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在哪里?
1954年,慈溪县重新调整区划后,慈溪县城迁往原属余姚县的浒山镇,慈溪改称慈城,划给宁波市江北区管辖。当时,为了顺利的完成这次调整,尽快的平息余姚方面的对调整的不满。还出了一个“高招”,就是先把慈溪县城故意划到原属余姚的浒山,造成一种余姚得便宜的假象,等到几年后新调整的县域稳定了,又把慈城从余姚划到了宁波。
历属余姚县的浒山在语言、文化上与宁波其它下属各县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在拜祭祖宗方面,余姚、浒山人都是要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上坟,而宁波和下属的慈溪人是选择在清明节。县治是调整了,可是语音一时是调整不了的。听到浒山口音,你若说他是余姚人,他必定立马给你纠正:“阿拉也是慈溪人!”以后人们便将观海卫及其以东称为东边人,其西则称西边人,不称余姚,省去了些许麻烦。当年,一位东边老人去浒山办事,接待的是一位浒山办事员,这位办事干部问老人的姓氏,老人说:“姓鲁。”“哦,姓罗?”干部问。老人又说了一遍:“鲁”,这干部说:“是姓路吗?”,扯了半天,总是扯不明白。老人文盲,不像现在没有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只得搬来鲁智深当救兵,花和尚一到,双方这才开怀大笑。语言上的差别,有时真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例如“蚂蚁”,东边人叫:“毛昏”,西边的唤:“焦虎”;“发夹”东边称“夹钗”,西边说是:“妹子钳”;还有“阿伯”,东边人以为是叫“爸爸”或“伯父”,西边人却用来称父亲的姐妹为“阿伯”,甚至连同她的丈夫,一概称为:“阿伯”。为了有所处别,又叫做什么:“男阿伯”,“女阿伯”的,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浒山成县府所在,面貌逐渐改观,尤以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为最,至今已是面貌全新。虽然依稀尚存者有七房池头、小山墩、一、二丈北门城墙之类,却如同留在眼角间的些许眼屎。浒山现在还有什么?除了用来造火柴盒般的房子的砖头、水泥、钢筋,还有堵在道上、放着尾气的汽车,这个东西才是真的阿堵物。当然浒山还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远看如七高八低的一口虎牙,谁要是想拔这虎牙还真不容易呢,破房子一平米早已上万!
浒山没有了,浒山太惨了!可是你得感谢浒山,由衷的感谢浒山!
回头看看老慈溪,现在的慈城,“江南第一古县城”、“全国古县城的标本”、“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 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得益于浒山的自我牺牲精神,用浒山的脱胎换骨,置换来慈城数十年的详和安宁。当然还有慈溪的文化历史的沉淀,它的文明足迹,是可以一直追溯到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是置换不了的。
文化意识的轻重,标志着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下,懂得保存历史遗产,街道窄、房子低、庙宇破、山河依旧你就会觉着他的文化意识或文化水平高。文化意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待历史遗存的态度,毁灭古迹,高楼大厦间满天尘土,只会逼得大家赶紧闭上眼睛、捂住鼻子。
慈城,你得珍惜!珍惜这一用浒山的血肉之躯换来的宁静的千年古县城!
可是,浒山,你也别泄气,人们会记住你在这一变革中舍身的历史功绩!
慈溪在哪里?慈城就是她的根,只要根在,还怕找不着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