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讲座 无限极面诊视频

(视频,图片,教学资料)

面不平色黑,大头者,为水型之人,藏而不露,性格黠狡,能秋冬不能春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木型之人,聪明有才华,好用心机,肝胆主之,故易患肝胆疾病,无病亦有时感肝经不适,如巅顶似有压物感,左胁易痛,这种人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而在秋冬季节时易感受病邪的侵袭,多于秋冬发生疾病。
火型之人,讲求实效,对事物认识很深刻,有气魄,轻财,但少信用,多忧虑,性情急躁,不能享长寿,多急性心脏病暴死。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的温暖,不能耐受秋冬的寒冷,秋冬季易感受外邪发生疾病。
土型之人,待人诚恳而忠厚,宽心不计较,做事取信于人。人喜安静,不急躁,好帮人,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稍迟钝而不敏感。因土属中央戊己,故易患脾胃和风湿性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就容易生病。
金型之人,行动轻快,性急,其人清廉,洁身自好,不动则静,动时则猛悍异常。此种人易患肺部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易患病。
水型之人,多谋善虑,勇于创新,性稳而坚之,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也不畏惧,善于欺诈。此型人易患肾和膀胱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若春夏感受外邪易发生疾病。
又,眉以上为上亭,显示脑的部位,眉与鼻孔之间为中亭,显示呼吸部位。鼻孔以下为下亭,显示消化部位。因此,根据不同的头形特征归纳为,呼吸型、消化型,肌肉型、脑型。
1、呼吸型:头面呈两头小中间宽,面颊骨突出,下巴呈钝角,两眼瞳孔间隔窄;此型人呼吸能力较强,由于体壮积热,易患咽峡炎、咽痛、气管炎等咽部及肺部疾病。
2、消化型:头面呈上小下大的正梯型,此型又称“中风型”,其头下部肌肉柔软膨胀,嘴大,唇厚;此型人消化力较强。由于消化力强,常因过食而易患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胆囊疾病
3、肌肉型:头面呈长方型上下一致,面部各部位匀称;此型人运动力较强,出于肌肉型者体强过劳,易患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疼痛,以及关节炎等运动疾病。
4、脑型:头面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型,头盖骨大,前额宽,下巴尖细。此型人智力较为发达。脑型人因自恃智强而过用,故易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精神病等。
二、望 动 态
1、仰头不下:头后仰,颈不能直立,也不能低头俯下,眼睛上吊。常见于破伤风、小儿急惊风等
2、垂头不举:头垂下,抬起困难。多见于气血虚弱很严重的病人(除外颈项受伤者)。
3、头偏向一侧:头侧视型(好像总是向左或向右看一样)。多见于疼痛肿胀等。
4、头摇不止:如患者有不由自主的一些摇头动作,多由肝风内动所致,如老年性震颤病。
三、百会穴触诊法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两耳尖的头顶正中在线,为诸阳之会(见图1-5)。此穴常用于针刺治疗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如阳虚阴盛、阴毒症、痰饮症等。百会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 紧 束 型:手指推移,按压不动,主气、血、水之症,属实。如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症)等。
(二) 圆 墩 型:穴位下如圆墩状充盈,主气分或水分郁滞,如神经性头痛、咳喘等。
(三) 筋 豆 型:穴位可摸到条索状或小豆状物。主血瘀、痰浊,如妇科病、肿瘤等。
(四) 软 胖 型:穴位皮肤下虚软、膨胀、松弛感。主气血虚弱、水湿诸疾。
(五) 弛 缓 型:穴位部皮肤松弛,无弹性,主虚。如小儿发育不良,慢性疾病。

第二; 全 息 面 诊

面诊是以观察面部变化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望面部各部位的色泽、斑点等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面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给我们提供治疗和预防的根据。
面诊的理论依据——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络脉丰富,气血充盛,加之面部皮肤薄嫩,故色泽变化易于显露于外。《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说,“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对气血之扰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映。从面部的望诊,不仅能诊察出面部本身病变,而且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因此,面诊在诊断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亦就是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下面分两部份介绍。
一、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肝部左右为胆:肝下(准头)为脾;方上(脾两旁)为胃;中央(颧下)为大肠;挟大肠为肾;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处。
此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
二、现代面部脏腑分属——现代面诊的脏腑对应分布,与古代面部脏腑对应分布全然不同,它如同一个倒置的人体内脏器官在面部的缩影。
如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输尿管近子宫,膀胱处两侧为左右卵巢;额中部为小肠;额中两侧右为升结肠,左为降结肠;前额眉骨上为横结肠;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两眼之间(即山根处)为胰腺;鼻端为十二指肠;鼻端两侧为左右肾上腺;鼻头为胃;左颧处为脾;右颧处为肝;人中处为食道;鼻唇沟处为膈膜;口唇处为心脏;下唇下为甲状腺;下颏处为咽喉;两颊为左右肺;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
面部色诊法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一、白 色:白色主虚、寒证、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
1、面色发白,虚浮:多属阴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面诊讲座 无限极面诊视频
2、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3、面色苍白: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4、面色灰白: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二、面 赤: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
  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颐(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三、面 青 色: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1、面色青白: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
2、面色发青: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3、面色青紫: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疾病,如心绞痛和胆绞痛等。
四、黄 色:面黄色主湿、主脾虚。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1、黄色鲜明: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中毒性肝炎。
2、黄色晦暗: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
3、面色淡黄: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白,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也是黄肿病的见证。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五、面 黑 色:面黑色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如下几种:
1、面色黧黑: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2、面色青黑: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3、紫点、灰黑:常见于症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泽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为可贵的是,通过分部位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为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发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医者可根据面诊图,再通过色泽变化来确定内脏疾病。
现代面诊法——现代面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那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
一、一般疾病判断: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功能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病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人面色甚黑或黑如火台;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癒;如搏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年寿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浅者是新病,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侧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0839.html

更多阅读

无限极奖金制度讲解 无限极制度讲解最新板

 无限极与直销  香港百年老字号李锦记集团与中国第一军医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出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无限极系列中草药保健品、护肤品、日用品。使用无限极产品将给您带来—健康!营销无限极产

无限极五大系列产品总览:价格功能成分特点用量配图说明

无限极健康食品无限极健康食品,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高新技术提取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配合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草药,以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为核心,通过调节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使机体各脏器功能恢复正常。

吃无限极派立清口服液各种反应及原因总结 无限极派立清神奇

自古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健康的不懈追求。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享受了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忍受着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健康威胁。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劳动的大幅度减少,药物的滥用等等。追求天然、追求健康已成

白丽教授与无限极 韩白丽四合一

2010-11-03 20:53:53|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订阅白丽教授与无限极无限极(中国)白丽: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治疗肿瘤、类风湿、结石、糖尿病等,现任中国健康中心顾问,北京光明中医学院讲师

声明:《面诊讲座 无限极面诊视频》为网友情相惜命相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