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双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当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它们之间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其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
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s)
基因互作(gene interaction)
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
上位效应(epistasis)
叠加作用(duplicate effect)

1. 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s)
若干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性状。孟德尔比率为9:7。
互补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一系列首位相接的生化反应,即同一代谢途径中催化各步反应的酶的编码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基因互作(gene interaction)
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各控制一种性状,同时存在时出现一种新的性状。孟德尔比率为9:3:3:1,但是不同于一般自由组合。

3. 修饰基因(modifiers)
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双等位基因
可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称为修饰基因。
包括:强化基因(intensifiers):A加强B的表型效应
限制基因(restriction gene):A限制B
抑制基因(inhibitors):A完全抑制B
例1:香豌豆(Lathyrus oporatus)花色的遗传,由C/c和R/r两对基因控制,C, R为红花基因,c, r为白花基因.
只有当C, R都存在时,才开红花,否则为白花。
C、R为互补基因。
另一对基因D/d也影响花的颜色,红花植株(C-R-)若有dd基因型,则它的花的颜色比基因型为DD或Dd的植株要蓝一些。d基因是红花基因C、R的隐性修饰基因。
这是因为dd植株的细胞液PH值比DD或Dd植株要高一些(平均升高0.6), 使细胞液偏碱性(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为红色,碱性呈蓝色) 。


4. 上位效应(epistasis)
一对等位基因掩盖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效应,也称为异位显性,
掩盖者为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
被掩盖者为下位基因(hypostatic gene),
分为:
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
显性上位(Dominant epistasis)

5. 叠加作用(duplicate effect)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同一性状的表达,只要存在其中之一即可表现该性状。孟德尔比率为15∶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9159.html

更多阅读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学视频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这意味着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使用他们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绪能有所感受,而且要对音乐中不同高低、长短、强弱的的声音、不同

男女之间,怎样建立关系?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男女之间,怎样建立关系?有一位身经百战的朋友,说他曾经与一个女孩子谈恋爱,谈了三个月,他要求抱抱或亲亲那个女孩子,结果人家不同意,他就跟人家掰了。过不多久,对方告诉他,她新见了一个男的,准备跟人家结婚。他问为什么这样快?她说因为跟他见

声明:《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双等位基因》为网友女皇必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