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登高”诗主题分析 登高诗歌鉴赏

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分析
——兼论“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

纪丙奎

【摘要】“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和描写。登高题材的文学创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始终不会被遗忘的角落。这类登高作品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为了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了一下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心理


“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从汉代王粲的文赋《登楼赋》到三国魏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再到南北朝时期频频出现的沿用汉代铙歌十八曲旧题的《临高台》,登高题材作品渐渐增多。可以说,“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在文人情感和文人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一种“情结化”的倾向。登高作品的写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从不被遗忘的角落。登高题材的诗歌也作为一块传统的文学阵地,占据了古典文学的重要一隅并逐步走向成熟。以唐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等大量的登高诗作的著名篇什。特别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律诗高峰的境地。显而易见的是,这类登高诗歌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换句话说,登高题材诗歌作品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沉重的“登高”主题。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然而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主题的一个共同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学现象,笔者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一下分析。

一“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概述

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寂寞投阁的书斋生活显然是有悖于登高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律的。闭塞的书斋生活显然写不出登高之作。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认为:“受道家重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家喜欢以自然为题材。”?历代以来,登山观海、流连山水,是文人大夫们追求和践行的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这也为登高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然而几千年儒家正统思想统治下,传统文学又始终难以摆脱儒家学说影响。例如儒家学说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学就具有“重性情”的特点。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尚书》就有“诗言志”之说,这对我国传统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文学要讲求表达性情和体现性情。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文学十分讲究载道传情,而非一味的专情于山水,空泛的清谈。况且,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文人肩负着沉重严肃的文人使命。那种“入世”干政,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未曾稍怠。登高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文人学士们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之怨的。在这些重返自然、重性情、入世干政思想影响下,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登高”主题文学作品的产生便更容易理解了。正如学者韦政通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歌而咏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以及“君子登高必赋”的传统观念。“登高能赋”在古代被认为是大夫必须具备的才能之一。大体指登高见广,能赋诗叙述其感受。《韩诗外传卷七》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古人对大夫的要求标准及“圣人”孔子的复述,对受儒家传统思想强力影响和具有保守性、尚古性特征的古代文人登高吟咏的风气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思想支持和观念诱因。它大大刺激了文人的神经,使他们纷纷追求和仿效,登高而赋成为文人的必修之课和崇尚之风。而后世文学理论著作,对登高之旨更是做了一番又一番理论上的论述,进一步发扬和推广了登高而赋、登高而咏的人文传统,也更加激发了文人登高而赋的信念和兴趣。例如,刘勰就认为:“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谢榛在《诗家直说》卷四也说:“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登高,既能明雅乎义,又能巧丽于词;登高,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于文人来说这是种多么大的诱惑,是明了而无庸赘言的。这就构成“登高”主题作品纷纷出现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九”登高之作一直以来在“登高”题材文学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各地流传着的许多关于重阳的风俗中,最普遍的一个就是重阳登高风俗。重阳登高的风俗古已有之,源源流长。一般认为它始于汉代。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略可资证。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意思的是,南朝时,梁人吴均在志怪作品《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做,果然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人们的避邪除灾的心理。“重九”登高风俗自身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代重九风俗丰富的人文历史沉淀,是感发文人浪漫的创作情怀,引发诗人诗思诗情的重要因素。据《晋书?孟嘉传》,东晋中叶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时佐吏并著戎服。风吹孟君帽坠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孟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延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后来遂用“龙山落帽、孟嘉落帽、孟嘉帽、参军帽、落帽参军、风落帽”等称扬人的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或借指具有这种气度的人。
而正是这个典故,引发了后来李白、辛弃疾等人登高时的诗兴。李白《九日龙山饮》诗:“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词:“谁与老兵共一笑,落帽参军华发。”等都用到了此典。登高风俗自身深厚的人文内涵大大丰富了登高文学创作的内蕴并极大激发了文人创作的灵感。使得历代的登高之作能在同一主题下变幻出绚烂多姿的不同风采。
重阳登高又是发生在草木摇落、白露为霜,万物凋零、阳气渐衰的萧瑟秋天。“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秋天对传统中国文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敏感的季节,它较其它季节更容易触动诗人们敏感的神经,引发诗人们勃郁的诗情。季节因素对登高诗歌的发展起到一种无形的影响作用。总之,重阳登高在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内涵并普遍流行的传统活动。登高,饮酒,赏菊花,这种逍遥自在,富有雅趣的民俗活动为浪漫多情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一个吟诗作赋、抒发情怀的良好平台。诗词歌咏成为文人们“享宴高会”的最佳佐酒料。“重九”登高习俗成为促进“登高”诗歌孕育发展的一个绝好温床。
地理因素对“登高”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睹物兴情”的催化作用上。“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谢榛《诗家直说》)登高容易引发无限的情思显然也是登高作品繁荣发展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无限“情思”在险峰。究其原因,用荀子《劝学》篇中阐释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则直接点明:“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登高能够使人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独特的视角感受,登高更容易使人产生创作的灵感。钟嵘在《诗品序》中的阐述自己的文学创作论时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登高者通过登高更容易有所感发。登高一望,能见前之所未曾见或不可见:萧萧落木,滚滚逝水,迢迢客路,遥遥草色……登高一望,登高能起前之所未起之思、不起之愁:荒烟蔓草,西风残照,宿鸟归飞,浮云漂泊……正因为如此,在古人看来,“登高而赋”实际上是一个“睹物兴情”的文学创作的过程。由此可见,“登高”之于“物之感人”事实上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这正与刘勰所谓的“江山之助”曲工略同。登高之后容易产生无限的情思成为登高作品繁荣发展和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二心理因素与古典诗歌的“登高”主题

愁苦哀怨、沉郁感伤的古典诗歌“登高”主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和文化过程。其中,有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心理因素无疑是以上诸多因素的最终回归点,也是古典诗歌登高主题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下面,笔者从心理因素与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关系方面略作管窥,冀有概睹全豹之得。
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文人大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所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文人特有的敏感心理使“悲观”成为传统中国文化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孔子周游列国、热心救世,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勇气,却也“碰到不少隐士泼以冰凉的水。”他们往往用一颗敏感的心灵将景物悲观化,让一切都笼罩上一层悲观的色彩。
中国文人的心理又是敏感的,中国文化的保守性、重性情以及乡土情谊等种种因素影响下的国人具有很强的人文情怀,即敏感心理。在古代诗人看来,感发之处,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风雨雷电,一切景物一切风光都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东西,而是有悲喜、有情感的生命存在,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就是在这种既悲观又敏感的文人心态影响下,那种见落日而思故乡,闻寒蝉而悲岁暮,觉秋风而叹余生的悲观心态,成为中国文人心理最普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而中国文人的悲观心态,登高后尤为突出。登高者登高后心理状态悲观,有时甚至会从欢娱的心情突然跌落进愁苦的心境,这一点以王勃《滕王阁序》中“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为典型代表。《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由登高之兴会却引发出世事身世之感怀和慨叹;由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逸游宴饮之豪兴,陡引出宇文新州及自己途路坎坷的感慨,表达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这种由喜转悲的变化陡然而生,令人吃惊。这种悲观的文人心态对古典诗歌登高主题有很大影响。
从登高的心理动因来分析,古人的登高动因之一是有意识的排遣忧愁和不适。任何时代都有志士的悲歌和哀叹在回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忧愁和失意是在所难免的。中华五千年,不乏治世明时,圣人明主,然而也从不缺乏山河破碎、家国零落的乱世。正如李商隐的古诗《登乐游原》集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意不适的时候,可以借登高去遣忧寄愁。宋代词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以及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等作品,从创作动因来看都可归于此类。而游子思妇在乡愁离愁的驱使下的登高望远是古人登高的另一个心理动因。思念之情萌发时则登高望远可以说是古人的习惯性做法。
下面请看一阕柳永的词《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登高能够见远,而远处有什么呢?远处有游子的故乡,远处有闺中的爱人,远处有思妇的征人,明明知道登得再高也望不见自己想要见到的人和所思念的地方,忧愁者还是一次又一次登上高处,苦苦远眺,沉入浓愁,不可自拔。再参看一首今人于右任先生在晚年(约作于1964年)作的诗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为了让目力达到最远,尽可能地望见远方的所念,即使死后,也要葬于高山上,高处望远。可故乡不见,只有哀痛涟涟。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自古古典诗歌“登高”主题难脱一个“愁”字的又一个原因,那就是:登高行为本身就是由种种愁苦和困顿所促成和引发的一种忧郁失意状态下的排遣行为。而且,由大量“登高”诗作我们发现,诗人登高的这两种心理动因往往水乳交融,不辨你我,形成一种忧愁蕴藉,深沉内敛的复杂难言的心理动因,从而加深了诗歌“登高”主题的忧郁忧愁的色彩。
除了基本的愁苦哀怨、沉郁感伤的登高心理外,登高者的心理还是冲突和矛盾的。这一点相当普遍而且十分重要。诚然,矛盾的心理不是忧愁本身,但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引发了登高者本身的忧愁。登高一方面可以排遣忧愁,一方面又感发忧愁;登高者一方面排遣和回避忧愁,一方面却又深深地沉迷于这份忧愁中不能自拔,不愿走出。对于前者,辛稼轩在作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已经将登高能感发忧愁的秘密写得明白直露。其实这个有趣的细节还在李商隐的古诗《登乐游原》中表现出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本意想登原遣心,却又不经意间引发了岁月乃至人生迟暮的感慨和忧愁,真是进退维谷,十分矛盾。而对登高者一方面排遣和回避忧愁,一方面沉迷于忧愁不能自拔这点,试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作者一方面喊着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一方面却在倚靠危栏,细嚼“闲愁”。还是看柳永的那阕《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作者一方面“不忍”登高临远,可又忍不住登高远眺,沉迷于那种浓浓的离愁当中。传统中国文人登高时这种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复杂心理,影响到“登高”诗歌主题色调,便是使之趋向愁苦哀怨。这也是古典诗歌作品登高主题难脱愁苦之音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愁苦哀怨、沉郁感伤、冲突矛盾的登高心理外,登高者心理有另一个普遍特点,即情感复杂,感受强烈。这一点同样很普遍而且十分重要。登高者的心理忧愁大多不是单一的。它往往是登高者感怀不遇、哀世伤时、悲怆愤懑、思乡怀人等多重情感一齐涌来时形成一种希望与失望并存,痛苦与追求同在,失意与奋进、爱与恨交织纠缠的情感综合体,十分复杂。例如,我们看杜甫的《登高》诗中“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作者心里既有身世潦倒的无边凄楚,又有感世怀乡的沉郁心情,还有国运艰难的痛切关注,可谓百感交集,痛恨交加,内心情感十分复杂。再如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愠英雄泪。”作者登高感怀,既有家国沦落、山河破碎之痛,又有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身世之悲,也有身世飘零、怀念故土之情,内心直如五味杂陈,千愁万恨,齐上心头,令诗歌主题更显愁怨哀婉。登高生愁,登高感忧已经足以令登高的主题悲观消极,而这种繁杂、强烈的登高心理进一步增强了登高者的的心理忧愁或者是悲痛,直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使登高诗歌哀怨沉重的主题更加强烈。
人生短暂感、自我渺小感,以及历史沧桑感等心理感受在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中常常流露。这也是古典诗歌登高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关于这一点的论述可以回归到上文地理因素“睹物兴情”的“物感”作用。登高眺远事实上是人与自然力量对比的一个过程。通过登高远望,面对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和浩淼无穷的宇宙苍穹,人的力量显得微弱渺小,不值一提;面对自然,人的弱点和不足暴露无遗,人在自然力量面前是那样的相形见绌。这样以来,人生的短暂感、自我的渺小感等种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在人的内心便自然产生。而相反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心理,自然的雄壮、天地的永恒又让人自然产生一系列豪迈感、雄壮感、超拔感以及类似“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悠远的历史沧桑感。登高者通过登高时视觉、听觉等种种感官感受眼前世界而产生的这种种瞬间的心理感受,往往也渗透到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的主题、情感基调里面来。试看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是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作者登高凭栏,望见眼前的潇潇风雨,泱泱河山,顿生怒发冲冠、饥餐胡虏、重整山河的爱国壮怀。可谓“景”壮英雄胆。引毛泽东一句词便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另外顺带一提的是,我国疆土幅员辽阔、古代交通往来不便、文人热衷游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是造成古人强烈的漂泊感和思念情绪的一个客观历史原因。这也是古典诗歌登高主题中多怀乡思人情绪,多乡愁离怨声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

三“登高”诗歌的主题内涵及其特点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愁苦哀怨、沉郁感伤的登高主题是登高诗歌的最大特征。然而除此之外,登高诗歌主题还有以下特点。
(一)常与悲秋、伤春相联系。这是登高诗歌的一大特色。“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感性一点说,要写愁,没有秋色不行,而要写秋色,离开了登高便不完全、不彻底、不完美。把登高与悲秋相联系的诗歌,才是能把愁苦之音写得工巧的诗歌。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把登高的万千心绪与悲秋的无边凄楚交融在一起,给人以一种无尽的愁苦和深沉的悲凉之感。另外有王安石的《桂枝香》也属于此类作品:“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凭秋吊古,更添几分悲壮苍凉的意气。
登高联系伤春的代表性作品有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以春之丽景衬托国之多难。欧阳修的《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作者想象思妇登楼远望,怀念良人,望见的却是萋萋青山,迷离春色,反而更添其失落与哀愁的景象。该类作品还有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作者登高怀古,把登高时的心绪与所见到的美好春色相融合,可谓“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王国维《人间词话》),以美景反衬愁思,数倍增添其哀愁。
(二)好发思古之幽情。登高是今古对话的最佳平台和途径。好发“思古之幽情”,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并且兼以借古讽今是“登高”主题诗歌的一大特征。此类代表作品有前面提到过的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去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蓑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作一扫五代旧习,摆脱纤细绮靡词风,雄浑开阔。一反前朝文人唯知“谩嗟荣辱”之叹,登高望远,隐喻寄兴,实为深刻和精辟。以及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作者登高怀古,借英勇善战的孙权讽喻当朝统治者应坚决抵抗外兵侵扰,收复失地,用心可谓良苦。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远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莲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作者凭高吊古,以六朝的惨痛历史事迹,讽刺南宋君臣不思国仇家恨,只知偏安一隅,力主北伐,收复江山。
(三)多登高怀远之思。思乡怀远之作一直是古典文学的惯见题材。登高怀远的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更是不乏范例,触目可见。怀远之作又可简单分为怀人作品和怀乡作品。
登高怀人作品代表有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朝日照高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类作品或有所寄托或单纯怀人。但都是借用登高者登高感怀的文学意象来表达此类情感的。
登高怀乡之作有南朝谢眺的《临高台》:“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以及被严羽谓作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等等。同样道理,无论是单纯怀乡还是有所寄托和隐喻,此类作品都是借用登高意象来表达情感的。
(四)多家国身世之慨。“登高”也一度成为知识分子良知和责任感的一个展示平台。抒发家国身世之慨、忧时伤世是登高主题作品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家国破碎、怀才不遇、壮志难骋的古代知识分子往往会借登高一啸尽抒愁怀。还是以南宋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愠英雄泪。”作者借登高感怀,既委婉抒发家国沦落、山河破碎之痛,又表达身世飘零、怀才不遇,壮志难骋、不被重用的身世之悲。此外,陈与义《临江仙》:“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杜甫的《登高》,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等都属于这类。
(五)主题模式化。游子思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基本涵盖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主题模式。登高诗歌的创作主题有模式化的倾向。登高诗歌创作主题模式化主要由情节构思模式化和情感基调模式化两个方面的原因构成。情节构思模式化主要表现为登高题材诗歌大多数采用壮士登台(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思妇凭栏(如欧阳修的《踏莎行》),游子登楼(山、塔)(如谢眺的《临高台》),文士悲秋(如杜甫《登高》)等几个固定的写作程式进行构思布局,缺乏变化和新意。而情感基调模式化则突出表现为“登高”主题诗歌作品那种模式化的登高必忧、登高必愁,慷慨多悲、凄婉哀伤的情感基调。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有“虽信美而非吾土”之忧;王勃登阁,抒“谁悲失路之人”之郁;杜甫登楼,感发“万方多难”之慨;李商隐登安定城楼,则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竟未休”之叹。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怀遣忧却都是一致的。形成一种觉秋风而悲岁暮,闻寒蝉而叹余生,见落日而起乡思的模式化的人文心态。

四 结束语

“登高”文学像祖国传统文学领域上空高高飘扬的一面鲜艳旗帜,在传统文化千里长风的强劲吹拂下迎风招展。经历千年的发展,却历久弥新,充满活力。如前面我们说过的,“登高”题材作品不断涌现,“登高”文学创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人心目中已经具有一种“情结化”倾向。“登高”甚至一度成为知识分子良知和责任感展现的一个平台。“登高”成为传统文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而且这种意象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尤其是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哀时伤世的传统主题,对中国文化人和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想这也是该课题吸引我的原因。本文中,作者试图从“登高”文学——重点是古典“登高”诗歌的产生以及繁荣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对古典诗歌“登高”主题的影响,以及古典诗歌“登高主题”的内涵及其特点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古典“登高”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登高”诗歌,对“登高”这一文学现象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登高”主题作了一番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更清晰地审视和认识“登高”这一文学现象。而这也就是笔者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显然地,分析古典诗歌“登高”主题和讨论“登高”诗歌产生以及繁荣发展的原因不是今天我们撰写此文的目的,它只是我们更加清晰地审视和认识“登高”这一文学现象的必要途径或者说研究方法。这一点也是我想说明的。

谢辞:
古典诗歌中的“登高”诗主题分析 登高诗歌鉴赏
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喜贵老师给予了作者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笔者就张教授在众多的学术会议、繁忙的课堂教学以及繁重的个人学术研究中抽出大量宝贵时间对笔者进行指导表示真诚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注释:

[1]韦政通 .中国文化概论[M].岳麓书社,2003.10:184、185.

[2]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岳麓书社,2003.10:48.

[3]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齐鲁书社,1995.4:166.

[4]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齐鲁书社,1995.4:55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12:13.

[6]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4:277.

[7]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4:421.

参考文献:

1.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岳麓书社,2003.10.

2.陈廷湘.中国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7

3.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齐鲁书社,1995.4

4.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中华书局,2002.3

5.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1965.6

6.黄世中.古代诗人情感心态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8

7.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4

8.朱迥远.唐诗三百首译注评[M].辽海出版社,1997.8

9.余冠英等.唐诗今译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

10.严家炎、袁行霈.缀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11.鲁希奇.纯粹的学者王国维[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8

1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411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艺术 古典园林艺术的哲学

摘要:“山者,天地之骨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山石就有着特殊的崇拜。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园普遍使用叠石假山,叠石技艺精湛,成就极高,形成了特有的造山艺术。它是中国园林艺术中无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林 假山 叠山置石 艺术一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别称 月亮的别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这些别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一、

古典诗词中“可怜”的种种含义 古典诗词吟唱曲谱

古典诗词中,“可怜”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仅唐宋诗词中就有一千多处。“可怜”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意思是“值得怜悯”。那么古典诗词中的“可怜”是否都作“怜悯”解呢?其实,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对“可怜”的语境

详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五音和七音 五音不全最容易学的歌

什么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五音、七音?音乐中的任何旋律(曲调),都是由不同音高的乐音组成的。一个曲调有几个音,将这些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便是音阶。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可分为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两大类,史书上称为五音、七音或五声、七

声明:《古典诗歌中的“登高”诗主题分析 登高诗歌鉴赏》为网友演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