦加工用于发展牧业,可以节约大量饲料粮,解决与人争粮和与粮争地的问题;

4,水葫芦和人畜禽的粪便进入沼气发生装置,加压用水除去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就成了绿色天然气。按各省各国各大洲的产气量计算,将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天然气产业,则人类无忧,生物圈无虑,地球可持续发展!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

常德人才网|常德招聘网:href=" http://cd.hnz.com.cn/

千里马聚集地,伯乐淘宝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5145.html

更多阅读

墨兰的养殖方法 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

墨兰的养殖方法——简介墨兰又名报岁兰,原产我国、越南和缅甸。叶丛生于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具光泽。花茎通常高出叶面,在野生状态下可达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褐色的脉,

沙漠玫瑰的养殖方法 沙漠玫瑰用什么土栽培

沙漠玫瑰植株矮小,树形古朴苍劲,根茎肥大如酒瓶状。每年4-5月和9-10月二度开花,鲜红妍丽,形似喇叭,极为别致,深受人们喜爱。南方地栽布置小庭院,古朴端庄,自然大方。盆栽观赏,装饰室内、阳台别具一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养殖它呢?下面,小编就

腰痛的治疗方法 治腰痛哪家医院好

腰痛的治疗方法——简介 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大,不少朋友有腰疼的毛病,而自已又没有时间去就医,那么我们腰疼的时候,自已可以用什么方法治疗自已腰疼的毛病呢,针对这种情况一起来看看小篇我的介绍吧:腰痛的治疗方法——腰痛治疗方法---腰垫

玩转小米:2 破解小米收费主题等的最新方法

玩转小米:[2]破解小米收费主题等的最新方法——简介 小米官方主题授权已改变机制,笔者之前发布的破解方法已经失效。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要低估我们米粉的力量!现已有最新的破解方法,亲测可行! 本经验就介绍一下:破解小米商店收费主题等

声明:《水葫芦 水葫芦的防治方法》为网友岁月如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