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起1938》,我看了五遍后才动笔写下这篇评。
无关历史,只谈小说。
我从没有见过哪一本小说可以这样写,轻松的文风配上沉重的故事。笑中藏泪,意犹未尽。没有起点军事历史文的宏图伟业,壮志凌云的抱负,没有晋江文缠绵悱恻惊心动魄的爱情,我爱这个热血的故事。
最初找到这篇文,机缘巧合,当时喜欢看起点文(大多是男生写的军事历史文),无意中看到网上的推荐,第一眼看到了战起1938,我喜欢这样的命名。也就是这么一眼,开启我对现代史的极大兴趣。所以战起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启蒙般的小说。
[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忽然终结,我不愿意再次醒来时,面对的依然是庸碌的人生。]
这句话无论是对男主角奥古斯汀还是女主角秦恬来说,都是对他们第二次人生的最好概括。
首先说秦恬,套用奥古斯汀的话来说就是那种绝对不要强绝对不柔弱的个性。她独立,勇敢,坚强,善良,在战火肆虐的欧洲大陆随遇而安。她可以为了未曾谋面的兄长只身来到语言不通的波兰,她可以不顾危险,在波兰沦陷之际,走上废墟般的街头抢救伤员,她敢向犹太人聚居地扔食品包。她可以在党卫军眼皮底下将中弹的同事救起。她可以随着难民从凡尔登徒步巴黎。她可以给即将出发东线战场的德国小伙一个拥抱。她加入红十字会,辗转东线战场,救死扶伤,她对每一个人报以善良之心。她也许看不到她笔记本上书写的2012,但她的第二次生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意义,不再迷茫。
诚然,如果秦恬是这样一个如同圣母般的完人,我想我可能并不会欣赏她。她迷惘,懦弱,甚至是自私,她有着所有人都有的弱点,正是这些才让我感觉她是真实存在的。更难得是她在战争中从来不开金手指。她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她明白身为这个时代的秦恬所要承担的责任,她知道这个时代不容她肆意妄为,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她明白了要想活在当下就必须奋斗。辗转半个欧洲,看过了无数个生命从鲜活走向黯淡,血与泪的交融,于是她从宅女慢慢蜕变,学会了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下艰苦生存。她的自始至终的理性与清醒,更是她的一处闪光点。
奥古斯汀,是《战起1938》里矛盾最突出尖锐的人物。英俊日尔曼外表下的中国灵魂,他是罗桐,是奥古斯汀。二十多年红旗下的生活和十多年的德国生活互相交错,使他产生了自我怀疑,他是谁,奥古斯汀,那么罗桐又是否真正存在?21世纪在中国衣食无忧的生活与一战后凡尔赛体系下德意志民众的困苦潦倒严重冲突,后世价值观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心里顶着巨大压力。接受还是抵制狂热的民族主义?罗桐在抵制,奥古斯汀却只会被同化。在遇见秦恬之前,他只是奥古斯汀,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员,而德意志是他的祖国。他必须肩负起责任,为了生存,为了德意志。他前世的军人身份也提醒他,不能做懦夫。他根本无法逃避,他还有十几年来身边的朋友和父母。“我追随元首,我报考军校,我参军,投入战争,并且坚持至今,全部出自自愿。”他原本以为这一生会被绑在战车上直到死亡,但遇到了秦恬,罗桐被唤醒。他开始转变心态,坚持活下去。决心为德国而战,尽管他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胜利,尽管他知道那是错误。他都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前去。吾之荣誉既忠诚,奥古斯汀无愧于军人的荣光,无愧于他的家人朋友。他可以为朋友战友两肋插刀,无私奉献,他可以对秦恬敞开心扉,时刻替她甚至她的家人着想。作者疯丢子虽然对奥古斯汀着墨不多,但仍然凸现出奥古斯汀的光芒。
再说男配海因茨,他的出场便使秦恬的波兰同事丢掉了双腿。不寒而栗的党卫军形象,偏执,血腥,疯狂,冷酷无情。后来我们发现隐藏在这些后面的是他对信仰的忠诚,他对正义底线的理解,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兑现自己的诺言,以及他的纠结和小别扭。战争后期他加入东线战场,随着德国战车一同存亡。德国在苏联的溃败,元首的死,无意中得知秦恬与奥古的秘密,信仰的崩塌。我以为他会选择自杀,但他选择坚强的活,他接受失败,被俘,西伯利亚劳动,失去一只眼睛,最后回归故里。他是战争的响应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典型的二战迷途青年。不得不说丢子笔下的海因茨风头盖过了奥古。
文中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更多的则是亲情和友情。我到现在仍然不认为秦恬和奥古斯汀之间的感情是爱情。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相互依靠,相互支持。或许不是这个年代,罗桐和秦恬不可能走到一起。
秦恬说过:“战争年代,无论多关怀都要朋友当死尸一样对待,否则朋友真死了,更加受不了。”然而她并没有这样做,奥古海因茨都没有,他们所有人的友情是精神支柱之一。生死患难,天各一方,他们都曾经历,都曾落泪。
关于亲情,秦恬因为未曾谋面的兄长义无反顾奔向战争的首站波兰。因为亲情,秦恬始终为了巴黎的父母着想避免与奥古海因茨等人的接触。因为亲情,秦恬谎报志愿服务东线战场日期,在午夜不辞而别。
秦恬这一生遇到了许多人,看过了许多事,这些人留给秦恬的影响是巨大的,仔细看秦恬生命中的过客,或许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战争年代人性的缩影。在遭受无法忍受的对待后愤然起义抗争直到死亡的犹太女孩莉娜。虽然屈服于侵略者但绝不放弃暗中斗争的波兰饭店经理。被战争分裂了人格,在信仰和良知的对抗中精神分裂崩溃自杀的德国士兵凯泽尔。企图救夫委身敌军的法国落魄贵族尤丽安娜。不分敌我给予帮助的苏联农民……这些人的存在,教会了她去珍惜,去奋斗,去爱,去……还有活下去。他们的结局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留给秦恬的不可磨灭的记忆,教会秦恬的东西。
更为难得的是丢子始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战争,世界并不是非黑既白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真相只有亲历者才会知晓。在同情犹太人的同时也揭示犹太民族曾带给欧巴罗大陆的磨难。在肯定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时,也不忘告诉读者苏联士兵对德国手无寸铁的民众的伤害。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友善对待日本人。
感谢疯丢子,谢谢你写出《战起1938》。
蚂蚁于2013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