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历史文化名人精选 韶关历史文化名人

淄博历史文化名人精选 韶关历史文化名人
齐桓公(前716-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吕氏,姓姜名小白。汉族(原称华夏族),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姜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鲍叔牙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尊称为“仲父”,颖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相之一。管仲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天资聪慧,遇事好动脑筋,酷爱读书,愿意接近名人贤士。他自幼与鲍叔牙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生活上的密友、政治上的知己。年轻时二人一起做买卖,分利时管仲总是要大头,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心,因为他家太穷;管仲也曾几次入朝当官,老是得不到国君的赏识,不被重用,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能,而是没有遇到明君;管仲也曾当过兵、打过仗,总是临阵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怯,是因为他家有老母无人照料。管仲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僖公,他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齐僖公安排管仲和召忽作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作公子小白的师傅。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山东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原籍何处,文献无征。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名载邑乘,无任职年代。墓葬在淄城西北郊五里(今黄家铺镇店子村西北)苗圃内,旧有华表翁仲,村人俗称为“石人坡”。故其民族成份引发学术界争议,“蒙古、女真、回族、汉人”多说并存,至今尚未定论。  

据淄川《蒲氏族谱》记载,相传蒲姓为元世勋,宁、顺间曾遭“夷族之祸”。刑戮之余,只遗一时方六七岁之“藐孤”,匿于外祖杨家,改随母姓,元亡后,始复姓蒲,名璋(即其始祖)。其后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因而易名蒲家庄。至明万历间全县诸生食饩(即补廪)者八人中,其族竟占六人。嗣后科甲相继,称为望族。自蒲璋至蒲松龄历十一世,其世系为:璋—子忠—整—海—臻—永祥—世广—继芳—生汭—槃—松龄。  

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县令(三名)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因而族谱小传中有“蒲氏文学自公始”之语;其曾祖继芳(行二),仅为庠生;其祖生汭,兄弟五人均未入泮;其父槃,字敏吾(五兄弟中无一采芹者),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数年称素封。业余不忘经史,“博洽淹贯”,宿儒所不能及。但长子早丧,四十余仍无子(曾过继嗣子),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连生四子。生平“主忠厚”,值战乱,策划守村,出资助修城垣,故而名载县志“隐逸”中。 

 贾思勰——出生于五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时期。山东益都或其附近人。北魏末年,曾任高阳(今山东淄博临淄)太守。到过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农业生产情况。后来回到家乡,从事农牧业生产,潜心于农学研究。当时,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正处于民族大融合高潮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交错杂居,互相学习,使得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得到交流和提高。贾思勰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开始撰写《齐民要术》,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大约于公元533—544年,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齐民要术》。贾思勰的这种“富国以农”的重农思想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焦裕禄(1922.8.16~1964.5.14),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干部楷模。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2756.html

更多阅读

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 钱币中国近代机制币

百年回顾:近代中国机制币的历史命运及其文化传承机制币(用现代机器冲压制造的各种金属货币)于1949年退出流通领域仅仅30年后,从1980年前后开始,它再次引起了全国人民关注。这次的关注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的:收藏品。这时的机制币已经不再是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杨杰宏一、纳西族人口与分布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身临其境, 来

专题一高密地名文化与政区沿革 地名历史沿革怎么写

专题一高密地名文化与政区沿革“高密”地名渊源高密历史悠久,古称夷维、夷安。战国,始有高密之名。公元前73年(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县改为高密国,南北朝时期改国为郡,唐时改郡为州。以后县、国、郡、州虽因朝制不断更

声明:《淄博历史文化名人精选 韶关历史文化名人》为网友槍藏進風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