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1--7章课堂笔记 人格心理学txt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科的关系;人格心理学形成的历史、其产生的理论与方法来源以及近几十年来人格心理学发展的状况。

u知识点整理

一、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二)其他学科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重)

1.罗列式定义:这种定义主要是列举出所有属于人格的东西。它有助于确立人格的外延。

2.整合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3.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4.适应性的定义:这种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定义: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四)人格定义(重)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特殊的心理行为模式。

对这一定义的解释:

第一、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第二、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第三、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四、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二、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一)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内部关系

从学科内部关系上看,人格心理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人格心理学可分为一般理论、方法论以及人格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体系。

应用部分:主要是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

(二)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重)

人格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第二、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又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因为某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为人格心理学提供特例和具体材料。

三、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重)

西方古代与近代思想史上的有关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与观点对于现代心理学家创立科学的人格心理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还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这些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心理测量运动,一个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根源外,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重)

人格心理学形成之后,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阶段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种人格理论体系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渐消失,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体系,掌握人格理论的基本设想与评价标准,学会运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u知识点整理

(一)人格心理学理论

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接触与体验到人格心理现象,基于对人格现象的经验或实践,人们会对这些人格现象进行各种解释或者猜想,这就形成了各种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2、人格的科学理论(重)

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应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核心,一方面他们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框架。

人格理论具有一般的科学理论的功能,包括指导启发的功能、组织整合的功能、解释说明的功能、预测发现的功能等。

3、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人格的日常理论与科学理论有一定的区别,前者较为肤浅、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而后者较为深入、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遍。但前者往往是后者的模型,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

4、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以下几种范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亦称新精神分析派);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以艾森克为代表的生物学范型,以及卡丁纳、沙利文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范型。

5、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重)

在对人格理论进行评价时,我们主要采用一般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主要如下:

1)精确性: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判定。

2)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

3)概括能力:一般来说,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4)简洁性:一个理论所包含的假设、所运用的概念越少,对现象的解释越简明,其简洁性程度越高。

5)逻辑一致性:科学理论要求其知识体系前后连贯,各个概念、假设与定律之间相互吻合、印证,具有较高的逻辑一致性。

6)有用性:如果一个人格理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就是一个好的人格理论。

6、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假设(重)

这9个基本问题与基本假设如下:

1)自由意志──决定论:自由意志决定论维度表现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内部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2)理性──非理性: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改变自己的行为?在维度的理性这端,主张人主要是有理性的个体,能够用理智指导自己的行为。另一端主张人实际上受非理性力量的支配。

3)整体说──元素说:整体的设想是强调行为要从全体来研究,元素的设想则认为要从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成分来逐个探讨。对人格特点必须分开来看待呢,还是不能分开?

4)素质论──环境论:人的基本特性有多少是由躯体或素质决定的,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

5)主观性──客观性:这一维度表现人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而且对行为具有极大影响?或者对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的作用?这种不同的看法是现象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分水岭。

6)前动性──反应性:这一维度涉及产生行为的诱发性,即行为由什么引起的,活动的真实原因应该到哪里去找?行为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

7)稳态──异态:稳态异态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动机)。一个人的行为动力是什么?是消除紧张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而自我实现?

8)可知性──不可知性: 这一维度表现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识,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能为人认识的东西?

9)可改变──不可改变: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化是人格发展的固有特性?是表面的还是实质性的?

并非每一种人格理论都全面探讨所有的基本人格理论问题,不同的人格理论家各有侧重。

(二)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1、一般方法论原则

1.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3.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

4.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5.伦理性原则

2、人格心理研究过程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2)理论与假设,研究者对观察到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

3)检验,研究者应用操作性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证该理论。

3、主要研究途径  

1)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一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和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4、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  

奥尔波特通过归纳总结,列举了14大类52种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古典精神分析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有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自我防御机制,理解并掌握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u知识点整理

一、精神分析的起源

1、弗洛伊德的生平(重)

2、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弗洛伊德之前,有许多有先见之明的思想家讨论过无意识、本能、快乐以及精神的成因等问题,他们的观点无疑为精神分析论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2)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

1)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2)生物学对弗洛伊德理论有重要影响

3)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分析的作用

二、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1、无意识、前意识、 意识(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前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作用。

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无意识的特点如下:

(1)无矛盾性,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

(2)无时间性,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无意识的特征。

(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4)非现实性,即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它不管现实,只求享乐。

(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 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

为了证实无意识的真实性,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来说明。

1)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并且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各种事,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无意识的假说。

2)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境是利用睡眠时前意识“检查官”放松警惕的机会,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通过伪装和变形的方式混入意识中来的结果。通过对梦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

3)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是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

4)灵感、 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

5)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

6)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

2、本我、自我、超我(重)

后期,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

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动作,另一种方式是想象实现。

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自我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

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超我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

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与自我不同,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

根据弗洛伊德这种人格动力结构的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人格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3、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重)

自我是调解者,通过调解,使人格内部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但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和持久的,人格内部冲突不可避免。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

第一种是现实焦虑,它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第二种为神经质焦虑,它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带来的潜在危险所产生的。

第三种焦虑称为道德焦虑,它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

(1)它们是无意识的,即是说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

(2)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

弗洛伊德认为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因而有时可以多种防御机制同时起作用。

三、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性、里比多、动欲区(重)

弗洛伊德主张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殖活动是狭义的性,而广义的性不仅包括直接的生殖活动,而且包括许多以间接形式发泄性冲动的活动。

所谓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弗洛伊德称为里比多。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

2、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1)口腔期,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婴儿里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通过口腔活动的吮吸、吞咽、咀嚼等等,不仅满足了婴儿饥饿时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提高了性快感。我们常常看到没饿的婴儿吮拇指的现象,这说明吸吮活动本身也提供了某种快感。

(2)肛门期,1岁到3岁。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性蕾期,3岁到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官,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

(4)潜伏期,6岁到12岁。当儿童解决了欧底帕斯或爱莉克拉情结后,他们的里比多冲动就处于暂时的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由于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在学校吸取了系统知识,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是男女分组,甚至壁垒分明,互不来往。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才又发生变化。

(5)生殖期,12岁到一生。进入青春时期后,由于性器官的成熟,儿童的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这时儿童的心理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从“自恋”转变为“异性恋”。异性恋倾向一旦形成后,就一直持续一生。

3、、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重)

个体的人格发展从低级阶段进入到较高级的阶段,其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如果不能解决好冲突,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受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之为倒退。

弗洛伊德还列举出几种典型人的人格特征:口腔型特征、肛门型特征、性器型特征、生殖型特征。

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1、自由联想法(重)

自由联想法是从谈话疗法中演化出来的,谈话疗法就是在催眠的条件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和事件尽情吐露出来。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法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构成精神分析论的一种方法。

2、梦的分析(重)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实质就是在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显像有三个来源:感觉刺激、清醒时的所思所想、本我冲动。

无意识中的欲望与冲动一般以两种方式在显梦中表现出来。一种称之为符号化,另一种称之为梦的制作。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把生活中的错误分为六类:口误;笔误;遗忘、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多种错误的混合。

4、幽默

5、弗洛伊德研究方法的特殊性(重)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与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异。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他的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中,弗洛伊德着重了解有关心理的非常态现象和特殊现象。

第二,弗洛伊德着重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而不重视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机能的考察。

第三,弗洛伊德的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诊断治疗方法,它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用意义。

第四,弗洛伊德的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6、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贡献:

(1)弗洛伊德建立起现代心理学史上的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勘称后人的楷模。

(2)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3)弗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弗洛伊德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验而贬低意识过程。

弗洛伊德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特有的各种社会需要。

弗洛伊德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来加以验证。

弗洛伊德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 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研究。

第四章新精神分析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阿德勒、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艾里克森、凯伦·霍妮、以及弗洛姆的人格理论,理解并掌握新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

u知识点整理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阿德勒的生平

2、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重)

器官缺陷与补偿

阿德勒认为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有缺陷,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其某一器官受损时,会采取某种手段和方式来加以弥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二是发展其它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同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

追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所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力求优越。

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两种动力交织在一起,驱使人们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幸福。

3、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重)

(1)生活风格及其类型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具有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正确的和健康的,而缺乏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和病态的。

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2)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错误的生活风格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受忽视或遗弃。

(3)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出生顺序:即使是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先后不同,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

早期记忆:人的记忆带有主观选择性、创造和想象的成分,因此通过早期记忆,可以发现个体所感兴趣的东西。

潜意识梦境的分析:阿德勒认为潜意识梦境是个体生活风格的表现。通过梦的分析,能发现人的生活风格,揭示个体心灵深处为之奋斗的优越目标。

(4)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4、个体心理学简评

二、自我心理学

1、从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

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作了极大的贡献。安娜重视自我的作用,认为自我对本我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的作用。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她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归纳其父亲提出的10种防御机制,又补充了自己提出的5种防御机制:压抑作用、否定作用、禁欲作用、投射作用、利他主义、移置作用、自我约束作用、反向作用、反转、升华作用、心力内投、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抵消作用、退行作用。

安娜认为在本我、自我与现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儿童的自我逐渐摆脱本我与外部力量的控制,获得了对自己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她划分了儿童自我的六条发展路线或发展方面:①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③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④从对管理自己身体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⑤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2、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海因兹·哈特曼于1939年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以恰当的表述纳入普通心理学的范畴,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发展的一种“蜕变”。

哈特曼区分了两种自我的自主性:一级自我自主和二级自我自主。

哈特曼使用“能量的中性化”概念来实现自我离开本我,赋予自我自主性。所谓能量中性化是把本能的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结构一经形成,中性化过程就产生了。

3、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重)
  (1)自我及其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有个人同一性,他指认识清楚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这是一个要确定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时期。在社会方面,有集体同一性,是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艾里克森认为,同一性形成动因是自我,或意识的自我。

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同一性混乱”。

(2)人格的终身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因为自我不仅对机体的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进行着整合作用,而且也对本能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协调,保证个体在自我体验和其他人的现实中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人格。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

三、社会文化论

1、霍妮关于神经症人格的理论(重)

(1)神经症、人格与文化

霍妮把神经分为情景性神经症和人格性神经症。 霍妮还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那就是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2)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霍妮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她把焦虑分成两类,一是显在焦虑;二是基本焦虑。

敌意和焦虑导致了更深的恐惧感和痛苦,为了减轻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

霍妮列举了10种神经症需要:①友爱与赞许。②生活伴侣。③狭窄空间。④权力。⑤剥削。⑥社会认可。⑦自我赞许。⑧成就。⑨自主。⑩完美主义。

霍妮从10种神经症需要中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趋向他人、反对他人、逃避他人。

(3)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霍妮主张把人格看作是完整动态的自我,自我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其内部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她把自我区分为三种基本存在形态:①真实自我是指个体的潜能。②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关于自己的理想的自我形象。③现实自我是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2、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重)
《人格心理学》1--7章课堂笔记 人格心理学txt
  (1)气质、性格与人格

弗洛姆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气质与性格不同,气质是体质的、不可变的;而性格是可变的,它是由人的体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的体验所构成。

(2)孤独感、逃避自由与积极自由

弗洛姆主张性格取向形成于个体满足自身安全需要和克服孤独感的过程中。孤独感类似于霍妮所讲的基本焦虑,都与人的安全需要相联系,都是人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

为了克服难以忍受的孤独感,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当某种克服孤独感的措施长期稳定地运用,就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取向。面对个性化过程带来的孤独感,人们可以采用的措施和方法可能有很多,但从自由的角度上来看不外乎两种,一是逃避自由,二是崇尚积极自由。

(3)性格取向

弗洛姆进一步分析了几种克服孤独感的主要措施,或性格取向。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生产性,将人的性格分为非生产性取向和生产性取向。非生产性取向有四种: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囤积取向和市场取向。

(4)社会性格

弗洛姆还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差异;另一部分就是社会性格,它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如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第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家庭则起着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孩子们身上的作用。

弗洛姆把社会性格看成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造就社会性格的决定性因素, 具有一定社会性格的人就会形成一些共同的观念,这些观念经理论化形成了意识形态。形成了的意识形态又容易被具有一定社会性格的人所接受并强化这种社会性格。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性格,意识形态又根植于社会性格中,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作用,推动其向前发展

第五章特质论课堂笔记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特质论学派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奥尔波特、卡特尔的人格理论,了解特质论的发展情况,掌握对特质论的评价,理解并掌握特质论的研究方法。

u知识点整理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1、奥尔波特生平

2、特质的概念(重)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并非只与少数特殊刺激或反应相联系,而是相对概括的和持久的。因为它们将多数刺激与多数反应相联结,所以在行为方面会产生广泛的一致性,这样行为就有持久性和跨情境的特点。

关于人格特质的特点,奥尔波特做了如下归纳: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特质具有动力性。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3、人格特质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重)

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特质研究中,可以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常规研究方法,二是特殊规律研究法。

4、机能自主性(重)

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5、自我认同感

为了避免和其他心理学家所使用的类似概念相混淆,奥尔波特提出了“统我”,或“自我认同感”的概念,用来描述统一于自我的各个方面。

完善的统我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等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6、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提出健康人格具有六个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7、对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的批评

它常常被人指责是不科学的理论。

奥尔波特的理论不易于进行实证性研究,它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

特质理论还被指责为以损失潜意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意识层面, 注重内部原因,从而忽视外部原因。

是奥尔波特的“机能自主性”概念,否认早期经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动机只与现实有关而与过去无关。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1、卡特尔生平

2、特质及其分类(重)

卡特尔认为,特质是构建人格结构的基本成分。通过研究,他找到许多人格特质,这些特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动力特质。

卡特尔认为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就是动力特质。 卡特尔进一步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和辅助。

3、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重)

4、因素分析的材料来源(重)

因素分析的条件是需要大量有关个人人格的数据。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以及客观测试材料。

生活记录材料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录。这些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记录是宝贵的人格研究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学校中的分数记录、朋友或上司的等级评定、军队首长的报告、品格的评语等等,也包括研究者在不知道被试背景的情况下所作的观察。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分。

问卷材料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这是最容易收集的也是大多数因素分析所使用的一种材料。由于对问卷的回答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目的:可能代表被试自己真实的情况,也可能通过某些问题来测定自我隐蔽和假装的特点。因此报告中有关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

客观测试材料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 主要考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调查者往往通过观察被试在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收集这类材料。

5、人格的发展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的特质发展都涉及三种学习类型: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以及整合学习。

三、特质论的发展、争论与评价

1、大五人格理论(重)

高登伯格通过研究认为人格的基本维度有五个方面:

因素

          特  征

神经质

焦虑—平静;不安全感—安全感;不满自我—满意自我

外倾性

好交际的—不好交际的;喜欢玩笑—庄重;感情丰富—含蓄

开放性

因袭传统—富于想象;寻求变化—墨守成规;自主—顺从

随和性

软心肠——无情;信任—怀疑;乐于助人—不合作

责任心

良好秩序—秩序紊乱;细心—粗心;自我约束—意志脆弱

2、对特质论的批评

3、特质论的辩护

4、对特质论的简评

第六章交互作用论课堂笔记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交互作用论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林顿、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默里的人格理论,理解并掌握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u知识点整理

一、人格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1、人格的文化决定论

文化人类学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人格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解释。其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包亚士以及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等人,他们主张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其理论就是文化决定论。

2、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

他们在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包亚士的人格文化决定论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杰出代表。

1)文化与制度

卡丁纳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

卡丁纳将制度区分为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

2)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

林顿和卡丁纳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有组织的集合。在相同文化环境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就形成了文化中不同成员之间基本相似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这就是基本人格类型或基本人格结构。

林顿和卡丁纳的人格发展理论实际上继承了弗洛伊德儿童早期经验决定论的思想,只不过是用儿童教养方式取代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

3)人格投射与文化的次级制度

卡丁纳认为,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作用产生神话、宗教等次级制度。这里的投射作用指主体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过失或不能满足的欲望归咎于外部事物,以便减轻内心焦虑的过程。投射是由挫折引起的,而人格是通过对挫折的反应而形成起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林顿和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强调了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其理论为人格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研究的新途径,开辟了对不同文化群体人格差异的跨文化研究新领域。

3、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

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他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沙利文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

人格化是沙利文人际关系人格论的另一重要概念。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

二、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

1、默里其人

2、默里的人格理论

默里的人格理论有两个基本概念,即需要和压力。他认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源于某种需要,同时,人的行为也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外部环境刺激也能引发人的动机,因此,人的行为是在个体的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动机,进而派生出实际的行为。

默里将人格界定为有目的的、动态的、连续的活动模式,这种活动模式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中。人格的动力结构是需要,需要是代表脑区力量的构造物,它引起一系列行为反应,使原有紧张的情境向解除紧张的情境转化,并具有定向目的性。

默里区分了两种情境:一种为现实情境,即 α压力,意指那些实际的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它们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来描述;另一种为虚拟情境,即β压力,它是个体在该情景中所觉察到的环境压力。β压力又可分为两个亚类,即个体的β压力和双方认可的压力。前者指每个人对当时环境所持的独特看法或感受,后者指一群个体对同一环境所持有的看法或感受。

三、环境的作用

加拿大心理学家贝利提出了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生态压力是文化与行为的原推动力和模塑因素。生态变量限制、强迫和滋养文化形式,而文化形式转而模塑人的行为。

四、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根据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理论, 情景与人格以三种交互作用方式决定个体的行为。

第一,某种情景对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人产生了影响,却不会对没有这种特质的人产生影响。

第二,同样的情景使某种特质的人产生某种行为,却使另外特质的人产生了别的行为。

第三,情景在对人的压力上有弱情景与强情景之分。

第七章人格的生物学范型课堂笔记

u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人格的生物学范型理论,主要包括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了解对气质的研究情况以及人格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u知识点整理

一、荣格集体潜意识论

1、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重)

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这就是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惟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道的那个部分。荣格认为意识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个性化过程。在这种个性化的过程,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人格因素,这就是自我。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由于这些东西发生在个体出生之后,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

集体潜意识也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

2、原型研究(重)

荣格研究最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自性。

3、人格动力论(重)

荣格认为人格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相对闭合的性质。这是因为它或多或少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能量系统,尽管它需要从外部世界或自身肉体中获得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一旦为心灵所吸收,就完全属于精神能量,而不是物理、化学或生物的能量,并且心灵可以任意决定如何使用这种能量。

人格所需要的能量被称之为心理能。

4、人格发展论

在《精神分析论》中,荣格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中年时期(从35或40岁到退休)和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5、心理类型学(重)

荣格早年在字词联想实验中就发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其情结的表现也不同。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荣格还提出了四种心理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荣格把两种态度与四种功能结合起来,划分出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人格类型及其层次模型(重)

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这三个人格类型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多层次的人格结构。艾森克提出了关于这种人格结构的一种人格的多层次模型。该模式描述了从一个人精神的最表层,层层深入,经过习惯性反应、特质,最后达到最里层,即类型。

2、人格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

艾森克喜欢把心理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与生物学的和行为学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

他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外倾—内倾这一人格维度上所处的位置是以大脑神经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性为基础的。

艾森克提出边缘系统是神经质的生理基础。边缘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协同活动,并与网状激活系统(内外倾的生理基础)相联系。艾森克认为高神经质者的边缘系统激活阈值较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微弱的刺激都易于作出过度的反应。

艾森克推测精神质与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有关。目前还没有确实的实证研究材料支持这一推测。

3、人格结构的理论框架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最基础的层次应该是大脑神经生理过程,即L1,它表示神经过程的兴奋—抑制水平,这构成艾森克人格理论的基础。以这一层次为基础就可获得大量实验事实,这些内容构成第二层次(L2)。由于这些现象或事实受到环境影响的作用,由此,我们又得到第三层次(L3),这就是特质或行为习惯。最后,这些特质在态度、精神面貌或状态等方面都具有表现,这就是人格的第四层次(L4)。

三、气质研究

1、感觉寻求倾向研究

感觉寻求取向有几种表现形式,第一,渴望参与各种冒险行动,以获得刺激体验。第二,通过违反常规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感觉刺激。第三,对无聊的敏感度。

通过感觉寻求倾向测验对大量人类被试的研究发现,感觉寻求倾向是不受个体感觉形式制约的普遍的特质。感觉寻求倾向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也是一种气质特征,它具有生物进化和遗传的基础。

2、害羞或抑制性气质

卡刚和莫斯发现了一种与感觉寻求倾向不同的气质特点,即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景的害羞或抑制的行为风格。

卡刚等人认为害羞的孩子与非害羞的孩子在面对陌生情景时,其心率、瞳孔、皮肤电等生理指标显示出他们之间有不同的唤醒水平,表明害羞的孩子具有过于敏感的神经生理反应的倾向。虽然生物遗传因素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但环境与个人并不是一点也不起作用。

3、EAS气质模型

布斯与普洛明区分出了三种气质倾向,这就是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根据大量研究表明,这三种气质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气质的遗传性的证据主要来自几个双生子研究调查。

四、人格的进化与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1、人格的进化论解释

进化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也如其生理特征一样都是通过进化而来的,由于这些特征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 因而能够世代存留在我们不同的个体之中,那些具有不适应环境的身心特征的个体将经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被淘汰。

2、人格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大脑生理的改变有可能导致病人人格的改变。医学和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额叶病变不仅能改变人的认知功能,也能影响情绪和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8770.html

更多阅读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道德经十三章

作者 / 张维彬老子·《道德经》·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商朝历史很靠谱1 燕子:商人的图腾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 商朝历史很靠谱夏朝讲完,我接着讲商朝。如果说第一王朝夏朝的历史还是朦朦胧胧、带有很多传说成分的话,商朝的历史就要靠谱多了。因为,我们发现了商朝的文字,而且,还读出了其中不少文字的意思。这种文字就是大

声明:《《人格心理学》1--7章课堂笔记 人格心理学txt》为网友让寂寞远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