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hf.shu.edu.cn/Default.aspx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何去何从?
—“第九届中国英语教育及教学法论坛”之见闻与感想
创建日期2014/5/30刘佳浏览次数124 一、前言“第九届中国英语教育及教学法论坛”由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2014年5月17-18日在大连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代表主要为国内各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英语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等,共三百余人。我院英语系主任肖福寿教授和副主任张建琴博士参加了本次论坛。现就我们的一些见闻与感想作一阐述。二、见闻两则目前,我国有994所本科院校开设英语专业。2013年,外国语言文学类的本科生在校人数达81万,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同质类竞争的倾向。因此,本次论坛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阶段性成果介绍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确定为主要议题。我们的见闻如下:见闻1:有关《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问题教育部已委托英语专业教指委加紧制定《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4年底完成制定,今后将成为英语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各校还要根据学生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国标》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具有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国标》公布后,将有一段时间的建设期,然后由各校提出申请,进行合格评估。985学校先评,之后是211学校和其他高校。《国标》提出,英语专业要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翻译以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英语专业的优势在于:多语言技能、跨文化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开阔视野、人文素养和社科知识。与会专家认为,英语专业必须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的人文特色,在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见闻2:有关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问题部分学校介绍了各自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分为三个programs: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交际型高端英语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端技能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有两个双学位专业: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还有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分为科技英语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北外最近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一步减少了必修课的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分,减少了技能课的学分,增加了文学文化类课程的学分。复旦大学坚持小班教学,每年招50名学生,分三个班级,他们的改革主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吸引优质生源、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改进教材教学方法、减负增效,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安徽大学英语专业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为外交部输送了大量毕业生,他们的班级容量为20人。三、感想四则根据本次论坛透露的信息,我们对英语专业今后的改革具有以下感想或建议:(1)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修订中,适当减少技能课学分,增加文学和文化类课程的学分要求。(2)英语专业进行小班教学,20-25人一个班。由于大类招生,学生实际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缩短,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课堂互动来提高语言能力,也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3)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平台,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开展。(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申报教改项目。四、结束语参加本次论坛,可谓不虚此行。我们不仅了解到英语教育界的一些新动向,而且与兄弟院校的代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他们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英语系将根据本次论坛的精神,进一步凝练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切实有效的英语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为培养英语专业的优质人才作出新贡献。(英语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