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原油进出口现状和展望 美国原油进出口

美国原油进出口现状和展望 美国原油进出口
014-10-24石油观察

文|李少林

中国石油国际事业(美洲)有限公司

美国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持续大幅增长正在改变美国的能源格局,给美国带来广泛的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2013年美国原油产量达25年高点,在净进口量和消费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许多美国国内石油生产企业正在考虑开辟全球市场,并呼吁政府取消美国原油出口禁令。

一、美国原油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现状及前瞻

  1.美国原油生产、加工、进出口现状

根据美国能源部过去5年的数据(包括生产、炼厂原油供应、按国别出口、进口、战略石油储备变化等),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在过去5年增长了65%,原油进口下降了32%(见表)。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4年3月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为819.1万桶/日,进口量为726.4万桶/日;炼厂炼制量(常压蒸馏装置总进油量)1537.6万桶/日,炼制能力约为1793.1万桶/日。成品油方面,EIA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28日,美国成品油进口量约为190万桶/日,出口量约为375万桶/日。美国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在过去5年基本保持稳定,约为1829万桶/日,月度波动幅度为4%。

2.美国各地炼厂的原油适应状况

美国的主要炼能集中在美国墨西哥湾(以下简称美湾)和美国西部,两地炼厂都比较适合炼制中质和重质原油,这与历史上这两地炼厂主要的原油供应来源有关系。美国西部炼厂的原油主要来自阿拉斯加和加州(也有南美原油),主要是重质原油。美湾炼厂的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加拿大,也有南美,也都是中质和重质原油。

上世纪中叶以后,美国本土原油产量下降,由于从中东、加拿大、南美进口的原油基本都是中质和重质原油,当时美国兴起了一阵建设焦化裂化装置的热潮。另外,美国本土轻质低硫油的价格基准油是轻质路易斯安那低硫原油(LLS),LLS相对西加拿大精选原油(WCS)和Mars原油的价格比较高。

2010年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以来,本土原油增量大部分为API度34以上的轻质低硫原油,原油品质和炼厂装置不匹配。可见,所谓美国本土原油产量过剩,其实只是轻质低硫原油的相对过剩,美国原油市场整体的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出现绝对过剩,可供出口的余量其实很有限。

美国东北部海岸数家中小规模的炼厂加工轻质原油,它们没有全球产炼销网络,对本土轻质原油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对美湾和美国西部的炼厂而言,如果美国允许轻质低硫原油出口:

第一,能够多样化原油供给。不同品种的原油炼制出的成品油是不同的,多样化产品有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盈利性,多样化原油供给有利于炼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出。

第二,美国轻质低硫原油出口短期内可能会拉升本土油价(LLS、WTI),但相应地,也会增加国际市场的供给,从而拉低国际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等),这对使用进口原油的炼厂有好处。

另外,很多公司拥有全球产炼销体系,成品油收益并不局限于美国一地。

在美国政府已经发布的原油出口许可中,很多是美国产的轻质低硫原油出口到加拿大作为稀释料使用——因为加拿大产的油砂重油非常粘稠,流动性很差,生产商需要从美国进口轻质低硫原油,用于稀释油砂,提高油砂的流动性便于输送加工。

3.未来北美原油产量预测

据国际能源署(IEA)2013年10月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后5年,全球新增原油供应量的1/3将来自美国。由于页岩油产量上升,美国最早将于2015年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2016年前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国内能源需求将实现自给自足。

EIA亦在2013年12月发布的《年度能源展望》中大幅上调了美国国内原油产量预期,预计2016年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将达到950万桶/日,接近1970年960万桶/日的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以后,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会逐渐减少,但在2040年之前都将保持在750万桶/日以上的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比例上升,原油消费相对缩减。与此同时,加拿大油砂产量亦增长迅猛,使北美市场原油供给越发充足。

综合这些预测,未来北美市场的原油供需基本面将发生逆转,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北美本土不能消化的原油产量势必要出口,在全球寻求市场。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原油需求将拉动全球总需求稳中有升,尽管欧佩克剩余产能回升,美国原油能否大量出口,仍将对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平衡产生显著影响。美国原油出口政策进行调整的契机或已来临。

二、美国原油出口的法律规定及其对原油出口的影响

1.美国现行原油出口规定范围

由于上世纪70年代的阿拉伯石油禁运,美国于1975年通过《能源政策和节能法》(EnergyPolicy and ConservationAct),该法案以及同时期颁布的《出口管理法案》(ExportAdministration Act)和《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Act)对美国原油出口进行了一般性的禁止,并规定特殊情况下的出口例外,授权美国总统可根据国家利益颁布特别出口许可。

根据上述法律,目前以下情形可向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管理局(BIS)提出申请,获得原油出口许可证:

1)阿拉斯加库克水域入口地下原油(现已比较罕见);

2)阿拉斯加北坡原油(需经阿拉斯加管线(Trans-AlaskaPipeline)运输,限量5万桶/日,需由在美国注册的船舶运输);

3)出口至加拿大仅供其国内消费或使用(无数量限制);

4)加州某些油田生产的重油(API度20以下;限量2.5万桶/日;限期90天);

5)外国进口原油的再出口(要求未曾和美国原油混合);

6)与墨西哥及加拿大的原油互换;

7)出口换取等价或价值更高的原油或成品油回美国;

8)符合国际协定的原油出口;

9)美国总统批准的其他特例。

其中,绝大多数许可证颁布给对加拿大的原油出口,其余许可证大多给予外国进口原油的再出口。

2.近年来许可证颁布情况

美国原油出口许可证一般有效期为一年或两年,不可转让。许可证上注明出口原油用途,例如对加拿大的出口许可证上会标注“使用或消费”。出口的原油必须售往许可证载明的目的地及买家。但许可证并不限制原油的运输方式。

从1975年一般性禁止原油出口到页岩油革命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之前,美国的原油出口其实寥寥。近年来,虽然美国商务部对原油出口许可的管制依旧严格,但许可证颁发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BIS共颁发许可证45个;2012年66个;2013年113个。据悉,2014年截至3月底,BIS已收到26个许可证申请,基本都获得许可,极少量因为申请材料不完备遭到驳回。


已经获得许可的大部分原油出口至加拿大东岸的炼厂(见表)。美国政府允许出口原油到加拿大的原因有二:

一是美国炼油厂尤其是占全美炼油能力一半的美湾地区炼油装置,更适合加工来自加拿大、委内瑞拉和沙特的重油,不适合加工国内生产的轻质原油;

二是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国内航线只能使用美国籍油轮,从得州原油产地到美国东北部炼油厂,每桶原油的运输成本高达4.55美元;但从美湾海运到加拿大东北岸,属于国际航线,可以使用非美国籍船舶,从得州跨境到加拿大东部炼油厂每桶原油运输成本低于1.5美元。

美国原油偶尔出口至印度、意大利、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2014年BIS颁布了两份对英国出口原油的许可证(总价值为18亿美元),以及两份对意大利出口的许可证(总价值为31.2亿美元),目前在审批一份向德国出口原油的申请(价值为26亿美元)。

据BIS官员称,目前这些对欧洲出口的原油并非产自美国,但BIS没有提供再出口的原油来源,也没有说明这些交易是否属于与美国产原油的互换交易。目前多方消息认为,对欧洲的出口是加拿大原油在美国的复出口。

三、对美国原油出口解禁的不同意见及立法动向

1.美国国内对解禁原油出口存在意见分歧

近年来,随着美国本土原油产量的增加,要求原油出口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支持解禁的一方认为,出口禁令是上世纪70年代特殊环境的政策遗物,已经不再适应变化了的原油生产消费格局。出口限制打压了生产商利用高油价的赢利能力,造成本土原油供应过剩,影响投资者在美勘探开采积极性,影响增加就业,阻挠美国能源复兴。出口轻质原油能优化能源配置,增加效率,实现自由贸易。

更重要的是,放开原油出口有助于提升美国自产原油价值,上游生产商及关联炼油商也能从中获取更多利润。支持方包括美国石油协会,EOG资源公司、大陆资源公司等上游生产商,康菲、马拉松等独立炼油商,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大石油公司。从美国政界来看,支持解禁的包括美国能源部部长莫尼兹,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以及部分有影响力的参议员。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如果美国出口更多原油,将极大地鼓励开采本国原油,沙特阿拉伯会减少产量,美国国内油价可能短期内上升,令美国消费者受损。反对者包括出口禁令受益团体,例如大部分美加炼厂,还有非产油州议员、环境保护团体、部分民众。

民众担心大量输出原油将短期推升国内汽油价格,例如2006年的国会研究报告指出,1996年的阿拉斯加原油出口解禁后,当地的成品油价格与全国平均价格的差值从5美分扩大到15美分,2000年出口停止后,价格差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7美分。

另有一些政客认为,美国还未实现能源独立,现在出口解禁可能危及美国能源安全。环保团体则认为,出口原油最终会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减碳的努力。从美国政界来看,不愿解禁原油出口的也有一批参众两院议员。

除此之外,还有持谨慎态度的中立团体和参议员,希望在全面的分析报告发表后再做决定。

2.现行原油出口禁令有松动可能

从程序上来说,一般性地解除原油出口禁令需要繁复的调查、听证、表决,最后总统与国会达成一致,通过立法解禁,这个过程漫长且不确定性较大。另外,虽然美湾地区轻质原油供给过剩,但重质原油仍大量依赖进口,笼统地说“美国目前原油供给大于需求”并不符合美国国内不同市场供需不匹配的现状,而且原油出口对美国国内汽油价格的影响程度还未得到比较精确的研究和测算。

综合这些因素,很难想象美国政府能在近两三年内就一般性解禁达成共识并通过立法,但是这不等于美国政府不会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原油出口管制予以一定的松绑。

目前有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松动情形。

1)由商务部出台新的政策,根据原油的不同分类或者不同API度放宽部分出口。由于美国目前主要是轻质原油产量大增导致过剩,不排除允许特定API度范围内的原油在一定额度/时间内的出口,例如允许出口矿场凝析油,这种情况有可能在近期发生。

2)向少数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进一步放宽。例如一般性地允许对自贸区国家的原油出口;或者放宽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原油出口;在出口许可审批要求和出口数量上采取宽松政策,或改审批制为备案制。

3)通过总统颁布行政命令对原油出口许可或成品油出口的标准进行放宽解释。例如石油或炼化产品的定义、规格、质量等。

4)根据原油产区采取不同的出口政策。例如允许得州某些油田生产的原油在一定额度/时间内的出口。

5)对石油互换交易采取更为宽松、自由的解释。

四、对中国进口美国原油的有关建议

随着北美原油产量的上升,美国放松原油出口管制将会是一个趋势。对此,中国石油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可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参与美国原油出口到中国的运作。

1)通过政府间协议,使中国成为获批的美国原油出口目的地,并每年获得一定的出口数额。

2)通过互换的形式,将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生产的原油(或者其他国家生产的原油)换取美国出口的原油。

3)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使美国阿拉斯加的原油获批出口到中国,并允许用非美国注册船舶装运。

然而,由于美国原油出口解禁过程将会审慎而漫长,预计本届美国政府不会对原油出口禁令做出立法性变更,但可能会在行政层面放宽特定油品的出口,并对特定区域提高许可证颁布数量,在国内市场可容许范围内增加原油出口数量。如果中国石油企业能把握住机会,这将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一条途径,也将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同其他生产商的对话增加筹码。(其他作者为张涛,原载《国际石油经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8692.html

更多阅读

电镀污染治理现状和思考 电镀行业废气治理现状

在镉污染大米事件曝光以后,环境问题重又进入人们视线。这里将去年在某年会上发表的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在这里公开发表,提出应该由国家主导进行环境治理,所谓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市场化治理模式已经被证明是假治理真污染,既有利益博

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

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2015-01-04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时寒冰不知不觉中,2014年过去,2015年到来。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怀着感恩之心,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和2015年的第一天,美元指数如期突破91,原

感应电炉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感应小电炉

感应电炉在国内铸造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工频感应电炉开始逐渐推广使用,在巅峰的时候曾经有过10t 2.8MW和20t4MW这样规格的工频感应电炉投入运行,然他们有很多的缺陷,并且最终也没有被大面积的推广,但是他们的出

声明:《美国原油进出口现状和展望 美国原油进出口》为网友完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