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是古人的传说,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九龙子性情各异,各有所好。九子就是霸下、螭吻、蒲牢、宪章、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你一定常在宫殿、庙宇或是画稿、建筑、家具、衣料等器物上,见到牠们的踪影吧!俗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引东阳《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生平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遗像。负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遗像。”《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一曰贔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级星也;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似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原文http://blog.sina.com.cn/wf339
“龙生九子”版本之一:
第一子贔屭/赑屃(bìxì),一名霸下,也称龟趺。形似龟,好负重,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来。像台南赤崁楼前,陈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间凋造的「石龟御碑贔」,虽然凋作写实的龟形,但由于是龙的九子之一,所以古来多的是螭头龟身的模样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第二子螭吻(chīwěn)也叫鸱吻、鸱尾(chīwěi)、好望,蚩吻、嘲风,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第三子蒲牢(púláo),形体似龙而体积较小,性好鸣叫,成为今日钟上的兽钮。又传说蒲牢生活在海边,畏惧海上大鲸,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便会发出很大的鸣叫声。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所以想要钟声宏亮,就作蒲牢于钟面上,刻鲸形的木槌去撞它。东汉班固〈东都赋〉有「于是发鲸鱼,铿华钟」的文句。后来,禅寺斋堂也悬吊鱼梆,据说也在表示鱼化龙的「超凡入圣」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bì’àn),一名宪章,形体似虎而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第五子饕餮(tāotiè),形似狼,好饮食,所以立于鼎盖,甚至成为中国古代铜器最重要的装饰图桉。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第六子囚牛(qiuniu):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第七子睚眦,(yázì)相貌似豺,性好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第八子金猊(狻猊)(jinní/suanni),又叫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体似狮,性好烟火,因此立于香炉两旁,另有一种说法是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第九子椒图(椒涂)(jiāotú),形体似螺蚌,习性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龙生九子”版本之二
①囚牛:龙生九子的老大,平生喜爱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 | ②睚(yd)眦(zi):是老二,平时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 | ||
③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时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 ④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是老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钮是它的遗像。 | ||
⑤狻(suan)猊(ni):形似狮子,排行老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 ⑥霸下: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 | ||
⑦狴(bi)犴(an):又叫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的虎头型的装饰是其遗像。 | ⑧饕餮tāotiè:排行老八,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 ||
⑨ 螭吻:龙形的吞脊兽,是老九,口阔嗓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 | 以上九图和文字即“龙生九子”的传说之一。 |
“龙生九子”版本之三
1、蚣蝮(ba xia):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又称吸水兽,会调节水量,使洨河水“少能载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倍受百姓崇敬。;
2、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3、睚眦(音ya二声zi四声):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4、赑屃(音bi四声xi四声):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5、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6、螭吻(音chi一声wen三声):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7、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8、狻猊(音suan一声ni二声):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9、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若包括这九子在内,龙的形象可以说是变化多端,运用于建筑、器物的装饰范围,极为广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跟龙有关的怪物,例如龙首鱼身的鳌鱼、龙首鳖身的鼋以及其他龙首人身、龙身人面、马身龙首、龙身鸟首等等怪物,无不显示了龙已成为中华文化圈装饰形象之主题。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传说中,龙性淫。与牛交合,生麒麟。与鲲交合,生蛟
龙生九子
中国民间有"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说是一位龙母,生了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各有各的长相,脾气和爱好也各不相同。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我们综合一下,简析九位。
贔(ㄅ一ˋ)屭(ㄒ一ˋ): 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螭(ㄔ)吻(ㄨㄣˇ):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勐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蚣(ㄍㄨㄥ)蝮(ㄈㄨˋ) :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虯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嵴、屋顶之上。
椒(ㄐ一ㄠ)图(ㄊㄨˊ):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凋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蒲(ㄆㄨˊ)牢(ㄌㄠˊ):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凋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饕(ㄊㄠ)餮(ㄊ一ㄝˋ): 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凋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桉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狻(ㄙㄨㄢ)猊(ㄋ一ˊ): 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凋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睚(一ㄞˊ)眦(ㄗˋ): 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凋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九位龙子的入选者和排列顺序并不严格。比如叫“霸下”的龙子,一说它喜文好负重,且力大无穷,似乎可以和龟趺合并﹔一说它喜欢喝水吐泡,因而常被凋饰在桥头、泉边。还有和螭吻接近的“鳌鱼”、好腥的“蟋蜴”等,也常进入“龙子”的行列。
这样看来,“九”只是个概称,言龙子之多,并不局限于九位。
这些龙子的出现,当是龟、虎、狮、狼、豺、螺蚌、蜥蜴、壁虎,不知名的海兽、怪兽等,进入了龙的模煳集合过程的结果,尽管进入的时间有早有晚,进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心目中「龙」一直是神奇多变、不可思议的神兽,从易经乾卦中就可一再看到以潜龙、亢龙、飞龙的用语。但是身为「龙的传人」的你对龙究竟知道多少呢?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我们要告诉你:
龙到底长得像什麽呢?
最原始的龙的形状,多以写意的手法来形容他:鹿角、牛头、马耳、蛇身、时腿、虎掌、鹰爪、鱼翅、鲤鳞、鳗尾。
龙有几个爪?
在中国商朝时,龙为三爪,但到了明朝改为五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只限皇帝能使用,所以皇帝的衣服、器具上才会有五爪龙。
一般民间如演戏的戏服等,只能用四爪(代表四季,称为蟒)或三爪(代表天、地、人三才)的龙,所以平剧演皇帝所穿的龙袍叫蟒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