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于老师在教学时在学生正确读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你们知道本课中的“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问题:读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好?……质疑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明确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后,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如读蔺相如的语言、动作,读中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认真读文后分析出廉颇的性格,再体会到廉、蔺二人的精神,想象他们的对话进行对话补白,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于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讨论,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中,提高了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了分析,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课程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今后的教学继续坚持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坚守语文本位,在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兼顾“双基”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