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文的教学思考之169)
《陈涉世家》课堂实录
引入
【课前思考】
我喜欢说“四文并举”,就是“文辞文章文学文化”,这四点在中学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初三阶段,文言课文内容也比过去丰富了许多。这篇《陈涉世家》,仅就其故事梗概而言,估计学生大多在历史课上就熟悉了。结合目前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次想尝试多结合原著《史记》的文学特点和“农民起义”的文化特点一起来设计教学方案,以期能更好地激起大家的兴趣,从而更有意义或曰更有意思地去学习文言文。
再就是,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起义史或曰造反史是被书写得非常精彩的,场面描写波澜壮阔,人物刻划风采动人。一是法国人,一是中国人。两个民族骨子里都透着造反的血性和天性。不同的是,法国人的造反多是为了平等、自由等民主的权利,中国人的造反是为了求生存,求安稳。说说这里头文化的要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导入】
师:司马迁的生平,我们大多熟悉,大家还是先读一段话: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同学们,这是司马迁用以励志的一段话,古人说:“子长忠言直谏,身遭大难,以残疾之身,著不朽之作。”
师:【板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大家很熟悉,什么意思,又该如何理解?
生:“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史学方面的成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文学上的水平高。
师:大家说说本文记得是什么事情,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生: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师投影:——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
这里和项羽反秦首功,就列入“本纪”一般,陈胜以“佣耕”之民,却入三十世家之一。此处亦见太史公的史识与史才。
师:大家爱再说说文学方面的情况。
生:司马迁的《史记》,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师:“无韵之《离骚》”,应该是指文学方面的造诣。在中国,史学和文学就一直没有真正分过家,先秦的历史散文如《左传》和《战国策》,汪洋恣肆,铺张扬厉,不仅记录了许多重要史实,许多也是文学史上的佳作。《史记》在继承了先秦历史散文传统的同时,还深得《春秋》笔法之意韵。春秋笔法以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太史公笔法”在对此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展。我参考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结合《陈涉世家》这篇文章的具体特点,总结出“太史公笔法”的一个要点并板书:
有物有序,自寓褒贬。
一 传首部分及文体特点了解
【投影课文片段】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师:看看这一段都讲了什么内容。
生: 写了籍贯和身世。
生:说了陈涉的志向,还记载了一件事情。
师:某某,字某某,某某人也,这是标准的史传笔法。不过,刚才同学也说道的这一段故事,就是有关佣耕对话的内容,大家看看,可以说别有一番意味。大家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
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不太像历史事实,因为没有时间、地点,也没有实证,更像是一个故事。
师: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佚事”,乃至于是一种“演义”,而这正是中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
来,我们不妨来一起分析起这个故事的文学特点来,先是看,如果是正规的史传该如何写。我们先回顾一下《隆中对》
【投影】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师:按照这个说法,传记体文章顶多也只要写出“少有大志”和“佣耕者”“莫之许也”就行了,但本文却费了不少笔墨。我让大家看看,这一点的生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神态描写,如“怅恨”和“太息”,还有是佣者的“笑”;
生:语言描写,尤其是陈胜的语气,是在怅恨之余后的,一种幽幽的陈述语气。
生:还有从其他人的侧面衬托的角度来看。佣者则是一种讥笑。
生:陈涉的回答中,有两个感叹号,
生(插话):文言文中没有标点,这不是司马迁加的标点。
生(反驳):虽是后人所加,但原文里头有这个意思,算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
二背景部分及学习赏析
【投影】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师:同学们,这一段看来很很平实,,不像第一段那样容易分析,那么我们“开火车”吧,点到谁,大家想到什么说什么。
(由于是被动提问,学生开始发言的内容,大多是就事论事,阐述一下句子内容,后来我坚持让后面的学生一定要说些什么,大家渐渐说得深入了,渐渐有不少同学主动发言了。随机讲的,为了方便,我按照句子先后顺序整理如下。)
生:“二世元年”,表明刚刚是改元换帝,这些人就被征发戍边,而“七月”的季节与“大泽乡”又与大雨失期有着某种关联。
生:一个“发”字,让同学们联系到花木兰不过是“点兵”入伍,而此处都是“闾左”的贫民,可见当时社会底层也有阶层的区隔甚至对立。
生:他们都是“屯长”,看来陈胜吴广本来就有的声望与组织能力,这些都是早造反的本钱。
生:“九百人”并不多,而后来的“万人”“千骑”又与此照应。
生:“法皆斩”的那个“皆”字,不论是否天灾,譬如七月、大泽、大雨等,都要草菅人命,这也是逼人造反的主要原因。
师:总结一下,这一段如此平实的记叙,却写出了秦朝徭役繁重,与严刑酷法,已经表明了作者的褒贬情感。
三 主体部分与文体讨论
师:这一部分,我们读的是课文的主体阶段,先来讨论陈涉吴广起义的具体过程,包括怎么作形势分析和舆论准备,还有后来的暴动过程和发展形势。
下面提出几个问题,有的是来自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有的是老师自拟的问题。
(一)怎么会有扶苏和项燕这么奇怪的组合?
投影: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师:这里头最核心的是哪一句话。
生:(众声)“天下苦秦久矣”。
师:这是文章中人物语言最长的一段,是陈胜有关“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对策”的分析报告。核心的一句话是,大家讲了,是“天下苦秦久矣”。这就是基础。他们有哪些具体的策略?
生:“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师:这两个人,一个是当朝世子,一个是前朝的对头将军,怎么会组合在一起了呢?
(学生一时沉默。)
师:这其实还要从“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上来突破。虽然“苦秦”,但总要师出有名,找到合适的精神领袖。回忆一下,《隆中对》中的刘备靠什么?
生:“将军既帝室之胄。”
师:对呀,刘备可以靠自己的DNA,陈胜吴广能够靠什么?
生:他们要依靠更为重要的力量,靠当世更著名的人物,扶苏项燕就是。
师:结合学过的地理与历史知识,说说为什么?
生:(学生迟疑,教师点拨后发言,有整理。)对于秦地及较早归顺的北方百姓而言,扶苏是最好的理由;同时,而对于亡秦必楚的楚地而言,没有比项燕更有号召力的了。为了成功,“佣耕之子”的陈涉吴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师:再总结一下,陈胜当初自许“鸿鹄”,不是白给的,他天天在思考呀。有其大志也有其准备:对外部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内心深处是有着严密的思考。在提出具体对策的时候,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是不合逻辑的,但是由于是农民举事,后来“赢粮景从”支持他的人也都是“氓隶之徒”,也都是各自“选择性”地相信各自的精神寄托。
看吧,一个糊涂的组合,反而成为了苦秦已久的农民的一个充分理由。
(二)从“卜者”身上看出了什么?
投影】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师:前面有了赏析的基础了。大家对“有物有序自寓褒贬”的太史公笔法应该有较深的认识。好的,说说。
生:“卜者知其指意”,说明大家心同所想,对于当前的形势有着大致相同的判断。
生:“足下事皆成,有功”的断语,是那个算卦人的一种鼓励。
师:是啊,这说明举事起义这件事情,连瞎子都看明白了(学生说:不一定是瞎子,众笑)。是的,不论瞎不瞎都明白,(大笑)说明已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然足下卜之鬼乎”,是这个民间知识分子的卜者给出的有效的策划方案。
师:提醒大家注意文章只中的这个“乃”字,表示什么?
生:副词“乃”,表“于是”,时间承接很紧张。
师:对,也明了形势的紧迫性,与陈胜吴广行动的果断。
(三)怎样看待陈胜、吴广之间的关系。
师:本文是《陈涉世家》可是,有学生在预习中发现,许多具体的事情都是吴广做的,譬如“卜之鬼”,譬如“杀两尉”,都是吴广主导的。我于是让大家再带着问题看一遍全文。先找出大家找出了有光二人分工及关系的词语。
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直接点明两个人的主从关系。
生:老师刚才说的,在这次起义过程中,是陈涉做的“形势分析报告”,并且决定了行动的策略。
生:后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也是出自陈涉之口。
生:和三老豪杰的外交宣传,还是由陈涉主导完成。
师:吴广呢?
生:在具体的事情中,都是吴广主导,杀人起事时候,不过是“陈胜佐之”。
师:对呀,吴广则是坚定而有效的执行者,不过,在整个的造反大业中,无疑是陈胜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不过,吴广的作用也不可替代。这次起义,吴广后来死后,起义就衰败了,有兴趣大家参考史记或者其他资料。
四 结尾本分及文化拓展
师:同学们,作为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为刘项的举事做好了铺垫。而且,这次起义由于有明确的记载,留之后世,传至民间,似乎成为了后代历次农民起义的模板。我们不妨分组讨论一下。
下面是形成的一些共识。
(一)农民大多是不得已再造反,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农民起义大多为自由独立而战,而中国人则是“逼上梁山”。正因为如此,如多起义都是由“临时性事件”引起,并且在短时期内斗造成了很大的声势。
(二)起义的舆论与宣传准备,大多是借重神鬼或者宗教,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来增加光环。《水浒传》中的天罡地煞石碑,只不过是放大了和精致化了的“鱼腹中书”。同时,最好还有一些民众敬重的人物作为号召性形象。如项羽就供了个“楚王”,清朝快一百年了,还有人不断借“朱三太子”来说事,就是如此。
(三)用各种盟誓的方式来结成联盟。古人没有政党,开始也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于是“为坛盟誓”,“结为异性兄弟”“天父天兄”“白莲教姊妹”等形式,就是最好的组织构架,当然,常常因此留下失败的祸根。
(四)常常在获得一定的成绩后,领导人迅速“异化”,走上了称王称霸的老路,甚至很多走向自己的反动,骄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陈涉终于忘记了自己“苟富贵勿相忘”的老话,也把自己送进了坟墓,而太平天国的闹剧与惨剧,使得一个为农民举事的战争,几乎变成了农民的浩劫。
以上这几点,其实是不全面的,确实完全从本文出发的,所以,这种文化积累就很有意思,也增进了大家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