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经济学: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王治平

在我们中国,以前为了区分于在大学普遍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有一个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不分东方西方,否则它就不是科学了。经济学是一门发展极其迅速、内涵极为丰富的学问,“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应都是涵盖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

现在人们公认的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于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为奠基之作的,亚当·斯密也因此被称为经济学的鼻祖。在他以后的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汗牛充栋的经济学著作和不可胜数的经济学大师,同时也就产生了众多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可以说,它们都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座标志性的里程碑,它们共同构筑了经济学的学术大厦。

作为一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学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亚当·斯密及其以后的一个较长时代里,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宗明义就这样说:“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研究财富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社会要生存,要享受,不能像动物世界那样只依赖自然的恩赐,而要靠人类自己创造的财富。自古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总是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而要改变这种生存的窘境,就必须研究如何更多更有效地创造出财富。自经济学创立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时代,现在的人们已经可以有非常富足的生活了,这其中不能不说,经济学揭示了人类财富增长的奥秘,并指引着我们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作为唯物主义者的卡尔·马克思一直把物质财富的生产看作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当马克思在1883年去世的时候,他的朋友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有一段盖棺论定的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尽管财富并不等于幸福,有钱并不就有了一切,但金钱财富一定是人类幸福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快乐或许只能是个人的一时的“穷开心”,而追求财富才是真正的富国裕民之道。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说过类似的这样一句话,他说:“所有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它们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思索国家事务。他们就像试图阅读诗歌的文盲一样。”不懂得经济学的人所制定的社会经济政策必然失败,同样,不懂得经济学的人也管理不好自己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生活。

亚当·斯密创立经济学的大作在19世纪末年经由中国维新派人物严复从西方引进时译名为《原富》,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它改译为《国富论》,及至90年代以后又有人认为这本书更确切的应该是《民富论》。无论如何,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国民和国家的财富的,经济学就是关于财富的科学。

但是,到了现代,经济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研究财富了,这是因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用于人类生存的物质财富已经能够大量地被生产出来,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第一,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都要得到满足,第二,所有用于满足各种需求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来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选择”问题,“选择”是一种行为,一种理性行为,现代经济学的定义,转而成为“经济学是研究一般人类理性行为的科学”了。所谓“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果,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各种行为的不同效果、从而进行最佳行为选择的一门科学。

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现在越来越广,几乎是所有的人类行为,经济学都可以对它作出一番言之成理的解释。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的原理应用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许多领域,使得经济学像个强横无比的帝国主义分子,到处侵犯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疆界,所以有时被人斥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也正因为经济学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论,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方法有效,它对现实世界具有如此巨大的解释力,因而它又得了一个美称,它被称为是“社会科学的女王”,或曰社会科学的“皇冠上的明珠”,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最为“科学”的社会科学,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门类中,唯有经济学,每年都要评选全球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无论是贬是褒,现在的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具有强大的“话语权”,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因为它非常适合今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能够有效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所以它在中国上下受到特别的关注和青睐。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有人说,经济危机的时代是出经济学家的时代,这不是经济学家幸灾乐祸,实在是因为时势造英雄,经济学就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越大,就越有经济学的用武之地。

或许更令人鼓舞的是,经济学除了这些经世济民的实用价值以外,由于它有自己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它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看法和说法,学了经济学,你对整个世界都会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它打开了人们头脑中的禁锢,敞开了认识真实世界的大门,为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也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崭新的新人。那本风靡世界的《经济学》教材的作者萨缪尔森说过,“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经济学之后,读者的世界观决不会还与以前一样。”也就是说,它一定会改变你固有的思想。

萨缪尔森自己就曾这样诗意地描述他对经济学的一见钟情和无比热爱。当初他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犯难,因为他是个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的人,他喜欢数学、喜欢物理,还一度想成为社会学家,直到大学二年级时他还没有选定主修专业和研究方向。而就在这一年,他突然发现经济学才是他最好的选择,他说,他“从经济学教材中吸吮第一滴甘泉时就像王子亲吻了睡美人”,他感觉“仿佛我就是为了经济学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对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和对人类的事业进行结合,更像裁缝为我制作的衣服,非我莫属。”

我曾经读到过一篇故事,说有位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他常常只给学生讲作品的开头以吊学生的胃口,当学生好奇而急迫地想知道更多时,他停住了,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书名,对学生说:“有许多书就像这本书一样,我真希望我没读过,现在通往愉快享受的路对我关上了,可是对你们却敞开着。”确实,读到一本从未读过的好书、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真是一件愉快享受的事,而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它的魅力就会减弱。

因此,对于从未接触过经济学和刚刚试图接近经济学的青年学子,我总是这样鼓励他们:经济学,这颗镶嵌在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值得你去摘取!我总是像萨缪尔森一样对他们表示祝福:“我真心羡慕你,首次远航去经济学的世界从事激动人心的探险。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你一生中只有一次。因此,当你开始之时,我要说,祝你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4903.html

更多阅读

微电影影评:《田埂上的梦》卓君

《田埂上的梦》的微电影的优酷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MTMzMjE2.html《田埂上的梦》总共就6分33秒,很短,但是很震撼人心。故事是来自于参加《中国达人秀》的2011年度总冠军卓君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片中

人物:曆史上的桂林人之一:唐景崧與日寇爭台灣原創

曆史上的桂林人之一:唐景崧與日寇爭台灣1、台島抗倭上圖為台灣省台北市護國延平宮供奉鄭成功的正殿,殿前有一幅楹聯上書:由秀才封王,拄掙半壁舊山河,為天下讀書人頓生?色;驅外夷出境,開辟千秋新世界,願中國有誌者再鼓雄風;楹聯著者是清

健康:《食品袋上的秘密》课后反思

健康:《食品袋上的秘密》课后反思东沙幼儿园——杨洋食品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知道食品的食用安全是幼儿应具备的技能,此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易于操作性且能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十分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

声明:《经济学: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为网友独自莫凭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