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对于毛家山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
这几年,随着旅游公路的开通,每到周末,总有开着私家车的携妻带子,或者一队骑行的驴友,在村里一排排土窑洞组成的巷子里徜徉;或在知青碑林、知青博物馆深思;或去村东边的沟里,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捉虾摸蟹;或到村北边的松林听松赏景;或毫无目的地漫步在长满绿树翠草的田间小路,一任鸡鸣狗吠、牧人晚归、炊烟升起。
无论是迭经沧桑、流离转徙、感怀逝水流年的怅惘者,还是崇尚生态、敬畏自然的环保者,抑或厌倦都市喧嚣、减压释重、放飞心情的旅行者,在这里,都找到了寄托灵魂的归宿。
毛家山村,自明朝末年有人家筑土窑居住以来,从来不是旅游景点,始终沉寂在中条山南麓。期间,曾有几次格外的喧哗,一度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但很快,她又回归了平静。
村里老人印象中的第一次热闹场面,是抗战时中条山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部设在毛家山村一户农家,百十口人的山村,突然出现大批的军队,村边的山头到处是修筑的工事,日军的飞机不时在空中盘旋扔炸弹,捕捉军队的首脑机关。虽然日军的飞机也被击落过,中国军人也曾浴血奋战誓死抵抗,但很快,中条山战役失败了,日军在周边的山头修建了炮楼。村里人说,日本的一位前首相当年就在山上的炮楼里呆过。
老人们印象中的第二次热闹场面,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队天津中学生高举红旗,喊着口号,步行50余天,寒冬腊月里来到了毛家山村插队,给村民带来了中南海的水、种子和土。此后几年,毛家山成了全国模范知青点,引水下山、改天换地的事迹荣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时间,各地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捐资捐物不断。群众植树造林大会战随即展开,硬生生将一座草都不长的石头山上种满了松柏。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座名叫虎疙瘩的山上松柏葱郁,花草争艳。它不仅仅是当年人们“战天斗地”的历史遗存,更为毛家山的生态修复留下了宝贵财富。
在毛家山村,天津知青留下的痕迹很多,进村的山坡上,几十年前用石头摆放而成的“敢叫毛山变大寨”巨幅白色标语依稀可见。为了引水下山而开凿的“工农联盟洞”如今依旧使用着。当年经常开会的那几颗老柳树下,如今建成了知青碑林。知青当年居住的窑洞也整修一新。知青大院,成为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追寻历史的地方。
毛家山村由四排层叠的土窑洞构成,错落有致。村子不大,几排窑洞掩映在绿树丛中。村民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进窑洞,门边就是一个土炕,一个烧柴的土炉和土炕连接着,冬天烧火做饭时的烟道余热将土炕烤得热乎乎。有些人家虽然购置了电磁炉等现代化炊具,但他们还是习惯烧火做饭,家家户户门前都整齐地堆着柴垛子。村里人都有自家的碾麦场,堆放麦草垛子,在临近收麦的时候,村民便将自家的场子碾压得平平整整,在许多村庄已经消失的石碾子,在这里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麦场上,尚有多年前村民为存放农具而搭建的茅草屋,虽历经风雨,却矗立不倒,不仅让那些钢筋水泥般的“楼脆脆”们无地自容,更成为山村一幅朴素的风景。
4月间,平陆县长李旸在毛家山下乡时,在一处茅草屋前流连忘返,对这些虽简单却科学合理的搭建方式感叹不已,临走时不忘叮嘱村干部:“可要把这些茅草屋保护好,别拆了。”
毛家山背靠中条山保护完好的油松生态林,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猪、野羊、野兔等山里的精灵们时常出没。由于地处林区,植被茂密,水源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的缘故,站在毛家山,深深地呼吸,你顿觉精神大振。
呼吸新鲜空气,如今也成了许多城里人的奢求。去年秋天,两辆大巴车载着数十名老人停靠在毛家山村,不为其他,只为空气而来。这群老人慢悠悠走在田间地头林边,大口呼吸着空气,直到心满意足,才乘车返回。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衣裳。”曾经的校园歌曲,此时完全成了毛家山的素描图,不知陶醉了多少游人。
毛家山地势高远,白天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黄河在不远处流淌;夜晚,月明星稀,群山幽幽,松涛阵阵,不知名鸟儿的鸣叫声从山间传来,仰望苍穹,你可尽情聆听着天籁之音。当你沉浸在这般仙境中难以自拔的时候,你回望,不远处,三门峡市的街灯迷离,甚至黄河大桥上的那排路灯都分外清楚,你便知道,你所在的还是人间。
远离喧嚣,坐拥天然氧吧、溪流泉水、浩瀚森林,毛家山人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极度奢华。先祖的穴居方式,黄土高原原生态的生活习俗,既有历史的印记,也有现代文明的展现。毛家山是一部浓缩着生态自然、人类文明发展的百科书,各种各样的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厌倦了知名景区“只见人头不见山”,厌倦了都市里没完没了的拥堵,有一天也徜徉在毛家山的窑洞院落间,机缘巧合,你看到了一个拄着拐棍、带着厚厚近视镜的七旬老人,这时,你便遇到了既是历史也是现实的人物——郝广杰。当年,他是第一批天津知青的带队老师,而今,他是毛家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当年,他是大学生村官,而今,他或许是全国唯一的真正的副厅级村官。他的故事,也让这个原生态山村的人文历史尽显奢华。
本报记者 杨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