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对话香港李小龙会会长黄耀强

人物专访:对话香港李小龙会会长黄耀强

保留珍贵记忆 传承猛龙精神

——对话香港李小龙会会长黄耀强

文/ 史旭光

初识黄耀强,是在今年(2009年)五月。那时笔者正在香港参加李小龙亲传弟子黄锦铭师傅所举办的截拳道研讨会,借训练之机,登门拜访,在九龙弥敦道李小龙专卖店内见面。当时他正与著名CG李小龙动画短片的设计者马富强先生一起观看李小龙《盲人追凶》中的一个踢腿镜头,并通过反复慢放来讨论踢腿的方式、角度以及神情。态度之认真,让笔者深感汗颜。

因时间关系,当时并未深聊,大多数时间都在一同观看那个不断重复的踢腿画面。临分别时,大家互言有缘再聚。未曾想,竟在09年快结束之前再次相逢,只不过地点换成了北京。

由李小龙会与大国文化制作公司共同主办的李小龙珍藏品中国巡回展首站选在北京,分别于国庆期间和十月底在北京朝阳公园和鸟巢两地举行,总计展出十四天。展览过后,笔者与黄耀强有暇坐下详谈,兹将对话内容整理如下,与读者分享:

保留珍贵记忆

史旭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筹办这两次展览会,应该相当不易,能简单聊聊这个筹办过程中的感受吗?

黄耀强:我们在香港,因为地方很小,办事情比较容易一些,但到北京来,才发现办事情真的很难,而且赶上一个很长的假期,多数人都出去渡假,导致我们在与政府的沟通以及其它事情的协调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另外,展览会期间,天公不作美,大风、大雨、大雪,全都来了。

史旭光:经历过风雪的洗礼之后,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容易得多了。

黄耀强: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过去了就没关系了,争取下次再做好一点。

史旭光:举办这次巡回展的初衷是什么?

黄耀强:除了纪念李小龙先生逝世三十六载外,希望籍此次活动能令年青的一辈再次重温这位巨星奋斗、成功及传奇性的一生,从而为他们树立一个自强不息的榜样,为时下处于悲观、灰暗的氛围亮起一盏明灯,重拾李小龙先生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和逆境求存的精神。我们坚信这种精神,正是全球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信心。同时,也是借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国庆之机,以纪念李小龙先生为题,借其享誉全球的不朽传奇,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前来参与,让他们共同见证一个伟大民族迈向进步、繁荣和自强不息的道路。

史旭光:很佩服你们在筹办此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毅力与坚持。这两次展览会,我都有专门去看,里面的展品十分丰富,也十分珍贵,陈列也是独具匠心。谢谢您为大陆龙迷提供了一个再度全面地去审视李小龙的机会。

黄耀强:也多谢你的支持。今年七月,我们也在香港举办了一个类似的珍藏品展览会。相比较而言,我个人觉得在北京这次做得还不够好,有一些内容我们没有来得及做,在形式上不是太完整,进来看的人不是太多。不过我认为这次是积累经验,以后再办类似活动时,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史旭光:展览中展示最多的还是李小龙电影与武术的一面,对于他的思想层面的内容似乎呈现较少?

黄耀强:是的,这个问题也困惑我很久。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来展览会参观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大众,他们所关注的往往都是一些有关电影与武术的内容,如果太过于侧重思想层面,他们未必会有兴趣去看。当然,我会尽力去平衡各个方面,以便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一些机会去认识李小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香港那边,我们除了做展览会之外,还会办一些座谈会和研讨会。请一些嘉宾过来,围绕李小龙的人生经历、电影、武术以及思想聊一聊,一起探讨一下。观众们的反映很好,他们也会问很多问题。有很多人是从不同的国家专程赶去的。

史旭光:大陆这边还需要慢慢去引导,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除在北京教授截拳道之外,我还正在努力筹建一个有关李小龙的读书会,期望籍此能将一些真正喜欢李小龙与关注李小龙的朋友们聚到一起,围绕李小龙展开各种不同主题的探讨,坦诚交流各自的感受与心得,在这种互动中加深彼此对于李小龙的认识与理解。假以时日,会慢慢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真正接触李小龙,研究李小龙。

黄耀强:李小龙是一个有很多方面的人,他的武术、电影、思想,还有他的人生,很多不同的范畴,都能够带给大众不同的东西。因为我们李小龙会没有太多精通武术的人士,所以我们举办的活动更多侧重于其它方面。

史旭光:接下来,李小龙珍藏品巡回展还会在哪里举行?

黄耀强:现在还在商谈中,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有可能下一站是在广州举办,待确定下来后,我会尽快告诉你。

传承猛龙精神

史旭光:您最早知道李小龙是什么时候?

黄耀强:我1969年出生,1972年6月25日这天,我第一次知道李小龙这个人。6月24日晚上李小龙和他的儿子在电视节目中进行踢破木板的表演(笔者注:1972年6月24日,李小龙出席『六一八雨灾』筹款赈灾慈善晚会。除在晚会中针对主持人刘家杰的提问,讲解武术基本功,并进行腿击表演外,更是配合当时只有8岁大的儿子李国豪表演踢板)。很可惜那天晚上的表演我并没有看到,因为当时我太小了,要去睡觉。第二天,小朋友们说起昨天晚上的节目,大家都认为那个木板不是他踢破的,而是李小龙掰断的,那我第一次知道李小龙这个名字,当时我只有4岁。

史旭光:那么在您小时候有没有亲自见过李小龙呢?

黄耀强:没有,只是后来通过一些书籍和照片看到,而且还是我长大一些后。但听别人说起他就太多了,真正看他的电影大概是在我16岁以后。不过,在此之前我曾通过电视看到过不少关于他的片段。

史旭光:这么多年来,在您所看到的众多李小龙资料当中,哪个场面或画面给您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黄耀强:我对李小龙第一次上《欢乐今宵》时的片段印象很深,那个片段还是黑白的。在那里面,你会看到李小龙真实的一面,绝不是在演戏,他展示了他的真功夫,他那时的神态跟很多人都不一样,当时的香港还是很保守,李小龙就比较开放。这与他在西方生活多年以及终日与好莱坞明星接触有关。

史旭光:您觉得李小龙的一生当中,哪个方面对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耀强:他的人生以及他对待失败时的态度给我很大影响。一开始他并没有那么成功的,他和我们一样,也总是经历失败,但他从未放弃过他的理想,始终在坚持并努力为之奋斗,直至最后获得成功。这告诉我们,天才如李小龙者,都难免有失败的时候,我们都不是天才,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没关系,失败之后再重新来过,这份坚持对我们很重要,我相信你也一样。

史旭光:李小龙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恰恰也证明了您所说的这一点。在大陆,随着央视《李小龙传奇》的热播,很多人一提及李小龙,总会用到“李小龙精神”这个词,您对于“李小龙精神”的定义是什么?

黄耀强:我很少用这个词,很多人都说李小龙精神,但是李小龙精神究竟是什么呢?你跟我的想法都不一样,你喜欢的可能是《猛龙过江》的李小龙,他喜欢的可能是《精武门》中的李小龙,可能有些人喜欢武术上的李小龙,有些人喜欢生活中的李小龙。大家所站的角度不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所以我想,大家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李小龙从来没有告诉大家李小龙精神是什么,这些都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史旭光:记得去年在和《中华武术》杂志合作制作李小龙专辑时,编辑王涛老师曾问我为何还在做李小龙的事情,还是那么喜欢他?毕竟已经他去世这么多年了。我当时的答复是如果您去真正地看待李小龙的话,您也会喜欢,尽管您是位女性。

黄耀强:是的,那期杂志办得很好,我也有收藏。我认同你的观点,李小龙不是一个只有外表的人,他的内在、内涵很丰富。你认真地去观察他,就知道他跟其它人有很大的不一样。七十年代,香港那么多的武打明星,为什么只有一个李小龙有这么大影响,而且去世多年,影响力却丝毫不减。

史旭光:前段时间,美国历史频道制作的纪录片《李小龙如何改变世界》(How Bruce LeeChanged the World)不知您看了没有,对于这个题目,您心中的答案又是什么?

黄耀强:我还没有看到这个片,回港后我回去买。我认为李小龙创造了一个奇迹。七十年代,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在这么一个中西文化交替的地方,我们能够了解外国人怎么看我们中国人。他们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清朝的时候,而李小龙用四部半电影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把我们的形象改变了过来,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因为你想想,用多少钱,花多少时间,才能够把全世界人对于一个民族的印象改变。这是一个相当相当困难的事情,但他做到了。

史旭光:是的,当我们在关注李小龙对于武术和电影方面的贡献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在这个方面李小龙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或许是由于我们没有处在那个环境下,所以感受得没有那么直接。

黄耀强:我们当时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能够强烈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

史旭光:目前在互联网上,在对待李小龙所持的态度方面,出现了两个极端,一者对李小龙奉若神明,一者对他百般诋毁,对此您怎么看?

黄耀强:在香港这边,大家对于李小龙的看法比较一致,都是比较正面的。我从不去参与这些无谓的讨论,我们是在办事情,你用嘴巴说来说去,有什么用呢?你说李小龙不好,我说服你一个人有什么用呢,我浪费时间在你的身上还不如去睡觉好了,真正为李小龙做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你和我都了解李小龙,他是一个直接的人,只要想就去做,绝不会空谈。

史旭光:是的,光知道是不够的。

黄耀强:我们还要去做。所以我很也感激你做这些事情,让大家多知道一些关于李小龙的事情。

史旭光:一点点来,大陆对于李小龙的真正认识才刚刚开始。

黄耀强:很困难,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慢慢来,就跟你说的一样,我们多做一些工作,可能的话,多做一些出版的事情,让他们多看。现在有很多书、电视、电影,他们都搞错了,连哪个是真实的李小龙他们都不清楚。我这次来大陆,看到已经有一些关于李小龙的书翻译出版了,这很不错。这些事情我最初都想在香港这边办,但太困难了。因为版权很贵,香港很小,我们出书大部分都亏本,很难赚钱。我们不是为了赚钱,但是每一次都亏本,怎么能有能力再办下去,我也不是富有的人。当然,李小龙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认为可以籍此赚钱,但是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能够在这个方面赚什么钱,如果想赚钱,做其它事情好了,不要做李小龙的事情。

史旭光:那么,是什么原因在促使您一直致力于李小龙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

黄耀强:我很早以前就喜欢李小龙,当时就想有没有李小龙会呢?有的话,我就参加这个会,跟其它人一起谈谈李小龙的事情。1994年,有一个机会,我和一班朋友一起办起这个李小龙会,他们都是李小龙迷。我们办得很开心,当然后来有一点点问题,有些人离开了,我们留了下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你还在坚持做这个事情。很荣幸,这个会长最初就是我,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希望能够以李小龙的故乡为基地,透过各种活动,让全世界的李小龙迷有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与空间,并结合大家的力量,致力推动、宏扬李小龙的电影艺术、武术、哲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我都曾想过放弃,不再办下去,但因为我担任着这个职务,“会长”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是一个光荣,是李小龙给我的光荣,我有这个责任把这个会办下去,无论多么困难,我都不应该放弃。

史旭光:大陆有很多李小龙迷,作为一位老资格的龙迷,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黄耀强:他们都有看过李小龙的电影,而且通过互联网也能够看到很多关于李小龙的事情,但是要注意分辨真假,不要人家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去看什么,就去相信什么。李小龙告诉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要不加辨别地全部接受,要学会选择,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个事情李小龙这样做,但是你这样做行不行呢?是不是你什么都要跟李小龙一样,别忘记,他告诉不要模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

史旭光:不知香港李小龙故居改建纪念馆一事进展得怎么样了?很多喜欢李小龙的朋友都十分关注此事。

黄耀强:这个事情很复杂,现在是业主和政府在谈。以前这个事情是我们李小龙会出面和业主谈,希望这个地方不要卖掉,能够改建为李小龙馆,并由政府来操作。现在他们在谈。还没有太大的后续进展。我们一直在看这个事情的进展,也一直在等。有一些前期的工作我们已经在做了,这件事情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史旭光:期待您的好消息。上次在香港,我曾与欧锦棠先生聊一下午,谈起了一些关于李小龙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事情。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即希望大陆与香港能够经常联系,互通有无,真诚合作,共同携手来推动李小龙文化在整个中国的发展,使更多青年人有机会去真正的看待李小龙,并从中受益。所以希望日后常常联系,也欢迎李小龙会常来大陆。最后,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黄耀强:好的,谢谢你,很高兴能与你共享这段时间,保持联系!

后记

就在我与黄耀强对话的同时,同在鸟巢展厅的李小龙会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当晚的飞机,起飞之前,要将一切展品收好,以便能够顺利安全的运回香港。虽然是冬天,但在他们的脸上已隐见汗珠。

这一情形在我整理上述对话时总会在我脑中浮现,究竟他们如此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反躬自省,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做呢?我想这是每个真正喜欢李小龙的朋友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备注

上文曾刊登于2010年第3期《中华武术》,因篇幅所限,刊登时有所删节,上文为未删节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9802.html

更多阅读

李小龙的生与死上 李小龙的生与死国语

前一阵,新片《我的兄弟李小龙》上映,勾起了无数粉丝的怀念。这部片子是根据李小龙的弟弟:回忆录改编而成。真实自然,虽然没有离奇的传说,却多了一份浓浓的亲情。其中的演员选得非常贴切,主角是新人:,唯一的电影只是去年出品的《岁月神偷》。

“当代李小龙”陈天星的功夫之路 李小龙是真功夫吗

“当代李小龙”陈天星的功夫之路——从贫寒少年到武打明星的蜕变历程他是,国内知名影视制片人、导演、演员;国家sos慈善公益大使;泸州市委委员;泸州市政协委员;泸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首届民办教育杰出人物理事会理事;泸州市首

声明:《人物专访:对话香港李小龙会会长黄耀强》为网友玩命丕玩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