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关于诚信的那些事 冠一集团 诚信立业

“诚信”是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概念,基本意思是“诚实守信”。如果细究,“诚”与“信”略有差别和侧重,“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一个人只有内心真诚,才能取信于人,所以北宋理学家张载说:“诚故信,无私故威。”(诚实,所以有信用;无私,所以有威望。)

一个人的内心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了解要靠外在的“信”。“信”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关注社会的儒家格外提倡。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如何行政,孔子给出了三个要件:“粮食充足,武器充足,人民诚信。”子贡问:“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武器。”子贡又问:“如果必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是哪个?”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信”?因为诚信是社会的稳定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你不知道这个人会怎样。说了不算,算了不说,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样的人没办法共事;如果一个社会不讲诚信的人多了,这个社会也不知道会怎样。诚信,带来一个稳定的预期。人心稳定,社会自然和谐。

无数的事例、经验证明了讲诚信的好处,可以略举几例。

讲诚信,能救命。《史记》里有句话:“得黄金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诺。”(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季布是一个非常讲信用的人,他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所以有很好的社会名声。季布是霸王项羽帐下五大战将之一,后来兵败,刘邦出千金悬赏捉拿他,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此时,一个周姓的人家冒着灭三族的危险保护了他,并出主意帮他脱险。后来,一个朱姓的人家收留了季布。朱家与刘邦的亲信——太仆滕公关系很好,就去找滕公,拐弯抹角为季布说情。滕公猜出季布在朱家,但不仅没有说破,反而向刘邦求情,最终赦免了季布的罪,还拜为郎中,在惠帝时担任中郎将、文帝河东郡守。这些人为什么冒死救季布?很重要的原因是敬重季布“一诺千金”的人格。

而不讲诚信,则可能丢命。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烽火戏诸侯。周幽王那个叫褒姒的宠妃,长得漂亮但是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将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是外敌入侵的报警信号,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匆匆赶到,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外敌真的来了,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褒姒也被俘虏。这也是中国版的“狼来了”的故事。

讲诚信,才有威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秦国正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古代的城很小,扛根木头从南门走到北门是件很轻松的事,但天上掉馅饼的事,往往不可信,所以没人肯出手一试。后来,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人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说话不算数,却可能大损名声。孔子有个学生叫宰我,这个人口才很好,孔子把它排在言语科第一名。但这个学生经常说话不靠谱,以至于孔子感叹:“我刚开始时,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现在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让我改变的人,就是宰我。”还说:“我以言取人,会误取宰我;以貌取人,会失去子羽。”子羽相貌和体型都不好看,孔子误认为他没有前途,但子羽刻苦学习,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三百多个弟子跟随他同行。宰我尽管是“孔门十哲”,却因为夸夸其谈,言行不一,名声受到很大损伤。

人无信不立——关于诚信的那些事 冠一集团 诚信立业

国外也有类似的故事。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儿拦住,要他买火柴,他没有零钱,小男孩让他拿上火柴,然后跑去换零钱。但很久男孩儿没有回来,绅士觉得被骗,只好无奈地回家了。第二天,绅士在办公室,有另外一个男孩儿求见,来送昨天的零钱。说卖火柴的男孩是他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时被马车撞成重伤。绅士深受感动,毅然决定为孩子治病,并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与之相反的故事也有。一个生性吝啬的人遗失了一个公文包,内有100万元现金。他遍寻不着,急得不得了,于是报警,悬赏10万元。数日后有人将公文包送到警察局,警察通知失主来领。但这位吝啬的失主却反悔了,不想付酬金,谎称公文包内有110万元现金,现在却只剩下100万元。警察见公文包外有锁,并且没有被破坏及开启的现象,就做出决定:这个公文包不是这位失主丢失的,所以不能给这位失主。按照规定,6个月内无人来认领,这100万元就属于捡到它的那个人了。

类似的故事很多,但主题往往是一个:讲诚信,有好报;不讲诚信,有恶报。这就把诚信与回报进行因果联系了。诚信自然有时会带来好报,但为了回报而诚信,这样的诚信是靠不住的。这时的诚信成了交易的商品:我拿出诚信,交换你对我的好处。言外之意:你不给我好处,我就可以不诚信了。这种想法,是精神(品格)的物质化、交易化的表现,是当前市场经济思维的泛化表现,是对诚信最浅层次的理解。

诚信应该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不应成为利害关系下人的异化。有些人,他们不仅没有从诚信中得好处,反而得了“坏处”,但他们还是选择诚信。《后汉书·方术列传·公沙穆传》中说:公沙穆曾养猪,猪有病,公沙穆让人到集市上去卖,并跟卖的人说:“如果有人买,要告诉这猪有病,不能要高价。”卖猪把猪卖了,没说猪有病,卖价超过了公沙穆定的价。公沙穆知道后,追上买猪者,告诉实情,并把一半钱退还给买主。北周人孟信的故事与之类似,不过卖的不是猪,而是牛。这些人因为讲诚信而失去了到手的好处,但他们把诚信品质与物质得失区分开来,其实体现了诚信之为诚信的真正价值。

谈诚信得好处、不得好处,其实还是在谈诚信与利害的关系。而诚信应该超乎利害,真正成为人的高尚精神,成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诚信与利害无必然联系,与因果也无必然关系。在中国古代,很多人的诚信行为说明了这一点。《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季子挂剑”的故事:季札奉命出使,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很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上没有说。季札因为还要佩戴宝剑出使其它国家,所以决定出使返程将宝剑送给徐君,但也没有说出来。出使回来又路过徐国,而徐君已经去世,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哭祭一番,然后踏上归国之路。

有人把口头约定称为“君子协定”,而季札与徐君却连口头表达也没有,季札完全是自我要求,且与物质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宝剑挂到树上,会不会有人偷走?会不会有人卖掉宝剑以谋利?这些都是物质层面的考虑,而对于季札来说,他只是在践行一个内心的承诺,而这个承诺,甚至不需要外人的验证,更不必说约束了,这是真的诚信!

这样的例子很多。查道是宋代大臣,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么能呢?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怎么能偷吃呢?”东西还没有送到人家手里,人家也不知道,但内心已经决定了,就是承诺,不用外在约束。两人饿着肚子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两人便停下来采了些枣子吃。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不解,查道说:“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诚信就是一种“应该”做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没必要问为什么,就象人类要避开猛兽、寻找食物、保护孩子……一样,是人的本能。这个本能更深层次的原因,关乎人类的终极追求——幸福。

诚信与幸福似乎很远,其实很近,甚至合为一体。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它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决非取决于物质。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不见得过得不如今天幸福;今天的有钱人不见得比钱少的人幸福,否则百万富翁也不会自杀了。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的、喝的、住的条件都差,但颜回照样很快乐。所以真正的幸福是由内而发的,而不必靠豪宅、名车来支撑。一个人如果讲诚信,他的心里是丰富而坦荡的,他得到的是别人真诚的微笑、真心的帮助,而这又反过来更增加了他的幸福感,这是一个人讲诚信的最大好处,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如何让更多的人去做“应该做的事”、生活得更幸福呢?

首先是教育。

教育要趁早。这一点中国古人早就知道。《列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周文的母亲太任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胎教,与现在的胎教不同的是,古代的胎教更重视品德。

身教重于言教。《韩非子》记载了一个“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妈妈就哄他说:“你在家好好玩,妈妈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赶集回来,见曾参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说:“我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不懂世事,就是跟父母学,听父母的话。今天你欺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欺骗。母亲骗儿子,儿子不相信母亲,这是教子之道吗?”

在教育中,重复就是力量,发现问题要随时纠正。据宋邵博《闻见后录》记载,司马光五六岁时偶得一核桃,不会剥壳,他姐姐想帮他,却始终不肯。后姐姐因事离开,一个婢女帮他剥了壳,姐姐回来后问,司马光随口道:“吾自去。”他父司目睹了司马光吃核桃的全过程,见儿子撒谎,就厉声训斥,并教导说:“诚,为人之本也,人当取信于人。”

二是要慎言。

“信”字拆开,是“人言”;“诚”字拆开,是“言成”。所谓“诚信”,就是“人说的话变成现实”。为了避免“说到做不到”,首先说话一定要慎重,有可能做不到的事,一定不能先说出来。刘向《说苑》记载,孔子到周朝都城参观太庙,见一个铜人,有三个封条封住口(成语“三缄其口”的由来),背后有铭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以此来警示后人不要随便讲话,更不能随便承诺。

但人总是要说话的,到底讲哪些话?——讲那些能做到的话。没有把握的话不要说,更不能图一时口快。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如果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要做到很难。世事多变,当初真诚的承诺,可能会因为不可预料的原因而无法实际,比如季札挂剑的无奈,所以做到诚信最好的方法,是孔子说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把想承诺的事做出来,然后再说出来。比如孩子考上了大学,不要先承诺给孩子送什么礼物,而是把礼物准备好,拿到孩子面前时再讲:“我很为你高兴,早就想给你买这个礼物了……”

三是有诺必践。

一个人立身于社会,一定要有担当。形容一个人有担当,常用“吐个唾沫砸个钉”之类的话,有首歌唱威海人,说咱威海人“不签合同也放心”,都是讲有诺必践、说话算话。为什么如此赞美能够践诺的人?因为践诺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庄子》记载了一个“尾生守信”的故事,说有古代一个人叫尾生,与一个姑娘约会,地点在桥下,结果姑娘没来,大水来了,尾生坚守承诺,结果抱着柱子被淹死了。很多人笑尾生不知变通,尾生也确实太过执拗,但现在的人啊,太少这样守信的执拗了!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里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595年,荷兰人的两条前往北极探险的船不幸被困,17名荷兰水手在北极圈中度过了6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这6个月中,他们拆掉了船只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保持体温;他们靠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由于条件恶劣,其中有8个人死去了。在这样的险境中,荷兰人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精心地照顾好了别人委托他们带往东方的货物,这些货物中包括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不仅如此,当有机会返回荷兰时,他们宁可拆掉睡觉用的船舱,也要腾出空间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交还到委托人手中。

诚信是一条越走越宽的路。当货物交到委托人手里的时候,委托人下次有运输的需要,会找谁合作?不讲诚信,短期内得到了好处,增加了利润,但透支了长远利益。利润是金,诚信是命;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利润?诚信就像夜明珠,平时平淡无奇像块石头,关键时刻却会显示光辉。在生意顺风顺水的时候不会有感觉,在金融危机之类的灾难来临时,诚信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那些讲信用的企业会抱得更紧,而常耍点小聪明的企业,往往连一棵救命的稻草都抓不住,只能在市场的风暴中随波逐流,企业经营者只能祈祷上帝。很多人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祈求的上帝就是自己常常当垃圾扔掉的东西——诚信。这也是很多企业走不远的主要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1903.html

更多阅读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名言

论语颜渊篇说: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段话中,孔子点出了古代中国人政治的三大价值:食、兵、

人无信不立 人无信则不立

孔老夫子說「人無信不立」,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在家庭、在社會都無法立足,也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論語》裡面也提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假如沒有信用,真不知道他人生還能做出些什麼事來?但是現在商場上講不講信用?有些是是而非的想

言出必行,人无信不立 言出必行 行之必果

言出必行,人无信不立孔子曾经多次谈到诚信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的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信字,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

关于爱情的优美句子: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

关于爱情的优美句子: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1. 用所有的微笑,去喜欢一个人。用一颗心,去爱一个人。2.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 不管别人说我们合适不合适 只要我爱你就好.3. 每次都用一个爱好来淡忘你,现在你不爱我,我却爱了全世界了。4.

关于robotium的那些事 robotium的优缺点

接触robotium真的不久,关键是公司要开发一款自动化测试工具,不幸的是,我以小白的身份,被拉了进来,不得已,只好学了。不多不少,大概有一个多月了吧,多多少少有些收获,打算总结下,发出来晒晒。当然,也是有感与自动化测试,网上实际的例子比较上,所以

声明:《人无信不立——关于诚信的那些事 冠一集团 诚信立业》为网友黯然酸楚的戏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