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晦:性情教育专题

(一):为教育正位
教育若只是灌输知识,为未来竞争铺路,则人不过是竞争的工具。这绝不是教育的最高鹄的。孔子说:「君子不器。」显示人不能只作工具,人还有他自己。
踏入廿一世纪,人类生存的压力不但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一个原因是:过去各地区之间尚未形成全球网络,在政治和文化的分割之下,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但今天的信息是全世界的,你不能再站在外边;你必须开放,认识你的对手,学习他们的长处,参与他们的竞争。在竞争中锻炼自己,唯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这是多么残酷的锻炼!你不能安逸、不能停留、不能回顾、甚至不能叹息,因为你没有退路。人类走到这一步,只有倾力向前。
  这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你的确是在挣扎,冀求在现实的竞争中幸存。
  为了幸存,或者为了获胜,人类唯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资源用上──包括自己。为了把自己训练成斗士,只有提前学习、提前装备;教育就承担了这一个角色。过去中国传统八岁入小学,现在接受了西方体制之后,入学年龄下降至六岁(虽然所学的内容也不一样);然后还有学前教育,即幼儿园。今天有些心急的家长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已开始让他上学,并竞争进入名校。孩子在说活还未清楚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战斗!
  奇怪的是:即使这样施压,学习成绩并不见得好。香港年年诟病大学生中英文水准下降,做事也没有精神。社会怪责大学,大学怪责中小学;基础教育搞不好,大学再多资源也没有用。
  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我们整个的教育思维模式失去了自主。我们不知道教育孩子是为了甚么?过去我们怕他不成材、不成器、不成人,今天我们只耽心他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输。我们不要他输,只有拼命装备他,希望他成为一个战斗机器。没有考虑他的感受,没有体会他的心情,没有发掘他的天赋,更没有让他自己选择,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安排下一代的道路,更不要说辅导他成长。父母经历过生活的挑战,深知未来的凶险,他要孩子早作准备,完全有理由,但眼光太现实、太狭小,没有考虑到孩子能否承受?更重要的是,扭曲了孩子的生命的方向,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性情。
  人如果只被环境选择,他不会欢喜,他必然抗拒;压力愈大,反抗力愈大。在孩童阶段不能正面反抗,他会用反面的方法来逃避:逃避学习、放纵自己。今天的青少年正因为成长的压力太大,而外面的诱惑太多,所以都想逃避,寻求虚幻的满足。商人则投其所好,制造大量的漫画、动画、星战、怪兽,甚至色情图像,来赚取他们的金钱。青少年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如何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说立志承担人类苦难,就是坚强一点的意志力也没有。香港的青少年自杀率每年都在上升;一个月前,一个十七岁的中学会考生自杀。他的遗言是:做人太辛苦了。还未上战场,便已经放弃,为甚么?生命真的是那么脆弱吗?
  可惜,今天的教育还未能发挥它的作用。教育若只是灌输知识,为未来竞争铺路,则人不过是竞争的工具。成为工具本来也不是不可以,古人也讲成材、成器,但这绝不是教育的最高鹄的。孔子说:「君子不器。」显示人不能只作工具,人还有他自己。
  十多年来,我一直为文批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并不足够,因为这种教育只是把人培养成工具,尽管「有用」,但不是生命的取向。
  生命的取向是甚么?就是认识他自己、成长他自己、和完成他自己。孔子说「成德」、「成己」、「成人」,就是说明此理。人生下来,其实只是一个动物,但人毕竟不只是一个动物,所以不能只听本能指令。生命的成长必逆,修养就是逆自己的本能而行,所课「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人的可贵在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人类的历史和动物的历史不同,就是因为人类有文化,人类有创造力,不会为境所转。但创造力从哪里来?孔子说,这就要「学」。「学」不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成长,以突破本能的局限。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学习精神(有关「学」之大义,我在本刊上期撰写〈「为己之学」的真谛〉一文,读者请参看),勿绕向外,否则生命必然迷失。
  在香港这个富裕社会,许多人已经事业有成,拥资千万,但生活并不快乐。他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些甚么。为甚么不成长自己呢?为甚么不深化自己的思维呢?为甚么不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呢?为甚么不付出多一些呢?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为甚么不求道呢?外在的事是做不完的,竞争是没有最后的胜利者的。说到底,人不是为了挑战别人而存在,而是过自己的关;知道自己的存在意义,才能安身立命。
  这就需要生命成长的教育。从孩童时代起,就要让他感受到关怀、感受到爱、感受到希望。因为只有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才感受到性情,而有性情的人才有动力,才有希望,才有对理想的追求,和承担的魄力。《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千百年来,早已成为中国教育的圭臬。此中不能以「古老」视之;知识有新古,但生命无新古!
  所以,教育必须回归生命,才找到它的正位;近代的扭曲,终必自食其果。
霍韬晦:性情教育专题
(二):「为己之学」的真谛
儒门言学,绝非知识之学那么简单,无论孟子,无论荀子,无论后儒,在学的方向上一定回归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成长,使自己过关。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许多人都把这句话视为儒学的重要标志,认为儒学就是「为己之学」。
  但「为己」是甚么意思呢?
  首先,「为己」当然不是为了攫取自己的利益,或增加自己的拥有,那就变成极端的自私,而是充实自己、修养自己;或者用我常用的语言来说,就是成长自己的意思。不过这种「成长」,必须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历程:一是从反面克制自己的原始欲望、本能欲望,即「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教导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但仁道的实践岂是轻易?故颜渊亦只有「三月不违仁」,其它学生便只能「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二是努力学习,从正面长养为仁的力量,此即「修己以敬」,「君子上达」,从中体会到做人的原则和蕴蓄的性情,而激励向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于是终于了解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的自由原则。这也就是说:从自己的生命中找到了成长的基地,于是可以稳步前进。
  「成长的基地」有两个意义:一是根据义:生命的存在,或人的存在与别的动物不同,人有其上进的本源。此一本源,与心理学上的本能欲望不同,所以不能以佛洛依德之类的生本能、性本能解释,甚至不能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解释。西方心理学的发现,只有使本源夹杂,神魔不分。人必须对此本源有逆觉体会,方能进入,否则终身迷失。后世儒者,唯孟子对此体会最真切,所以说性善,说本心,说仁义内在,皆「我固有之」,而非外铄。孟子之后,陆象山、王阳明,乃至当代牟宗三先生,一再光大之;尽管彼此入路不同,但所造未尝异。牟先生说之为「纵贯系统」,即从本心下贯,其前提即须先有此对本心之超越之肯定。二是方向义:顺此根据,人唯一能作的,就是成长、成德,成就自己的人格素养,而非先天才能,此即「学」之功。
孔子最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然学也。」(《论语》〈卫灵公〉)又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这一类的话,孔子说了很多;后世儒者,能继承此一好学精神的,首推荀子;荀子仿孔子之言云:「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为甚么要这样用功?因为学问之道必须久积,必须专精。所谓「百发失一,不足为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荀子》〈劝学篇〉),最终都是为了成就君子的人格:「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谓之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谓之成人。」(同上)这和孟子的「大丈夫」十分相似,只是「学」的途径不同:孟子是尽心知性,荀子则先绕向外。但向外歧出者必回归于内,因此荀子亦回归人格的成长,读书必须入于心,而非外在知识而已。
所以我认为:儒门言学,绝非知识之学那么简单,无论孟子,无论荀子,无论后儒,在学的方向上一定回归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成长,使自己过关。过甚么关?过本能的关,过名利的关,过诱惑的关,过毁誉的关,过是非的关,过一切足以障碍自己精神超升的关……所以,「学」便是一种锻炼,一种对道理的坚持,和一种对道理的体会。只有经此实感,才知道生命成长之道非虚设,先贤之教非虚说,所以陆象山把他的学问称为「朴实」,而非「议论」,就是这意思。
  由于成长基地有此两义,所以儒家特重立志,以厘清源头:孔子说:「志于道」,孟子说「士尚志」,陆象山则藉孔子之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说「辨志」,朱熹亦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则「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尽管所说尚有锱铢之别,但都是要为人格成长找寻动力。依上文说,此动力必须从自己的源头出,或超越之心性出,方无夹杂,才能保证成长的方向。但是,这样的区分仍然只是从理上说。牟先生用纵贯系统或「横摄系统」(指荀子、朱熹)来分疏毕竟只是诠释上的定位,回到具体的生命便不能那样截然二分。譬如说,陆象山的疏狂与朱熹的笃实,便不能全无遗憾。生命是过程,尤其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在现实上便很难有终极。《论语》记周公之言曰:「无求备于一人」,这不是姑息,而是现实存在的局限;能体会到每个人的材质有异,才能宽宏地涵盖每一个人的人格。成长不能空说,总要回归自己才是。
  所以「为己之学」,其原旨既然是充实自己、成长自己,那么就必然涵蕴着一能突破自己、能过自己的关的学问。但要突破自己,就必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力从何出?为甚么会有障碍?为甚么不能过关?如当年王阳明在龙场驿的山洞中,快要死了,呼天不应,叫地不闻:你不能再从外面得到依赖,你必须断绝向外要求这一念;你唯一能依赖的,是你自己,而且不是形躯的自己。就是这一逆转,才能把一切放下,而觌面承担。结果精神翻上去,得到悟道。此中过程,此中深义,此中秘密,老实说,你不是王阳明,也许永不能明白;你以理性分析,纵然分析出许多可能,也只是梦中言梦,禅外说禅罢了。
  由此再进一步:此中所谓了解自己,亦非知识概念,或经验观察的了解,而是成长到极限,实践到极限,遇到考验,遇到绝境,才彰显出;能过不能过,此刻才有意义。所以「为己」,其实是锻炼自己;你必须把自己放进生命成长的洪炉中,才知道自己是甚么人。换言之,人绝不能采取逃避的方法,躲过难关。人可以意图侥幸,但不能希冀成长。
(三):生命教育该往何处去?
生命教育一定要找到它的根,这个根就是每个人本真的性情。如果不去唤醒他的真性情,单是灌输知识给他是没有用的。
近年,许多地方都留意到「生命教育」问题,这是否一个时代的呼声?为甚么会有这个呼声呢?
近二十年来,青少年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家都发觉到教育的质素、人的质素下降,可见的确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八十年代已经提出文化教育、人格教育,后来再总结为「生命成长」教育而立足则在性情的开展,而且宣称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扭转这个时代。因此我主张廿一世纪是个教育的世纪。我的意思是廿一世纪的教育一定不仅是以知识做中心,而是转以生命做中心,以人格成长、生命成长做中心。
如果问为甚么东西方都出现这些呼声,我想这个理由一定很多,许多学者专家都会分析过。我的意见是,此实为西方的自由主义、科学主义、效益主义,发展下来是必然的结果。原因是西方的科学主义、自由主义只是崇尚理性,理性最大的优点是讲批判,所以西方的人文主义就是在于理解和批判。老实说,这样下去,信念无法建立,生命的价值观无法建立;原因是生命不是知识,西方人文主义的教育越来越知识化、理性化。甚至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发展下去会为批判而批判,结果最后会离开生命,变成知识问题、概念问题的争论。
西方文化最能把握的是理性,自由主义就是崇尚理性,但是理性却归属个人,所以讲个人主义、个人权利的保护、个人选择要受尊重等,(其结果是)传统以来建立的价值观都加一个问号。在此情形下想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十分困难。西方的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发展下来的结果是全都讲效益,结果是价值单一化,只问效益、只问自己的权利,(其)背后是至高无上的自我。于是,人不会尊敬上帝、不会尊敬神、不会尊敬普遍的价值、先验的价值,甚至把这些否定,于是传统所讲的普遍的价值、先验的价值全部解体,批判变成只是摧毁,不是建立。
「性情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根
西方那么强调知识,到最后以知识为标准。但我们知道,知识是不断发展的东西,所以以此为标准,最后至少是自己的选择亦随知识的出现而不断改变。但生命不是产品,生命不能还原成为知识的体系,然后跟着新知识的出现而不断改变我们的取向。所以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提出要有「生命成长」的教育,它的内涵一定是文化教育和人格教育,我将之再深化为「性情教育」,因为文化和人格都不是由我们灌输的东西,而是生命所需要的。生命本身需要人格来建立他的尊严,完成他生命成长的历程。一般的教育强调灌输价值观,这种灌输其实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所以就会遭到反抗。因为你一方面培养他的批判能力,培养他自我选择的权利,一方面却想告诉他甚么是对,甚么是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说服,而说服是理性的活动,这就不可能永久。所以你灌输任何东西给他,也会遭到他自我的反抗、理性的反抗。
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在生命中寻出生命教育的根。我感觉到现在讲生命教育的,找不到生命教育的根,只是灌输不同的价值观,认为人文主义的教育就是要理解不同的价值,并培养批判能力,然后让他们选择;其实这样只有混乱。因为批判不可以为批判而批判,如此则只会在理论层面探讨:它是否矛盾?是否合理?如何证明?于是问检证的问题、证成的问题、甚至乎效果的问题。这脱不了西方式的思维。但是当代社会问题,原就是西方文化带出来的,现在用西方的方法一定解决不了,这是我多年的经验。
「生命教育」应该有些甚么内涵?
第一,要了解生命。生命是甚么?生命不是知识体系,我们要了解生命的时候,不是把生命理解为知识……如用生理学、社会学角度去了解,这是不足够的,不知道生命是一个主体。但这亦不是西方存在主义者所讲的主体概念,他们把主体看成是一个抉择者、决定者、行动者,这个原则上亦不错,但我认为不单止这样,这主体性不独在于你能够抉择、能够行动,最重要的是你能够「成长」。
生命的主体性是「成长」
「成长」的意思本来是指隐变为显、少变为多、弱变为强,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能够成长。此即指不只是量的增加,还有质的转化。必须指出,「生命成长」的本源是很几微的,古人所谓「人心为危,道心为微」,表面上是说隐变为显、少变为多、弱变为强,但实际正显示生命的强大力量。如果我们不加以引发、不加以努力,可能他永远都是弱呀、少呀;但是如果生命能成长出来,就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成就人格、成就学问、成就事业、甚至可以成就开天辟地的创造。
重要性就在这里。所以生命的教育应该要找寻到这个本源,寻到这个本源,你才明白到生命不单可以令自己变得更美丽、更丰富,而且更圆满、更真实,所以是真实化我们的生命,圆满化我们的生命,提升我们的生命。因此,我用「成长」这个字眼去点出,显示这是价值的建立。价值的建立不在于只是提出一套理论,而在他自己能成长,能体认,能吸收,即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生命,成为成长的资源,乃至成为生命的一部份,从内里充实他的生命、支持他的生命、建立他的生命。人格就是这样培养成的。
文化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内涵
所以我认为「生命教育」应当是「生命成长」的教育,一定不只是知识的增加、工具能力的增加,而是整个人要成长,包括他的学问、人格、智能、能力。从语言上简单的分析:成长自有一成长者,故知生命是一成长的主体,所以不单会做抉择,而且可以少变为多、弱变为强、气质改善,如此才看到生命成长的强大力量。我们就是要体验这种力量,生命教育才可以收到效果。
少变为多,弱变为强,包括他气质的变化,由生物的层次提升为文化的层次、道德的层次,这是我所讲少变为多、弱变为强的真正意义。「生命成长」用孔子的话是由质而文,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天生人只一个质,如果没有文化滋养,永远只是一个生物体,这是得不到成长的。所以成长的背后一定是文化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一定是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就是要呼唤他这种动力,他的性情。要将这个主体、动力呼唤出来,他才可以「文胜质则史」。「史」就是教,鉴往开来,以趋于最高善,这是中国的史观。跟西方不同,这个「史」字不独是客观的史实,值得记录的人事,而且,一定是对后人有启发意义,对下一代的成长有启发意义,才值得记录;站在领袖来说,则对治理国家有所启发。所以「史」就是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就是教,「教」就是让生命提升,人格提升、生命得以成长。所以生命教育一定要找到他的根,根就是性情。如果不(唤)醒他的性情,不会有效,单是灌输知识给他知道是没有用的。
那么,要落实生命成长的教育的关键是甚么?
关键在于对性情的体会,如此才能开发动力,虽然这个动力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受外边环境影响,仍会有反复及拉扯,当然生命的教育不是一次过的,一定是要终生行之。所以我们提倡性情教育,办学校、办「喜耀生命」课程。在罗定办的喜耀粤西学校,在短短两、三年间建立很好的声誉,许多小朋友来了,很快就乖了,有礼貌、少吃零食、一定做完功课才看电视,会尊敬父母、长辈,人人主动学习,成绩提升得很快,这证明生命受到性情的呼唤启发,成绩也接着会好,家长也不用(强)迫他读书。此外,我们有千多宗「生命教育」的个案。已出版有三册《喜耀禅话》,及三册《喜耀心程》,当中许多个案都看到我们的教育方法,及其性情苏醒后的改变。
在这里讲到生命教育的方法论,呼唤性情之后就是要体会,所以是体验的方法论,这与知识层次讲记忆、分析、批判、证成,完全不同;我们讲对性情要有所体会,有所体会之后,人才会坚持,不再犹豫;否则,价值会有疑问。相反,用理性的进路,第一个问题就是怀疑,然后要求证明,然后再批判。现代文化重视增加知识、建立制度、及操作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效益。但若用以处理生命教育就错了,因为这完全不是针对生命,而是针对知识体系、制度操作,所以生命教育不能见效。
「信念」是做人的方法
一般将生命教育当成生命知识的教育,引进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论,然后互相批判,以为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其实青少年固然未成熟,再者在理论层面、知识层面的互相批判,是无穷无底的,最终建立不到信念。今日的问题其实就是做人失去信念,信念是甚么?照我说,就是做人的方向,没了信念就是做人没有原则,他的生命成长就失去了方向,他不知做个甚么人,一生中要走一条怎样的路?他只会常常随着知识的出现、理性的批判而摇摆不定,而且对信念失去尊敬,所以建立不到价值观,这才是最严重。关键在这里。
要推行这种生命成长的教育,困难在哪?
体验方法论的提出
这种体会方法在西方知识教育、现代效益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的思维笼罩之下,要被人了解很困难。这种生命教育要改变的,不是几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现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笼罩下,我们的力量太微,所以目前只能够是有缘的人能够分享到。但是,并不表示将来没希望,因为我们相信随着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所推行的性情教育,乃至生命教育是会越来越受人注意的,因为人类的灾难已走到危险的底线,所以必须回头。这包括我们的教育方法及理念,整个社会的思维,目前西方这种效益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全都必须回头,肯回头才能重新看到我们这种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是人的思维要活,不要在流行价值的思维下僵固,特别是教育方面的领导者。
(四):性情之教
「性情文化」其实是返回我们的心,这是一个光明的心,而且是有承担力之心。
  欢迎各位来参加今晚由「喜耀生命」高阶课程五十多位同学所主办之「性情之教」筹款晚会。各位的来临可以说是对我们喜耀性情文化教育之支持,亦是一个见证。因为你会看到我们的同学很投入,看到我们的同学都有一份热诚,对弘扬教育工作很有心。
  我们今天晚会的主题是「性情之教」。所谓「性情之教」由哪里开始?其实是由呼唤我们内心的深情大愿开始。人生对于社会不能没有一种关怀,亦不可以没有一种希望,更需要有一种愿力。如果没有这种关怀、这种希望、这种愿力,我们就会萎缩,甚至会放弃责任。人看见悲惨的事,看见忧郁的事,看见难过的事,看见困难的事,我们究竟采取甚么态度?我们是逃避?抑或能够面对、能够承担?「性情之教」就是教我们对身边的事物要有感受,对我们父母养育之情、对兄弟之爱、对夫妻间的柔情深义,究竟在内心之中有没有感受?有没有深入?乃至我们看见下一代之健康成长有没有障碍?社会是否常常发生很多无奈的事情?我们的青少年正在受社会不健康的文化所荼毒。面对这种情形,我们的心会不会动?我们的心会不会痛?我们的手会不会伸出来?我们会不会尽一分力?如果我们能有这种感受,我们的心就会跳跃,我们就会有动力,去接受使命。
  「性情文化」其实是返回我们的心,不过这个心不是一个纯粹生物的心,不是一个功利的心,也不是一个本能的心。现代社会太强调本能,太强调欲望,太强调功利,太强调效益,结果我们的心四分五裂,我们的心向外追逐。我们固然承受无边压力,得不到舒解,而且得不到超升。「性情之教」就是教我们回去看我们的心。这是一个光明的心,而且是有其承担力之心。这可以说就是我们喜耀教育的精神。但我们绝不敢说是我们的发明,而是源自于最古老的文化,不单中国,亦是印度,也是西方;不单佛教,亦已可以说是基督;也一样可以说是孔子,一样可以说是老庄。实际上一切文化皆不须有门户之见,只在乎我们怎样去贯通,怎样去融会,因为一切文化都是从心出,从人的精神里面出来。我们希望借着今天的晚会,大家能够分享我们的一份感受,分享我们的一份承担,分享我们今日为「喜耀粤西学校」建校筹款所尽的一分力。
  「喜耀粤西学校」在我们来讲,是办基础教育里程上的第一站,但我希望有更多同类的学校、同方向的学校能够办出来,更希望我们的讯息能带给每一位香港、乃至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士。我们没有国界,但事业毕竟须由我们身边做起。我们始终要从珍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下一代,自己的家国,由这里开始我们的成长,包括生命上的成长与事业上的成长。最后,我欢迎大家来参与,欢迎大家来支持,欢迎大家来发心!多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4423.html

更多阅读

授课专家邀请函_李圣珍 领导授课邀请函

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授课专家邀请函尊敬的李圣珍老师:您好!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定于2010年11月5日至11月8日在北京举办“全国中小学‘学困生转化教育’专题研讨会”,会议代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行政主管

女性工作者电影六 电影工作者

  知音 (1981)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

秋怀诗 拟秋怀诗 蒋士铨

古诗词鉴赏【秋怀诗】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雁阵昏黄浮绿水,虫吟惨淡讼酸风。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平分一亩宫。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煮酒论英雄典故含义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整改方案 群众路线整改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措施,请大

声明:《霍韬晦:性情教育专题》为网友朝飞暮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