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名片,写着:“谢霆锋Founder”。
谢霆锋,需要名片吗?
他是新鲜出炉的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他是Post Production的创办人。
谁不认识谢霆锋?“六百万人看着我长大。”霆锋这样说,是吧,我们都叫他霆锋,很亲切的称呼。十六岁加入演艺圈,可不是一炮而红,事业也不可算一帆风顺,我们尝试倒数看看,2011年凭《线人》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2009年凭《十月围城》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2004年凭《新**故事》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1998年凭《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得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好像都是一步步走过来,更是荆棘满途,是非、负面新闻不绝,“出道时,我经常被喝倒彩。”霆锋说起,想起来,1997年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担任开幕嘉宾,一出场,嘘声四起。
他是谢贤、狄波拉之子,名人之后,注定不容易。
八年创业
“或者是缘份安排吧!”霆锋入行时的身份是歌手,“不能否认父母对我出道是有帮助,但那时想,那又如何,就是要给大家喝倒彩吗?”他说那时真的会埋怨,父亲是个很成功的演员,影子很大,“现在想起来,那种无形的压力也是一种推动力,谁不望子成龙?假若说我是被六百万人看着长大,那我儿子就更可怜,他是被十四亿人盯着,所以是不能比较,也不需要这样去想。”毕竟他已为人父,而这么多年来,谢霆锋结婚生仔,也从歌手演员变成老板。2003年成立PostProduction广告电影后期制作公司,从十个员工到一百个员工,2009年上海成立分公司,今年四月正式进驻一万一千平方的新总部,现时PO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已达40%,而全世界到今天才知道,谢霆锋创业成功。
“刻意保持低调,是不想因为我的名字而令公司招惹是非,今天公司有不错的成绩,也是时候公开我的身份。”霆锋说当初打算开公司,父母是反对的,“他们说家族没有做生意的因子。”然而这门生意,其实跟他的演艺事业有莫大关系,“2002年制作《玉蝴蝶》这首MV,我们花了很多资源,但是效果好像还未够好,跟日本韩国比较更是逊色一点,原来问题出于我们的前期和后期做得不够好。”于是,就有了创立后期制作公司的念头,“最初其实是想保持自己作品的水平,后来公司渐渐上了轨道,规模大了,就要保持香港作品的水平。”霆锋说当时很多广告和电影的后期制作都是在其它国家进行,他很希望打破这个局面。
成功在他人
PO在香港打稳阵脚,继而进驻上海,客户名单包括一大堆国际品牌及4As广告公司,短短八年获得如此佳续,“相信是我们创立了一个新模式,当时香港也有不少后期制作公司,我们是第一家数码化,而在管理和市场推广上也有新意念,简单来说是中国内地、香港和现场这个铁三角。”霆锋解释现在香港和上海有公司,所以工作可同时在两地进行,即是说假若在上海或国内其它城市拍摄,要给在香港的老板作改动,可实时把作品交给香港公司,而客户亦可选择在香港或上海修改。另外,在拍摄现场要处理什么问题,他们亦可派员到现场亲身解决。
......
转载《头等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