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归去来兮辞》课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陶渊明的志向或追求是什么?
2、陶渊明回归园田之后是怎样生活的?
3、陶渊明回归园田后是得志还是不得志?
4、“请息交兮绝游”“世与我而相违”“乐琴书以消忧”写的到底是得志还是不得志?
5、怎么看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隐逸文化?
我鉴赏过几堂《项羽之死》的公开课,在评价项羽之死时有的赞其伟大,因他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有的同情其死,认为这是他的性格悲剧,等等,但没有人讨论项羽是为谁而死的。我们有作品理论、读者理论角度的解读,但更有作者理论、文化理论角度的解读。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与行为的意义只有放在这个人广阔的社会背景与生活背景中才具有讨论、评价的价值。这与阅读“五义”(文本的语言义,作者的本义,读者的释义、联想义、启迪义)并不矛盾。作者理论角度的解读要求文本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那些把项羽当作英雄来赞美其死得悲壮的观点只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一种审美观点,在今天看来,项羽的死则只是性格悲剧而已,并不像过去那样值得称道了。我们的教学往往失于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进行解读。教读《归去来兮辞》也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在此文中,陶渊明的志向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热爱田园生活。后来因为家贫,生计无着落才出仕,这是由得志走向不得志。“觉今是而昨非”,回归园田,这又是从不得志走向得志。注意,这里的“志”在概念意义上是一致的。但他既然已回归园田,为什么还要“乐琴书以消忧”呢?忧从何来?这就得由作者所在的社会背景、生活背景来赋予其忧的意义了。
从社会背景看,从东晋到刘宋王朝,陶渊明其实成了虏民,忠臣不事二主,他对当时就住在近处的颜延之就不屑,因为这样的人屈节称臣。陶渊明其实有复晋反宋之心。有这样的心志而不得,就只能靠纵情山水来消忧了。所以说,陶渊明回归园田,满足的只是小志、近志,不得的是大志、远志。
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样的人是顾生惜死的,半儒半道,道是儒的生路。这就是隐逸文化中的核心精神。与真儒的舍生取义不同,如屈原、苏武、文天祥。与道家的回避矛盾、崇尚虚无更不同了。可以说,真正的儒家文化养育的是血性男儿,而隐逸文化熏染的是谙熟世故的义士。陶渊明的人生只能是个无奈的人生。还可以这样说,陶渊明不是一般的隐士,他更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