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带有全书绪论的性质,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引起的哲学革命变革,把握哲学的一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6课时。
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文明的人类或人类的文明同在,正如越成熟的人越依赖于理性和具有更多的理性一样,对于今天自觉实践的人来说,哲学在社会生活中、在人类势力的一切领域,都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人们谈论哲学,选择哲学,学习哲学,运用哲学,还创造和构建哲学,当然,也有人试图否定哲学的意义,抹杀一切哲学,但那不过是奉行另一种哲学,因为这种否定本身就意味着某一种哲学或是某一种哲学倾向。
当然,在历史和现实中,也存在另一种哲学现象,很多人在学了哲学或成了哲学家之后,变得愈加迷惘和迂腐,甚至达到莫名其妙而又顽固不化的愚蠢境界。这种理性的丧失和迷惘在哲学史上屡屡发生,并一直伴随哲学的发展过程。(对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等问题的思索带来的痛苦,有时会走向极端,使人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迂腐、繁琐,也可能使人越学越糊涂。)这是哲学的不幸,也是时代和人的悲剧。
对于一个现代的文明人来说,他不必是一个哲学家,但一定不能没有哲学。哲学是思辩的,不是一种纯功利、纯实用的理论,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处处少不了,这一点在一些文学名著中表现突出: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水手爱得恩邓蒂斯 智慧长老法利亚知识、智慧、财宝点燃生活的希望,复仇的火焰,度过十几年非人狱中生活,赫赫有名的基督山伯爵,运用智慧和力量,对仇人予以报复,对恩人予以酬答。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也贯穿了一定的哲学观点。
曹雪芹《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人们必须学会洞察万事万物的学问,处理好人世间各种关系,这也是一门大学问。智商+情商,“小布什凭什么当总统?”(成绩平平,耶鲁大学)
但“学问”如何做,“文章”如何写?他们只是以文学家的眼光提出问题,没有作答。我以为人的行为潜在的有哲学观点的指导。(自觉或不自觉)举几例,驴、锁、善。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处处可见。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世界观与方法论
①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其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必须遵循的最一般的基本原则。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以人类社会、自然界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从不同的层次或角度来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又是密切联系的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但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总的来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它贯通于哲学发展的全过程中,同时,它又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最基本的标准。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就属于唯心主义。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即是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般来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主要代表有休谟、康德、新康德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①社会经济条件
在19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机器大工业的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增加。
②自然科学基础
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③理论来源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佐米涅第耶尔等人提出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圣西门、傅利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有一定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用实践的观点来解释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及其人类社会产生及发展规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
3、科学性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相互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以往旧哲学的缺点,在其哲学体系中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整钢”。
2、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括
3、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4、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
二、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1、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2、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我们理论创新的源泉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2、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发端于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这次物理学革命不仅改变了物理学的观观念,而且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引起了科学思想的深刻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
应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技改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他与科学技术发展重来不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
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没有推翻也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提出任何一条能够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事实和证明。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加深了人们对许多哲学问题的新认识,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
①科学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开始于法国哲学家孔得创立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是实证主义的第二代,本世纪20年代产生的逻辑实证主义是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科学主义思潮的共同点是反对哲学研究本体论和世界观问题,否认用科学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②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是19世纪上半叶由德国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等人开创的,中间经过了新康得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等流派,到了20世纪,存在主义形成。人本主义思潮一般来说重视本体论的研究,主张以人为本。任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反映了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他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注意他们中的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毛泽东和邓小平。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善于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去通俗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深刻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毛泽东哲学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邓小平以高度的辩证智慧和彻底唯物主义精神,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理论的阐述,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等等,都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培养和确定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世界观是基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的价值评价和选择是以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依据的。大学生应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基础上。
2、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掌握正确思维方法
哲学学习的效益是终生的,他与某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大学中学习的某些专业知识可能会忘记,可一个人在年轻时代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会终生受用的。因为哲学学习可以把哲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变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终生受益。
3、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认真读书,理解原理,掌握原理。
2、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和庸俗实用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思考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参考书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开设专题讲座一哲学的起源和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哲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的不同文化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哲学也不例外。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中,哲学是最博大精深而又缥缈玄妙的知识,它是人类实践中的最高精神升华,是满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总体需要的智慧之学。
一、哲学的起源
西方文明源于爱琴海沿岸的古希腊,西方语言中“哲学”一词,来自于古希腊文“爱智慧”、“向往智慧”、“智慧之友”之意,这一词又是从动词“思索”转化而来的。从哲学的名称看,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这种智慧来自于思索,是思索中的智慧。
汉语,“哲”具有聪明、智慧、贤明之意,是通晓世事,通晓人生大道理的意思,如《尚书》中的警句“知人则哲”,“哲”字是指智慧而言。
中西方相通之处——智者之学,使人聪明的学问。(也有例外,如经院哲学。)
当然,仅从词意上无法正确解决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正式形成问题:
奴隶社会。自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起,西方哲学就象奥林匹斯山上的流水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历程,至今已有3千年的历史。中哲学史也源远流长,如从夏商周时期算起,已有4千年的历史,即使从哲学繁荣、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算,也和古希腊哲学一样久远。
哲学是实践的产物,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人类在其古代——原始社会阶段,通过渔猎、采集、牧畜、种植等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积累着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同时也改造着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逐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应该指出,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刚刚由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低级思维方式,其整个思维活动是模糊的,同动物的心理比,它有自觉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本能的一面。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有三大特点:一是具体性,抽象概括能力差。如不能用抽象的数字表达数目的多少,而必须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计算。二是神秘性,由于原始人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认为事物、现象都和自己一样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万物都有灵魂,因此思维活动充满了神秘感。三是形象性,以形象思维为主,如类比和联想,如通过鸟窝想到房子`,等,从具体事物到具体事物。
总之,原始人的思维缺少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主观和客观混淆在一起,缺少抽象思维能力。
随着原始人在实践中逐渐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就产生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产生最初的抽象思维和哲学思想的萌芽。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和变化,承认人的肉体的客观存在,认为自然事物可以被人所利用等。这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却是实践中产生的第一缕哲学的智慧之光。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灵魂不死、万物有灵等观念,(见材料《万物有灵》)虽不是正确的哲学思想的萌芽,但也标志着人类实践和智慧的进步。
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农业、手工业、航海、建筑等实践,推动了天文学、气象学、数学、力学、地理学的产生,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压迫、斗争的现实,以及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协调社会发展的实践,促进了社会、人生和历史学科的兴起。这些都为人们抽象和概括出较为普遍的哲学道理,提供了可能。哲学既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也是根植与社会实践的(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学)。同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造就了一批知识分子,使他们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为人们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需要,从事专门的精神生产,做哲学理论的概括、加工和传播工作,从而使哲学的产生又可能转变为现实。
哲学的正式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最重要的精神标志。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哲学。如果哲学不能满足人类实践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产生和存在,也谈不上发展。
谈谈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特点:其一,哲学是实践产物,各门知识也是实践的产物,但哲学有自身独特的特地:它是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学,是一种反思的理论。反思:对人类认识的认识。这一概念是黑格尔提出的。(见材料《所谓反思》)其二,哲学不是玄学,不是越玄妙晦涩才越是哲学。当然,浅显直观也决不是哲学。(见‘玄妙学’)
哲学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指导人生的功能。哲学是哲学家精心构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系统、全面的世界观的理论学说。它为人们提供关于周围世界、人的自身以及二者关系的一系列总的观点,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一般图景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们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和应该如何思考、生活、实践的一系列总的观点,提供给人们一种总的世界观。
人生活在世界上,受自然、社会种种条件的制约,如果陷入盲目性而不自觉,就回处处感到受束缚、压抑而不自由,哲学使人从整个现实世界的高度和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待一切事物,有如登高望远,心胸开阔,使人思想解放,改善和提高精神境界,使思想获得自由。
因此,没有自觉的哲学,则没有自觉的人生;没有正确的哲学,就没有正确的人生。
第二,提供理论思维模式,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功能。
哲学的功能主要不在于给予人们多少具体知识,而在于培养和锻炼人的理论思维。正如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研究哲学——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因此,许多大科学家都热衷于哲学问题。马克思:没有哲学我就寸步难行。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除了学习以往哲学,没别的手段。
历史上凡是涌现出杰出的、伟大的科学家,大多可找到其深邃的哲学背景。如德国古典哲学背景,希尔伯特、爱因斯坦、玻恩等德国杰出科学家声称,康得《纯粹理性批判》对其研究起巨大作用,是共同的精神导师。没有德国古典哲学,就没有歌得、席勒、贝多芬这些以深刻见称的杰出文学家、艺术家。文学作品的魅力与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分不开的。如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就渗透着康得哲学那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探天、索地、识人的气质。
第三,批判的功能。其一,对具体科学理论前提的批判。哲学不能对具体科学本身下判断,却可以对其理论前提是否可能进行考察,以此为理论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契机。如果哲学批判一旦使理论前提发生动摇,就会震撼整个理论大厦。如旧的生物学、人类学中的理论前提“物种不变”、“上帝造人”等,就必须超越低层次的具体论证,进入哲学领域进行批判。其二,对哲学自身理论的批判。这种“家族”批判是哲学得以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之一。在哲学史上,任何一个学派或学说都难逃被批判的命运,正是这种前后相继的批判,互相的批判和反批判,使哲学不断超越自身,推陈出新。亚里士多得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说;马、恩对黑、费的批判。在哲学发展道路上,从来没有最后的终极真理。马哲也不是终极真理,它本身也是批判的产物,它的本质仍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不崇拜任何东西。可以说批判是科学的生命,也是哲学的生命,僵化乃是它的死敌。其三,对文化的批判。文化是由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社会传统、风俗、习惯等构成的广泛、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文化的批判包括上述两种,由包括文化的价值评价、取舍标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建构和创建文化的途径和道路等。
第四,预测的功能。哲学的批判包含着预测。哲学预测立足于对时代的特点、方向、发展总趋势的总体理解上,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重大课题,揭示现实中孕藏的巨大可能性,指明未来,以使人预先警醒或实施最优的选择。如荀子谈学习,《劝学篇》,对今天的学子仍有警醒作用。(见《众妙之门》76——77页)
哲学的功能即是它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