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舍利!舍利到底是什么?(后附释疑等祥尽内容) 老九门古墓到底是什么

(按:20120401-20120407,我等一行,于齐鲁中,所见所闻,所遇所得,甚丰甚幸。最富戏剧,当属"舍利":从汶上宝相寺的“欲拜未能”;到泰山普照寺的“不得近瞻”;经千佛寺的“亲密接触”,后演变成“幸而得之”。殊胜际遇,不敢独享;千载难逢,当分享之。同沫佛光,同沾法喜!)

(为利自他,附相关学习资料于下。文章汇集明安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讲记和《神奇的舍利》等资料,只为介绍舍利的难值难逢,以期抛砖引玉之心,取佛光普照之果。)

一:舍利的含义:
舍利子是一种介乎于俗界和法界之间的特殊物质,有灵性,有的会长大,有的还会生小舍利。通常所见的舍利子,大多跟生命体的终结联系在一起。自有生命以来,死亡是每个生命体都不可避免的结局。作为地球上“万物之灵”的人类,而且是世界上最有感情、最会享受生活的生灵,当常人面对死亡时,往往摆脱不了对死亡的某种恐惧及无奈,其死后也难免同亲朋好友哭哭涕涕的伤感场面联系在一起。而有一种人却赋予死亡以一种新的色彩,他不仅自己预知死期,时辰到了就平平静静地离开这个娑婆世界,而且死后还留下形态各异的舍利,有的不仅留下舍利,还出现空中弥漫异香、肉身长期不腐、火化后心舌不坏、骨头上显示图像文字等稀瑞之相,使死亡本身也变得神奇壮丽、撼人心魄。

“舍利”一词是梵语,翻成中文为身骨、灵骨,是修行人戒定慧力熏修而成!

据《金光明经·舍身品》论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多功德所熏。”“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在其所撰《庐山金轮峰释迦文佛舍利塔记》中指出:
舍利乃戒定之余熏,凝四大所成者。以其血肉毛发齿骨之不一,故有五色之异。其体坚刚,能贯金石,光明夺目,超越世宝。有坚凝而不动者,有流动上下、其状变化不一者,盖各随感而然也。噫!诸佛众生,同秉此心。众生以无明三毒妄想所熏,故其体臭秽,终成败坏;诸佛以金刚心戒定所熏,故其体坚固,光明照耀,常住不坏。
现在有些人说,由于出家人长期素食,所以时间久了就能形成舍利子。世界上素食者很多,为什么没有舍利子呢?佛门弟子很多,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烧舍利子的!一定要有一定的修行功夫才可以!真正的舍利是非常坚固的,现在也听说有人走了以后烧出舍利子,其实也不一定是,它不一定坚固!舍利子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舍利,不仅是死了以后烧出来才有,近代也有很多大德讲法传法时感得天降舍利!
印光大师(1861-1940),在一封给郦隐叟居士的复信里,更是十分完整地表述了他对舍利的看法:
“言舍利者,系梵语。此云身骨,亦云灵骨。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古有高僧沐浴而得舍利者。又雪岩钦禅师剃头,其发变成一串舍利。又有志心念佛,口中得舍利者。又有人刻龙舒净土文板,板中出舍利者。又有绣佛绣经,针下得舍利者。又有死后烧之,舍利无数,门人皆得。有一远游未归,及归致祭像前,感慨悲痛,遂于像前得舍利者。长庆闲禅师焚化之日,天大起风,烟飞三四十里。烟所到处,皆有舍利。遂群收之,得四石余。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臆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以丹家见佛法中名相,不究本而著迹。故以己丹家之事,妄为附会耳。得菩提道则成佛。未闻炼精气神,先为舍利子,后为菩提珠而成佛也。丹家保固色身,谓其保之及极,则可成佛。此其一证。明眼人见之,不值一笑。丹家所谓性,所谓命,皆在色身神识上作活计。反谓佛教止知修性,不知修命。不知彼之所从事者,皆系佛教之所破除者。观四念处,自可了知。”

二:舍利的分类:

1:全身舍利:

全身舍利又称金身舍利,最初指多宝佛之舍利。多宝佛是东方宝净世界的佛,名多宝。多宝佛入灭后未作火化,留下全身舍利。有些大德修持的非常好,命终后肉身不坏,就是所谓的“肉身菩萨”如六祖惠能大师、安徽九华山肉身殿的金地藏和尚等.

2:碎身舍利:

碎身舍利最初专指释迦牟尼佛舍利,释迦佛入灭时因火化而使尸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舍利子。如释迦牟尼佛荼毗后之舍利。黄念祖老居士讲过,只有佛的才能称为“舍利”,佛以下的称为“坚固子”,但我们现在都习惯了,都称为舍利子。

3:法身舍利:

就是指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为精神所组成的智慧结晶,也称功德舍利。《大智度论》:“经卷是法身舍利”。又《缘起法颂偈》亦称法身舍利,此偈以阐明法身之不生灭,见缘起即见佛,故以缘起法颂安置于塔基、塔内或佛像内,称为法身舍利偈。

此外尚有:

4:生身舍利:

又称色身舍利、真身舍利、原生舍利、灵骨、金骨、灵踪等,指从佛陀肉身遗留下来的舍利。如法门寺唐代佛指舍利和宝相寺宋代佛牙舍利。《金光明经?6?1舍利品》:“舍利者,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5:影骨舍利:

相对于真身舍利而言,用其它材料仿制代用的舍利,称之影骨舍利。或曰峨眉山、五台山、应县木塔等处供养的“佛牙”为历代用动物牙齿、象牙化石等代用的影骨舍利。影骨舍利与真身舍利有同等地位,受相同的供养。灵骨与影骨,在世俗观点上有真假之分,依佛家观点,却另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佛家认为灵骨与影骨同埋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影骨也视同圣物。

6:隐骨舍利:

隐骨舍利系影骨舍利之属,是佛家瘗埋真身舍利时有意识的“作伪”,隐藏真身舍利故。邓县福胜寺塔、应县释迦木塔都有“木佛牙”出土。法门寺则有三枚“玉佛指”。斯里兰卡历史上有过多次毁灭佛牙的事件,据说毁灭的是隐骨而非真身佛骨。
7:疑骨舍利:

疑骨舍利是指不可确定之传世舍利,疑其是否真身故,一般视为影骨,历史上也出现过被执政者指定从而作为“神圣舍利”的情况。疑骨舍利一般有历史记载,但传承存疑或事实难以证明。佛牙疑骨最为典型。

8:感生舍利: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讲经时恒河之沙尽变舍利。佛家传说或经藏笔记所载“天雨降舍利”、“拜塔拾舍利”、“鹦鹉吐舍利”、“眉间取舍利”、“空瓶显舍利”、“锈像得舍利”、“灯花见舍利”、“经卷飞舍利”、“刻经出舍利”、“剃发感舍利”以及“佛牙生舍利”等即所谓“感生舍利”。赤乌十年(247年),西域康居国人康僧会来到建业,以精诚感应幻化出佛舍利,可以说是“无中生有”取得舍利的最早记载,结果赢得了孙权的信任,并为他“建塔,遂始有佛寺,号‘建初寺’,因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从而大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的佛教传播。
  传说缅甸商人起温去印度,其母玛桑一再叮嘱求取佛牙,却多次令母失望。最后窘极,将海边动物巨齿冒作“佛牙”带回。至诚至礼,供养极恭。久之,视“佛牙”生发出众多舍利。因非关生理现象,又非药品凝结或人工制造,佛家认为是“长期修炼戒定慧,持诚心感得”的精神产物,心力不可思议,可转变物质故。
  9:神圣舍利:

一定历史时期为帝王或国家认可并推崇,象征君权与神权的舍利。其地位相当于“传国玉玺”,具有“独尊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唐代佛指舍利和锡兰佛牙舍利是最典型的神圣舍利。

10:神奇舍利:

 佛典和笔记中多有舍利之神异、神奇的记载。北宋邓椿《画继》中记说佛舍利“孔翠藻藉,玲珑为函,昼作日如镜,夜作月如灯炬。时出坚固子,如珠玑,如鸡舌螺壳,往往震动心目。”可谓神奇舍利。
  依据颜色区分佛舍利关于舍利的颜色与原身体部位的关系,元镏续《霏雪录》提到:“舍利有三种颜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今观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为白色泛黄。


  11:佛弟子的舍利:

  舍利本义是尸骨,最初专指释迦牟尼佛的尸骨。尸骨人人皆有,却非舍利人人可有。《金光明经》中所说的舍利,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戒、定、慧所熏修之舍利”,其外形如结晶般圆润之颗粒。此种舍利并非释迦牟尼佛所独有,佛弟子因戒定慧所熏修,火化后也可得此珠状舍利。佛陀大弟子阿尼律陀、阿难陀、舍利弗、目犍连等的舍利都有两千四、五百年历史,与佛陀舍利同为佛家重要圣物。至于高僧大德的舍利乃至“佛牙”,古来就更多了。如西藏昌都县白西山麓的噶玛寺无柱殿内供奉着第二代转世活佛祖师噶玛拔希的佛牙;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的大银塔上置有伽叶佛牙;西藏甘丹寺有宗喀巴佛牙;青川甘边界地区的白玉寺灵塔殿内有高僧灵塔,内藏佛牙一枚;西藏大昭寺则供奉有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国师之佛牙,成为镇寺之宝。

12:佛教习惯上,除佛牙和佛指骨以外,还将舍利分为:

发舍利,表现为黑色的胶质状;

肉舍利,血红色的胶质状;

佛陀肉身舍利链接网址:

佛陀肉身舍利历史碑文文字记载

骨舍利,白色或灰色的胶质状。

从形状上又分为舍利花,如雪花一样的白色结晶体;

舍利棒,如骨节一样的结晶体;

舍利子,如绿豆、黄豆大小,不规则,胶质状,五色、坚固的结晶体。

非修道者在火化后会成为一捧松散的骨灰,而修道人中有的有所成就者,火化后可从骨灰中找到如上所述的结晶体。
  总之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留给我们后人很多佛舍利,对佛舍利恭敬礼拜能灭无量罪业,增无量的福慧;将来必定能够解脱成佛!

三:舍利的功德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云:“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带于身上不论昼夜。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若顶上若颈上。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闲带设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舍利者亦复如是。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善根渐生恶障渐离。善人自遇恶人自去。所作事业皆同佛行。同释迦牟尼如来故。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即是清净法身大毘卢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盘位。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是故当知十二大天金刚天等。一切灵祇常当守护。寿命延长见百秋已。命终决定上生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见佛闻法证不退地。”
这是佛的慈悲,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殊胜善巧方便!现在所有国家都把佛舍利视为无上珍宝!我们个人很难能有佛的舍利。但是今天我有幸值遇舍利,这样的福报不敢独享,欢迎有缘之士同沾法喜,参拜礼奉!




四:佛陀舍利的由来:

附:2012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于南京栖霞寺重现人间近照:相关键接http://user.qzone.qq.com/313216824/main#!app=2&pos=1335843955

话说佛陀涅槃后,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宝棺才被化尽。天空恰如其时地下起一场大雨,将余火浇灭。
当力士族人开始收拾佛陀舍利时,他们无比惊讶地发现,缠裹佛陀的五百层细布,外面的早已化为灰烬,最里面一层居然还完好无损地裹着佛陀全身!
他们拿着准备盛取舍利的大金瓶,不知该如何下手。有人小心翼翼地碰了下佛陀的金刚身,只见哗地一下,全身顿时变得粉碎,大大小小、五彩夺目的舍利子滚得满地都是,于是,他们赶紧把佛陀舍利子从灰烬中拾出,装进带来的大金瓶中。
在古印度,修行炼道的历史非常悠久,婆罗门、瑜伽派等都出过不少修行至很高次第的成就者,在释迦牟尼时代,修行炼道更可说是尉成风气。当佛陀作为一个王子刚出家时,曾走进过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在那里,他看到不少蓬首垢面、身着草衣的苦行者,大多只吃草根树皮花果之类东西维持生命,其修行方法也堪称五花八门,有的从早到晚在头上浇灌凉水,有的二六时中捧冰而立,有的成天睡在火旁,让身体熏得通红,有的像鱼一样终日游在水中生活……这样的修苦行者,修成者可达天界之境。后来,他又继续访师寻道,参访过密林中修习梵行的阿罗兰仙人、郁陀仙人等当代高人,依他们的修行方法,最高可达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处境地。这些派别各异且达一定成就的修行者,死后火化,骨灰中有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粒状物,蕴含奇特能量,有的还会生长发育,普通人得之可避邪禳福,修行者得之可助长功力,世以“舍利”(此为梵语音译,又有“设利罗”、“室利罗”等译音,意为高僧大德的灵骨)称之,谁都知道那是千金难易的好东西。佛陀在遮波罗窟曾跟阿难提起的优陀延灵塔、瞿昙灵塔、庵罗灵塔、多子灵塔等等,那灵塔里也都珍藏着前辈高僧留下的舍利子。
据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索达吉堪布译)载,释迦牟尼在因地为海尘婆罗门时,在宝藏如来前为利益一切众生所发的五百大愿中,有一愿即是:“愿我涅槃时,遗体能变成芥子许舍利子以利益众生。”宝藏如来为之授记说:“你将于四十五年中如是广作无量劫如来事业,显示涅槃后,佛法尚住世一千年。佛法隐没后,你之舍利将如你所愿,广作如来事业,利益调化无边众生。”
释迦牟尼佛本乃古印度空前伟大、旷世无比的大修行者、大成就者,兼以他在因地时所发的五百宏誓大愿,因此,他荼毗后留下的舍利子,自然更是珍贵无比的稀世珍宝了!
浇灭余火的那场大雨,据佛经记载,实际上是帝释天所为。火灭雨止,帝释天急急来到佛陀舍利面前,乘力士族人正在拾舍利装瓶,取走了佛的右牙舍利和右髭骨舍利,带回天上,置于七宝塔中敬奉。
帝释天刚走,阿溽达龙王、文邻龙王和伊那钵龙王也先后赶来了。他们各各取走一些舍利子带回龙宫供养。伊那钵龙王运气最好,还从骨灰中捡到一颗牙舍利,据传,这颗佛牙过了一千几百年,被龙王献给了西藏的大成就者嘎尔·荡巴上师,而嘎尔·荡巴上师又将佛牙供进了他最崇敬的大成就者觉巴仁波切的圣像中。
阎王得知佛陀涅槃,也赶到宝冠寺来,舍利已被力士族人装进金瓶里去了,他从佛陀荼毗后的灰烬里,发现了一块佛的髭骨舍利,如获至宝,欢欢喜喜,带回供养。

力士族人把佛陀舍利放在金瓶里还归鸠尸那城后,在城里搭建了一座坚固的高楼,楼上饰满宝帐经幔,再将存放舍利的金瓶,置放在楼上一个摆满鲜花的小屋里。楼上楼下,布置层层兵士严加守卫,只允许比丘和比丘尼进去礼拜供养,其它人等,只能在外面礼拜,哪怕国王和婆罗门、长者居士来了也不让进。
这时,摩竭陀国的阿奢世王,听说佛陀在鸠尸那城涅槃,荼毗后舍利已被鸠尸那城的力士族人拿去供在高楼上严加看护,就带着大队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渡过恒河,驻足于鸠尸那城城下,派使者进城,对力士族人说:“佛陀在世时,也是我们伟大的导师,我们对他十分恭敬,他涅槃时,我们十分悔恨没能相见最后一面。我们的族姓和世尊同是刹帝利,他荼毗后的舍利,我们理所当然也该有一份。请你们答应我们的请求,把佛陀的舍利分一份给我们,我们带回国后将建灵塔永世供养,我们两国也将永结睦邻友好。不过,如果你们不答应的话,别怪我们不客气,那就只好讨伐你们了。”
其它国家,如波婆国、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等国,听说佛陀涅槃,舍利被鸠尸那城的力士族人独占,也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鸠尸那城,要求分一份舍利。
鸠尸王向来心高气傲,又自恃力士族人勇武有力,哪肯让步,对各国来者说:“伟大的佛陀特地来到我们国家涅槃,佛陀的舍利当然属于我们。等我们把灵塔造好后,欢迎你们来礼拜供养。不过,要我们把最最宝贵的佛陀舍利分给你们,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遭到拒绝的七个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决定由摩竭陀国牵头,七国联合出兵,攻占鸠尸那城,强夺佛陀舍利。
鸠尸那城中有个叫徒卢那的婆罗门,虔信三宝而又足智多谋,见此严峻情势,便对力士族人说:“你们虽然强壮无比、勇猛精锐,但那些国家同心协力,派来的也都是精锐之师,如果双方交战,结果定然是两败俱伤。你们要想一想,如来在世的时候,一再以慈善教化众生,为的是世间和平与社会安宁,现在佛陀刚刚去世,大家就为争夺舍利而兵戈相见、征伐杀戮,这怎幺可以呢?再说佛陀不是属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部族的,他是全人类的伟大导师,你们对舍利本不该太吝啬,将它占为一城私有,应该分给各国共同供奉,这才符合世尊往日一贯的训戒啊!”
力士族人听完这位婆罗门的话,恍然大悟道:“你说得对!若非你说,大家真的动起武来,岂不铸成大错?就照你说的这么办吧。”
婆罗门受力士族人委托,前往各国斡旋,各国国王本来都不想真动武,听到能这样解决,自然非常高兴,欢欢喜喜拿来宝瓶,交给徒卢那。婆罗门把宝瓶带回鸠尸那城,在高楼上,当众人面将舍利均分八份,分装于瓶,各个国家都得到一份,各自迎回供奉。徒卢那因调解有功,力士族人将原先盛放舍利的那只大金瓶送给了他。有毕波延那人赶来求取舍利,因舍利已被八国分完,他们就将宝冠寺佛陀荼毗处的灰烬带回,以作纪念。
摩竭陀国、波婆国、遮罗颇国等迎回佛陀舍利后,各在自己国家中建立灵塔,隆重供奉。婆罗门徒卢那将金瓶带回自己家乡,建塔安置。毕波延那人将荼毗处的灰烬带回后,把它与泥石合在一起也建造了供养塔。这就是后来佛经上所说阎浮提的佛陀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塔。

五:火烧不坏的心与舌

古往今来,得道高僧死后火化,其跟常人不同之处,除在骨灰中或多或少能找出一些珠粒状舍利子,偶尔,还有人会留下火焚不坏的器官舍利,如眼舍利、牙舍利、舌舍利、心舍利、指骨舍利等等。释迦牟尼涅槃荼毗后,骨灰之中,除有大量珠粒状舍利子,还有七颗完整的牙齿舍利。这七颗佛牙,当时三颗被帝释、罗刹及龙王分别取走,4颗被古印度迦楞伽王等留在凡间,后辗转流传,时隐时现,历经二千几百年风风雨雨,目前现世还有2颗,一在斯里兰卡,一在中国北京西山。
说起死后火化舌根不坏,对中国古代史稍有了解者,多会举出鸠摩罗什的名字来。这并不奇怪,晋代鸠摩罗什,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另三位为真谛、不空、玄奘】之首,当时又是后秦国的国师,他的事迹被载进史册,堪称当之无愧。不过,除鸠摩罗什之外,是否还有谁象这位后秦国师一样,死后火化也得舌舍利等?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佛教典籍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也不是很少,但从正统的历代名人录角度看,很少再有人享有鸠摩罗什那么大的名气,那倒是真的,故对一般读者来说,光从几本通史、简史读历史,对其闻所未闻,也在情理之中。下面的数则小故事,或可弥补人们这方面认识的空白。

例:大译师鸠摩罗什死后舌不坏

鸠摩罗什,家世显贵,祖父为天竺国相,名重于国;父为龟兹国师,母为王妹。鸠摩罗什七岁那年,母子一起出家,他小小年纪就日诵千偈,每偈三十二字,千偈合计三万二千字,意思都能明白。九岁随母去剡宾国,因精通佛理,被国王请入宫中,待以上宾之礼。十二岁至沙勒国,应国王之请在大法会上讲经说法。成年之后,在西域诸国益享盛名。
前秦建元十三年(公元377年),太史公夜观星象,奏告国王符坚,天象上外国的分界处出现明亮星星,预示不久将有大德大智之人入辅中国。符坚说,听说西域有个鸠摩罗什,善通阴阳,深解大法,是当世难得的贤哲高人,莫非就应在他身上?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符坚派大将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国,其意并非看中那里的土地、人口和牛羊之类,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得到鸠摩罗什此人。
吕光攻下龟兹国,获得了鸠摩罗什,一开始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回军途中,一次驻扎于一座山下,鸠摩罗什警告吕光,此处不可停留,吕不听,结果半夜山洪瀑发,淹死士兵数千,吕从此对鸠摩罗什不敢小看。到凉州(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后,因符坚已被姚苌杀害,姚自称帝,吕不愿对姚称臣,就固据凉州,自建大凉国(公元386年),称大凉天王。吕光死后,其子吕绍继位,不几天,吕光的庶子吕纂杀了吕绍,自立为王。
咸宁二年(公元400年),凉州有猪生了头有三个脑袋的小猪;东宫井中有龙飞出,在殿前盘卧一晚,天亮才飞走;不久,又有黑龙在当阳九宫门升起。吕纂喜孜孜地问鸠摩罗什:“你看这些现象,可是瑞兆?孤已下令,将大殿改名龙翔殿,将九宫门改为龙兴门了。”鸠摩罗什回答:“皆非瑞兆。猪生三头,本为妖异;潜龙为阴类,本应出入有时,不该随便现身。”吕纂说:“照你这么说,都是凶兆罗?”鸠摩罗什说:“是的,这预示下面有人心怀异术,将要犯上作乱。”吕纂问:“可有办法防止?”鸠摩罗什说:“只要大王克己修德,以天下苍生为重,勿再游猎无度、沉耽酒色,如此天道昌、民心顺,灾祸自去。”吕纂以为鸠摩罗什对他的规劝乃是老调重弹,哈哈一笑,不以为意。第二年,吕纂果被吕光另一子吕超所杀。
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后秦国皇帝姚兴(姚苌之子)派兵灭了大凉,把鸠摩罗什迎到长安。姚兴信佛,对鸠摩罗什十分尊重,将他安置在建筑别致、景色宜人的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常向他请教佛法佛理,还希望他能把佛典从梵本译成汉语。鸠摩罗什十分珍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早至晚,手不释卷。凭着鸠摩罗什超群的聪明智能和精深的佛学造诣,加上曾在凉州生活多年,对汉语的掌握已相当熟悉,经他翻译的佛经,不管是新译还是重译,在内容的表达和文辞的应用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经十多年日以继夜的努力,在八百弟子配合下,鸠摩罗什共译出《小品》、《金刚般若》、《法华经》、《维摩诘经》、《佛藏》、《禅经》、《弥勒佛》、《十诵律》、《释论》、《成实》、《十二门论》等大、小乘经、律、论三百余卷,对佛法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
鸠摩罗什晚年,姚兴曾半真半假地对他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绝世,法种后继无人,岂不太可惜了。”于是也不管他本人意愿如何,选年轻美女10名,送到他的居处。鸠摩罗什哈哈大笑,搬出僧房,在逍遥园外另择宽敞的屋子居住,译经讲经之余,日夕与美女为伴,没多久真的生了好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娃娃。
对此,不免有人议论纷纷,个别弟子甚至学他的样,也找女人同居。鸠摩罗什很生气,一日把弟子都叫到跟前,手持两碗,碗里装满一寸长的缝衣针,让大家看清后,他将一碗铁针端起,象吃饭一样,一口一口,从从容容,全部吞下肚去,又以内力将铁针从皮肤毛孔中逼出,然后说:“你们不是有人要仿效我成家娶妻么?谁象我一样,将另一碗铁针也吃下去,那就随你怎样,我一概不管!”众弟子被唬得哪里还敢出声。鸠摩罗什又说:“臭泥之中,生清纯莲花,摘采莲花便是,取臭泥干什么?”
后秦弘始十五年(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八月,鸠摩罗什卒于长安,终年七十一岁。临死前召集众弟子说:“因为佛法使我们相识,却没有尽到心意,待来世再相见吧,凄凉伤感不可说。这些年来,我罗什虽然才智暗昧,也总算尽了力,译出经文三百余卷,自信还不致有大的差错吧。希望能流传后世,佛法永弘。我今天当众发誓,若我所译的经,所传无谬,死后将我焚化,舌不焦烂。”鸠摩罗什圆寂后,众弟子按西域法将他遗体火化,大火灭后,全身皆成灰烬,从灰烬中,果然找出未被烧化的舌头,坚硬如铁,敲上去有金属之声。

六:古往今来,留下舍利的修行者不可胜数
自古以来,佛法修行者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证道得果,成就无上菩提,脱出六道轮回,永享净刹极乐。若当世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至少也要通过修行改善身心、朝这个方向前进一步,为下一世或以后的某生某世登上彼岸打下基础。
对佛法的修行者来说,身体只是他进行修持的一个工具,到一定的时候,这个躯壳是要彻底扔掉的,唯有不灭的神识才有可能走向永恒。因此,当佛法修行者扔下躯壳往生他界时,一般并不在乎这没了知觉的皮囊还会不会在火里烧出点什么东西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千百年来,修行者何止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可当世修成佛菩萨者,又有几人?如果说,在释迦牟尼驻世时的佛法正法时代,有天人导师亲领风骚,当世成佛虽非易事,但还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神话,那么,继五百年正法时代和千年象法时代之后,在延续至今的佛法末法时代里,再想要当世成就佛道,不说不可能,也只怕是寥若晨星、难于上青天了。相对来说,那些修行达到较高次第之人,尽管当世未能成就佛道,就离阿罗汉果位或许也有一定距离,但他们去世后留下的躯壳,也大多能烧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舍利子来,这却是人所共见的事实。佛法的真谛本是凡胎肉眼难以直接领会;世俗的法则往往更注重能直接看到、摸到、感受到的实物。因之,舍利子跟能否成就佛道本来不是一码事,更不能与修行的次第高低机械地划等号,人们却很自然地把它跟佛法修行者的修行与成就联系在了一起。也正因如此,自古以来记载僧侣事迹的典籍史料中,对舍利子倒有不少生动具体的记录。

七:舍利到底是什么?
佛家修行人的修行,最主要、最重要的,是修心,将心修得与佛法融为一体、与佛应为一身。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指的安在胸腔里的那颗肉团之心,而是指的神识之心、空灵之心、法性之心,指的随缘生灭之心,要修好这颗心,就要在戒、定、慧上下功夫。佛法也讲修身,修人的血肉之躯,修气脉明点、摄取外界能量等等,可将你的身体修得去病祛病、健康长寿,但修身的目的是为更好地修心打基础,光停留在修身的阶段,哪怕你精、气、神聚敛得再充盈,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你依戒、定、慧修持到一定层次,跟佛与佛法已达到一定的相应、相合,你的血肉之躯,就会产生一定的质的变化,体内就会积聚起非寻常意义上的精、气、神那样的特殊物质,她是介乎于俗界与法界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特殊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确实存在,它类似炼丹士所说的“内丹”而又超越它,当你的神识离体而去时,这种特殊物质中的一部分精华部分,会随着神识一起离去,而其它部分,则留在躯壳里。这种特殊物质,若用火烧,熊熊大火奈何它不得,它会跟骨肉皮毛的灰烬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粒粒颗粒状的东西,是谓舍利也。若圆寂前以念力将它集中于心舌等某个部位,尸体奢维后,就可能留下不坏的心舌。若不烧,它就能使肉身不易朽坏甚至数十数百年不腐烂。
十分明显,死后能得舍利者,非佛法的修行人莫属,这跟一个人生前的地位、名声没有关系,你若不是修行人,哪怕你尊为真命天子、社会显达、亿万富翁,哪怕你的葬礼再奢华再隆重,你的骨灰也跟常人一样,找不出一粒舍利子来。
在修行人中,能得舍利者也是少数(今日更是如此),这跟修行者的地位、名声也没关系,主要看他在戒定慧的修持上已达到何种层次,若持戒、入定、开慧不够,即便你是大刹方丈甚至级别很高的什么什么长,也不顶用。
道家的修练方式,安炉立鼎、制丹炼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等等,在一定层面上跟佛家的坐禅内视等有相通之处,道家的高功夫可修至仙道羽化而去,与佛法中所说的天人之位类似,也可享受无穷天乐,但与佛菩萨比,毕竟不究竟。八仙中的吕洞宾,遇钟离权传授道家修练术后,勤修苦练,成为道家中绝顶的炼丹高手,“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宋史·陈抟传》】。有一天路过在江西,见黄龙山上紫云覆盖,知有异人,便去看看,原来是诲机禅师正在说法。吕洞宾诘问诲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这是什么意思?”诲机指着吕说:“什么意思,你这守尸鬼!”吕说:“争奈我这囊中有长生不死药呢!”诲机讥曰:“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甚薄讶,举剑作胁迫状,居然不能近诲机身,始知此公远比自己想的要高得多,遂虚心求教,得大教益。他当即写下四句偈语:“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表明了自己弃道依佛之心。后来吕洞宾在佛法上证得正果,成为佛门中的一个大护法。今日大陆洋风盛行,不少年轻人纷纷加入基督徒的行列。平心而论,以上帝和耶稣的神力,若能帮你把灵魂引入天国,也是件可喜可贺之事,但达到天人之位,毕竟还是不够究竟的。今日欧美,不少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将目光投入佛教,并由衷地赞叹佛法较基督的教法更为圆满。
道家高士谢世,也有若干瑞相出现,其明显特征是尸体会变得很轻很轻,称为“尸解”。如晋代著名医学家、道教学者葛洪(281?-341),以《抱朴子》等著作传世,《晋书》记载他死后异相:“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唐高宗咸亨年间(公元670-673年)逝世的道士刘道合,皇帝专门为他建造了奉天宫,迁移他的坟墓时,“弟子开棺将改葬,其尸惟有空皮,而背上开坼,有似蝉蜕,尽失其齿骨,众谓尸解。”(《旧唐书》)。与刘道合基本上在同一时代的中国杰出医学家孙思邈(581-682),曾自注《老子》、《庄子》,编撰《千金方》三十卷流行于世,据《旧唐书》记载,孙思邈享世寿101岁,死后,“经月余,颜容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但要指出的是,这些高士通常不会有舍利子留下。
在此插一句,有人也许会问,说来说去,又是舍利,又是舍利子,这两者可有什么区别么?据笔者所知,从梁代释慧皎撰的《高僧传》,到明代释如惺所撰《大明高僧传》,都只用“舍利”一词而无“舍利子”之说的。民国喻谦编撰止于清末的《新续高僧传》,一般仍称“舍利”,只是极少地使用了“舍利子”一语,如《清涧州焦山寺沙门释觉源传》中所记:“晨起索浴,浴毕,端坐念佛,安然化去。荼毗时,端云盘空,有光成五色,从火际直透虚空,获舍利子三,莹净如玉,塔于涧州八公山。”清末民国以来渐称“舍利子”者,乃为一种近代语言习惯,加个“子”字,意思是指某种颗粒状的东西,如“枪子”、“棋子”等,言“舍利子”,主要就是指的高僧谢世火化后骨灰中出现的颗粒状物。语言词汇的某些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首创后渐渐流行,最后约定俗成而为社会所接受,因此,现在对“舍利子”这么说这么理解,自是可以的,但就其本义而言,舍利一词包含的内容无疑还要丰富的多。
憨山大师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圆寂,去世时空中大地出现种种瑞相,其肉身长期不腐,至今还被供奉广东曲江南华寺。
印光大师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十一月在苏州灵岩山寺去世。逝世百日之后,遗体荼毗,从骨灰中拣得五色舍利子百余颗,精圆莹彻,有如明珠,夜间视之,有光放出。骨灰中还有许多大小舍利花和牙齿舍利。无锡净业社的袁德常居士,只拣到一些大师骨屑,带回家中,却见骨屑中出现舍利子无数。印光大师以他自身留下的五色舍利及舍利花,印证了他生前对舍利子的精辟见解。

八:学术界如何论舍利

各类词典,向来代表了学术界对某事某物某人最权威最有分量的定论与注铨。
下面,且看看数种词典对舍利所作的各有千秋的解释,还是挺有意思的。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1921年6月出版,引自“缘起工作室”2000年制作的网络版):
【舍利】(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熏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
【舍利子】(术语)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

《实用佛学辞典》(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重印):
【舍利】(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熏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此之舍利,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二种舍利](名数)一全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是也。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熏修,如来灭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使人天永获供养之福德者。二法身舍利,一切大小乘之经卷是也,智度论曰:“经卷,是法身舍利。”
【舍利子】(术语)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

《辞海》(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印行1947年初版,1976年重印)
【舍利】㈠梵语:⑴亦云舍利子,为佛身荼毗(即火化)后结成似珠状之物,光莹坚固,椎击不破,依戒定慧熏修而得者也。其色凡三种,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

《宗教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
【舍利】佛教用语。梵文音译,又译为“设利罗”、“室利罗”,意即为“身骨”。佛教用于称呼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据传释迦灭世后遂将其火化,其尸骨结成珠状物。佛教称释迦的遗骨为佛舍利,而佛发、佛牙也称佛发舍利、佛牙舍利。据传当时有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建塔供养。不同经卷对舍利说法又有区别,有三种舍利说: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红色肉舍利。还有四种舍利说:全身舍利、碎身舍利、生存舍利、法身舍利(指佛教全部经卷)。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
【舍利】梵文Sarira音译的略称,亦译“设利罗”,意为身骨。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佛发、佛牙也称佛发舍利、佛牙舍利。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后供奉舍利的风气,渐次盛行。

《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
【舍利】<名>也叫“舍利子”。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后的珠状物。后也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头。

《新编汉语词典》(湖南出版社1988年出版):
【舍利】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化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

《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舍利】佛教术语。梵文Sarira的音译,又译设利罗、室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珠状物,称舍利。后世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遗体火化后的遗骨。

《简明华夏百科全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出版):
【舍利】(Sarira)死者死后火葬所得的残余的骨灰,梵文音译,其梵文原意为“身骨”。舍利通常是指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也称为“佛骨”或“佛舍利”。据佛学典籍所传,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骨由八王分别获得。八王各自建塔将释迦牟尼遗骨供奉于塔内。此后,供奉佛舍利的佛教仪规遂形成。

《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出版):
【舍利】佛教圣物。源自梵文Sarira,又译实利、设利罗、室利罗等。意译体、身、身骨、遗骨。相传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经火化出现了许多坚硬如石的物质,佛教徒称其为舍利,并将它们拿到印度各地供养,以后又流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早在三国期间就开始供养舍利,著名的有1988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舍利塔地宫发现的佛陀指骨舍利。此舍利在唐朝时期曾由朝廷专门供奉,几代皇帝都专程谒拜迎入宫内。1998年10月,在西安市周至县城之南十五公里的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内,发现一鎏金铜棺,棺内有一琉璃瓶,瓶内存有10粒舍利子,颜色均呈亮灰色,略泛黄色。据史籍记载,此舍利为隋文帝杨坚于公元601年诏令建舍利塔时,入塔供奉的。世界最著名的舍利是于1898年在尼泊尔发现的佛舍利,现分供于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及日本等国。除了佛舍利外,一些高僧在火化后留下的遗物,也称为舍利。它们或放在专置的舍利殿供奉,或放在舍利塔内保存。舍利一般为白色颗粒物,表面细腻光滑,据说也有五彩舍利出现。舍利的出现,科学界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许多人认为,因僧人终生素食,摄取了大量的钙质食物,又长期修行,体内发生了一些化学变化,所以火化以后,留下一些钙化物。佛教徒对舍利非常崇敬,以能获得供养舍利而感到自豪。有的地方佛舍利从不轻易示人,只有在佛教节日期间,才开放给众人参拜。

比较以上数家词典对【舍利】所作的解释,便不难看出,各家解释的不同之处,主要似不在详略之别,而在于对舍利自身的本质特征及其真实性所持的不同态度。
有的词典,也许跟它的出版年代和地区有关,对佛教不可思议的真实性持比较客观的态度,因此,关于舍利、舍利子的解释基本上反映出了它的本质特征,即修行者依戒、定、慧熏修而成者。
有些词典,则抛弃了舍利子乃修行者依戒、定、慧熏修而成这一本质特征,对舍利子所作解释,其基本出发点,对佛法不可思议的真实性或抱不置可否或抱视而不见的态度,因此,虽未必是要全盘否认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释迦牟尼其人其事,但对其不同寻常的舍利子,却尽力要将它说成是寻常的“残余骨烬”、“残余的骨灰”、“烧剩的骨头”、“遗骨”等等。
唐代释道世撰集《法苑珠林》时,在《舍利篇》里指出:“舍利者,西域梵语,此云骨身,恐滥凡夫死人之骨,故存梵本之名。”可见,那时道世就看得很清楚,梵语舍利的本意虽为骨身,却决不是“凡夫死人之骨”都可等同的,只有佛法的修行得道者,火化后才有可能得到舍利。有大词典断称“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云云,似乎有点强加于人了吧。佛教何尝说过“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就是舍利?此说之意,难道不正是唐代道世和尚所担心的“滥凡夫死人之骨”吗?

九:“素食”、“结石”说
关于舍利子的成因,当今有一种说法尚有一定的市场,即称之为僧侣长期素食的结果。说什么由于僧人长期食素,摄入了大量纤维素和矿物质,经人体新陈代谢后,形成大量不宜排除的磷酸盐、碳酸盐等物质,最后以结石形式沉积在体内,火化后就变成一粒粒舍利子。某《大辞典》中所谓“僧人终生素食,摄取了大量的钙质食物,……火化以后,留下一些钙化物”之说,与之大同小异。
自古以来,对舍利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什么定论。但将舍利子说成是素食、结石、钙质食物的产物,这恐怕还是头一遭,何况有个别科学家、医生、学术权威也站了出来,又是什么“纤维素”、“矿物质”,又是什么“磷酸盐”、“碳酸盐”,又是什么“钙质食物”、“钙化物”,一连串带有科学色彩的名词,使不少崇尚科学而又不明究里的现代人,稀里糊涂地就信以为真了。
其实,你只要用脑子仔细想一想,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当今世界,素食者何止成千上万,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还涌现出一些素食者团体,不管是出于健康、信仰或其它什么原因,反正坚持食素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可是,又有几个素食者死后烧出舍利?若说体内结石会变成舍利子,你能举出结石病患者死后得舍利子的实例吗?我曾见到有的灵骨上缀有数十颗舍利子,若说体内结石长到骨头上去了,这在医学上恐怕也说不通吧?有的得道高僧,死后火化得舍利子成百上千颗,若一个人活着时身体内有成百上千颗结石,他吃得消么?他还可能健康长寿吗?
在藏地,因高原地理环境恶劣,许多地方常年不长庄稼,长期以来,僧人为了生存,一般不得不食一点肉类。附带说一下,藏地僧人食肉,这与释迦佛在别解脱戒中的方便开许是不相违的。举此为例,亦可反证素食与舍利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吧。
我曾特地去某火葬场,跑到焚尸车间,向炉前工了解有关舍利子的情况。该焚尸车间是近年新建的,座落在市郊,设施先进,规模不小,一年可处理成千上万具死尸。他们告诉我,尸体焚化后,骨灰要进行筛选,若有颗粒状的东西出现,一般能发现,但多年来极少见。前几年有个老太,骨灰中发现几颗舍利子,听说是常年吃斋念佛的。他们又说,曾有个在国内外很有名气的方丈圆寂后,尸体也拉到这儿来,放在专为首长、高干、高知等使用的一只高级旋转焚化炉中火化的,完事后,几个弟子在他的骨灰中扒拉来扒拉去,想找舍利子,可是一颗都没找到。
问起焚化后遗骨的颜色,他们领我察看了刚烧出的一些遗骨和骨灰说,通常都是灰黑色的,若死者生前大量服用某些药物,烧剩的骨头会在灰黑中呈现某种惨目的绿色。

十:舍利子告诉你一点佛法的基本道理


佛法博大精深,像一泓大海。据唐《开元释教录》记载,其时汉语《大藏经》计一千&#9675;七十六部、五千&#9675;四十八卷,以后各代又陆续有新译经论和著述入藏,宋、辽、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刻本,上海频迦精舍所印《大藏经》,共四百一十四册、一千九百一十六部、八千四百一十六卷。这还不是留存于世的三藏全部,例如,藏传佛教中保存的不少藏密典籍经论,千余年前直接来自释迦佛的故乡,有些至今为汉藏所缺。如此浩瀚似海的佛典,普通人化毕生之力都难穷其究竟。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学佛不是为了作学问。佛典虽浩瀚似海,而佛法的基本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难懂。一部五千余字的《金刚经》,乃至一篇不足三百字的《心经》,也许就够你终生受用。佛法的本旨,是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也就是教你在现世如何作人,同时教你如何通过一定的修持,开发智能,明心见性,力求当世有所成就,死后往生不再受苦的世界,至少也不在转往下一世时堕落下去。
前已说过,舍利子依戒定慧熏修而成。初涉佛法者,可从皈依、持戒入手。皈依,乃真正进入佛门的标志。皈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汉地俗称皈依三宝。持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够多的。不过,最基本的戒律,也就那么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打诳语、不邪淫、不酗酒。只要能守住这五条,你就是一个好人。只要人人都能遵守这五条,这个社会就将是一个文明和睦的社会。
不过,皈依、持戒,这只是学佛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修行。修行得果,这才是佛法的真谛。舍利子只是一个表相,能得舍利者,无一不是修行得果者。
如何修行?佛教号称八万四千法门,这是形容其法门之多,可适应不同根基者的不同需要。对一个人来说,只要选中一门最适合自己的法门,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认认真真修下去,就必能有所收获,说不定你走后也会留下舍利子。如何才能选中最适合自己的法门?这就要看你的因缘了。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认真钻研经律论等佛教典籍并依法修行的同时,务必要找个好上师,按佛教的说法,即为“善知识”,通俗点讲,就是要拜个好师父,以期得到相应与必要的传承、教授和指导。要注意的是,不要被什么外在的称号、名望、地位所迷,历代高僧大德所共遵的学修原则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总结:从根本上讲,舍利子只是三宝(佛、法、僧)的一个表相罢了,跟整个佛法的博大精深及浩瀚无涯相比,舍利子只是沧海之一粟。
但肉眼凡胎往往不能直接领悟佛法的胜义,舍利子毕竟还可看得见摸得着,能给你一些直接的感触与感应。由舍利子的不可思议,你或许更有理由相信佛法的不可思议;由舍利子的真实不虚,你也没理由不相信佛法的真实不虚。明白舍利子是怎么回事后,就已让你跟佛法结上了缘,你不妨对佛法再作更多一点的了解,并在独立思考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谁若有朝一日真正步入了佛法的殿堂,他也许会发现,这才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最彻底圆满的无上智能,它将在精神和信仰的层面上,导引你穿越宇宙人生的迷雾从此岸走向彼岸。

附:我恭请之佛陀血舍利,舍利弗尊者舍利,目健连尊者舍利,施婆罗尊者舍利



本人送山东清静法师供养的舍利

希瓦利(尸婆罗)SIVALI尊者舍利子

希瓦利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在“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弟子品第四”中,释迦牟尼佛祖称赞彼为「我声闻(得道的阿罗汉弟子)中第一比丘。功德盛满。所适无短。所谓尸婆罗比丘是。」

佛经中提到,希瓦利尊者出生之时多有福德圆满报相,在佛祖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之中,福德最上,曾有其他佛祖弟子功德少缺,乞食无方,佛祖教他们,跟着希瓦利尊者后面,必得荫福,果然每次出去化缘,必得食物。

最后:供养则个人关于质疑舍利真假之心路历程!供大家参考!阿弥陀佛!

曾经质疑,真假难辨;为求有无,火烧锤检;

用世间法,求不灭相;颠倒妄想,终无答案;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真假有无,总在心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0033.html

更多阅读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净空法师说周恩来前世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简介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

声明:《舍利!舍利!舍利到底是什么?(后附释疑等祥尽内容) 老九门古墓到底是什么》为网友灬狂酲易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